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到底害怕什么?深挖中国半导体产业,我们发现,很多事情远远超出想象

0
分享至


长期征集

世事难料,人生几度秋凉,无常人生,值得更多温暖。叶檀老师决心做一件身体允许且力所能及的温暖之事——定期回复读者来信。生活、家庭、工作、事业、疾病、痛苦……任何想要倾诉的话,都可以发送到我们的邮箱yetanbusiness@163.com,或者在公众号长留言,更多归属可在公众号菜单栏寻找。温暖一个是一个,一起好好得活着。

文/青城桢楠

不让中国进口,也不让中国出口,在美国人的心目中,芯片行业的地位崇高且特殊。

Ai时代,在科技战的前沿阵地,为了防止中国追赶,美国隔三差五发出禁令,阻止英伟达、AMD甚至迟暮的英特尔将算力芯片出口到中国。


(图源:pixabay)

先进制程关乎领先性,那成熟制程呢?

和其他制造行业一样,美国也许担心中国一旦发展起来,会颠覆原有的竞争格局,不按套路出牌。


六年时间,出口增长了六倍!

打破早已形成的默契,TI等美国巨头们掀翻桌子。

5月14日,拜登政府发布公告称,将对从中国进口的18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包括电动汽车、锂电池、半导体等。其中,半导体的关税水平从目前的25%增加至2025年的50%。

对中国半导体加税,不少人觉得没啥道理,毕竟中国远远落后于美国,不构成竞争关系。不同的群体思考维度不同,对美国来说,先进芯片差距大不代表成熟的芯片弥补不了差距。

以成熟制程为主的中国芯片产业,在2024年表现出非常好的成长性,不比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差。

4月18日,据《南华早报》报道,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芯片总产量同比飙升40%,达到了981亿颗,几乎是2019年同期的三倍。

5月9日,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四个月,中国芯片出口额达到355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5%,创下历史新高。


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从上面这张出口明细能看出来,绝大多数出口商品,都是以量换价,但集成电路独树一帜,是金额增速高于数量增速的稀缺品种。

扒了下贸易争端之前中国集成电路出口的情况,经过几年的封锁,产业发展前景还不错。


(图源:pixabay)

2018年前四个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396.5亿颗,金额675.8亿人民币;2024年前四个月,中国集成电路的数量涨到886.8亿颗,出口金额上升到3552.4亿人民币。

6年时间,集成电路出口数量涨了2.23倍,金额涨了5.25倍。

2018年前四个月,出口一颗芯片平均价值大概是1.7元,而2024年前四个月,单颗芯片的价值上升为4元。不知不觉,中国芯片产业在数量、金额、单位价值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这是明显的产业升级,量价齐升逻辑。

细分领域有不少全球领先的行业和公司。

根据NE时代统计,在功率半导体行业,2023年1-8 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功率模块国产供应占比超过 59%。随着国产功率模块搭载量的大幅提升,国产功率模块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达到了37%。

据Yole数据,在CIS领域,2022年韦尔股份在手机行业中的市占率为11%,仅次于索尼和三星。根据ICV TAnk数据,在全球汽车CIS市场中,2024年韦尔的市占率已经达到43%,超越安森美成为全球第一。

搭上快充的顺风车,在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这个细分领域,南芯科技发展迅速,几年时间就做到全球第一,2021年24%的市占率,领先全球模拟巨头TI十个百分点。


(图源:pixabay)

在内存接口芯片领域,澜起科技的份额常年维持在40%以上,绝对一家独大。

在中国NOA智能驾驶芯片领域,地平线的占比是49.05%,比英伟达还高。

类似功率半导体、CIS、电荷泵、内存接口的例子还有不少,是这几年中国半导体产业在芯片设计层面取得的成就。

我现在还记得,2018年贸易争端刚开始的时候,自己对于半导体产业的判断是多么的无知和单纯。

面对一张白纸的半导体产业,和国外的差距如此之大,觉得没戏。想不到,经历这几年的风雨,被各种卡脖子的能长成这样,真心感慨佩服。


美国担心有道理,

中国成熟芯片在全球的市占率相当夸张

28纳米是成熟与先进的分水岭,28纳米以上算先进,以下是成熟。在全球半导体领域,成熟制程和先进制程的比例大概是7比3,成熟占七成,先进占三成。

在占全球需求大头的成熟制程领域,中国的产能不知不觉接近重要阈值。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评估,2023年中国大陆成熟制程产能占比已经达到29%。

