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喜获大面积高产

0
分享至

央广网哈尔滨10月11日消息(记者马俊玮)10月7日,东北农业大学和北大荒农垦集团建三江大兴农场有限公司的协同创新基地内传来水稻丰收的好消息,测产专家组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刘宏斌研究员宣布,连续进行6年秸秆还田的田块内水稻每亩实收产量达到了758kg,秸秆还田技术喜获高产。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示范区域内近500亩水稻长势均匀,没有病害和水稻倒伏的发生,水稻穗大、穗型整齐,具有高产群体所具备的长势。现场水稻亩产量超过了750kg,通过应用变量施肥技术,这样的产量是在每亩只用6至9kg(平均约7.5kg)的氮肥情况下实现的。

“有一些农户和技术人员都担心秸秆还田会增加水稻生长中的病虫害风险,我们连续6年多点定位试验表明,无病菌的秸秆还田并没有增加水稻病虫草害的发生。虽然秸秆还田最初几年增产作用有限,但是连续多年还田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平均每年增加0.3至0.4g/kg,显著提高了土壤供氮能力和土壤钾素含量,可以大幅度减少钾肥用量,还能获得10%左右的增产,真正实现了土壤培肥,化肥减施和水稻高产的统一。”项目负责人彭显龙教授说。

专家组实地考察水稻长势情况(央广网发 东北农业大学供图)

专家跟踪实收面积测量(央广网发 东北农业大学供图)

据悉,2017年开始,北大荒农垦建三江分公司开始进行大面积秸秆还田,构建了黑土保护的“三江模式”,目前建三江1000多万亩稻田秸秆还田率已经超过98%。通过东北农业大学与建三江分公司的协作,集成构建了以本田高标准格田改造、秸秆还田和变量精准施肥为核心的秸秆还田技术模式,该模式获得了显著的培肥和高产效果,标志着黑土保护的三江模式实现了提档升级。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陈文清主持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扫黑除恶斗争

陈文清主持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扫黑除恶斗争

新京报
2024-06-14 22:57:12
大瓜!黄一鸣再曝猛料:不只生一个孩子,称生孩子王思聪都知道

大瓜!黄一鸣再曝猛料:不只生一个孩子,称生孩子王思聪都知道

娱记掌门
2024-06-14 18:50:25
人类为什么没有生殖隔离?

人类为什么没有生殖隔离?

读史
2024-06-14 07:00:30
中国著名演员张嘉译传来最新消息!以后难以见到了!

中国著名演员张嘉译传来最新消息!以后难以见到了!

综艺拼盘汇
2024-06-14 23:26:45
太卷了!江苏高考结束,制服考生被劳斯莱斯接送!评论全是骂声!

太卷了!江苏高考结束,制服考生被劳斯莱斯接送!评论全是骂声!

蛙斯基娱乐中
2024-06-14 18:16:18
伊万国足最大发现:天才新星刘诚宇4天内进4球彻底爆发!

伊万国足最大发现:天才新星刘诚宇4天内进4球彻底爆发!

中超球评
2024-06-14 12:42:51
德国队本场首发平均年龄28.7岁,是近24年德国在大赛中的最老首发

德国队本场首发平均年龄28.7岁,是近24年德国在大赛中的最老首发

直播吧
2024-06-15 02:30:07
“非夫妻”的男女开房,若只登记1人信息,被警察查房有啥后果?

“非夫妻”的男女开房,若只登记1人信息,被警察查房有啥后果?

105度的世界
2024-06-13 10:32:14
据说中国手机在非洲火火火火火了?!

据说中国手机在非洲火火火火火了?!

了不起的中国制造
2019-12-03 06:17:03
新冠疫后,罕见癌症大增

新冠疫后,罕见癌症大增

霹雳炮
2024-06-13 23:40:49
马蓉刚走又来了冯清,倒霉的王宝强,终究还是绕不过“女人坑”

马蓉刚走又来了冯清,倒霉的王宝强,终究还是绕不过“女人坑”

娱乐白名单
2024-06-13 10:25:31
日本“马赛克破解版”电影疯传,IT记者:在中国市场非常大

日本“马赛克破解版”电影疯传,IT记者:在中国市场非常大

葫芦哥爱吐槽
2024-06-14 09:31:50
目标欧洲杯夺冠!65岁名帅发布4条禁令:凌晨0点30必须入睡

目标欧洲杯夺冠!65岁名帅发布4条禁令:凌晨0点30必须入睡

叶青足球世界
2024-06-14 10:40:33
巴基斯坦对华漆刷长丝作出反倾销初裁,将征收34.48%临时反倾销税

巴基斯坦对华漆刷长丝作出反倾销初裁,将征收34.48%临时反倾销税

界面新闻
2024-06-14 11:09:56
中国发出警告:90天内不支付358亿赔偿金,18艘军舰就别想要了

中国发出警告:90天内不支付358亿赔偿金,18艘军舰就别想要了

星辰故事屋
2024-06-09 17:09:59
网约配送员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如何正确看待?

网约配送员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如何正确看待?

一见财经
2024-06-13 15:23:57
真主党二号人物被击毙?以色列发动18年来最大打击

真主党二号人物被击毙?以色列发动18年来最大打击

项鹏飞
2024-06-14 14:53:40
无锡官方认定“独生女被骗婚骗财1.3亿”系谣言,其父:能正常联系女婿

无锡官方认定“独生女被骗婚骗财1.3亿”系谣言,其父:能正常联系女婿

极目新闻
2024-06-14 18:31:27
小学生吐槽学校食堂不卫生被处分后续,要求删除视频,评论区沦陷

小学生吐槽学校食堂不卫生被处分后续,要求删除视频,评论区沦陷

皖声微言
2024-06-14 08:41:36
一名美国签证官写给中国拒签者的信:我不会无故拒签一个人

一名美国签证官写给中国拒签者的信:我不会无故拒签一个人

小刀99
2024-06-13 20:24:25
2024-06-15 03:58:44
央广网
央广网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581593文章数 12476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欧盟对华抡贸易大棒后 中方"报复"来得又快又猛

头条要闻

媒体:欧盟对华抡贸易大棒后 中方"报复"来得又快又猛

体育要闻

我们为什么还爱欧洲杯?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石油美元”协议走向终结 影响几何?

科技要闻

马斯克重获信任 豪言特斯拉市值超10个苹果

汽车要闻

提供100/240kW双电机版本车型 乐道L60实车曝光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旅游
本地
游戏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房产要闻

万华对面!海口今年首宗超百亩宅地,重磅挂出!

旅游要闻

中国女游客在泰国遭假冒司机性侵 嫌疑人竟是惯犯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海关在旅客内衣内发现 350 张卡带 / 宫崎英高不反对《血源》移植 PC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