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达达“起火”,京东即时零售走向何方?

0
分享至


作者 | 李玥

编辑 | 以安

2020年6月5日,达达创始人蒯佳祺与现场嘉宾一起大声倒数着,敲响了达达上市的钟声。

登陆资本市场,达达的一举一动,尤其是财务状况都被市场拿着放大镜审视。参照瑞幸当年被做空的事件,真实的财务状况对一家上市企业至关重要。

如今,令外界意外的是,达达选择自己“做空”自己。

1月8日,达达发布公告称,“在例行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了某些可疑行为,可能会导致公司2023年在线广告和营销服务的某些收入存在疑问。”

具体而言,约5亿元的在线广告营销服务收入和5亿元的运营及支持成本可能被夸大,此前提供的202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收入指引也不可再作为参考。


图/达达快送官方微博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达达涉嫌财务造假,给其背后的京东来了个措手不及。当天,京东集团也发布了公告证实该事件。消息公布当日,达达股价暴跌45.87%,次日再跌去6.16%;京东港股在两个交易日里跌去近7%。

至此,第三方机构对达达开启了长达两个月的审查。3月6日,达达发布公告称,独立第三方机构审查结果表明,此次财务风波公司管理层没有参与策划,为个别员工所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外界没有把目光聚焦到达达此次财务风波本身,而是更关注达达是否真正盈利。

究其原因,是因为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达达宣布实现盈利。从统计周期来看,此次财务风波覆盖了其盈利的周期,最终是否真正盈利需要打一个问号。

作为“即时零售第一股”,自2020年上市后,达达一直挣扎在亏损的泥潭中,盈利就像悬在达达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原本的扭亏为盈来之不易,不仅被看作是里程碑事件,也给即时零售行业注入信心。

可如今,一切要重新审视。

更重要的是,子公司的前景不明朗,也让京东即时零售的未来迷雾重重。最终,达达能否扛起京东即时零售的大旗,为京东在这个有增量,但竞争大的市场谋寻求新突破,考验着达达和京东。


达达内审,问题在哪?

长达两个月的达达财务内审,有了结果。

3月6日,达达集团发布公告称,针对此前内审主动发现的个别存疑业务的审查结果已明确,独立第三方机构审查结果表明,公司管理层没有参与策划,为个别员工所为。

目前已对相关员工进行处理,公司后续将进一步规范企业治理和内部流程,严格遵照相关法规进行透明、及时的信息披露。

公告中提到的“个别存疑业务审查”,涵盖了达达2023年以及2022年第四季度的交易。事情的起源要追溯到1月8日,彼时,达达发布公告表示内部存在财务造假行为。

外界关注的焦点在于,达达的财务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达达在提交的SEC文件中提到:“公司目前估计,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在线广告和营销服务的收入约为5亿元人民币,运营和支持成本约为5亿多元人民币,可能被夸大了。”

具体而言,公司的净收入在2022年第四季度被夸大了约6900万元,在2023年第一季度被夸大约4000万元,在2023年第二季度被夸大2.14亿元,在2023年三季度被夸大2.45亿元。

公司的运营和支持成本方面,在2022年第四季度被夸大了约7000万元人民币、2023年第一季度被夸大4200万元人民币,2023年第二季度被夸大2.14亿元人民币,2023年三季度被夸大2.5亿元人民币。

从达达的财报可以看到,达达的成本和费用分为运营与支持,销售和营销,一般和行政,研究与开发等。

一般而言,公司增加收入需要投入真金白银的成本和费用,但如果在成本费用端营造一种交易假象,通过夸大成本和费用来夸大收入,就会造成达达这类事件发生。

达达也在审查公告中证实,“独立审查确定了审查期内的某些在线广告和营销服务交易,这些交易主要是为了实现收入目标。这些交易涉及某些上游客户的付款和向某些下游供应商支付的现金资金,金额几乎相同,缺乏任何明显的商业实质,没有可信的文件、商业记录或其他证据支持,在某些情况下,涉及有未公开披露关系的客户和供应商。”

