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谁还在坐轮渡?|市指小调查

0
分享至

本文作者 / 姜天涯

“站在船头,顶风张开嘴,满嘴都是黄浦江的味道。” 这是市指的80后朋友回忆小时候坐轮渡的场景。 30多年过去了,现在上海轮渡的每日客流只有上世纪80年代的十分之一。 除了把轮渡当作观光船坐的游客,谁还在坐轮渡?

点击观看视频

01

上世纪80年代,黄浦江轮渡每天要运送100多万人来往于浦西浦东。

这是上海轮渡最繁忙的黄金时代,当时共有22条对江客渡航线,中心城区客渡航线平均间隔1.4公里就有一条,日平均客运量100多万人次,年最高客运量3.7亿人次。

轮渡曾是很多市民的通勤路。百万市民过浦江,曾是黄浦江上一幅壮观的场面。

低清画质下依旧能看出

当年的轮渡大军

截图自《上海故事》

1985年《新民晚报》记载了当时浦东塘桥轮渡口的场景:早上7点,近万人排起20多米的长队,一班上不去,等两班、三班,和现在挤地铁上班一个场景。

1985年3月28日的《新民晚报》

随着地铁、大桥、隧道越来越多,至2021年,轮渡的日均客流萎缩至10万人次左右。

虽然还有市民将轮渡作为通勤工具,但轮渡拥挤的记忆留在了历史。

而月票、塑料筹码也进阶成了无人售票的自动闸机。

黄浦江上目前还有17条轮渡线。

现在的轮渡在社交网站上是上海city walk一日游的“标配”。

这不是第一届这么干的游客。1987年《新民晚报》就曾有过“摆渡船不是游览船”的文章,30多年前就有游客买一张6分钱的轮渡票 ,来回在轮渡上观赏浦江风光。

1987年6月30日的《新民晚报》

游客之外,我们在泰公线、东复线、杨复线、三港线上,和十几位乘客聊了聊。

02

泰公线(泰同栈-公平路)往返于虹口北外滩和浦东滨江大道。

中午时分,5位北外滩白领坐上了轮渡,他们各自提着一个Subway袋子,这是他们的午餐,准备去浦东滨江散步野餐。

“这里散步散厌了么,到对面再散散步呀。”

“就像你跑步,你这边跑过了么,总归要跑跑对面的风景。”

来出差的周先生

周先生提着一个行李箱坐上轮渡二楼,他是来出差的。

出差办公的地点在北外滩来福士,酒店在浦东的文华东方,两头都靠着黄浦江,轮渡是最方便的选择,全程只要20分钟。但周先生订住宿的时候,并不知道要坐轮渡。

“我们的差旅酒店是按直线距离算的嘛。所以我不知道中间隔了条江,看起来挺近的。”

“两年前我第一次坐的时候,还挺惊讶的。百度地图给我推荐的线路,就是从河上飘过去。我以为有座桥,走到这发现是个轮渡。

泰公线渡轮二楼

这样的出差场景,周先生在过去两年经历过3、4次。

周先生来自天津,他在天津没有坐过轮渡。

“天津的海河没这么宽。而且天津的桥非常多,所以不太有必要这么窄的河再做个轮渡了。”

浦东泰同栈渡口

程阿姨和老伴推着婴儿车里的小外孙,刚从虹口公平路渡口坐了个往返。

老两口当天是带外孙来北外滩玩的,看到轮渡口之后,突发奇想去了次浦东。

程阿姨一家

刚从浦东回到虹口

程阿姨希望用乘坐不同交通工具的方式,让外孙体验世界。

“平常伊拉爸爸妈妈没辰光带伊出来,个末阿拉老的有辰光,就带伊出来走走,乘乘地铁,乘乘公交。”

“船伊还没乘过,个末就乘轮渡给伊看看,试试看,效果也蛮好。小囡能看到黄浦江面,另外能看到周边的环境、周边的建筑。”

虽然外孙还小,但程阿姨相信他已经在感知记忆这个世界了。

“伊(今朝)老兴奋的,觉着都老新鲜。”

