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诺纳生物连签辉瑞AZ大单;国内CDMO龙头接手辉瑞英国工厂;亚盛医药获海外临床认可|等四条快讯

0
分享至

共计4条简讯 | 阅读时间约为4分钟◆ ◆

01

国内CDMO龙头接手辉瑞英国工厂

一则最新消息在CXO行业“炸了锅”。

根据凯莱英官微,其取得前辉瑞英国Sandwich Site的API Pilot Plant及R&D Laboratory(以下简称“Sandwich Site”),完成公司首个欧洲研发生产基地布局,以进一步提升CDMO业务的全球供应能力。

这本是凯莱英“加快海外布局”既定计划中的重要一步。不过,由于恰逢《生物安全法案》余波犹在,行业对于此举给予了颇多关注。

某种程度上,广泛海外产能布局,既可规避国内市场的内卷,也可适当平衡地缘政治影响。而到欧洲去,不失为一种好去处。至于能否有效规避《生物安全法案》的风险?暂不得而知,但起码这被视为重要“后路”之一。

复盘近一年来,头部CDMO企业出海举措,有些延续既定路径,有些拓展了新路径,但归根结底,都在加快海外广泛建设布局,不仅分散风险,同时也是行业发展深化合作的必然需求。

必走之路:加快海外建设布局

通过接手辉瑞位于英国的Sandwich Site工厂,凯莱英完成了首个欧洲研发生产基地布局。

公开资料显示,辉瑞Sandwich Site始建于1954年,是辉瑞全球历史最为悠久的研发中心之一。多年来,Sandwich Site在药物合成路线快速设计和高通量筛选、成熟工艺及分析开发能力、生产和运营管理能力等方面始终处于国际一流水平,管理团队和核心骨干平均研发生产经验超过15年,是辉瑞全球小分子创新药研发上市的关键一环。

直到去年11月,在内外部承压情况下,作为自救“35亿美元成本削减计划”的一部分,辉瑞宣布将停止运营该工厂的制药科学小分子 (PSSM) 部门,并解雇500人。

如此看来,半年后,正在做结构性调整的辉瑞将该厂交棒给凯莱英,似乎也并不意外。

一位有调整之意,一位正有进军欧洲之需,Sandwich Site工厂成为了双方契合的关键链接点。此番改变后,自2024年6月起,凯莱英将全面管理和运营Sandwich Site的研发中心和生产车间,并拥有原属于辉瑞英国公司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团队,实现全面快速无缝链接,可以立即开始承接CDMO项目,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对于凯莱英来说,以该工厂为依托,借此打入欧洲市场的路径可分为两步:一方面,将Sandwich Site作为其海外布局的重要支点,发挥与现有产能的协同效应,并不断扩大海外从研发实验室、中试生产到商业化的生产产能;另一方面,还将以此为基础,积极规划多肽、核酸、酶技术等新兴领域,持续拓展和加强欧洲研发能力和生产基地建设。

简而言之,此举对于凯莱英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实际上,早在2023年财报中,凯莱英所透露的“2024年度经营计划”中,“加快海外产能建设”便是其2024年工作重点之一。

毕竟,以凯莱英为代表的国内CDM0公司,2024年几乎面临相似的内外部挑战:从外部看,国内融资环境持续低迷,海外中小制药公司融资复苏缓慢,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从内部看,大订单交付完成后,国内CDMO企业需要逐步消化过去几年快速增长的产能和成本,经历了过去几年迅猛发展后,还需要进一步升级管理体系,同时需加快海外产能建设,以进一步深化与海外客户特别是跨国制药公司的合作。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尽管挑战依旧,国际制药行业专业分工趋势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GLP-1 、ADC、小核酸等药物类别的持续活跃,也带来了新机遇。

针对如此现状,凯莱英在“2024年度经营计划”中强调,在挑战与机遇并存之下,加快海外产能建设。具体规划一言以蔽之,在欧洲通过自建或并购方式,获得 API商业化生产产能,并建设实验室和中试生产基地,以深化与海外客户特别是跨国制药公司的合作深度。另外,加快波士顿研发中心的建设,带动美国 Biotech 客户的开拓。

对于双方而言,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双赢的交易。虽因与《生物安全法案》相近的时间节点官宣,在地缘政治尚不明确的情况下,此举引发了更多讨论。但同时也再次加强产业界对这一路径可行性的信心:通过全球多地布局的生产产能,持续完善全球供应链。

至于凯莱英国际化打法和考量,或可从今年3月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有更深的理解。

