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看一个女性的名誉在社会面前是如何被摧毁的

0
分享至


电影《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1975)德国蓝光版封套

作为“新德国电影四杰”之一的沃尔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ndorff,其作品大多以关注德国当代社会现实和改编文学作品的电影见长。

沃尔克·施隆多夫并非是高产的导演,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深深烙着个人的印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电影视角也由反思历史转移到了对待残酷现实的批判。


年轻时的沃尔克·施隆多夫

从早期的《青年特尔勒斯Der junge T?rless》(1966)、《爱杀无赦Mord und Totschlag》(1967)、《太阳神Baal》(1970)到中期的《科姆巴赫的穷人突然发了财Der pl?tzliche Reichtum der armen Leute von Kombach》(1971)、《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Die verlorene Ehre der Katharina Blum》(1975)。


电影《铁皮鼓》(1979)德国版海报

其中集大成者则是1978年导演的影片《铁皮鼓Die Blechtrommel》(1979),该片以一个侏儒一生的颠簸遭遇和奇特视角来揭示特定时期德国民族的历史和纳粹的丑恶,以儿童的视角抨击成人世界的虚伪和丑陋,尤其是纳粹的罪恶和荒唐行径。

整部影片充满黑色幽默,对纳粹的兴起作了独到而尖锐的抨击。此片为沃尔克·施隆多夫赢得了1980年第52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1979年第3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两项大奖。


作家海因里希·伯尔

《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是根据西德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海因里希·伯尔Heinrich B?ll(1917-1985)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该小说诞生的背景如下:1971年12月22日,在西德一个名叫凯泽斯劳腾的小城,发生了一起抢劫银行的案件。


电影《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1975)剧照

在这起案件中,银行被劫走13.4万马克,一名警察被打死。据传,这次事件是西德极左派组织巴德——曼霍夫集团干的。

事件发生的第二天,西德发行量最大的一家右翼报纸《图片报》便以“巴德——曼霍夫集团在继续杀人!”为题,报道了这一事件。


电影《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1975)剧照

1972年1月10日,海因里希·伯尔在《明镜》周刊上撰文,抨击了《图片报》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便发表煽动性文章的这种与一个法制国家准则相悖的作法,他愤怒地指出:“这是一种法西斯主义、煽动性、欺骗性、肮脏的行径!”


作家海因里希·伯尔

海因里希·伯尔的文章一下子捅了马蜂窝,右翼报界随即反扑,诬指他是巴德——曼霍夫集团的“同党”,“精神上的同谋犯”,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反伯尔的浪潮。

不久发生的警察搜查海因里希·伯尔乡间别墅的事件,把这场反海因里希·伯尔的浪潮推向了高峰。

1974年,海因里希·伯尔根据他亲身经历的这些事件,写成了他的著名中篇小说《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


左为作家海因里希·伯尔,右为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

海因里希·伯尔在这部书中,运用纪实的手法,描述了一家名为《图片报》的报纸如何在警方的支持和配合下,把一个清白无辜的女人诬蔑成恐怖主义分子的同伙,败坏了她的声誉,迫使她最后拿起武器,找到维护社会正义与个人尊严的唯一手段。


电影《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1975)剧照

海因里希·伯尔借助这部书,不仅深刻地讽刺、抨击了20世纪70年代西德官方对恐怖主义表现出的一种歇斯底里的情绪,而且鞭挞了新闻界滥用“新闻自由”即撒谎的自由的卑劣行径。

海因里希·伯尔在该书尚未正式出版前,便把书稿的校样寄给了“新德国电影”著名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与他的妻子玛加蕾特·冯·特罗塔Margarethe von Trotta。


沃尔克·施隆多夫和妻子玛加蕾特·冯·特罗塔

这对艺术伉俪深为该书的内容所激动,决定把它改编成电影。

他们在影片中保留了海因里希·伯尔原书的纪实风格,按照时间的顺序,记述了从1975年2月5日至9日五天时间内,围绕着卡塔琳娜·布鲁姆(安吉拉·温科勒Angela Winkler 饰)发生的一连串事件的全过程。


