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开始,中国海关规定内地居民携带境外自用物品,总值不能多于5000元人民币,否则要缴关税,实施至今。
有研究表示,推出5000元免税额的1996年,内地人均收入约4800元人民币,至2022年内地人均收入已增至约3.7万元,这个限额不够用。
于是,今年香港开会的代表提案里面,其中一个焦点是争取加大内地访港旅客免税额到3万,并破天荒得到140名香港委员的支持。
有港媒报道,有关部委初步研究认为10万元估计较难成事,预料3万元免税额的建议较易获接受,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终于,国家财政部宣布,7月1日开始,内地居民赴港澳购物免税额提高至1.2万人民币,加上口岸免税店商品,合共增至1.5万人民。
新措施在今天开始适用于罗湖、福田、深圳湾、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等六个陆路口岸,并将于8月1日在所有口岸实施。
特首表示,新措施反映国家对香港经济发展的支持,估计每年为香港带来88亿至176亿港元的购物消费额,经济增加值约为27亿至54亿港元。
香港零售管理协会表示非常欢迎新措施,相信对业界有很大帮助,毕竟每次1.2万元,“蚂蚁搬家”来来回回10次,累计数额已达12万。
香港饮食界议员张宇人表示对新措施喜出望外,他表示部分餐厅整个7月都会推出优惠,希望可以带动更多的餐厅在香港持续发展。
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表示,当时建议免税额3万元,现时虽为1.2万元,但已可满足旅客的基本需要,他建议未来最好可增加电子产品特殊配额。
有人把香港免税跟海南免税相对比,港府专家解释,海南免税额以每“年”计算,香港以每“次”通关计算,实际上香港跟澳门会更宽容一些。
而且,海南规定旅客须在指定店铺购物,并直接寄送或到机场提货,确保不流出市面,另外必须实名登记,香港则无需如此做法,相对灵活。
全国政协常委唐英年也表示,海南跟香港的方式不同,就像橙和梨的比较,但他也认为额度较低,但是个好开始,会争取再提高免税额。
上海游客彭先生认为,免税额优势不太够用,在尖沙咀随便买个包都超过一万块钱,幸好过关不会太严格查行李:基本随便过,只要不太夸张。
厦门游客陈先生表示每个月都会来香港,现在名正言顺增加到1.2万,日后过关无需再“慌慌张张”,亲戚朋友委托买的东西也更多。
珠海游客路小姐表示,感觉力度很小,真的想买也不会在乎这点税钱,她来香港2天在海港城买了不少物品,金额已过1.2万元。
北京游客冯小姐在尖沙咀购买不少高级护肤品,花费近1.5万元,她认为有更多的购物免税额可交更少税,“那肯定更好啊,相对而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