彼时,言及关于美生物安全法案的影响时,凯莱英澄清了未受此事影响后,同时也给出了将继续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主要有两点:一方面,继续坚持CDMO企业定位,为创新药公司提供专业服务和帮助,做海外生物医药产业朋友而不是对手;另一方面便是加快海外建设布局。

对于如何加快海外建设布局?具体做法可分为三步走:一是加快欧洲小分子研发-商业化生产的产能落地,这不仅是为了分散地缘政治风险,也是为了承接更多海外客户API项目,同时也是行业发展深化合作的必然需求;二是加快波士顿研发中心业务推进,以此为支点承接更多海外 Biotech 客户项目;三是考虑未来在海外低成本地区布局原料生产。

CXO转战海外广泛市场,平衡风险?

产业之所以如此关注凯莱英此举,背后在乎的更深层次逻辑是:国内CDMO行业供应链风险转移路径与去处。

实际上,应对国内较卷的市场,广泛海外产能布局,平衡地缘政治影响转移风险,也一直是国内诸多企业重点推进之事。

而当美市场不确定性较高时,欧洲市场及其余市场的战略重要性便会自然提升。虽然欧洲市场因分散性跟琐碎性两重特点,准入门槛相对较高,但如果早早布局,或也能建立不少护城河。

除了凯莱英在欧洲落下重要一子,近一年来,不少国内头部CDMO企业同样各出奇招,加快海外建设布局。欧洲业绩增长便是一大佐证。其中,药明康德2023年来自欧洲客户收入同比增长12%;药明生物欧洲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01.9%;凯莱英欧洲市场客户收入同比增长57.11%。

而其他企业同样也在展开布局。今年3月,国内大分子CDMO鼎康生物拿到了一家法国公司Domain Therapeutics的新订单。背后可看到,为了应付严峻的形势,鼎康两年前就加速了一系列出海的布局:2022年10月,鼎康在德国建立了商务中心,对当地的销售网络提供支持;2023年年初,随着疫情的放开,又在美国增设了商务中心。目前,鼎康建立了一个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销售体系按区域划分,欧洲、美国、韩国均有布局。

从“出海”市场选择来看,除了欧美市场,近两年东亚、东南亚也成为国内企业拓展市场的理想地,尤其新加坡成为最受关注的去处之一。

以药明系为例,今年3月,药明生物也首次布局亚洲地区首个海外大型CRDMO基地,宣布其位于新加坡大士生物医药园的一体化CRDMO中心开工奠基,正式进入建设阶段。根据此前披露的信息,该基地占地13.5公顷,规划设计产能为12万升,将提供1500个工作岗位。建成后,该中心将提供生物药一体化研究、开发和生产服务。

另外,药明生物采取了“全球双厂生产”策略,即与药明生物签约的合作伙伴,可以选择在药明生物在中国、欧洲和美国的任意两个基地进行商业化生产,保证产品的全球供应,同时消除在不同供应商之间进行技术转移的风险。

更早之前,即2023年10月,康龙化成也在新加坡走出了关键一步,选择与合作方康哲药业、康联达、君联基金共同投资位于新加坡的RxilientBiohubPte.Ltd,交易总金额共计3000万美元,其中康龙化成拟出资1050万美元。

在东南亚布局的还有泰格医药,目前已在东南亚地区建立了一支本土人才队伍,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老挝、泰国等国设立了分支机构和本土化团队。

还有些企业通过在当地成立子公司或者收购本土企业入局。今年1月,ClinChoice昆翎成功收购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区域性CRO公司CSI,同样拓展全球布局至东南亚市场。同月,为了更早介入海外客户的研发管线,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和订单,并为国内导流CDMO业务,九洲药业宣布将在日本设立全资孙公司投资建设CRO服务平台,拟经营范围是创新药CRO服务,项目预计总投资约4200万美元。

归根结底,在当前局势未明下,产业界更需要“计深远”,关注未来战略调整和市场表现。虽然也有投资人透露出了担忧,欧洲药企主要市场同样在美国,不能完全隔离脱钩风险,但当前做好拓展新客户、转移单一对美客户依赖等风险更为重要。

(来源:E药经理人)

02

IL-15药物接棒PD-1

细胞因子家族靶点在国内治疗自免疾病的竞争已进入燎原之势。

IL-17A作为人体重要的促炎因子,在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和强制性脊柱炎在内的多种自免疾病病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放眼国内,目前礼来的依奇珠单抗和诺华的司库奇尤单抗已经在市,随后近10款相关管线处于报产及三期临床,竞争已进入白热化。

