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西北胜族」凉州学·西北胜族·姑臧李氏·唐朝宰相中的凉州(武威)人

0
分享至

唐朝皇帝李世民祖上是武威人,而且受到过前凉张氏的恩惠。您知道吗?

李弇,姑臧李氏,原名李良,前凉张骏赐名弇。李弇在前凉张轨麾下为武卫将军、安世亭侯。此人正是唐朝皇帝李氏的祖上。李弇是李昶的父亲、李皓的祖父、李歆[1]的曾祖父、李重耳的高祖父、唐献祖李熙的六世祖、唐懿祖李天锡的七世祖、唐太祖李虎的八世祖、唐世祖李昞的九世祖、唐高祖李渊的十世祖。李弇受前凉恩惠,是前凉的武卫将军、安世亭侯。西凉李皓特异追尊李弇为凉景王[2],以示尊敬。

所以很多学者都一致认为《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中所言的唐朝李氏其实就是以姑臧李氏为主的。姑臧李氏,始祖李承,字伯业,为后魏荥阳太守。是东晋凉昭王李暠的曾孙,赐爵姑臧侯,他生有四子:韶、彦、虔、蕤。因此这一房称为姑臧大房,即后世墓志铭所说的“称阀阅者姑臧大房也”。又有”世以甲乙定山东著姓,惟李氏出姑臧系者最华显”之称。

为何是“惟姑臧李氏最为华显”?李氏非魏晋旧族,非北魏太和四姓,但是到唐朝刘禹锡《崔公神道碑》 所说 “清河崔与姑臧李,范阳卢世为婚媾无第二流,言门阀者许为言表“到五代史《晋书》李专美传记载更为夸张,专美之远祖本出姑臧大房,与清河小房崔氏、北祖第二房卢氏、昭国郑氏为四望族,皆不以才行相尚,不以轩冕为贵,虽布衣徒步,视公卿蔑如也。男女婚嫁,不杂他姓,欲聘其族,厚赠金帛始许焉。

如果仔细去看姑臧李氏的家族谱系,才会发现这姑臧李氏非同一般!

李承生有四子:李韶、李彦、李虔、李蕤。这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姑臧四房”。其实姑臧四房,也并非四房,其实是六房,因为仆射房和绛郡房都是是姑臧房衍生出来的,所以姑臧李氏为六房,其中李训墓志更是了得为遣唐使书写,李延寿著《北史》《南史》,李玄道,李揆文学天下第一,李浑金,李益为七绝圣手,李商隐著《才论》,李舟古文运动的先驱,李贺一曲《天若有情天亦老》更是名留千古。

姑臧房李氏,李承,后魏时任荥阳太守,封故臧穆侯,子李韶任定州刺史,袭姑臧文恭侯,是为姑臧大房。仆射房李氏,北魏镇南将军、清渊文穆公李冲曾任尚书仆射,是为始祖(武威人李冲年少时早孤,为长兄武威人氏李承所携训)。绛郡房李氏,隋朝宁州刺史李成礼被封为绛郡公,是为始祖。

唐朝时,姑臧李氏更是显赫。笔者今天就来说说这五位籍贯凉州(今武威)的唐朝宰相:

李揆,出自姑臧李氏,唐肃宗宰相。李揆出自李氏姑臧房,是十八学士[3]之一李玄道的玄孙,秘书监、赠吏部尚书李成裕的儿子。年少时聪敏好学,善于作文。

李蔚,出自姑臧李氏,唐僖宗宰相。李蔚一作李尉,字茂休,李蔚祖父李上公官至司农卿,元和初年(公元806年)为陕虢观察使。父李景素官至太子庶子。

李训,出自姑臧李氏,唐文宗宰相。李训是唐肃宗宰相李揆的族孙,唐宪宗宰相李逢吉的堂侄,李训家族从北魏司空、姑臧公李韶以下十一代,每代人都与五姓通婚。李训的父亲李震是泉州刺史。李训的母亲裴清,出自河东裴氏的东眷裴,唐朝行军长史、蒲虞等十六州兵马总管裴文度五世孙女,魏州司马裴大方玄孙女,殿中监裴居士曾孙女,光禄少卿、驸马都尉裴虚己孙女,尚衣奉御裴侑之女,融州刺史裴汉卿姐姐。