半导体研究机构Knometa Research则预计,到2026年,中国大陆的IC晶圆厂产能将激增至全球第一,具有里程碑意义。


(图源:pixabay)

往长远看,结果更夸张。

据CSIS,按照现在的扩产情况,到2030年中国在成熟制程的产能占比可能会达到50%。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目前在全球占比六成左右,96%以上都是28nm的成熟制程芯片。换言之,如果中国具备越来越强的成熟制程生产能力,包括新能源在内的一般家用消费品,可以全面国产。

2024年1月12日,集微网通过邮件采访了《芯片战争》作者米勒。米勒在邮件中说:中国成熟制程芯片不停扩产,让美国感到恐慌。

麦卡锡的研究报告《建设中的新世界:中国与半导体》更是把未来世界的晶圆代工厂划分为,中国和其他。

美欧盟日都担心,中国对成熟节点建设的补贴会对全球半导体市场造成负面影响,不少业内人士担心产能过剩。

不管这些担心,中国企业在迅速扩大产能,很可能成为中国与发达经济体未来贸易争端的又一前奏。


实际上,半导体贸易争端早在2018年中国半导体能力非常羸弱时就已经开始了。

美国政府算未雨绸缪,可政策没用。

表面上看来有用。

据财新5月19日报道,自从2018年7月中国大陆产半导体出口至美国需加征25%的关税以来,美国从中国进口半导体及相关产品大幅下降。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进口额是25.01亿,2018年降到22.84亿,2020年下滑到14.94亿美元。新冠疫情导致“芯片荒”,美国进口金额有所回升,但一直没有回到征税前水平。

表观上的进口额变化,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要知道,在终端消费领域,海信、TCL、美的、海尔、巨星科技、春风动力等企业在黑电、白电、手持工具、摩托车等市场美国市占率越来越高。这些产品里面所含有的中国本土芯片占比在日益增加。

不以单颗产品,而是集成到终端消费品里出口,这方面美国很难有办法。


(图源:pixabay)

另外,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一直反对对华芯片普遍征税,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美国自华进口芯片中约六成是美国企业的产品,需要在中国完成封装测试等低附加值和劳动力密集型环节。不能在成本最低的中国进行封装测试,结果对美企不利。

2018年以来,那些在中国大陆进行芯片生产和封装测试的美国、韩国企业成了缴纳最多美国关税的公司,而中国企业受到的影响实际较小。

产业转移后,中国已经形成了比较优势,脱钩伤害了他人,也是自残。


国产替代速度惊人,可还落于人后

至于中国,只有一个选择,干就是了。

外部越制裁,中国越痛感必须拥有自主半导体能力。

从需求上看,2016年以后,中国本土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到2022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如果中国不能满足自身的需求,结果是灾难性的。

5月9日,半导体行业观察发了篇文章,就谈到中国增强在成熟制程的能力,更多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

文章说,2020年,中国晶圆厂包括外资在华设厂,仅能够满足中国本土37%的需求。2030年,如果目前规划的所有晶圆厂都能够落地,运营,国内产能将能够满足90%左右的国内需求,不存在过剩。

半导体行业观察还举例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的客户结构变化,来证实这一点。


(图源:pixabay)

以中芯国际为例,五年前,其60%的产能供应给国外客户,现在,近80%的产能供应给国内客户。华虹生产的近 80%供应国内客户。

和出口新三样相比,半导体行业国内市场的替代空间要大得多。很多企业的毛利率,甚至是国内优于国外,和出口新三样也完全不同。

所以,优先国内市场,是目前多数半导体企业的第一原则。

2024年第一季度,中芯国际超过联电和格芯,成为仅次于台积电的纯晶圆代工厂,主要原因就是国内的需求相较于国外更好。

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表示:不担心供应过剩,中芯国际的工厂目前运营利用率很高,不存在订单短缺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和所有制造业一样,规模效应在半导体领域一样存在,中国本土的成熟制程降本速度远高于其他地区。


结果是明确的,只要条件允许,如果海外的毛利高于本土,内销转出口就在顷刻之间,产能外溢效应也就很难避免。

美国的担心有一定道理,但没有太多办法。


半导体部分复苏,市场过于悲观

世界是个万花筒,每个人从中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并以此理解世界。市场和政府对于半导体的态度泾渭分明,要不市场悲观,政府乐观,要不反过来。