另外一个已被验证的潜力靶点IL-4Rα同样拥挤,已被证明在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COPD、哮喘等疾病有优异的疗效。目前,除了赛诺菲的度普利尤单抗称霸外,康诺亚CM310已进入报产阶段,同时还有超过5家公司处于二期临床之后的阶段,竞争相比IL-17缓和,但也不轻松。

投资者都聚焦围绕在细胞因子家族药物治疗自免疾病上,殊不知,其在肿瘤领域也充满了潜力,而且一出手就是王炸。

本文围绕细胞因子家族中的“异类”,IL-15在肿瘤治疗药物领域的潜力上展开。

站在IL-2的肩膀上:IL-15的威力

要说起白细胞介素15(IL-15),就不得不提白细胞介素2(IL-2)。

因为两者有太多相似之处,不仅受体均由三个亚基组成(异源三聚体),而且拥有相似的生物学活性(包括刺激T细胞和NK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诱导B细胞免疫球蛋白合成和支持细胞毒性效应细胞分化)。

关于IL-2这个靶点的价值,我们曾在《医药一哥二哥,争一个靶点》有详细介绍。而IL-15作为IL-2的“兄弟”,其作为参与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存活、增殖与功能的细胞因子,在抗肿瘤治疗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并且相比IL-2靶点的特性,IL-15靶点具备更好的成药性,也使得相关潜在重磅药物开始走向台前。

IL-2主要的几个缺点在于:1)会引起T细胞过度分化,形成杀伤能力较弱的老化T细胞,,并且可以诱导活化的T细胞凋亡;2)不会扩增具备免疫抑制功能调节T细胞(Treg细胞);3)活化白细胞与内皮的结合,诱发系统性毒副作用;

所以IL-2靶点药物研发不仅需要解决受体偏向性的问题(高剂量治疗肿瘤、低剂量治疗自免),同时还要解决其存在的微环境靶向、安全性等一系列问题,研发成功率大大降低。

上述在IL-2作为肿瘤治疗药物时的缺点,IL-15均不具备,同时其优点在于能够诱导长寿命记忆性T细胞产生,这对其产生长期抗肿瘤活性中起到重要作用,从而具备更佳的成药性。

不过,IL-15和IL-2一样半衰期较短(在血液中很快被清除),如果大剂量且频繁的给药,可能导致严重的毒副作用。目前,全球对于IL-15工程化开发策略比较常见,一个是为了增加其分子量对其进行突变或者修饰,另一个则是考虑开发IL-15与受体IL-15Rα的复合物提升药物活性与稳定性。

已成药物N-803,空间广阔

2024年4月,全球首个IL-15药物Anktiva(N-803)获得FDA批准,联合卡介苗用于治疗卡介苗不响应且伴有伴原位癌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

N-803是一种IL-15超激动剂复合物,其结构由IL-15突变体、IL-15Rα sushi结构域和IgG1 Fc融合蛋白结合而成。

N-803的设计“别出心裁”,解决了IL-15靶点的大部分问题,IgG1 Fc融合蛋白增加了N-803的分子量且极大增加了药物的半衰期,IL-15Rα sushi结构域则是让N-803带了一把钥匙,让其不必像天然的IL-15一样通过反式呈递方式激活下游通路。

回看其首个获批的适应症,膀胱癌是全球第十大常见癌症,膀胱癌病例中约有90%膀胱尿路上皮癌,约75%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存在局限于尿路上皮或固有层的肿瘤,统称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大多数高危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首选治疗方案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并配合膀胱内卡介苗免疫治疗,总体预后较好且10年内生存率较高,但约有一半的患者5年内会复发。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卡介苗无反应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展风险较高,5年内进展为肌肉浸润性膀胱癌的风险为20-40%,发展为不可治愈的转移性疾病的风险为50%。对该类患者,一般推荐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尽管疗效不错,但仍有大量患者不适用或者不愿意采用(影响生活质量、手术死亡率高和有基础病高龄人士不具备手术条件)。

所以,高危、卡介苗无反应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治疗手段非常有限,目前常用的是化疗药物或K药(PD-1)膀胱内注输。

N-803在NMIBC三期临床中,71%可评估反应的患者有完全缓解(CR),12个月完全缓解(CR)率为62%,24个月的CR比率为52%;而K药治疗NMIBC的三期临床数据显示,所有患者的CR为41%,中位DOR为16.2个月。