李义琰,出自姑臧李氏,唐高宗宰相。李义琰是常州刺史李玄道族孙,唐朝瘿陶县县令李玄德之子。先祖从姑臧凉州迁徙道崤山以东。李义琰少年时即中进士,补太原尉,在名将并州都督李帐下效力。由于李功勋卓著,他的其他部将害怕他,不敢和他争论,但李义琰不怕,当廷与李争辩,并得到了李的尊敬。《旧唐书》赞曰:二李(李敬玄、李义琰)、二乐(乐彦玮、乐思晦),俱号公清。权臣独抗,美第不营。以兹辅弼,无愧德声。

李逢吉,出自姑臧李氏,唐宪宗宰相。李逢吉是十八学士[3]李玄道五世孙。祖父李颜有疾,李逢吉自料医剂,遂通方书。进士及第,元和九年,改中书舍人。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以中书舍人知贡举,不久拜相。元和、长庆两朝为宰相,举荐牛僧孺,与李德裕、李绅相互倾轧。敬宗年间,封凉国公,后改郑国公。太和中,以司徒致仕。九年(835年)正月卒,谥曰成。著有《断金集》,《全唐诗》存诗八首。刘禹锡、令狐楚是李逢吉好友。

笔者将《全唐诗》中姑臧李氏李逢吉的八首诗,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李逢吉《享惠昭太子庙乐章》

既洁酒醴,聿陈熟腥。肃将震念,昭格储灵。

展矣礼典,薰然德馨。愔愔管磬,亦具是听。

李逢吉《望京楼上寄令狐华州》

祇役滞南服,颓思属暮年。闲上望京台,万山蔽其前。落日归飞翼,连翩东北天。涪江适在下,为我久潺湲。中叶成文教,德威清远边。颁条信徒尔,华发生苍然。寄怀三峰守,岐路隔云烟。

李逢吉《再赴襄阳,辱宣武相公贻诗,今用奉酬》

解韍辞丹禁,扬旌去赤墀。自惊非素望,何力及清时。又据三公席,多惭四老祠。岘山风已远,棠树事难追。江汉饶春色,荆蛮足梦思。唯怜吐凤句,相示凿龙期。

李逢吉《奉送李相公重镇襄阳》

海内埏埴遍,汉阴旌旆还。望留丹阙下,恩在紫霄间。冰雪背秦岭,风烟经武关。树皆人尚爱,辕即吏曾攀。自惜两心合,相看双鬓斑。终期谢戎务,同隐凿龙山。

李逢吉《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狐员外当直之作》

致斋分直宿南宫,越石卢谌此夜同。

位极班行犹念旧,名题章奏亦从公。

曾驱爪士三边静,新赠髯参六义穷。

竟夕文昌知有月,可怜如在庾楼中。

李逢吉《奉酬忠武李相公见寄》

直继先朝卫与英,能移孝友作忠贞。

剑门失险曾缚虎,淮水安流缘斩鲸。

黄阁碧幢惟是俭,三公二伯未为荣。

惠连忽赠池塘句,又遣羸师破胆惊。

李逢吉《酬致政杨祭酒见寄》

初还相印罢戎旃,获守皇居在紫烟。

妄比酂侯功蔑尔,每怀疏傅意悠然。

应将半俸沾闾里,料入中条访洞天。

十载别离那可道,倍令惊喜见来篇。

李逢吉《送令狐秀才赴举》

子有雄文藻思繁,龆年射策向金门。

前随鸾鹤登霄汉,却望风沙走塞垣。

独忆忘机陪出处,自怜何力继飞翻。

慕容洞唐编辑后记:

一提起凉州,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如今的武威市凉州区,然而历史上的凉州并不单指今天的武威市凉州区,而是特指如今的整个武威。