本轮周期,市场明显悲观。在费曼半导体指数不断创出新高的时候,中华半导体指数一直在底部徘徊。


客观地说,AI崛起不会让国内芯片公司获益,但成熟制程已经周期性复苏已经发生,市场似乎并不满意。

IPO也不乐观。据电子发烧友网统计,2023年至今,有36家半导体企业的IPO宣布终止,其中2023年28家,2024年8家。

相比于2022年之前,股市对半导体企业的态度明显转冷。吴村长上任后更严格的IPO规定,进一步锁住芯片类公司上市的可能。

政府层面总是相对乐观。2020年十四五规划中,确立2025年国产芯片自给率要达到70%,截至目前,这个口径从来没变过。

事实上,这一宏大的梦想很难完成。


(图源:pixabay)

中信证券在2024年5月16日的报告中写道,当前中国本土芯片产值仅312亿美元,自给率16.7%,而总部在中国的企业自给率仅6.6%。研究机构TechInsights认为,即便到2027年,中国芯片自给率也超不过30%,勉强达到26.6%。


如果刨去在中国本土设厂的外企,纯粹的芯片自给率在2023年也就12%。

官媒等官方渠道给出的芯片自给率数据总是高出一块,因为不知道统计口径,我们无法理解原因。

2020年8月20日,央视财经就报道说:2019年我国芯片自给率已达30%左右。这个数字和《环球时报》2023年底透露的信息一致。

据36氪等媒体报道,《环球时报》曾在2023年底发表了一篇报道,重点关注了国产芯片自给率,2024年,中国的芯片自给率可能会提高到30%—35%。

不过,无论比例多少,有一个共识是,芯片国产率目前仍然不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好替代的都替代了,剩下的都是难度大的,认证周期长的;另一方面,则涉及制造能力。没能力造,设计出来也白搭。

在替代层面,很多领域严重不及预期,也许是过去的预期太高了。


汽车芯片被拿捏,日本设备独步一时

在2023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徐尔曼表示,汽车芯片国产化率从过去不到5%,现在上升到10%,与欧美日等汽车芯片大国强国相比,短板依然非常明显。

中国新能源汽车看似很强,但核心的芯片并不强,说得直白点,比较弱。

恩智浦、瑞萨、ADI、博世这些巨头掌握着90%的份额,在一些核心环节,比如在数据传输SerDes领域,汽车安全气囊等领域,近乎完全垄断。

有人肯定会质疑,为什么新能源汽车主机厂不用国产芯片?


(图源:pixabay)

最近新能源车事故层出不穷,每一次出事情,相关结构所涉及的企业,都会被扒出来。

出事要担责任,汽车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频出问题没人敢承担后果,对新能源车企来说,万不得已,不会贸然更换供应商。

汽车芯片看似以成熟制程为主,但常规认证,测试,批量周期非常长,短则3年,长则5年。

高门槛,高壁垒才是汽车电子行业的特点,这是手机等一般消费电子所不具备的,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入的行业。

疫情期间,全球缺芯,曾经给了国产芯片崛起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可能难以出现了。

现在的情况是,国外芯片厂商相比疫情前,更加重视国内主机厂,甚至愿意在降价方面配合,这样的条件,让国产替代的动力严重不足。

另外,相比于先进制程以美企为主的格局,在汽车电子等成熟制程领域,欧洲和日本才是大玩家,和中国的贸易纠纷并没有那么刺激,甚至为了保全彼此的市场,可以形成一定的互换,这进一步推后了国产替代的进程。

制造能力则是国产芯片自给率低的另一个原因。

根据芯谋研究最新的统计,2023年中国芯片设备国产化率仅为11.7%,绝大多数设备仍然要靠进口。


从无到有,国产半导体设备的速度已经很快了,据华西证券统计,2023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增长了29%,远远高于全球负1%的水平。

但和芯片设计一样,越往后替代越难,越难的设备验证周期越长,行业规律破不了。

据中国机电商会统计,2018年贸易争端开始,中国就成为日本半导体设备厂商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地。


几年过去,这个趋势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强化。2023年日本半导体设备出口目的里,中国市场的占比已经超过40%。

与芯片设计一样,半导体设备同样存在国产替代的瓶颈,速度不可能快。


先进制程看阿斯麦,更看华为

据华西证券统计,2023年中国大陆累计进口荷兰光刻机金额72.30亿美元,同比+184%,2024年1-3月进口金额分别为7.06、4.35、11.50亿美元,分别同比+559%、+129%、+345%。