N-803的惊艳数据不止于膀胱癌,从ImmunityBio对其的开发计划看,开发适应症覆盖肺癌、结直肠癌、胶质母细胞瘤、卵巢癌等。

4月,N-803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研究QUILT3.055也取得了进展,在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和标准护理化疗后进展的二线和三线NSCLC患者中取得了阳性结果,较对照组患者的mOS数据翻倍。

另外,N-803在“癌王”胰腺癌上也展现治疗潜力。2022 ASCO GI上,Immunity Bio披露了N-803四药联用治疗三线胰腺癌的二期数据,结果显示该方案的mOS为6.3个月,相较于历史数据实现翻倍;安全性层面,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主要包括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类别可控。

N-803无疑展现出成为重磅炸弹的巨大潜质,同时也为IL-15这个靶点“正名”了。

暂时不太拥挤的国内竞争

据第三方数据统计,全球已经进入临床阶段的IL-15药物有90种,已启动近200项治疗癌症的临床。

对比海外对研发IL-15药物的热情,国内竞争算得上“不太拥挤”,目前进入临床阶段的上市公司仅有恒瑞医药、奥赛康、先声药业和百奥泰,还有少数一级的Biotech(如博际生物、复融生物等)。

不过也能够理解,过去国内企业对于新的靶点或者未成药领域以Fast follow策略为主,加上IL-15与IL-2的渊源,自然开IL-15项目时会谨慎很多。

但随着IL-15靶点的重磅炸弹潜力被ImmunityBio开发出来,国内临床分子如若读出优良数据,BD价值和兑现性无疑将被挖掘出来。

恒瑞医药在IL-15领域跟进的速度是国内最快的(早在2017开始申请临床),其SHR-1501的设计结构充分遵循了Fast follow的策略,也是由IL15-IL15Ra复合物和IgG1-Fc组成,特别是引入了额外的二硫键增加IL15-IL15Rα复合物稳定性。

2023年公司的年报上仍然能看到SHR-1501进度,其联合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NMIBC处于临床二期。

奥赛康是国内布局IL-15最进取的药企之一,公司有两款相关临床管线,分别是ASKG315(IL-15前药超级激动剂)和ASKG915(PD-1抗体/IL-15前药双功能融合分子),两者均为公司自主研发前药技术平台SmartKine产出的分子。

ASKG315采用了SmartKine独有的遮蔽肽技术,在人体正常循环系统中主要以完整的前药形式存在,以防在到达目标组织前被同源受体捕获降低药物浓度和可用性,同时可在肿瘤微环境中被定点激活,从而达到提升疗效&降低毒性的目的。

ASKG915同样采用了SmartKine独有的遮蔽肽技术,在循环系统以前药形式存在,同时该分子可通过PD-1实现肿瘤靶向性,通过公司专利技术实现在肿瘤部位被局部激活,从而IL-2细胞的扩增和激活。

据公司介绍,ASKG915疗效显著优于PD-1抗体单药疗法,治疗窗显著优于传统细胞因子类药物,可达到较高的安全剂量,有望覆盖现有PD-1疗法无法获益的人群。

目前两款药物均处于一期临床,待读出初步数据有望其对公司的估值影响。

另外,先声药业SIM0237和百奥泰BAT7205进入临床分子均为双功能抗体融合蛋白,设计意图均旨在发挥PD-L1抗体靶向&阻断功能和IL-15的激活免疫细胞功能,同时通过特定的设计降低IL-15毒性和提升半衰期,达到强化治疗效果和提升安全性的目的,剑指PD-1无法获益的实体瘤人群。

结语:随着Immunity Bio的N-803上市,IL-15相关药物管线的价值和市场关注度将会极大的提升。相比于海外市场内卷,国内市场的空白或许让许多Biotech有突围之机,毕竟未来这少说在国内也是几十亿的大品种。

(来源:瞪羚社)

03

亚盛医药获海外临床认可

近日,亚盛医药宣布,旗下3款重磅产品的五项研究进展入选2024年欧洲血液学协会(EHA)年会壁报,3款产品分别为奥雷巴替尼、APG-2575和APG-5918。

值得一提的是,亚盛医药的奥雷巴替尼、APG-2575以及APG-2449的四项临床研究,还入选了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而在此前4月举行的2024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奥雷巴替尼、APG-115、APG-2449和APG-5918的临床研究进展也得以入选展示。