凉州城[4]就是武威城,凉州即特指武威郡[5],武威亦称雍州[6] [7] [8]、凉州[9] [10]、雄州、亮州[11]、猪野[12]、雍凉、盖藏[13]、姑臧[14] [15]、翅城、赤乌、龙城、神鸟、西凉[16]、屠各、独孤、休著各、酋涂、浮图、休屠、大凉、西州[17]、武定、武兴、凉城[18]、雍郡、凉郡[19]、莲花城(狼山城)、七级城、不夜城、盖鸟城、阴山城、卧龙城[20]、三骡城、凤鸟城、展翅城、雍凉之都、天府之国[21]、文武之都[22]、雍城、侠都、凉都、雍都。《后汉书·光武帝记》注释:“武威郡,故城在今凉州姑臧县西北,故凉城是也”。

姑臧,先设雍州,后改凉州[23],之后又改雍州,后又改名为凉州,因此称武威是“雍凉之都”。凉州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很早。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月氏、乌孙等北方民族聚族而居。周为雍州之地,春秋以前为西戎占据,秦为月氏驻牧地。武威郡西汉时始置,隶属凉州刺史部,治所姑臧(今武威市凉州区)。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24],汉武帝刘彻为显示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在原匈奴休屠国领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后历代王朝都曾把武威设置为西北的文化、军事、政治中心。

凉州(武威)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一度成为我国北方的佛教中心。文学和辞曲上中古时期著名的《凉州歌》、《凉州曲》、《凉州词》、《凉州令》(误传为梁州令)、《凉州》、《凉州大遍》、《凉州小遍》、《凉州伎》就产生在这里,享誉海内外。可以说姑臧凉州对保存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传播西域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历史上,武威曾是凉州刺史部、雍州牧、雍州刺史、雍凉都督府、凉州牧、凉州刺史、凉州大中正、北魏凉州镇、北魏姑臧镇、河西节度、凉州总管府、凉州都督府、西凉府、甘肃提督、凉州总兵、凉州镇守使、凉州府、甘肃巡抚、甘凉道、甘肃总兵、正一品凉州将军府的政府驻地。

凉州(武威),匈奴时期休屠国 [25]国都;西汉宣帝时期的凉州州治;新朝王莽雍州州治;东汉桓帝时期的凉州州治;东汉献帝雍州州治;曹魏时期凉州州治;北魏时期的凉州镇(北魏前中期三大镇,凉州、长安、统万城)。新朝末期的窦融政权;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隋末时期的大凉;唐末时期的浑末(慕容氏)、温末(论氏)、六谷吐蕃(折氏);粟特回纥Hor国;西夏时期的齐国、夏神宗都曾在此建都。后历代中央集权制王朝都曾在武威设郡置府,统领西北地区,统辖西域和藏地:西汉时期,为凉州刺史府;窦融时期,河西五郡大将军府;新朝时期,雍州刺史府;东汉时期的凉州刺史府;曹魏时期的雍凉中都督府、征西大将军府;北魏中期的北魏三镇之首的凉州镇,凉州镇都大将、凉州大中正所在;西魏时期的凉州总管府,北周时期的凉州总管府,北周末期的凉州大总管府;唐周时期,凉州大都督府、河西道特区的河西节度府;西夏时期的西经略司所在;西夏都城;元朝时期的西凉王(阔端)府;明朝时期,凉州卫府;清朝时期,凉州将军(正一品),甘肃总督(撤消,正二品),凉州提督(从一品),专城凉州副都统(从一品),凉庄副都统(撤消,从一品),凉州镇总兵(正二品),甘肃巡抚(从二品),甘肃提督(从一品),凉庄道台(后甘凉道台,从三品),甘肃按察使(正三品),甘肃镇总兵(正二品);凉州府所在。