电影《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1975)剧照,安吉拉·温科勒

此外,他们还去除了书中的一些次要情节,突出了卡塔琳娜·布鲁姆这一中心人物,展现了这个清白无辜的女帮工的不幸遭遇。

施隆多夫夫妇的改编,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注重发挥电影叙事表现手段的特殊效力,以简洁流畅的情节铺排和真实生动的细节刻划,成功地将卡塔琳娜和她无辜的遭遇映现在了银幕之上。


电影《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1975)剧照,尤尔根·普洛斯诺

很明显,《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的主题表现有着“政治电影”极强的针对性。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欧洲在经历60年代“新浪潮”运动和1968年“五月风暴”之后,就已经出现了“政治电影”的制作热潮。

“政治电影”是“以政治问题为中心,着重表现政治事件、政治思想和行为,以及个人与这些事件;思想行为的关系”的影片类型。


电影《焦点新闻》(1969)法国DVD版封套

在法国,科斯塔·加夫拉斯Costa-Gavras以影片《焦点新闻Z》(1969)首开先河。

其后,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1930-2022)筹组的“吉加·维尔托夫小组”为代表的一系列激进创作集体,又纷纷推出宣扬无产阶级革命,鼓动阶级斗争的“新左派电影”。


电影《一个警察局长对共和国检察官的自白》(1971)意大利蓝光版封套

而在意大利,则涌现出一批旨在揭露政权黑幕,社会矛盾,抨击时弊的影片。

诸如曾在中国上映的《一个警察局长对共和国检察官的自白Confessione di un commissario di polizia al procuratore della repubblica》(1971)、《通往天堂的劳动阶级La classe operaia va in paradiso》(1971)、《马太奥蒂事件Il delitto Matteotti》(1973)、《死因可疑Cadaveri eccellenti》(1976)等都是这类电影的代表性作品。


电影《通往天堂的劳动阶级》(1971)英国蓝光版封套

面对“政治电影”的制作热潮,处于持续发展阶段的“新德国电影”虽未出现大面积的响应,却也有直接的反响。

虽然沃尔克·施隆多夫的这部电影表现的并不是重大的政治事件,但起码在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揭露上是非常直接而有作者态度上的直率表达。


电影《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1975)剧照,迪特尔·莱瑟

在《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中,在国家体制内产生的以间接方式施加的司法暴力和媒体暴力一步一步地摧毁了卡塔琳娜,这正好诠释了加尔通的结构性暴力理论。

影片中导演对人物的刻画简洁明快,虽然着墨不多,但却使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


电影《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1975)片场,右为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左为演员马里奥·阿多夫

该片突破了当时西德电影中的政治禁区,以其真实的内容、通俗的风格和纪实性的手法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拜茨迈纳(马里奥·阿多夫Mario Adorf 饰)是个严厉、满腹狐疑、刚愎自用的警长。他不愿意对案情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却常常以一些先入为主之见,甚至偏见作为分析案情的出发点。


电影《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1975)片场,左为马里奥·阿多夫,右为安吉拉·温科勒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自然而然的日常生活琐事,也会被他浓缩成犯罪的证据:他的工作似乎不是寻求真理,而是在确证他的偏见,证实他的怀疑。

因此,在他的审讯中,始终藏匿着陷阱。这些在审讯的几场戏里表现得很生动。


电影《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1975)片场,左为迪特尔·莱瑟,右为马里奥·阿多夫

此外,影片还通过警察抓着卡塔琳娜·布鲁姆的头发,让摄影记者拍摄她的面孔、拜茨迈纳与托特盖斯(迪特尔·莱瑟Dieter Laser 饰)交换“情报”等镜头,揭露了警方是如何与《图片报》密切配合,败坏卡塔琳娜·布鲁姆的名誉的。