对于拥有8款处于临床及以上阶段产品的亚盛医药来说,在时间还未过半的2024年,已有5款产品海外露脸,占临床管线产品的62.5%,不得不让人对其研发情况产生极大的好奇。

ASH常客

亚盛医药已获批上市的产品为奥雷巴替尼,从其进入临床试验开始,就一直受到全球关注,自2018年以来,奥雷巴替尼临床进展已连续6年入选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口头报告,从该产品目前已入选2024年各大重量级年会的情况来看,毫无疑问,依然不会缺席2024年底举行的ASH年会。

欲兜底CML,凭Best-in-class未批先入美版指南。靶向BCR-ABL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出现和迭代,让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成为了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但耐药一直是治疗CML的全球性主要挑战,其中,T315I突变占耐药CML的25%左右,所有一代、二代BCR-ABL抑制剂对T315I突变的CML患者都无解。

2021年11月,奥雷巴替尼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任何TKI耐药,并伴有T315I突变的CML慢性期(CP)或加速期(AP)成年患者,成为中国首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治疗该适应症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剂,让国内四分之一的耐药CML患者能够走出无药可医的困境。

其他类型耐药CML患者也逐步被纳入奥雷巴替尼治疗范围,2023年11月,国家药监局批准了该药新适应症,用于治疗一、二代TKI耐药和/或不耐受的CML慢性期(CP)成年患者,更多的耐药CML患者将受惠。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月,奥雷巴替尼被纳入最新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CML治疗指南,但截至目前,亚盛医药并未向美国FDA提交新药上市申请,只是在2024年2月,获美国FDA批准了首项注册3期临床研究,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治疗的CML慢性期(CP)成年患者,奥雷巴替尼能够做到未获批就进入NCCN-CML治疗指南,得利于其是全球层面Best-in-class药物。

据奥雷巴替尼治疗难治性CML患者海外研究最新数据显示,奥雷巴替尼在经第三代TKI(ponatinib或变构抑制剂asciminib)治疗失败的患者中疗效显著,50例疗效可评估CML-CP患者中,56.8%患者获完全细胞学反应(CCyR),42.9%患者获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其中,携带T315I突变的CML-CP患者,CCyR率和MMR率分别为60.0%和43.8%,未携带T315I突变患者,CCyR率和MMR率分别为55.2%和42.4%;而ponatinib耐药患者,CCyR率和MMR率分别为53.3%和37.5%,asciminib耐药患者,CCyR率和MMR率分别为42.9%和37.5%。

向AML/ALL宣战,且涉猎非白血病领域。奥雷巴替尼在白血病领域的疗效潜力,并不局限于CML,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也是其狙击对象。

目前,奥雷巴替尼用于治疗新诊断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临床试验已处3期阶段,有望成为国内首个用于一线治疗Ph+ALL的TKI药物。

据一项2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所有患者均达到CR/CRi。第一个周期结束时,53.3%患者获CMR,28.9%的患者获MMR;第二个周期结束时,60.0%的患者获CMR,35.6%的患者获MMR;第三个周期结束时,62.2%的患者获CMR,31.1%的患者获MMR。

奥雷巴替尼除了已获批的CML适应症和正在临床的ALL适应症外,用于治疗AML也曾获美国FDA授予孤儿药资格认定,值得一提的是,与三大类型白血病同获认定的还有胃肠道间质瘤(GIST)。

据一项在中国进行的1b/2期研究数据显示,奥雷巴替尼在琥珀酸脱氢酶(SDH)缺陷型GIST患者中的临床获益率(CBR)高达93.8%,2023年5月,该适应症被国家药监局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入选2024年美国ASCO年会的四项研究中,有一项获口头报告展示的研究,正是奥雷巴替尼治疗TKI耐药的SDH-GIST患者和副神经节瘤患者的最新疗效数据。

为创新而生

亚盛医药的产品管线中,除了已获批上市的奥雷巴替尼,还有8款候选药物,其中,有7款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分别为APG-2575、APG-115、APG-1387、APG-1252、APG-2449、APG-5918和UBX1967/1325。

专玩首款,喜欢跑在最前。奥雷巴替尼已是国产首款上市的三代BCR-ABL抑制剂,而其他多个在研产品也都有实力成为上市首款。

0APG-2575是首个在中国进入临床阶段的Bcl-2抑制剂,具全球Best-in-class潜力,已获5项美国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证,分别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多发性骨髓瘤(MM)、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及滤泡性淋巴瘤(FL)。