荷兰光刻机巨头顶压力向中国出口,在商言商是为了市场,中国市场需求极大。

在中国能够提供大量且稳定需求的,非华为莫属。华为的信息一直秘而不宣,我们只能通过公开的信息定性地观察。

因为华为是被完全制裁的,所以华为的任何进展,都可以看成整个中国半导体行业在先进制程的进展。

2023年,美国商务部部长访华的时候,华为“意外”推出Mate60,国内外非常震惊。

半导体行业观察机构TechInsights在拆机后发现麒麟9000s芯片的设计、制造基本实现了国产化。


(图源:pixabay)

半导体行业观察机构TechInsights副主席Dan Hutcheson在评价华为Mate60 Pro时用到“令人惊叹”“始料未及”等词汇。认为在中国无法获得最先进的光刻机EUV的情况下,能够国产化7纳米的芯片,体现了中国芯片行业的科技实力。

彭博社则在拆解结果出炉后,直接给出一个标题:

华为拆机体现了中国芯片的巨大突破, 给美国的制裁带来致命一击 (Huawei teardown shows chip breakthroughs in blow to US sanctions)。

从2023年三季度开始,整个华为产业链不断传出加单的声音,2024年随着华为Pura 70系列上市,相关产业链达到了阶段性顶峰。

拆解机构iFixit对Pura 70 Pro进行了拆解,并对其搭载的元器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拆解的29款元器件由26款是国产的,国产率达到了90%。

连续两个爆款,海量供应,宣布华为回归,这让苹果压力山大。

在Canalys的报告中,2024年一季度,华为以1170万台的出货量位居第一,在13个季度后重夺中国大陆市场第一的位置,同期,苹果跌到了第5位,如果再失去一些份额,可能会沦为“其他”。


历经波折的华为,在Ai时代获得新机遇,成为中国少有的受益企业。当然,这也是限制英伟达的结果。

据国信证券研报,华为 910B 系列芯片算力领先英伟达 H20 芯片,H20 运算能力上(FP32)性能上是华为昇腾 910B 的一半。


在2023 年 WAIC 论坛上,华为相关人员表示,华为 AI 昇腾集群已支撑全国 25 个城市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目前中国有一半左右的大模型创新由昇腾 AI 加速卡支持。

2024年3月末,华为发布了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三年来华为首次实现年度营收增长,实现全球销售收入7,04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870亿元人民币。

全球市场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具备芯片设计和制造等所有环节的能力。中国在华为们的努力下,有可能吗?

华为浴火重生,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倒下。据摩尔芯片报道,2023年,中国有1.09万家芯片相关企业工商注销、吊销,同比增加69.8%,这一年,平均每天有 30多家芯片相关公司注销、吊销工商信息。

国产替代进入新阶段,未来该怎么走?


(图源:pixabay)

任正非说,成功的经济体离不开“开放、妥协、灰度”哲学。也许开放本身,就是国产替代的另一种姿态。

国产替代的程度究竟边界在哪里,才是对中国最有利的?过犹不及,惠人即惠己,与国际产业链的嵌入,也许才是中国企业今天成功的基础,甚至包括华为的发展在内。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叶檀财经矩阵号

声明:由叶檀财经运营并管理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有且仅有叶檀财经、叶檀暖人生、叶檀聊人生、半间白云、叶檀说、檀谈人生,请用户认准上述账号。但凡与上述微信账号不一致的公众号均非叶檀财经负责运营管理,叶檀财经对其任何行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檀香们小心识别,谢谢!

作者:青城桢楠编辑旦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叶檀财经作品 | 尽情分享朋友圈

咨询合作,请联系微信

13818756019(商务微信)

喜欢请您点个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后4分钟,王大雷还在拼,试图发快攻,怒骂队友原地不动:我XX!

最后4分钟,王大雷还在拼,试图发快攻,怒骂队友原地不动:我XX!