电影《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1975)片场,中为迪特尔·莱瑟

托特盖斯是个令人作呕、让人生厌的记者。他身着一件黄皮大衣,开着一辆“波尔舍”轻便轿车,每天马不停蹄地四出采访,专事搜集“背景材料”,桃色新闻。

然后,在“新闻自由”大伞的保护下,抛出一篇篇歪曲、篡改原意的采访报道,或无中生有的造谣诽谤的文章。


电影《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1975)片场,右为迪特尔·莱瑟

在警方的配合和支持下,他不仅使卡塔琳娜·布鲁姆的名誉扫地,而且由于他的非法“采访”,导致了卡塔琳娜·布鲁姆病危母亲的死亡。

他是个杀人不见血的凶犯,一个以毁人名誉为荣为乐的无耻之徒。

与上述两个人物相对比的是本片女主人公一一善良、朴实、温柔的卡塔琳娜·布鲁姆。


电影《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1975)德国DVD版封套

她以作帮工为生,是个社会小人物,但她以自己的辛勤劳动维持着生活的自立;她结过婚,又离了婚,感情上受过伤害。

她讨厌那些为了自己的寻欢作乐而与她纠缠的男人,她自尊,自爱,但绝非如人们所称之的“尼姑”式的人物,在她的内心深处始终潜藏着对纯洁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电影《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1975)剧照,左为尤尔根·普洛斯诺,右为安吉拉·温科勒

路德维希(尤尔根·普洛斯诺Jürgen Prochnow 饰)是她偶然相遇的“白马王子”,虽然他们相识的时间是那样的短暂,但是她对路德维希的爱情却来得那样炽热,那样深沉,它不仅给予了她忍受审讯折磨的力量,而且赋了了她复仇的勇气,使她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和尊严。

面对《图片报》连篇累牍的人身攻击和造谣谩骂;面对母亲的被逼身亡。


电影《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1975)剧照,左为尤尔根·普洛斯诺

卡塔琳娜·布鲁姆发出了悲愤的控诉:“他们是杀人凶手、他们是毁誉犯。”

其后,在托特盖斯不怀好意的采访中,为了维护她与路德维希的爱情不受亵渎,卡塔琳娜·布鲁姆连开三枪击毙托特盖斯的行为,则是一个被迫害,侮辱和蹂躏的弱女子绝望的反抗。


电影《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1975)剧照,左为安吉拉·温科勒,右为迪特尔·莱瑟

演员安吉拉·温科勒由于在这部影片中成功地扮演了卡塔琳娜这一角色,荣获了1976年联邦德国电影最佳女主角奖和德国评论家协会电影奖,从此一举成名,成为西德影坛上的一颗新星。


电影《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1975)剧照,安吉拉·温科勒

实际上施隆多夫夫妇揭示和嘲讽的,并不只是西德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

这些现象与“新德国电影”有关法西斯主义的“历史性母题”有着直接的现实性迁延。

正如小说的原作者海因里希·伯尔在《明镜》周刊撰文指出的:这本身“就是法西斯主义,煽动性,欺骗性,肮脏的行径。”


电影《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1975)外景地,右为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

影片《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突破了西德电影中政治电影这一禁区,以其内容的真实性、风格手法的纪实性和通俗性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仅影片公演后的12周中,便有50万观众前往影院观看,成为1975年西德最轰动、上座率最高的影片之一。


电影《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1975)美国版海报

在忧郁哀伤的单恋外表下,掩藏着粗粝坚硬的情感

美国越战片中人性的灭绝与回归:疯狂救赎背后的野心

《夺宝奇兵》三部曲:探险片鼻祖印第安纳·琼斯的今生前世

生于青春,死于青春:三位主演都死于加州,都死于意外事故

被“掰弯”的悲剧?不,只是飞蛾扑火,为爱牺牲的一厢情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吴谨言横店剧组被偶遇,又瘦又矮法令纹明显,脸巴掌大还有点垮

吴谨言横店剧组被偶遇,又瘦又矮法令纹明显,脸巴掌大还有点垮

娱记掌门
2024-06-15 18:28:27
欧陆烽火:罗马尼亚vs乌克兰!抛开立场不谈,乌克兰值得信赖?

欧陆烽火:罗马尼亚vs乌克兰!抛开立场不谈,乌克兰值得信赖?

林子说事
2024-06-17 07:55:44
美国邻居出书,曝刘亦菲及母亲,在美国二婚的生活细节!

美国邻居出书,曝刘亦菲及母亲,在美国二婚的生活细节!