简言之,就是为了业务收入增长和业绩表现,达达内部人员营造了交易的假象。

多年来,达达集团作为“即时零售第一股”一直没有摆脱亏损魔咒,对亮眼业绩的急迫追求,或许间接促成了此次财务造假事件的爆发。

尽管独立审查没有发现任何直接证据表明公司管理层高管(包括总裁和前首席财务官)策划了上述交易,但公司内部出了财务问题,高管们难辞其咎。

在澄清内审结果的同日,达达集团宣布了管理层的变动。前任公司总裁兼董事的何辉剑将在独立审查基本完成后辞职,目前领导公司Dada Now业务的傅兵将担任公司临时总裁,并在董事会的指导下监督公司的业务运营。

“公司正在修订之前发布的2023财年前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信息,并最终确定第四季度和2023财年未经审计精简合并财务报表。”达达在SEC文件中表示。

不容忽视的是,对母公司京东来说,财务报表并表后,子公司达达财务出现问题,京东无法独善其身。此前,花旗指出,可能被夸大的5亿元网上推广服务收入,相当于达达去年首三季总收入约6.1%,至于5亿元成本则相当于总营运及支援成本的9.8%。在母公司京东层面,分别相当于首三季总收入的0.064%及成本的0.075%。


图/京东 官方微博

如今,达达财务疑云尘埃落定,对达达自身和京东来说都是不小的动荡。尤其是达达,损害了自身名誉同时,前景也更加不明朗。


达达的前景,挑战重重

讨论达达的前景之前,不妨先来看看达达的过去。

2014年,蒯佳祺在汉庭酒店的三间经济房里推出了达达的第一个服务网页,正式入局即时配送市场,提供“最后三公里”众包物流服务,达达也因此成为国内最早开始做众包物流的平台之一。

随着外卖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亲自下场,试图分得一杯羹。2015年巨头集中做起了外卖、配送的生意。4月,美团上线美团专送;5月,京东到家上线众包物流业务;6月,饿了么推出了蜂鸟配送;7月,百度外卖上线百度骑士。

有资源、有财力的巨头下场,达达的红利很快就没有了,苦苦支撑了一年后,每送一单,达达就要补贴骑手8到10元,四处寻找后,达达抱住了京东的大腿,并获得了沃尔玛的投资。

隐患也在这时被埋下。与京东到家合并后,达达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路线: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


图/达达快送官方微博

尽管鸡蛋不被放在同一篮子里,达达还是患上了京东依赖症。从这几年达达财报可以看到,京东到家贡献了大部分收入,达达快送的营收能力备受质疑。

据2023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达达集团收入为28.7亿元,其中京东到家以15.6%的增长率实现了17.8亿元的收入,占比达到了62.02%。

更致命的是,背靠京东并没有改变达达亏损的命运,达达盈利状况却乏善可陈。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达达净利润分别亏损14.5亿元,18.8亿元,16.7亿元,17.1亿元、24.7亿元、20.1亿元和6.75亿元。

2023年第二季度,达达宣布首次扭亏为盈,归属于达达集团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840万元,实现了经调整后的首次季度盈利,但进入第三季度又重回亏损轨道。加之此次的财务风波,达达2023年第二季度是否盈利,也是个未知数。

抛开此次达达员工“以身试险”损害达达信誉,高层频繁变动加剧了达达的不稳定性。

去年以来,达达高层就开始频繁变动。去年7月,达达集团联合创始人兼CTO杨骏离职;去年12月,达达集团董事会主席辛利军因个人原因辞职,由京东集团首席财务官单甦接任。与此同时,陈兆明也辞去达达集团CFO一职,由任京东物流投资者关系主管的茆俊接任。

此前,花旗银行则猜测财务风波可能与之前的管理层离任有部分关联。1月9日,花旗发研报指出,事件可能与上月达达管理层离任有部分关联,除了影响业务伙伙及用户的信心外,未来业务增长前景亦不确定,因此将达达去年第四季及今明两年的预测下调,目标价由6美元大削至1.8美元,评级由“买入”一举降至“沽售”。

从京东与达达的“联姻”到上市增持,京东持续投入超15.46亿美元。但截至发稿,达达市值仅有6.73亿美元,还不到京东投入现金的一半。

当初,巨头竞争下,外卖配送市场竞争激烈,达达找到了更有实力的依附平台,京东到家找到了可靠的末端配送能力,看似是个双赢的生意,可如今的发展难免有些事与愿违。


达达,还能帮京东打好即时零售之战吗?