风过乡
2024-06-12 07:54:09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林云接受审查调查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林云接受审查调查

鲁中晨报
2024-06-11 16:19:02
1946年,林徽因和金岳霖在昆明别墅同住5个月,梁思成:我不担心

1946年,林徽因和金岳霖在昆明别墅同住5个月,梁思成:我不担心

百年历史老号
2024-06-07 07:35:07
北大女学霸与清华丈夫相约丁克,10年后看到他日记,一怒将其毒死

北大女学霸与清华丈夫相约丁克,10年后看到他日记,一怒将其毒死

历来都很现实
2024-06-07 23:50:40
现实中出轨的人真的很多吗?网友的回复,我彻底被震撼了

现实中出轨的人真的很多吗?网友的回复,我彻底被震撼了

一件情深的事
2024-06-11 04:15:37
汽油恐降价565元!6月13日调整后92/95号汽油价格,小麦价格咋样

汽油恐降价565元!6月13日调整后92/95号汽油价格,小麦价格咋样

果然悠
2024-06-13 03:35:02
尿毒症是喝出来的?医生告诫:即便是铁打的肾,这3种水也要少喝

尿毒症是喝出来的?医生告诫:即便是铁打的肾,这3种水也要少喝

莫将离
2024-06-01 23:41:40
全世界最大的骗局,其实是驾校行业

全世界最大的骗局,其实是驾校行业

拾叁生意经
2024-06-12 18:45:35
高考出现“神仙卷面”,字迹工整漂亮,阅卷老师:看到就想打满分

高考出现“神仙卷面”,字迹工整漂亮,阅卷老师:看到就想打满分

文文爸育儿
2024-06-10 16:33:25
中考后回头看,发现那些连普高都上不了的孩子,都有这些特征!

中考后回头看,发现那些连普高都上不了的孩子,都有这些特征!

好爸育儿
2024-06-10 13:25:18
如果你背了很多负债,惨到亲人也瞧不起你,请牢记“卖驴”思维

如果你背了很多负债,惨到亲人也瞧不起你,请牢记“卖驴”思维

阿胖读书
2024-06-08 17:10:34
温州六中46名学生出游溺亡,头七集体回教室上课,到底是咋回事?

温州六中46名学生出游溺亡,头七集体回教室上课,到底是咋回事?

阿胡
2024-06-06 12:38:23
范志毅看到国足晋级18强赛后,立马发表了2段犀利言论,不服不行

范志毅看到国足晋级18强赛后,立马发表了2段犀利言论,不服不行

刺头体育
2024-06-12 15:14:57
2024女排世界联赛,6月13日最新赛程,值得期待。

2024女排世界联赛,6月13日最新赛程,值得期待。

小马哥谈体育
2024-06-13 01:52:15
真相来了!央视曝光的厦门鼓浪屿“宰客王”,官方拿它都没辙?

真相来了!央视曝光的厦门鼓浪屿“宰客王”,官方拿它都没辙?

布拉旅游说
2024-06-13 01:33:55
来了!新帅正式“空降”AC米兰!顶级中场+嫡系射手当“见面礼”

来了!新帅正式“空降”AC米兰!顶级中场+嫡系射手当“见面礼”

头狼追球
2024-06-12 19:36:51
胡歌赴台参加活动,台当局却限制行程,称若违反禁止几年不得入台

胡歌赴台参加活动,台当局却限制行程,称若违反禁止几年不得入台

小豆豆赛事
2024-06-12 21:57:56
20%外汇储备遭洗劫,越南被逼出大招!对国际资本反将一军

20%外汇储备遭洗劫,越南被逼出大招!对国际资本反将一军

北向财经
2024-06-12 17:16:30
朱婷仅6分为何没球权?王媛媛仗义执言,央视22点摊牌,蔡斌懂了

朱婷仅6分为何没球权?王媛媛仗义执言,央视22点摊牌,蔡斌懂了

祝晓塬
2024-06-12 12:41:17
李嘉诚预言要成真了?中国41.5%的城镇家庭,或将面对这三个难题

李嘉诚预言要成真了?中国41.5%的城镇家庭,或将面对这三个难题

科学发掘
2024-06-12 21:28:27
2024-06-13 06:10:44
叶檀财经
叶檀财经
微信公众号:叶檀财经
6333文章数 7150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谁是苹果AI的“中国合伙人”?

头条要闻

顶头上司落马3周后退休副省长被查 任内曾被环保问责

头条要闻

顶头上司落马3周后退休副省长被查 任内曾被环保问责

体育要闻

国足,别辜负这场奇迹!

娱乐要闻

黄一鸣再次录视频表态孩子是王思聪的

财经要闻

徽商银行的影子 借基金向地方城投放贷?

汽车要闻

理想汽车周销量突破1万辆 单周销量首超宝马奥迪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本地
旅游
艺术

教育要闻

求最小值经典题目,分子变一变,均值不等式轻松求解

不会买牛仔裤?4个评判标准相当靠谱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旅游要闻

日本“黑道大哥”现街道 警察保持随时监控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