轮渡一楼

同一条渡船上,二楼多是看风景的行人,一楼则是助动车大军。

不同的后备箱诉说着车主人的部分人生。

轮渡上不同的后备箱

挂着10桶水的倪先生,一眼可见职业是送水工,他正要把10桶桶装水从浦西运到浦东。客户公司从浦西搬到浦东之后,送水就需要跨越黄浦江了。

倪先生

对倪先生来说,这份工作的难点就在于摆渡,尤其是退潮的时候,“这一桶水40斤左右,车子载重量比较重,上坡爬不上去”。

采访时正是低水位,栈桥抖,倪先生等其他乘客都下船后,最后一个骑出轮渡,艰难地挪步,走完栈桥。边上挂着“钻孔”的师傅见状也不免感慨“你这个太重了”。

倪先生的助动车上

前前后后绑了10桶水

倪先生来自安徽,在上海已有30年,坐轮渡绝大部分时间是为了工作。

“看风景,谁有空啊。”

“基本上没休息的,天天上班。”

03

从杨家渡到复兴东路的杨复线上,90后代驾小赵是第二次坐轮渡。

第一次坐轮渡的时候,他还有些好奇,把代驾电动车停在一楼,去二楼看了看。这一次,他的好奇少了些,没上二楼。但是我们好奇,大白天就有人喝酒找代驾了吗?

“白天主要是帮4S店、维修厂取送车,都是他们各平台叫我们公司嘛。”

小赵

下午近4点,小赵干完了白天的活,准备回浦西休息一会儿,到晚上再开工。

“我一会儿回去睡一会儿,(晚上)8点出来的话,基本上要做到(凌晨)2点半左右。”

“白天单子便宜,主要还是靠晚上,晚上单子多一点。”

中间这段时间,也就是下午5点到7点半他不工作。

“因为这个时间太堵了。我们代驾是堵车不算费用,不像你打网约车,打网约车是堵车算时间。”

“5到7点做着不划算,说白了,十几公里,到手30多块钱,堵一个多小时不划算,还不如睡觉唻。晚上多做一会儿。”

小赵正准备坐轮渡

回浦西休息一会儿

采访正是4月最后两天,即将到来的五一,并不会让小赵的单子变得更多。

“节假日大家不出来应酬。一般周五、周六(生意)好,周四也还可以。”

“比较内卷。一个是平台降价嘛。第二个,说白了人也没啥钱,很少应酬。我们是做晚上饭店、KTV、夜宵之类的,(他们)生意都不太好,所以我们代驾现在生意也不行。”

小赵接过最远的单子是到昆山。

“昆山近啊。昆山你要从嘉定过去,40公里,一百多块钱。但是它回上海方便,骑电车就能回来。”

和同事的一两千元的单子相比,昆山确实不算远。小赵的同事接过四五百公里的单子,是一单已经不适合用代驾电动车回上海的单子。

“问客户要回来的顺风车钱,再打顺风车回来,(电动)车都留在上海。”

轮渡靠岸后依次下船

同一条杨复线上,46岁的井先生正从浦西回浦东。

他坐过上海很多条轮渡线,但不是为了工作,他是来散心的,“就是自己有时候出来逛一圈”。

井先生做的是物业工作,做二休二,当天是他的休息日。

他坐轮渡的状态类似于城市漫游。这一天他到了浦西,把车一停,人去南京东路、外滩走了走。

“因为自己在家挺无聊的。平时听听歌、看看电视、看看视频,不如出来活动活动。”

刚从外滩一带

漫游回浦东的井先生

他最常坐的是民丹线(民生路—丹东路),在杨浦区逛一圈,再回到浦东。

他最喜欢的是东复线(复兴东路-东昌路)。

“(东复线)斜的,能在江边10分钟左右。跑的轮渡时间长点,可以看看江边的景色。”

左为泰公线

右为东复线

后者行驶时间更长

我们问他,这样逛完一圈,回去还会觉得无聊吗?

他迟疑了一会儿:“不好说。”

在井先生最喜欢的东复线(复兴东路-东昌路)上,也有人选择不看风景。

临近五一,这条线上人多车少,一楼也只有零星几辆非机动车,游客们上船就占据了沿窗位置看江景。

但19岁的小周不一样,他和同事上船就找了个角落蹲下,开始玩手机。

“很累啊,我刚下班。”

小周

小周工作和居住都在浦东,坐轮渡是为了去浦西探店吃饭。

“我每次都不看风景,上班风景都看够了。”

原来小周上班就在陆家嘴,他的职业是厨师,在汇丰大楼52层的酒店上班。

根据小周所说,我们合理推测他上班的地点是丽思卡尔顿,走到东昌路渡口886米,轮渡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早上5点就开始上班的小周,正要开启自己的休闲时光。