按照历史地理学来看:中古时期的武威郡包括今天的黄河西岸所有地区,具体分别为:白银市景泰县、白银市平川区、白银市靖远县、白银市会宁县部分、兰州新区、宁夏中卫市、吴忠市部分、兰州市皋兰县、兰州市永登县、武威市全境、金昌市全境、青海省互助县部分、青海省门源县、青海东部诸县,内蒙古阿拉右旗、内蒙古阿拉左旗、内蒙古乌海部分。因武威地处黄河以西,故也被众多史料典籍称之为河西之地、河右之地。

武威是雍凉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武威又被誉为“雍凉之都”。武威地势平坦,有着河右之地最大的堆积平原,自古就是控制三大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西域的中心城市,汉代时期凉州就有着“国家番卫,天下要冲”的称号。东晋时期,北有姑臧,南有建康,姑臧是华夏两大中心之一。北魏时期,姑臧是北魏的两大经济中心之一。隋唐时期,凉州是唐朝三大经济中心之一。《凉州箴[26](雍州箴)[27] [28]》中说:“每在季王,常失厥绪。上帝不宁,命汉作凉。”

凉州(今武威)是古西北首府,是西北第一大城,有着数不胜数的历史古迹和历史名人(西北胜迹、西北胜族)。知名史学家钱穆先生的得意弟子严耕望说「凉州赛于长安」,就是说凉州(武威)比长安还要繁华鼎盛。[29]「凉州学」「敦煌学」知名学者齐陈骏先生指出:“古代真正的西部文化在凉州,而凉州的中心,则是武威郡”;齐陈骏[30] [31]先生认为西部文化“是中原汉族的农业文化、西北的游牧民族文化,以及西来的西域文化相互融合的融合体”。

实际上凉州文化是洛阳文化的承续,凉州金氏(武威金氏)金日磾虽在西汉大放异彩。但纵观凉州历史,凉州武力豪族(凉州集团)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的时候,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东汉六大家族[32],与凉州关系密切,武威窦氏更是举足轻重,深刻影响着东汉的进程。东汉末至曹魏时期,太尉段熲、太尉贾诩、明元郭皇后、雍凉大都督司马懿等,都与凉州(武威)有关。

曹魏权臣司马懿之孙,司马昭长子司马炎建立西晋。西晋文化本为魏晋风骨,来自曹魏。西晋继承了曹魏的文化遗产,而西晋的士大夫阶层中,又以京兆杜氏[33] [34] [35]、河内常氏、河东裴氏、陈郡谢氏、安定张氏、武威贾氏、河内司马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河东魏氏、陈留江氏、广平陈氏、赵郡李氏、赵郡冯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中山王氏(武威王氏)、颍川荀氏、东阳陈氏、荥阳郑氏、敦煌索氏等为文化核心,这群人仕西晋司马家,后代因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大多避乱西北前凉姑臧与凉州本地的武威贾氏、武威阴氏等共同治理凉州,开办学校,故汉文化并没有在十六国时期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保存在了西北前凉。

正是由于这一群人来到西北的核心凉州才有了前凉的盛世。而后,后凉延续了前凉的文化和建筑遗产。而后,南凉继承北凉、西凉。而后,西凉、北凉亦继承南凉。而后,北魏攻灭十六国中最后一个政权北凉,亦全盘吸收北凉之文化于人口。北魏拓跋鲜卑汉化的过程,凉州移民功不可没。北魏裂东魏、西魏,此余脉依旧不断。

东魏变北齐,属于北魏的正规军。西魏变北周,属于北魏的杂牌军。故文化上,凉州系主要在东魏,但是在北齐和北周时期,凉州文化对他们的影响非常之大。北周北齐归于隋,隋唐余脉姑臧遗风正就是如此来源。洛阳和凉州的文化接力,让陈寅恪先生连连惊叹[36]。十三朝古都洛阳[37]和西北第一城凉州城,就是如此的文化渊源。

本文作者简介:

慕容洞唐,别名契苾小优,字优,原名冯洞唐。祖籍洛阳,源于赵郡。致力于凉州文化和洛阳文化的知识可视化(knowledge visualization),主张将《凉州词》、前凉王陵、铜奔马“IP私有化”。*笔者才疏学浅,如有遗漏错误还请各位同仁同学指正。