APG-115是首个在中国进入临床阶段的MDM2-p53抑制剂和潜在的中国First-in-class新药,已获6项美国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证,分别为胃癌(GC)、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软组织肉瘤、视网膜母细胞瘤、IIB-IV期黑色素瘤和神经母细胞瘤,还获2项美国FDA授予的儿童罕见病资格认证,分别为神经母细胞瘤及视网膜母细胞瘤。

APG-1387、APG-2449和APG-5918也分别为中国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IAPs拮抗剂、三代ALK抑制剂和EED抑制剂,值得一提的是,APG-1252虽不是首个进入临床的Bcl-2/Bcl-xL双靶点抑制剂,但具有Best-in-class潜力,已获美国FDA授予治疗SCLC的孤儿药资格认证。

另一个隐藏发力点,前景无限。从亚盛医药的临床管线来看,其产品基本围绕白血病和肿瘤癌症及罕见病领域开展,这类产品最为显眼,而用于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UBX1967/1325则比较低调,亚盛医药在2023年报中仅在管线上提及处于2期临床阶段,就再无他言。

值得一提的是,UBX1325是细胞凋亡抑制蛋白Bcl-xL抑制剂,随着人的衰老,体内组织中会出现衰老细胞,这类细胞不但自身功能失常,还会分泌有害物质,引发炎症并影响周围健康细胞的功能,而UBX1325可以借助靶向Bcl-xL,抑制衰老细胞赖以存活的蛋白质功能,选择性地消灭疾病组织中的衰老细胞,但不会伤害健康组织。

目前,UBX1325正在美国进行多项临床试验,试验数据表明,UBX1325在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和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等疾病上极具潜力,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仅AMD的全球患病数在2018年就有1.80亿宗,预计到2030年,将达2.39亿宗,UBX1325市场潜力巨大。

亚盛医药是全球唯一一家针对所有三类已知关键细胞凋亡调节因子(Bcl-2/Bcl-xL、IAP和MDM2-p53)均有临床开发品种的Biotech,在抗衰老领域,DME和AMD只是开胃菜,未来,抗衰老临床管线产品将会逐步扩大。

结语

奥雷巴替尼的市场表现呈现出持续放量状态,2023年销售数量同比增长达259%,准入医院数同比增长达567%,总患者数同比增长达123%,随着2023年底,新的CML适应症获批,患者受益群体扩大,以及未来海外的获批上市,将为亚盛医药其他临床候选药物的研发持续“输血”,期待未来,亚盛医药有更多的获批产品海外露脸。

(来源:药智网)

04

诺纳生物连签辉瑞AZ大单

在经济周期下行、地缘政治紧张、融资环境遇冷、IPO门槛提高的背景下,我国创新型生物技术公司承受了较大压力。过去,依靠一、二级市场,将资源大举投入研发、临床、注册等环节以期早日上市,实现商业化直至盈利的逻辑遭遇严峻挑战。

这一经典模式当然是Biotech最理想的发展路径,但在如今有限的条件下显得周期过长。客观存在的科研规律和药品研发周期与日益紧缩的现金流和亟需大幅提前的盈利节点似乎难以调和。“生命会找到自己的出路”,国内Biotech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开源,最具代表性的就是License-out授权许可和利用技术平台或闲置产能开展合作服务两种模式。诺纳生物是面对变化最早做出应对的企业之一。

5月23日,诺纳生物宣布与阿斯利康就临床前单克隆抗体项目达成许可协议,加速肿瘤靶向疗法的开发。根据协议,首付款加上近期里程碑为2900万美元,以及高达5.75亿美元开发、监管及商业里程碑付款和基于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此外,如果阿斯利康行使选择权,诺纳生物将进一步获得相关付款。

成立一年多以来,诺纳生物快速铺开业务,与众多国内外知名药企,大学和医疗机构达成合作,不仅证明了其技术平台和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也证明了这一新商业模式的价值。

一方面与辉瑞、科伦博泰等达成产品及技术授权回笼资金,一方面凭借着核心技术平台和经验丰富的抗体发现团队优势,提供多种模式的综合抗体和抗体相关发现服务,打造不依赖于外部的长期盈利能力及稳定现金流,诺纳生物这块金字招牌已稳立潮头。

平台型技术赋予早期盈利能力

诺纳生物成立于2022年11月,是和铂医药的全资子公司,利用其在抗体相关领域的独特优势和丰富经验,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Ito ITM”的整合抗体开发服务。

公开信息显示,在成立不到一个月时间内,诺纳生物就拿到了mRNA巨头Moderna和免疫细胞接合器先锋代表Dragonfly Therapeutics两家海外药企的合作订单。

