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邯郸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文件》的通知获悉。邯郸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牛堡村王氏文化习俗收入经开区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该项目传承人为王三军。
邯郸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牛堡村属于河北省邯郸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姚寨乡,位于邯郸市区东部,比较富裕,邯郸市位于河北南部,与山东、河南、山西相邻,为四省交界,交通便利,风俗习惯相近,尤其是山西,因为邯郸居民多为山西移民,故习俗更为相似。
牛堡王氏于明永乐年间,祖先弟兄五人,除长兄留原籍,其余弟兄四人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自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大柳村迁至河北,经保定分往各地:王玘迁至永年县牛堡村、王会迁往永年县辛寨村,王刚迁至邢台市平乡县艾村,王清迁至鸡泽县亭子头村。历经600多年发展已至27代,总达5000余人。
牛堡王氏始祖王公讳玘迁至永年县牛堡村,繁衍至今,外迁发展者众多,周边的八里庄,马到固,西王庄,广府西街,广府南街, 田堡,北屯庄,韩屯,白庄,南沿村,临洺关。肥乡城区,肥乡区辛安镇辛安镇村,肥乡区大寺上,肥乡区代友村,成安县野庄东村,峰峰矿区,另外,邯郸、石家庄、北京、天津、山东、山西、江苏、广西、新疆、河南等地都有牛堡王氏后裔。
牛堡王氏在长达600年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敬先祭祖、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生子育人、尊老爱幼、礼仪往来、饮食起居、生产生活、工艺手艺、文化娱乐、偏方等。这些文化习俗对王氏宗族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
王三军是牛堡王氏第20代优秀青年,铁匠、彩画家,是新一代牛堡王氏文化习俗传承人。
我国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官方界定:“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物、实物、手工制作等)和文化空间”。
此次牛堡王氏文化习俗确定为非遗项目,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传统技艺至关重要。
新闻记者:王荣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