当下的互联网,诸多业务增长难寻,尤其是电商平台线上零售业务越来越难做,线下即时零售是个难得的流量富矿。

据艾瑞咨询测算,随着消费端用户对购物便利要求的提升,供给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及仓配履约能力逐渐成熟,加之数字化水平的提升,预计到2025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达11940亿元。

商务部9月底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即时零售订单超过400亿单,市场规模达到5042.86亿元,预计2025年后者将再增两倍。

万亿市场初具雏形,巨大的想象空间吸引了包括京东、美团、阿里、抖音等互联网大厂们激烈争抢。尤其是2023年,众多玩家持续加码,行业竞争上升到新台阶。


图/美团 官网

对于京东而言,即时零售市场更加重要。这不仅是因为即时零售是京东电商业务外的增长引擎,更重要的是即时零售对京东的威胁最大,直接对标京东的核心竞争力京东物流。

所谓即时零售,顾名思义就是用外卖的方式送万物,致力于更快、更省钱。

没人能拒绝小时达的吸引力,正如当年没人能拒绝半日达的京东物流。即时零售的出现正在瓦解京东物流的时效和配送优势,京东别无他法,只能用进攻来防守。

从与达达合并以来,京东就十分重视即时零售的发展,京东到家即时零售平台,与达达的即时物流配送能力共同组成了京东即时零售。

2023年,即时零售被京东零售看作是必赢之战之一。京东不仅在京东APP首页开辟小时达的独立频道,更明确了“京东APP +京东到家APP”双端运营策略;2023年10月,京东还公布了即时零售并在双11前夕正式发布京东即时零售“幸福三公里”模式。

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12个月里,京东到家的GMV超过了730亿元,增速达24%,达达前三季度的营收增速也超过了23%,均远超京东零售同期收入增速。

但即便如此,京东到家距离美团闪购仍有距离。36氪报道,2023年闪购的GTV很可能将超过2000亿,大概相当于京东到家的2.5倍。

随着即时零售的发展,几乎每一个线下实体店都是一个仓库,距离消费者更近,时效性更强。这决定了即时零售竞争的核心是履约能力和本地商家资源,谁拿到更多商家和资源,并更快地送到消费者手中,谁就更有优势。

截至2023年三季度美团闪购业务订单达到700万单,同比增速约44%,而旗下闪电仓于第三季度也超过了5000家,据美团披露,其闪购规模于2023年将超过2000亿,2026年将超4000亿。

这一数字,明显大于达达集团的规模,同时给京东整体即时零售业务带来压力。

一方面,京东到家的本地生活服务,正在面临美团闪购、饿了么、抖音本地生活服务等平台的蚕食;另一方面,在同城即时配送赛道,达达也要面临顺丰同城、美团跑腿等玩家的竞争。


图/饿了么官 方微博

可以预见的是,即时零售必有一战,最终的赢家是谁,还不确定。可以确定的是,京东想赢得这场战役,而达达作为重要一环,能给京东带来多少助力,至关重要。

如果说当时的京东需要的是一个有能力配送的帮手,而现在的京东业绩承压、增长难寻,需要的是一个在即时零售市场极具战斗力的推手,而这对达达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能不能承担起这个重任,决定了以后会更受重视,还是成为弃子。

