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邓颖超的妈妈杨振德,一眼认准了周恩来这个女婿,称这个人靠得住

0
分享至

往往提到邓颖超同志,我们只会想到她与周总理的动人爱情或者其对革命和国家的贡献。

但鲜为人知的是,邓颖超同志的父母也是相当了不起的人物,其同样足以在历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篇章。

尤其是母亲杨振德,更是一位性格坚强而思想进步的伟大女性,其六十余年的人生充满了让人敬佩的瞬间。

很大程度上来说,也正是母亲塑造了邓颖超,而这里面的故事说来可就话长了。



总理岳丈竟是御前侍卫

其实就周总理夫妇的出身来说,他们都不是普通人,除了周总理来自一个书香人家外,邓颖超也是官宦人家的闺女,只不过属于两家的辉煌都成为了过去式,其家境到他们这辈都走向了破败。重点来看一下邓颖超,她的身世更具故事性。

邓颖超的父亲名为邓廷忠,这个人可了不得,他曾一度是清廷高级武官,还给皇帝当过差。想必大家对“大内高手”这个词都不陌生,而邓廷忠就曾是光绪皇帝的御前侍卫。

在入宫之前,邓廷忠也曾是一个普通人,但他自幼习武,有着一身的好本事,于是就参加了清廷的武举并高中进士。



自武则天创立武举制度以来,历史上最出名的武举人就是大唐神级战将郭子仪,由此也可以想见武进士头衔的含金量,所以邓廷忠就被光绪皇帝招徕到身边当了御前侍卫。

凭借自身过硬的本领,邓廷忠在帝国名义最高领导人的身边攒下不错的声誉和资历,于是没几年的工夫又被光绪外放到了广西南宁担任绿营游击,虽然官不大,但终归是有了一展身手的舞台。

时隔不久,邓廷忠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也来了,那就是中法战争。



1883年,法国入侵大清附属国越南,身为越南带头大哥的大清朝必须出手去救,事实上救人也是救己,毕竟越南再往北就是云南。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清军在镇南关一战中国打败法军,老将冯子材大扬国威。而在这场战争中,尽管邓廷忠不是主角,但依旧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在宣光城之战中,身为参将的邓廷忠表现英勇,他带兵猛冲法军阵地,与法军激战半晌,最后用旗杆戳死了一名法军少校,但他自己也在战场上负了伤。



战争结束后,邓廷忠回到了南宁,其官职升为了镇台,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总兵,其地位已经是正二品官员,可以说位高权重。而升官后的邓廷忠为自己续了弦,妻子正是杨振德。

说到杨振德,其实她的经历也很丰富。1875年,杨振德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官商世家,其家境在祖父的手里是最辉煌的。

但好景不长,杨振德的父辈们都不是经商做官的料,只会挥霍家财,于是在杨老爷子吃错中药意外亡故后,杨家从此一蹶不振。



由于家境败落,杨振德不得不随着父母南下投靠亲戚,也就来到了广西。

值得一说的是,虽然在治产上从无心得,但杨振德的父母却都是通情达理的人,他们对当时社会上盛行的缠足之风颇为反感,从不要求自己的女儿缠足,于是杨振德得以保有一副天生的好脚。

南下广西之后,杨振德的父亲在县衙里谋了份差事养家糊口,日子过得也算其乐融融。可没几年的工夫,杨振德父母相继病逝,留下只有十四岁的她孤苦无依。



好在以前受爷爷的影响,杨振德学了一些中医,于是就在此后继续跟着老师傅学习看病救人的本领,总算有了一技傍身。

也正是靠着这行医的本领,杨振德结识了广西镇台邓廷忠,而他们经人说和在1900年喜结连理。

到此时,杨振德已经二十五岁了,在那个年代妥妥地是大龄剩女,却有了一个还不错的安身之处。

而邓廷忠也并非第一次娶妻,早在十八岁那年他就在老家娶过一个老婆,并生下三个儿子,只不过不仅原配病逝,两个小儿子也夭折了,只有一个叫邓元圣的长子安然长大。

不白之冤以致天人永隔

婚后,杨振德身为镇台夫人却依然坚持悬壶济世,生活安稳且个性独立,与那个年代大多数女性相比颇为不同。



而在婚后的第四年,杨振德生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也是一个女儿,邓廷忠给她取名文淑,小名玉爱,而她就是我们熟悉的邓颖超。

随着邓颖超的到来,邓廷忠夫妇第一次产生激烈的矛盾,因为传统重男轻女思想比较重的邓廷忠不想养女儿,打算把孩子送人。

当时邓颖超刚满月,杨振德就听到丈夫在大堂和别人商量把孩子送人的事情,她惊恐之下冲进厨房拿了一把菜刀出来,并对着丈夫威胁说:“你要是敢把玉爱送人,除非先把我杀了!”