04

乘坐三港线(三林-徐汇港口)仿佛时光穿越,三林的这头复古80年代风格,徐汇的这头被称为“飞船码头”,建筑具有未来科技感。

这条线游客、行人寥寥,有一些骑行者,但大部分是为了生活奔波的助动车。

上图为浦东三林渡口

下图为徐汇港口渡口

68岁的俞先生驾驶一辆三轮电动车,他每天要乘坐三港线4次。

“我每天两个来回,因为我老婆在前滩上班,我住在东安新村。”

每天接送太太去浦东上班,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四年。包括摆渡的时间,单程40分钟,每天两个来回要花去近3个小时。

俞先生刚送完太太上班

临近中午12点,俞先生刚送完太太,正在回家的路上。

“为啥道理我选择这条线?因为我是开残疾车的。开残疾车不能上桥、走隧道,唯一的线路就是摆渡。”

残疾车坐轮渡免费,但每个月往返接送的汽油费要350-400元。

之所以俞太太没有选择公共交通,有两个原因。

一是俞太太对坐地铁“不太熟练”。“地铁不是一部头就到的,要转线,伊搞不清爽。”

还有一份是俞先生的体贴。俞太太在超市工作,上班都需要站着。

“侬有车子接接,至少好坐脱歇。从前滩走到东方体育馆乘地铁,要走交关路,有格车子就好方便点。”

对俞先生来说,轮渡的意义和小时候已经不同了。

“小辰光就是白相去,或者走亲眷,不会像现在走得噶勤。”

在三林渡口等船的人

在俞先生的观察中,三港线到了上下班时间就异常繁忙。“最结棍的时候,我排队要第三班船才下去。”

他希望高峰期的三港线可以多增加班次,方便乘客,也减少拥挤潜在的安全隐患。

把三港线当作通勤线的还有老杨。下午3点,他正从浦东到徐汇去上班。

他做的是夜宵烧烤生意,店在徐汇乌鲁木齐路附近。助动车后前前后后载着的,是他当晚要烤的食材。

正要去徐汇上班的老杨

老杨住在浦东,单程通勤要一个多小时,选择在乌鲁木齐路开店是因为“市中心人多”。

等到他下班的时候,轮渡又开启了新的一天。

“我下班基本上轮渡又开了,(早上)5、6点多的时候。”

5月15日的轮渡时刻表

来自“上海轮渡”公众号

在助动车跨江大军中,有不少“同程跑腿”。

51岁的老邓正帮客户闪送一束花,从徐汇到浦东,路程17公里,这一单他可以赚35块。“我们有时候一天要跑几次(轮渡)唻。”

老邓的助动车踏板上

是一束等待送达的鲜花

同样一天要跑几趟轮渡的还有老施,眼下这单来自货拉拉平台,任务是把三林的西瓜运到浦西,18公里,路途要1个小时出头,这单他可以赚“26块3毛6”。

刨去轮渡费2块8,这单实际收益23块5毛6,逼平上海最低工资标准。

好在这只是老施的兼职。

“家里有个小的类似加工厂,就在江对面闵行区。多余的时间我来做这个(跑腿)。”

老施

因为跑腿的兼职,老施坐过上海多条轮渡线。上至南码头,下至西渡。

西闵线是上海最南的一条轮渡线,但是老施没少坐。既有帮客户把东西从闵行送到奉贤,也有奉贤送去闵行的。

“有的是商业上面,工厂需要一些配件;有的是生活上面的,比如朋友送东西。”

在上海已有20年的老施觉得自己在这座城市学到很多东西,还差点成为了上海女婿。

他在这座城市经历过不少,他还想继续在上海工作下去。

“(上海)机会比较多,人口多,经济也比较发达,这样的话,服务行业就会有很多需求嘛。”

轮渡上的乘客

在黄浦江轮渡上,我们看到很多不同的脸庞:

有第一次乘坐的兴奋、新奇;

有坐过无数次都没来得及看风景的忙碌;

有日复一日的生活;

有对这座城市的期许。

更多上海故事,点击下方

写稿子:姜天涯/

编稿子:小泥巴/

拍照片:姚祖鸿 姜天涯/

拍视频:姚祖鸿 姜天涯/

画图做图:二 黑/

写毛笔:杨 卓/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3岁胡歌断崖式衰老,眼袋肿大身材发福,新片票房失利状态差