参考

  1. ^《晋书》卷八十七《凉武昭王李玄盛子士业传》中有所记载:“士业(李歆)闻(沮渠)蒙逊南伐秃发傉檀,命中外戒严,将攻张掖。尹氏固谏,不听。宋繇又固谏,士业并不从。繇退而叹曰:‘大事去矣,吾见师之出,不见师之还也!’士业遂率步骑三万东伐,次于都渎涧。蒙逊自浩亹来,距战于怀城,为蒙逊所败。左右劝士业还酒泉,士业曰:‘吾违太后明诲,远取败辱,不杀此胡,复何面目以见母也!’勒众复战,败于蓼泉,为蒙逊所害。”

  2. ^欧阳修《新唐书》:李弇本名良,妻梁氏。张骏谓弇曰:卿名良,妻又姓梁,令子孙何以为讳?昔耿弇以弱年立功,启中兴之主,吾亦为卿有同耿氏。乃赐名弇。历天水郡太守卫将军,封安世亭侯,赠武卫将军。后西凉太祖李暠追谥景公。

  3. ^ab《资治通鉴·唐纪五》载:唐武德四年(621年)“冬,十月,以世民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增邑二万户,仍开天策府,置官属,以齐王元吉为司空。世民以海内浸平,乃开馆于宫西,延四方文学之士,出教以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宇、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并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分为三番,更日直宿,供给珍膳,恩礼优厚。世民朝谒公事之暇,辄至馆中,引诸学士讨论文籍,或夜分乃寝。又使库直阎立本图像,褚亮为赞,号十八学士。士大夫得预其选者,时人谓之“登瀛洲”。允恭,大宝之弟子;元敬,收之从子;相时,师古之弟;立本,毘之子也。”

  4. ^《十道志》曰:凉州,武威郡。

  5. ^《晋书·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凉》武威郡汉置。统县七,户五千九百。姑臧 宣威 揖次 仓松 显美 骊靬 番禾

  6. ^《后汉书孝献帝》记载:“(兴平元年)夏六月丙子,分凉州河西四郡为雍州。”

  7. ^《三国志集解》记载:“河西四郡”即武威郡、酒泉郡、敦煌郡、张掖郡为雍州。后又改居延属国为西海郡,又增置西郡,再加张掖属国,共武威郡、酒泉郡、敦煌郡、张掖郡、西海郡、西郡、张掖属国。共六郡一属国。此雍州初立属郡。

  8. ^《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至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阯,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凉,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

  9. ^《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历代州域形势五唐上·凉州》凉州汉曰武威郡。曹魏为凉州治。晋以后因之。唐仍为凉州,亦曰武威郡,领姑臧等县五。今为凉州卫。

  10. ^《释名》曰:西方寒冻,故曰凉。

  11. ^凉州刺史甚至还升格为都督,如《唐康续墓志铭并序》追记“曾祖德,齐任凉州都督”。[133] 此外,《唐赵宗墓志铭并序》追记“曾祖德,齐亮(凉)州盘和县主薄(簿)”。[134] 北齐未设置亮州,张琛认为“亮”字为“凉”之误,甚是。河西凉州从汉代起,就设置了番(又作盘、磻、蕃)和(又作禾)县(有时为郡、镇、府),[135] 墓志中的“亮州”当即凉州。——浙江大学冯培红《凉州刺史虞弘的家族与生平》

  12. ^《异物志》曰:古渠搜国,当大宛北界。猪野,今姑臧界猪野泽是。

  13. ^《晋书》曰:姑臧城,匈奴所筑旧盖臧城,语讹后云姑臧。

  14. ^《明一统志》记载:“姑臧废县在(凉州)卫东北二里”。

  15. ^清乾隆《武威县志》记载:“故城(姑臧城)在县东北二里”。

  16. ^明代张恒《凉州词》:“垆头酒熟葡萄香,马足春深苜蓿长。醉听古来横吹曲,雄心一片在西凉。

  17. ^《资治通鉴·张轨传》怀帝永嘉二年春二月,张轨病风,口不能言,使其子茂摄州事。陇西内史晋昌张越,欲逐轨而代之,与其兄酒泉太守镇及西平太守曹祛谋,遣使诣长安告南阳王模,称轨废疾,请以秦州刺史贾龛代之。龛将受之,其兄让龛曰:“张凉州一时名士,威著西州,汝何德以代之!”龛乃止。