因为当着客人的面,邓廷忠只是将妻子拉了回去,并表示此事作罢,但深感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的邓廷忠往后几个月都没和杨振德说过话。

一场风波过去了,但另一个厄运却来了。1908年的一天,邓廷忠突然告诉杨振德:“我犯了欺君之罪,要被流放到新疆。”

杨振德大惊,于是就问:“多久?”

邓廷忠回答:“三年。”

沉默片刻,杨振德表示:“我等你回来!”



这里的所谓欺君之罪,其实还是和对法问题有关。当年中法战争结束后,李鸿章力主与法国议和,双方签订和约,从此清朝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而越南成为了法国的殖民地。

但法国在侵占越南后犹嫌不足,不断对我边境进行骚扰,这让邓廷忠十分气愤,身为军人的他力主反击。

另一边,广西新任提督却是一个主和派,一力主张对法国妥协以维护《辛丑条约》,又对以邓廷忠为代表的主战派进行排挤。



于是,这帮人就诬陷邓廷忠贪赃枉法、欺君罔上,要求将他治罪。早已是活一日算一日的光绪同意将其治罪,但答应三年之后就让他官复原职。

后来,邓廷忠不得已去了新疆,而一向清廉的他甚至没有路费,还是杨振德变卖首饰家产为他送来盘缠。

在丈夫流放以后,杨振德与女儿相依为命,靠着行医治病的手艺过活。但没过多久,官府的人就找上门来,说杨振德是犯官家属,不允许她在广西境内行医。



看来在南宁是待不下去了,她们娘俩就想着搬家。起初,有亲戚建议她们来昆明投靠,但生性要强的杨振德不愿意寄人篱下,就带着女儿去了广州。

在广州没多久,因为人生地不熟,杨振德感到完全吃不开,就又去了上海。但上海滩也不是好落脚的地方,不打点青红帮是做不了生意的,杨振德依旧无法在当地立足。



就在母女俩人为难的时候,杨振德突然收到了邓颖超异母哥哥邓元圣的来信,要继母与妹妹来天津投靠。

于是乎,母女两人就搬到了天津,可哪里想到这个三哥其实自己都没工作,写信让杨振德过来是以为继母手里有父亲留下的财产。见面以后,三人相视无言。

好在遇到一个邓廷忠的老乡,其帮杨振德在育婴堂找到了一个校医的工作,每月十块大洋还管吃住,这对她们母女来说已经足够。



而为了接济邓元圣,杨振德还让七岁的女儿邓颖超也在育婴堂的编织厂做些织毛衣的零活,一天也有七个铜板的收入。

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人给杨振德介绍了戒毒所的工作,一月有三十块大洋,这样一来邓颖超就可以专心学习而不用再当童工。

就这么着,杨振德带着女儿一边行医生活,一边苦苦等候着邓廷忠回来。

如此三年过去,就在邓廷忠将要期满释放的时候,大清先一步没了,一场辛亥革命震荡神州,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局面。



在此之前,杨振德已经收到了丈夫的来信,说是他即将回家,这让母子两人十分欣喜。但信中还说了一件事:邓廷忠觉得孩子已经快七岁了,该缠足了,否则将来何以示人?

杨振德对此非常不满,而不等她当面向丈夫抗议,另一个消息传来:邓廷忠于归途中病死在了陕西。

邓廷忠原本还期待着释放以后能够官复原职为朝廷尽忠,这下不但当官没了盼头,就连命也没了,也真是可惜了这位抗法英雄。

在邓廷忠死后,邓家兄弟赶往西北迎回弟弟尸骸,将其安葬在了河南光山老家的邓氏祖坟,与父亲邓功显相伴而眠。至于杨振德,则彻底没了团圆的指望。



邓大姐身后的伟大母亲

应该来说,命运在不经意间的曲折安排,最终改变了邓颖超的命运。如果不是父亲的意外落难,邓颖超可能只是一个官宦人家的小姐,但自从她踏足天津那一刻起,她的命运便不受控制地与时代捆绑在了一起。

1913年的一天,一个朋友再次为杨振德介绍了一个工作,到一所由中国社会党北京支部开办的平民学校当老师,而邓颖超也就在此时来到这所学校读书。



必须要说的是,创建这所平民学校的中国社会党与国际社会主义思潮有关系,他们创办学校的目的也是为了改造中国社会,因而这座学校十分地开放包容,在这里工作和学习的杨振德母女深受影响,思想也愈发进步,这对她们最终走上革命道路有着十分巨大的启迪意义。

半年以后,学校的校长陈翼龙被袁世凯下令抓捕,杨振德不顾危险参与到了救援中,但可惜的是陈校长还是被杀害了,平民学校也被取缔。

在与同事们一起为陈校长收尸后,杨振德的心里反而坚定地立下了一个进步革新的宏愿,她带着女儿重回天津,此后一边供养女儿读书,一边告诉她要自立自强、追求进步!