(题图来源于达达快送官方微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网传知名学府招生办主任被抓

网传知名学府招生办主任被抓

三言四拍
2024-06-13 23:44:22
清朝收复新疆之战,左宗棠:不留生俘,降了也杀,换来30年的安定

清朝收复新疆之战,左宗棠:不留生俘,降了也杀,换来30年的安定

否知
2024-06-13 09:59:37
宋慧乔威尼斯街头吃冰淇淋,松弛感很强,穿搭越简单越显高级

宋慧乔威尼斯街头吃冰淇淋,松弛感很强,穿搭越简单越显高级

素素娱乐
2024-06-14 09:26:59
黄一鸣不装了!承认就是在蹭王思聪流量:我蹭我孩子父亲流量咋了

黄一鸣不装了!承认就是在蹭王思聪流量:我蹭我孩子父亲流量咋了

拾娱先生
2024-06-13 21:07:41
王思聪换头像,头像上配文字“你爹来了”!私生女传闻再起波澜

王思聪换头像,头像上配文字“你爹来了”!私生女传闻再起波澜

明星爆料客
2024-06-13 15:51:49
梅洛尼跟苏纳克拉手调笑,女总理容光焕发,但对马克龙却只有冷漠

梅洛尼跟苏纳克拉手调笑,女总理容光焕发,但对马克龙却只有冷漠

译言
2024-06-14 10:58:24
韩国留学博主吐槽:如果没有中国留学生,韩国学校早倒闭完了

韩国留学博主吐槽:如果没有中国留学生,韩国学校早倒闭完了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13 22:57:26
正式达成!辽篮作出意外决定,帮助广东球迷挽回颜面

正式达成!辽篮作出意外决定,帮助广东球迷挽回颜面

十点体坛
2024-06-13 22:13:04
当叶童同框赵雅芝,终于见识了自然老与“医美老”的差距有多大了

当叶童同框赵雅芝,终于见识了自然老与“医美老”的差距有多大了

时髦范
2024-06-13 09:08:52
奔驰最大降幅50% 雅阁最大降幅39%|本周新车降价排行榜

奔驰最大降幅50% 雅阁最大降幅39%|本周新车降价排行榜

道哥说车
2024-06-14 10:50:27
如果俄罗斯压力实在太大,可考虑将远东地区割让给中国以获取支持

如果俄罗斯压力实在太大,可考虑将远东地区割让给中国以获取支持

谈芯说科技
2024-06-13 07:10:04
新冠疫后,罕见癌症大增

新冠疫后,罕见癌症大增

霹雳炮
2024-06-13 23:40:49
为何中国患癌率较高?2样东西日本人基本不碰,国人却比较喜欢

为何中国患癌率较高?2样东西日本人基本不碰,国人却比较喜欢

今日养生之道
2024-06-14 07:30:58
海淀家长群,又一次天塌了…

海淀家长群,又一次天塌了…

INSIGHT视界
2024-06-13 22:35:19
韦东奕也没有这样神!江苏中专女生姜萍自学数学,闯入全球第12名

韦东奕也没有这样神!江苏中专女生姜萍自学数学,闯入全球第12名

光电科技君
2024-06-13 22:26:51
来华旅游人数猛增!老外回国后现身说法:中国比想象中发达得多

来华旅游人数猛增!老外回国后现身说法:中国比想象中发达得多

鬼谷子思维
2024-06-13 13:59:56
保罗-因斯:最强英格兰的说法很荒谬,光中场就跟以前没得比

保罗-因斯:最强英格兰的说法很荒谬,光中场就跟以前没得比

懂球帝
2024-06-14 07:18:08
难怪咸丰帝31岁暴毙,你看他逃往热河干了啥?每天都做4件致命事

难怪咸丰帝31岁暴毙,你看他逃往热河干了啥?每天都做4件致命事

百年历史老号
2024-06-14 01:27:29
顶级凡尔赛!贝尔:欧冠拿多了赛前没压力,拉拉纳说他们都睡不着

顶级凡尔赛!贝尔:欧冠拿多了赛前没压力,拉拉纳说他们都睡不着

直播吧
2024-06-14 11:24:16
甘肃景泰两男孩引水渠溺亡,水渠无防护网引家属质疑

甘肃景泰两男孩引水渠溺亡,水渠无防护网引家属质疑

重案组37号
2024-06-13 19:11:02
2024-06-14 14:54:44
一刻商业
一刻商业
每天十五分钟,阅读一篇干货。
187文章数 2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私募大佬孙强:中国为什么缺少耐心资本

头条要闻

环球:美国欲警告"援俄"的中国小银行 与欧洲分歧明显

头条要闻

环球:美国欲警告"援俄"的中国小银行 与欧洲分歧明显

体育要闻

我们为什么还爱欧洲杯?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科技要闻

马斯克重获信任 豪言特斯拉市值超10个苹果

汽车要闻

提供100/240kW双电机版本车型 乐道L60实车曝光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时尚
家居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希望杯初中数学,换元+解方程,解法很有启发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夏季穿搭不要太复杂!记住这3种搭配公式,简约时尚又不挑人

家居要闻

空谷来音 朴素留白的侘寂之美

军事要闻

美国与乌克兰签署双边安全协议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