  18. ^《后汉书·光武帝记》唐 李贤注释:“武威郡,故城在今凉州姑臧县西北,故凉城是也”。

  19. ^《凉州·敦节俭条约》:丧祭之费用易节也。先圣云,“礼,以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凉郡风俗,竟尚繁文。一遇丧事,多延僧道。盛备声乐,彩楼台阁,以耀观瞻。更无论有服无服,凡吊奠者尽行挂孝。

  20. ^《太平御览▪偏霸部八前凉张轨》姑臧城匈奴所筑也,南北七里,东西三里,地有龙形,故名卧龙城。

  21. ^清朝著名学者吴大成对凉州十分赞赏,称西凉府(武威郡)是天府之国,他在《西夏书事》中写道:“得西凉则灵州之根固。况其府库积聚,足以给军需、调民食,真天府之国也。嗣后保吉身亡,德明终能保守灵、夏,岂非凉州畜牧甲天下,借以养成锐气哉 !”

  22. ^圣人之道无所不包,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凉州士风壮猛,庶众便习兵事,武威这个地方文武双全。“武成王庙(武庙)从祀凡七十二将”是宋代官方对过往历史人物的战功、忠诚、德行等综合性的考核后才确定的。能文能武的人,入选的可能性更大。查唐朝武庙的的史料《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有这样一段话:“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宣。出师命将,发日引辞于庙。仍以古名将十人为十哲配享。天宝六载,诏诸州武举人上省,先谒太公庙。乾元元年,太常少卿于休烈奏:"秋享汉祖庙,旁无侍臣,而太公乃以张良配。子房生汉初,佐高祖定天下,时不与太公接。古配食庙庭,皆其佐命;太公,人臣也,谊无配享。请以张良配汉祖庙。”注意“牲、乐之制如文宣”这句话。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武庙和文庙之间有很大的关联。文庙的十哲、七十二弟子和二十二贤,和武庙的四圣、十哲、七十二将,如出一辙。武威有凉州文庙(武威文庙)也有凉州武庙,因此凉州(今武威)被誉为文武之都。

  23. ^最早的雍州说的就是如今的凉州一带。武威先设雍州,后改凉州,之后又改为雍州,然后又被改为凉州。因此,西北首府武威成为了雍凉之都。《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汉兴,因秦制度,崇恩德,行简易,以抚海内。至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阯,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凉,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

  24. ^《汉书·武帝纪》这个是最早记载武威郡的,《武帝纪》第一卷里武威郡最初的设立是元狩二年(121):元狩二年夏,马生余吾水中。南越献驯象、能言鸟。将军去病、公孙敖出北地二千余里,过居延,斩首虏三万余级。匈奴入雁门,杀略数百人。遣卫尉张骞、郎中令李广皆出右北平。广杀匈奴三千余人,尽亡其军四千人,独身脱还,及公孙敖、张骞皆后期,当斩,赎为庶人。江都王建有罪,自杀。胶东王寄薨。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

  25. ^《后汉书·金日磾传》金日磾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着。

  26. ^《艺文类聚》六、《初学记》八、《古文苑》。案《初学记》为《凉州箴》。

  27. ^《雍州箴》:黑水西河,横截昆仑。邪指阊阖,画为雍垠。上侵积石,下碍龙门。自彼氐羌,莫敢不来庭,莫敢不来臣。每在季主,常失厥绪。侯纪不贡,荒侵其宇。陵迟衰微,秦据以戾。兴兵山东,六国颠沛。上帝不宁,命汉作京。陇山以徂,列为西荒。南排劲越,北启强胡。并连属国,一护攸都。盖安不忘危,盛不讳衰。牧臣司雍,敢告赘衣。