让杨振德感到欣慰的是,女儿邓颖超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她在学校一直努力学习,并积极投身爱国运动。

尤其是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邓颖超还提议成立了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并被推为讲演队队长,另外她也参加了“觉悟社”。

也正是在觉悟社,邓颖超先是遇到了李大钊,又经李大钊介绍认识了周恩来。



从那以后,邓颖超和同为学生运动代表的周恩来联系变得多了起来,只是一开始他们的感情很单纯,因为周总理一直是一个独身主义者。

但在赴法留学期间,周总理最终改变了想法,并对邓颖超展开热烈地追求。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邓颖超收到了来自周总理的情书,信里还夹着一张照片。在看到女儿嘴角的笑容后,杨振德敏感地意识到:自己的闺女恋爱了。

邓颖超也并不遮掩地将周总理的照片拿给母亲看,而杨振德在看到满是英气的周总理也赞叹说:“不错,这人靠得住。”



邓颖超意识到,母亲这是默许了他们的感情,也就更为开心。

后来的日子,邓颖超不仅在母亲的支持下与周总理牵手走进婚姻,甚至和母亲一起成为革命者。

那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当时的邓颖超处于产后虚弱状态,一直是母亲陪在身边,于是杨振德就以行医看病的名义加入地下党,成为了一名交通员,一边为党工作,另一边还将行医赚来的钱补贴党的经费。



后来中央苏区建立了起来,杨振德也来到了瑞金,但她依旧不想吃闲饭,而是在红军医院当起了医生。红军长征的时候,杨振德因为年迈留在了苏区,不久在南昌被捕。

而在反动派的监狱里,狱警们逼迫她劝女儿脱离共产党,杨振德却回怼说:“女儿的事情,父母管不着,蒋介石不也管不了自己儿子吗?”



杨振德说的是蒋介石的长子蒋经国,当年在苏联留学并加入了苏共,四·一二发生后登报宣布与蒋介石断绝父子关系,只是他后来又重回国民党罢了。

此事不提,单说杨振德,因为在监狱中拒不配合,她也就一直被国民党关押着,直到国共第二次合作后才被释放,并在武汉与女儿团聚。

只是此时的杨振德已经六十五岁高龄,常年的辛劳再加上三年牢狱之灾让她身体更加虚弱,仅仅与女儿团聚不到一年她就病入膏肓。



而在病榻之上,老人家对女儿、女婿说:“我要回老家去了,你们不要难过。”

第二天,弥留之际的老人留下一句“我不重要,不要为我奔忙了”,然后就离开了。

结语

邓颖超同志的父母都堪称一代英豪,首先她的父亲是抗法英雄,对民族曾立下功劳,值得后人的敬重。只是在思想境界上,母亲要胜过父亲太多了,因而母亲杨振德更值得人们敬仰。



也多亏了母亲的谆谆教诲,才为新中国培育了一位伟大的女革命家、一位共和国总理夫人。

正如邓颖超自己说的那样:“我妈妈是一位平凡的妇女,慈祥的母亲,她自强自立,对我的教育和影响是起了很好的作用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史海任我行
史海任我行
每一段历史都该被铭记!
1436文章数 560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军被指曾在菲律宾开展行动抹黑中国疫苗 科兴回应

头条要闻

美军被指曾在菲律宾开展行动抹黑中国疫苗 科兴回应

体育要闻

残暴的德国战车,和苏格兰的祖传倒霉蛋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新情况!高层对人民币的态度180°转弯

科技要闻

TikTok开始找退路了?

汽车要闻

东风奕派eπ008售21.66万元 冰箱彩电都配齐

态度原创

游戏
艺术
家居
房产
健康

《赛博朋克》被取消DLC:登月&第二次企业大战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家居要闻

空谷来音 朴素留白的侘寂之美

房产要闻

万华对面!海口今年首宗超百亩宅地,重磅挂出!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