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日本继续大崩盘!人民币终于觉醒,央行出手打爆空头

0
分享至

前言

最近,亚洲货币市场的波动让人瞠目结舌。日元汇率创下了36年以来的新低,快速贬值的速度让市场大跌眼镜。印度卢比同样不甘示弱,刷新了历史新低。这种“汇率大崩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冲击又会给亚洲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36年新低的日元汇率

自2023年以来,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一路下行,终于在最近突破了历史最低点,创下了自1980年代以来的新低记录。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崩盘”呢?

美联储连续加息,导致资金回流美国市场,美元走强,直接打击了包括日元在内的多种货币的汇率。长期以来,日本央行坚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差异导致资本大规模流出日本,投资者大量抛售日元资产,转而投资美元资产,从而加剧了日元的贬值压力。

日本国内经济形势并不好。多年的低增长、低通胀,甚至是负通胀,打击了市场信心。即便出口有所改善,但依然无法弥补资本市场的流失。最终导致汇率节节败退,达到36年以来的最低点

日元贬值带来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面临更高的生活成本,企业生产成本也在攀升。特别是能源进口,日元贬值让日本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购买力大幅下降,进一步推高了国内通胀压力。

日本政府也在积极寻找应对策略。从财政刺激的角度来看,日本政府宣布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计划,试图通过扩大公共支出、减税等手段来提振经济信心和实际消费。可面对如此巨大的汇率压力,这些措施能否见效,仍是未知数。

印度卢比与人民币的汇率动荡

印度经济今年以来遇到了诸多挑战,从新冠疫情的反复,到全球供应链紧张,再加上通胀压力,印度经济的基本面可谓岌岌可危。在这一背景下,印度卢比兑美元的汇率不断下滑,今年7月更是突破了83 卢比兑1美元的心理关口,创下历史新低。

卢比贬值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投资者对于印度经济前景的担忧不断增加。资本外流现象愈演愈烈,大量国际投资者开始抛售印度资产,转而投资其他更为稳定的市场。这导致卢比汇率一路下跌。

人民币的波动也同样牵动了许多投资者的神经。今年以来,离岸人民币汇率逐渐走低,一度突破7.3这一关键关口。这个关口被认为是人民币的生死线,一旦跌破,将可能引发市场的强烈反应,甚至导致资本外流和金融市场动荡。

人民币汇率下跌的背后,有多方面原因。中国经济在面临全球供应链问题和经济增长放缓时,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美联储连续加息,全球资本市场出现了震荡,投资者纷纷撤出中国等新兴市场,从而引发人民币贬值。

央行打压国债期货和稳定人民币

尽管央行一再发出信号,提示国债市场存在过热风险,但投机者依然继续推高国债价格,推动国债期货创下历史新高。大家都在赌央行最终会妥协,降息只是时间问题。央行的反击一步步展开,打破了这种幻想。

在多次口头警示之后,央行采取了实际行动。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开始了国债的借入操作。这个操作相当于央行将自己持有的国债借给一级交易商,允许这些交易商在市场上短暂卖出,从而打压国债价格,达到遏制其过热状态的效果。

许多投机者未曾预料到央行会采取如此强硬的手段,大量抛售手中的国债期货,导致国债期货应声大跌。央行的果断出手直接带来了人民币的反弹,回到了7.3的重要关口之内。这给市场空头们敲响了警钟,表明央行的态度十分明确,绝不会允许汇率无序贬值。

为什么市场会选择无视央行的警告?主要原因在于市场认为央行最终会在经济下行压力和失业率上升的情况下不得不降息。这次央行的实际操作,无疑给市场空头一记重拳,不仅稳定了国债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民币单边贬值的风险。

空头应警惕的市场风向

市场空头可能本以为央行会在国际压力和经济下行面前妥协,但这次的出手证明他们错了。央行的坚决态度和果断行动给空头们泼了一盆冷水。为何当前的市场空头应高度警惕?原因很简单:中国央行是有真材实料的行动力。

央行的国债借入操作早已表明它们不会坐视人民币无序贬值。这一手段通过增加市场卖盘压力,打压国债期货,进而稳定了人民币汇率。空头们如果继续贸然行事,无异于和央行正面交锋,最终很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央行的干预不仅传达了威慑信号,还通过稳定市场流动性,让投机者无法轻易撬动市场。这种组合拳让任何试图利用汇率波动牟利的投机行为都面临极大风险。市场正在重新评估央行的策略与实力,空头们此刻应该格外小心,不然的话“被打爆”只是时间问题。

当外界纷纷猜测中国央行为何迟迟不降息时,结合之前的举措和反应,就会发现其背后的战略意图。央行对人民币汇率的立场一直坚定,目标是确保人民币在一个合理均衡的范围内波动。这样不仅可以抵御外部冲击,也能稳定市场预期,避免资本大规模外流。