  28. ^扬雄《凉州箴》:黑水西河,横截昆仑。邪指阊阖,画为雍垠。每在季主,常失厥绪。上帝不宁,命汉作凉。陇山以徂,列为西荒。南排劲越,北启强胡。并连属国,一护彼都。

  29. ^知名史学家钱穆先生的弟子严耕望《严耕望·中国历史地理·唐代篇》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凉州(武威)西控西域,北控回纥,南控吐蕃.....交通又极发达,凉处要冲复为回鹘、吐蕃贸易之所,故形成一大商业中心.....灯树万点,赛于长安,其盛可知。”

  30. ^齐陈骏,兰州大学敦煌学学科创始人、敦煌学研究所前所长、《敦煌学辑刊》主编。

  31. ^齐陈骏,1986年为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为兰州大学历史文献学、敦煌学方向博士生导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中国唐史学会理事,甘肃省敦煌学会副会长,《敦煌学辑刊》主编。 教学中曾开设过《魏晋隋唐史料学》、《魏晋隋唐经济史》、《汉唐职官制度》、《中国历代选举用人制度》、《历史文献学概论》、《敦煌学概论》、《河西史》等十几门课程。科研方面有《试论隋和唐初政权》、《唐代宦官述论》、《从隋代职官制度改革看专制主义政治的加强》、《关于评价隋文帝杨坚和“开皇之治”的几个问题》、《唐代的科举与官僚入仕》等几十篇论文。近年以来,专心研究河西走廊古代史地和敦煌文书,写有《五凉史略》、《河西史研究》两书和敦煌文书中有关职田、法律、遗产继承、地理沿革方面的多篇论文。还参与撰写了《古代西北屯田开发史》、《地名辞典(甘肃卷)》、《丝绸之路繁荣与法律文化研究》等书。《西北通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卷)于2003年出版。发表的论文和著作总计约200万字。

  32. ^六大家族,指东汉早年帮助刘秀复兴东汉王朝的窦融家族、梁统家族、邓禹家族、耿弇家族、马援家族和阴氏家族(阴陆、阴识)。在东汉的近二百年里,这六大家族的众多重臣辅佐了十多代皇帝,为东汉帝国开疆拓土,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不世之功,也传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33. ^《魏书 卷四十五 列传第三十三◎韦阆 杜铨 裴骏 辛绍先 柳崇》:韦、杜旧族门风,名亦不殒。

  34. ^《梁书 列传第四十》:(梁元帝诏曰:)掞,京兆旧姓,元凯(杜预)苗裔,家传学业,世载忠贞。

  35. ^《旧唐书 卷一百七十七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杜氏三世辅相,太尉陷于横流,临难忘身,可为流涕。汉代荀陈,我朝崔杜,有子有弟,多登宰辅。”

  36.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论略稿》:“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北)魏、(北)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

  37. ^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儿媳照顾50岁农村公公,酒后公公行夫妻之事,公公:儿媳经验丰富

儿媳照顾50岁农村公公,酒后公公行夫妻之事,公公:儿媳经验丰富

魅老八足球
2024-05-13 13:49:37
小米汽车销量连续下跌,两周减少了22%!什么原因?

小米汽车销量连续下跌,两周减少了22%!什么原因?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3 16:46:18
欧洲杯揭幕德国5-1大胜!队友向孙兴慜道歉 C罗遭球迷冲场

欧洲杯揭幕德国5-1大胜!队友向孙兴慜道歉 C罗遭球迷冲场

念洲
2024-06-15 06:45:11
不是杨鸣,不是郭士强!男篮主教练基本确定,球迷都怕挨骂

不是杨鸣,不是郭士强!男篮主教练基本确定,球迷都怕挨骂

十点体坛
2024-06-14 22:38:49
欧盟一锤定音,对中国征收25%关税,不到24小时,中方回应5句话

欧盟一锤定音,对中国征收25%关税,不到24小时,中方回应5句话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4-06-15 09:51:09
新华社消息|七国集团峰会在抗议声中开幕