这些成绩都要归功于公司过硬的技术平台和团队,在完成继承和铂医药所有早期研发平台的基础上,诺纳生物还拓展和开发了新的研发平台,可以满足双抗,ADC,细胞疗法和mRNA等创新型分子的研发需求。

Harbour Mice®

诺纳生物开放了行业领先的Harbour Mice®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小鼠平台,该平台能够产生经典的全人源抗体(H2L2)以及全人源重链抗体(HCAb)。

H2L2平台可以快速且大规模地生成具有经改良全人源可变区的双重、双轻链抗体,实现体内亲和力成熟及降低免疫原性的功能。利用该平台可以提高发现及验证人源抗体可行性的速度,改善药物早期开发的效率。

HCAb平台可以生成独特的全人源重链抗体,缺少轻链可以有效避免轻链错配和异二聚化的问题,类似IgG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Fc介导的效应功能,无需额外的人源或工程化。该平台能够开发出常规抗体平台难以实现的产品。

基于以上技术,诺纳生物持续开发新的药物研发平台,将抗体发现平台拓展到ADC药物发现平台,并探索XDC前沿发展领域。

此外,诺纳生物基于HCAb技术开发的全人源重链抗体CAR-T高效功能筛选技术平台,也可以助力创新型细胞疗法的研发。

HBICE®

以Harbour Mice®平台为基础,诺纳生物提供了专有的免疫细胞衔接器HBICE®(HCAb-Based Immune Cell Engager)平台,能够开发结构简化、分子尺寸更小、多肽链更少的新型双特异性、多特异/多价抗体。

HBICE®分子可以识别并结合肿瘤细胞上的特定肿瘤相关抗原 (TAA)、T细胞上的CD3以及NK细胞或骨髓细胞等免疫细胞上的其他刺激分子。这种双重识别能力,可以介导肿瘤微环境内的免疫细胞激活,选择性地参与抗肿瘤免疫,同时避免外周免疫细胞的非特异性激活。此外,HBICE®技术可以生成具有不同结构和亲和力的分子,从而实现联合疗法无法实现的各种作用机制。

在此基础上,诺纳生物还拓展了mRNA技术与HBICE®平台相结合,开发新一代肿瘤免疫疗法。mRNA编码的HBICE®双抗在临床前实验数据中展现出了更加优异的治疗潜力。

Harbour HCAb PLUSTM

基于HCAb技术,诺纳生物开发了Harbour HCAb PLUSTM下一代治疗性分子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HCAb与抗体/蛋白、有效载荷、细胞和纳米颗粒等更多分子形式相结合,开发出更多种类的新型药物,为创新药物赋予更多想象力。

广泛合作与盈利验证市场可行性

面对严峻的市场挑战,诺纳生物能在短时间内铺开业务、达成广泛合作、实现盈利从而完成正向循环着实不易。

资料显示,成立一年多以来,诺纳生物已经与超过50个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涉及项目总数超过200个,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的项目超过19个。

能在短时间内与诸如阿斯利康、辉瑞、Moderna、百济神州和石药集团等中外头部企业建立合作,也证明了公司核心技术平台和科研团队的强大创新力。

营收是最好的背书,成立一年多来诺纳生物实现了可观的收入,根据诺纳生物董事长王劲松博士介绍,2023年诺纳生物实现收入接近6000万美元。随着基于技术平台的合作项目的持续推进,未来诺纳生物的营收增速将进一步提高。这种自我造血能力也给了公司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更加灵活的战略选择,有助于进一步推动Biotech后续的BD与合作,帮助企业快速成长。更重要的是诺纳生物建立起来的这一套全新的商业模式也值得低迷环境下市场给予更多关注。

(来源:佰傲谷)

—The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埃及军队开火了,与全世界为敌的内塔尼亚胡,正将以色列拖进深渊

埃及军队开火了,与全世界为敌的内塔尼亚胡,正将以色列拖进深渊

蜉蝣说
2024-06-15 21:46:38
回顾:湖南厂妹相亲,一见男子不可自拔,主动求抱抱:你插翅难逃

回顾:湖南厂妹相亲,一见男子不可自拔,主动求抱抱:你插翅难逃

雅清故事汇
2024-06-15 15:25:57
为什么我国不拆开英伟达显卡研究,造出自己的国产显卡?

为什么我国不拆开英伟达显卡研究,造出自己的国产显卡?

