“岳局长,我的案件很多年了,现在承办法官退休了,该找谁帮我执行到钱?”4月的某一天,年近八旬的陈某,颤颤巍巍地来到晋安法院执行局,手里拽着几张泛黄的法律文书。1995年的民事调解书上赫然写着返还欠款8000元,案件为何尘封三十年仍未执结?
了解案情
执行局局长岳亮在接待陈某后了解到,陈某申请执行与申某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法院执行立案后,由于陈某没有提供有价值的财产线索,囿于当时的查控技术,未查询到可供执行财产,执行法官数次前往被执行人的住所地等处调查寻找被执行人,也一无所获,案件只能于1997年中止执行。此后陈某因健康原因,经历了几次重大手术,几乎失去行动能力,未能与法院联络。直到近年,陈某身体有所好转,行动能力有所恢复,因为心里始终牵挂着8000元欠款,三十年后他决定再次前往法院,寻求帮助。
执结案件
知晓老人的急难愁盼后,岳亮法官立即调取案件卷宗,登录最新的案件查控系统,想通过系统查控申某名下各类财产。然而,卷宗里只有申某15位旧身份证号码,而1999年全国已启用18位新身份证号码。岳亮随即仔细询问了陈某关于被执行人申某的现况,由于事情已经过去这么多年,陈某无法知晓申某的具体下落与新身份证号码。案件办理一时陷入僵局。
“老人家,您先别着急,我们法院一定会兑现你的8000元胜诉权益。”放下打给陈某的电话,岳亮悬着的心始终无法放下。线上执行受挫后,岳亮决定马上转入线下执行,他一连数日走访了申某户籍地的居委会、派出所、小区物业,但三十年前的户籍地址早已变迁,申某下落难以找寻。为保留一丝希望,岳亮还是细心向走访单位留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执行法官认真负责的态度给社区工作人员留下深刻印象,他们也尽心帮助查询了解申某的有关线索。
令人欣喜的是,几天以后,当地居委会提供了一条重要信息——申某曾于2008年左右买卖过某小区商品房。岳亮旋即前往交易中心调取房屋档案,并顺利查询到申某的新身份号码。岳亮立即为老人开辟绿色通道,案件恢复执行,通过查控系统查询到申某银行账户有足额存款,经网络划拨后顺利执结了案件,泛黄的民事调解书终于兑现为真金白银。
“岳法官,我真的没想到只是跟你见了一面,你就帮我拿回欠了三十年的钱款”,陈某对岳亮表示了由衷感谢,那双刻着岁月的手,反复地微微拍着岳亮的后背。
“民生无‘小案’,对当事人而言,每一起案件都是大事。作为执行法官,我们要以如我在执的同理心,为民解忧,穷尽一切手段,让生效判决落地有声,让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缺位,确保正义不缺席。”岳亮说道。
法官手里一件案,百姓心中一片天。近年来,晋安法院认真贯彻“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理念,以办好“小案”为切入点,把维护人民权益落实到审判执行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使命担当。在今后的工作中,晋安法院将继续坚持司法为民初心,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