新华社消息|七国集团峰会在抗议声中开幕

新华社
2024-06-14 13:15:09
今晚!让路欧洲杯,CCTV5+直播中国女排,朱婷+袁心玥+李盈莹出战

今晚!让路欧洲杯,CCTV5+直播中国女排,朱婷+袁心玥+李盈莹出战

晚池
2024-06-15 01:53:07
大胃王浪胃仙现身贵州狂吃火锅,彻底变成女人,暴瘦变样像生大病

大胃王浪胃仙现身贵州狂吃火锅,彻底变成女人,暴瘦变样像生大病

郑丁嘉话
2024-06-13 10:28:38
历时4年建设 西南地区最大动车所建成投用

历时4年建设 西南地区最大动车所建成投用

封面新闻
2024-06-14 15:31:19
为何许多产品上标注,不建议使用“南孚电池”?原因出人意料

为何许多产品上标注,不建议使用“南孚电池”?原因出人意料

人情皆文史
2024-06-14 05:10:04
爆笑开会经典笑话,十点开会都过了两分钟了,会议室里只有三个人领导大怒对主任说

爆笑开会经典笑话,十点开会都过了两分钟了,会议室里只有三个人领导大怒对主任说

天天明星
2024-06-14 11:23:04
开播就霸榜的吃播博主“福宝”高清壁纸来啦

开播就霸榜的吃播博主“福宝”高清壁纸来啦

环球网资讯
2024-06-12 13:42:28
哈佛要找她聊一聊,浙大按规定办事,姜萍的横空出世打了谁的脸?

哈佛要找她聊一聊,浙大按规定办事,姜萍的横空出世打了谁的脸?

小怪吃美食
2024-06-14 22:09:16
深圳一家五口喝汤中毒,2人进ICU!

深圳一家五口喝汤中毒,2人进ICU!

南方都市报
2024-06-13 20:45:08
幸亏当年没答应爱因斯坦,否则云南省,可能就是现在的巴勒斯坦!

幸亏当年没答应爱因斯坦,否则云南省,可能就是现在的巴勒斯坦!

青栀伊人
2024-06-11 22:24:47
苹果首次展示卫星短信功能 仅限iPhone 14及以上机型

苹果首次展示卫星短信功能 仅限iPhone 14及以上机型

手机中国
2024-06-14 06:55:20
1960年李仙洲被特赦后,问周恩来:我有个心结,13年都没弄清楚

1960年李仙洲被特赦后,问周恩来:我有个心结,13年都没弄清楚

历史龙元阁
2024-05-21 11:41:46
社评:欧委会如此调查,有必要给个说法

社评:欧委会如此调查,有必要给个说法

环球网资讯
2024-06-15 00:54:15
太惨了!瓦屋山被落石砸中身亡的女孩身份被曝光,让人心痛至极…

太惨了!瓦屋山被落石砸中身亡的女孩身份被曝光,让人心痛至极…

火山诗话
2024-06-14 06:35:17
独行侠大胜,东契奇爆发,布朗被排球大帽,绿军输球罪人散步不该

独行侠大胜,东契奇爆发,布朗被排球大帽,绿军输球罪人散步不该

东球弟
2024-06-15 10:32:29
2024-06-15 12:58:44
慕容洞唐
慕容洞唐
凉州绯色天下最!
311文章数 1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海南儋州一小区地库墙被质疑使用"海砂" 官方最新通报

头条要闻

海南儋州一小区地库墙被质疑使用"海砂" 官方最新通报

体育要闻

残暴的德国战车,和苏格兰的祖传倒霉蛋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新情况!高层对人民币的态度180°转弯

科技要闻

TikTok开始找退路了?

汽车要闻

东风奕派eπ008售21.66万元 冰箱彩电都配齐

态度原创

艺术
健康
数码
房产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数码要闻

意外之喜,苹果 macOS 15 Sequoia 预装新版国际象棋游戏:更精致

房产要闻

万华对面!海口今年首宗超百亩宅地,重磅挂出!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