结语

展望未来,人民币的汇率走势依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短期来看,央行的果断出手已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市场情绪。尽管全球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但经过这次行动,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信心有了很大恢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江西检察机关依法对朱芝松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江西检察机关依法对朱芝松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界面新闻
2025-11-11 10:01:47
广东理发店火出圈!老板娘超短裤配丝袜,披肩长发剪发太吸睛

广东理发店火出圈!老板娘超短裤配丝袜,披肩长发剪发太吸睛

麦小柒
2025-11-10 15:12:01
49岁经理被调岗看门,当晚退出微信群,次日领导找遍10个经销商

49岁经理被调岗看门,当晚退出微信群,次日领导找遍10个经销商

兰姐说故事
2025-10-17 20:05:03
今年首个单日单盘销售破百亿的楼盘诞生,广州顶豪终于“扬眉吐气”了

今年首个单日单盘销售破百亿的楼盘诞生,广州顶豪终于“扬眉吐气”了

界面新闻
2025-11-11 09:11:03
俄总理从中国带回好消息,全体高层都在场,普京听完后心情大好

俄总理从中国带回好消息,全体高层都在场,普京听完后心情大好

历史求知所
2025-11-10 10:05:03
大摩:市场低估了xAI对特斯拉的意义,FSD 14.3或将成为自动驾驶的“蒸汽机时刻”

大摩:市场低估了xAI对特斯拉的意义,FSD 14.3或将成为自动驾驶的“蒸汽机时刻”

华尔街见闻官方
2025-11-11 10:48:33
尴尬!房主任抱杨幂引争议;被吐槽没有边界感,杨幂嫌弃写在脸上

尴尬!房主任抱杨幂引争议;被吐槽没有边界感,杨幂嫌弃写在脸上

TVB的四小花
2025-11-10 12:20:14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0-03 00:20:08
断供法拍直售,做好面对更大困难的准备

断供法拍直售,做好面对更大困难的准备

房产老司机
2025-11-10 11:29:42
长达5.2亿光年,内部有10万个星系,这根“羽毛”刷新了宇宙学

长达5.2亿光年,内部有10万个星系,这根“羽毛”刷新了宇宙学

观察宇宙
2025-11-09 14:46:19
厂家带来一批德国的废弃机床来修,出价30万,我:低于8000万不修

厂家带来一批德国的废弃机床来修,出价30万,我:低于8000万不修

红豆讲堂
2025-10-12 09:20:03
京东第一辆车,价格定了

京东第一辆车,价格定了

扬子晚报
2025-11-09 20:34:08
对华关税又推迟,“现在不合适”

对华关税又推迟,“现在不合适”

观察者网
2025-11-11 10:19:32
重磅!阿森纳获准签约 “下一个亨利”,球迷:重现传奇时刻

重磅!阿森纳获准签约 “下一个亨利”,球迷:重现传奇时刻

澜归序
2025-11-11 10:51:55
47-33!这就是谢泼德的改变,他已成火箭第三得分手

47-33!这就是谢泼德的改变,他已成火箭第三得分手

奕辰说球
2025-11-11 11:30:59
近代日本学者的中国观:唯利是图、气质文弱、善于虚言、民风败坏

近代日本学者的中国观:唯利是图、气质文弱、善于虚言、民风败坏

沈言论
2025-11-10 18:40:03
网传曾医生为了提升地位,嫁给了头婚老公,公公是前院长

网传曾医生为了提升地位,嫁给了头婚老公,公公是前院长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10 23:05:00
深圳30.02亿元挂牌2宗宅地,12月8日出让

深圳30.02亿元挂牌2宗宅地,12月8日出让

土地情报
2025-11-11 10:37:20
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对待日本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对待日本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窥史
2025-10-23 21:01:43
5个集团军30万大军严阵以待,台海封锁战露出獠牙!

5个集团军30万大军严阵以待,台海封锁战露出獠牙!

近史阁
2025-11-11 08:58:17
2025-11-11 12:08:49
买卖的艺术 incentive-icons
买卖的艺术
让我们一起漫步在财经知识的海洋里
79文章数 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头条要闻

53岁独身女子寻"外包儿女"提供陪伴服务:每次两百元

头条要闻

53岁独身女子寻"外包儿女"提供陪伴服务:每次两百元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何超莲窦骁真的没离婚?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房产
时尚
亲子
家居
本地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今年冬天最经典的4双鞋,年年穿都好看!

亲子要闻

太爱会让孩子越来越玻璃心,重建心理韧性还不晚

家居要闻

四方食事 不过人间烟火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