43岁胡歌断崖式衰老,眼袋肿大身材发福,新片票房失利状态差

萌神木木
2025-11-19 14:33:29
“地表最强特警”任山西公安厅副厅长,曾负责奥运会安保任务

“地表最强特警”任山西公安厅副厅长,曾负责奥运会安保任务

南方都市报
2025-11-19 20:30:07
静待抽签!2026年世界杯42支直通队+22支附加赛球队全部出炉

静待抽签!2026年世界杯42支直通队+22支附加赛球队全部出炉

懂球帝
2025-11-19 11:09:49
包河区委书记调整

包河区委书记调整

网易安徽
2025-11-19 20:28:19
重磅:莫斯科再遭大规模空袭!俄罗斯最大机场被迫关闭

重磅:莫斯科再遭大规模空袭!俄罗斯最大机场被迫关闭

项鹏飞
2025-11-19 19:27:42
霍启山娜然恋爱风波升级,知情人曝两人相恋多年,疑获霍震霆认可

霍启山娜然恋爱风波升级,知情人曝两人相恋多年,疑获霍震霆认可

心静物娱
2025-11-19 11:18:18
琉球群岛,重归我国的可能性大吗?

琉球群岛,重归我国的可能性大吗?

文史达观
2025-11-18 19:35:14
克莱狂言震联盟!放话加盟雷霆开王朝,誓超詹库拿第五冠

克莱狂言震联盟!放话加盟雷霆开王朝,誓超詹库拿第五冠

KD说球
2025-11-19 10:59:59
总在凌晨3-5点醒来的人,并非睡不好,而是你的“前世”在求救

总在凌晨3-5点醒来的人,并非睡不好,而是你的“前世”在求救

古怪奇谈录
2025-11-06 14:50:51
中国2000架退役歼7可外销朝鲜,解放军若武统收台,将是重要力量

中国2000架退役歼7可外销朝鲜,解放军若武统收台,将是重要力量

老范谈史
2025-11-19 20:48:19
中国撤侨从不收费,唯独这次破例,网友:活该,就应该多收一点!

中国撤侨从不收费,唯独这次破例,网友:活该,就应该多收一点!

小lu侃侃而谈
2025-09-21 19:34:17
局势已恶化,又一国将介入台海?美军通知李在明,优先对付解放军

局势已恶化,又一国将介入台海?美军通知李在明,优先对付解放军

乐天闲聊
2025-11-18 14:39:08
因首席科学家造假被广泛关注的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怎么样的大学?

因首席科学家造假被广泛关注的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怎么样的大学?

高等教育数字局
2025-11-19 12:00:51
A股:大家做好准备了,明天(11月20日),A股或将迎来大变盘?

A股:大家做好准备了,明天(11月20日),A股或将迎来大变盘?

财经大拿
2025-11-19 12:13:34
她是“唐朝第一美人”,毒杀亲父,与母侍一夫,最终却下场凄惨

她是“唐朝第一美人”,毒杀亲父,与母侍一夫,最终却下场凄惨

大千世界观
2025-11-18 20:29:30
取消赴日旅游的中国游客:机酒已全额退款,未来出行仍在观望

取消赴日旅游的中国游客:机酒已全额退款,未来出行仍在观望

南方都市报
2025-11-18 23:22:18
日本外务省拒绝中方所有要求且不会向中方道歉

日本外务省拒绝中方所有要求且不会向中方道歉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18 23:44:16
陈梦率队问鼎全运会!山东苦战5盘险胜河北,孙颖莎空砍2分获亚军

陈梦率队问鼎全运会!山东苦战5盘险胜河北,孙颖莎空砍2分获亚军

烧体坛
2025-11-19 21:31:02
80年代,许晴与巍子在火车站的一张留影

80年代,许晴与巍子在火车站的一张留影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9 15:50:39
释永信被批捕:糜烂私生活披露,女方口供流出,私生女系公职人员

释永信被批捕:糜烂私生活披露,女方口供流出,私生女系公职人员

博士观察
2025-11-19 17:46:43
2025-11-19 21:55:00
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incentive-icons
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魔都轶事,一一道来
425文章数 327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公开爱泼斯坦案文件只等特朗普签字 重量级名字或出现

头条要闻

公开爱泼斯坦案文件只等特朗普签字 重量级名字或出现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亲子
艺术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孩子患病后,父母要免于恐惧、降低焦虑,掌握真正的康复方法

艺术要闻

启功:我是画家,但书名超过了画名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量大管饱 中国军网在海外发布备战视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