蜉蝣说
2024-06-16 23:59:07
受洪涝影响,广东梅州三县一区超13万户停电,仍有部分镇村处失联状态

受洪涝影响,广东梅州三县一区超13万户停电,仍有部分镇村处失联状态

鲁中晨报
2024-06-17 09:31:11
谭咏麟病愈后首次公开现身,瘦到青筋毕现感慨声线不好

谭咏麟病愈后首次公开现身,瘦到青筋毕现感慨声线不好

小萝卜天下事
2023-07-21 21:57:53
阿Sa父亲节晒全家福!妈妈罕见露脸,儿时照大公开,超级无敌可爱

阿Sa父亲节晒全家福!妈妈罕见露脸,儿时照大公开,超级无敌可爱

综艺拼盘汇
2024-06-16 22:10:22
姜萍的崛起,离不开这三本书,以一人之力让《偏微分方程》卖断货

姜萍的崛起,离不开这三本书,以一人之力让《偏微分方程》卖断货

00后态度观察
2024-06-16 22:47:33
你见过什么奇奇怪怪的偏方?网友:别说,还真管用!

你见过什么奇奇怪怪的偏方?网友:别说,还真管用!

今日养生之道
2024-06-16 15:53:20
商业银行行长灰色收入知多少?

商业银行行长灰色收入知多少?

娱乐圈的大爆炸
2024-06-16 23:28:50
中科院已发表颠覆性研究:尼古丁可延缓衰老!吸烟或是长寿密码?

中科院已发表颠覆性研究:尼古丁可延缓衰老!吸烟或是长寿密码?

蜉蝣说
2024-06-15 21:38:43
上海地铁7号线车辆故障致延误,部分车站已采取进站限流措施

上海地铁7号线车辆故障致延误,部分车站已采取进站限流措施

澎湃新闻
2024-06-17 09:04:28
“商砼”的“砼”字不读quán,也不读shuān,那它的正确读音是?

“商砼”的“砼”字不读quán,也不读shuān,那它的正确读音是?

迷局科普
2024-06-14 11:29:09
“晾衣架”退出中国家庭!建议学习上海人的做法,美观还不占地

“晾衣架”退出中国家庭!建议学习上海人的做法,美观还不占地

阿离家居
2024-06-16 03:38:28
“人民”警察网暴人民,丧尽天良!

“人民”警察网暴人民,丧尽天良!

观风者
2024-06-14 10:06:53
梁仲辉已任东莞市石排镇党委副书记,此前为寮步镇党委副书记

梁仲辉已任东莞市石排镇党委副书记,此前为寮步镇党委副书记

南方都市报
2024-06-17 09:18:08
中纪委周末再打“虎”:正部级吴英杰被查

中纪委周末再打“虎”:正部级吴英杰被查

澎湃新闻
2024-06-16 11:26:26
这种花不要买!长沙已有人被抓!

这种花不要买!长沙已有人被抓!

鲁中晨报
2024-06-16 23:03:05
朱珠携女儿拍写真 朱珠生了一个自己吧,女儿完美继承了妈妈的美貌

朱珠携女儿拍写真 朱珠生了一个自己吧,女儿完美继承了妈妈的美貌

圈里的甜橙子
2024-06-02 16:15:53
风水轮流转,被冤枉的前夫借《庆余年》逆袭,何洁却沦为了笑柄

风水轮流转,被冤枉的前夫借《庆余年》逆袭,何洁却沦为了笑柄

娱记掌门
2024-06-16 20:35:01
乌克兰人告诉你:“我们为什么而战?”

乌克兰人告诉你:“我们为什么而战?”

近距离
2024-06-05 11:16:45
2024-06-17 11:02:44
一个人Yaya
一个人Yaya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么渺小
989文章数 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头条要闻

牛弹琴:乌和平峰会结束后 泽连斯基谈及中国改口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乌和平峰会结束后 泽连斯基谈及中国改口了

体育要闻

欧洲杯15亿豪阵险翻车:半场梦游 王牌打废

财经要闻

枝江酒业的补税单,张道红的下马威

科技要闻

OpenAI可能会迎来重大变化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旅游
游戏
房产

夏季流行浅色系穿搭,这些技巧你要学会

教育要闻

在30°+的夏天,13项“低成本”的快乐推荐给家长们!

旅游要闻

游客放狗进赛里木湖追天鹅,景区回应!

《AC:影》弥助头盔收藏品亮相 玩家:他不是武士

房产要闻

万华对面!海口今年首宗超百亩宅地,重磅挂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