鹅毛的大雪
2024-06-16 07:32:28
17岁数学天才少女背后,越想越后怕

17岁数学天才少女背后,越想越后怕

声道
2024-06-14 19:31:01
别了曼联!1亿太子同意!22岁未来可期,尤文捡漏,滕哈赫舍不得

别了曼联!1亿太子同意!22岁未来可期,尤文捡漏,滕哈赫舍不得

阿泰希特
2024-06-16 12:13:42
不许中俄合作,8国元首签字,一架专机飞向北京,华春莹正面接招

不许中俄合作,8国元首签字,一架专机飞向北京,华春莹正面接招

涛涛生活搞笑
2024-06-16 18:02:46
浙江女子老公帅得像明星,女子向网友炫耀,网友:你两看着像母子

浙江女子老公帅得像明星,女子向网友炫耀,网友:你两看着像母子

三叶秋文局
2024-06-10 22:08:28
龚翔宇在比赛中哭泣!被蔡斌骂?压力太大?没有替补真的太累!

龚翔宇在比赛中哭泣!被蔡斌骂?压力太大?没有替补真的太累!

金毛爱女排
2024-06-17 00:12:42
男子吐槽杭州菜又贵又难吃,一碗面55元像在吃屎,网友:太正常了

男子吐槽杭州菜又贵又难吃,一碗面55元像在吃屎,网友:太正常了

简读视觉
2024-06-14 14:38:45
蒙圈了!广东男子地基下挖出一堆旱地鱼,“鬼楼”事件主角就是它

蒙圈了!广东男子地基下挖出一堆旱地鱼,“鬼楼”事件主角就是它

大豫生活
2024-06-16 11:06:27
解放军中将在京突然去世,两女儿定居美国,亲弟弟关联25家公司

解放军中将在京突然去世,两女儿定居美国,亲弟弟关联25家公司

求实者
2024-06-12 14:30:22
郭有才再受沉重打击,榜一大哥宣布退网,曾给他刷几百万礼物

郭有才再受沉重打击,榜一大哥宣布退网,曾给他刷几百万礼物

新游戏大妹子
2024-06-16 12:04:51
媒体人:崔永熙确定放弃退选的选项,会将今年的参选进行到底

媒体人:崔永熙确定放弃退选的选项,会将今年的参选进行到底

懂球帝
2024-06-16 18:28:33
范志毅:有人看好荷兰是黑马,我认为荷兰这种传统强队不能这么叫

范志毅:有人看好荷兰是黑马,我认为荷兰这种传统强队不能这么叫

直播吧
2024-06-16 20:45:19
早田希娜击败帕瓦德,张本智和被淘汰,雨果击败勒布伦

早田希娜击败帕瓦德,张本智和被淘汰,雨果击败勒布伦

二郎神侃球
2024-06-16 22:55:21
打败美元的不是人民币,而是电动汽车?73%石油进口的我们没退路

打败美元的不是人民币,而是电动汽车?73%石油进口的我们没退路

股海风云大作手
2024-06-15 18:28:27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喝粥与死亡率的关系,长期喝粥的人更长寿吗?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喝粥与死亡率的关系,长期喝粥的人更长寿吗?

39健康网
2024-06-13 22:00:03
蔡磊夫妇,“翻车”了,直播镜头后的蔡磊,藏不住了?

蔡磊夫妇,“翻车”了,直播镜头后的蔡磊,藏不住了?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4-06-05 14:54:34
今明两年,不出意外的话,社会很可能发生“5大转变”

今明两年,不出意外的话,社会很可能发生“5大转变”

庞明说财经
2024-06-16 16:52:31
重庆黑老大杨天庆因超车惹祸上身,车内老者一句话,黑帮覆灭

重庆黑老大杨天庆因超车惹祸上身,车内老者一句话,黑帮覆灭

安妮Emotiong
2024-06-12 19:16:04
2024-06-17 03:32:49
sina医药
sina医药
为医药行业从业者提供最新资讯
2425文章数 379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头条要闻

冷藏货车违规乘人致8人窒息后遇难 河南叶县通报

头条要闻

冷藏货车违规乘人致8人窒息后遇难 河南叶县通报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售17.68万-21.68万元 极狐阿尔法S5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手机
游戏
房产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手机要闻

荣耀X60i入网:配置全面升级,能否满足你的所有期待?

梦幻西游玩家炸出160愤怒水清腰带,西栅为服战连夜换“网吧”?

房产要闻

万华对面!海口今年首宗超百亩宅地,重磅挂出!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