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未来10年最大红利是AI,看看秋叶怎么抓,一定对你有启发

0
分享至

秋叶集团如果能顺利活到2033年,2023年正在进行中的战略转型至关重要。

可以说,这一年我带团队做的很多事情,奠定了秋叶未来发展的大格局。

相信了解秋叶团队人都知道:

现在很多企业说裁员,我们秋叶规模没变小,还增加到了150+人;

现在很多IP搞直播,不搞直播没流量,反正我直播是越来越少;

现在很多老板缺业务,我们总部天天有人来参观,简直变成网红打卡点;

一句话,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出路。

今天这篇长文,我就聊聊我转型背后的思考,让各位明白,秋叶集团靠什么再活十年,相信大家看完,也会有自己的启发。

要看见未来,先得理解过去。

2023年,是秋叶集团创业第十年,过去我们为什么能活下来?

在很多人眼里,我有今天是因为我擅长抓住趋势。

我抓住了微博、公号、短视频、直播、AI每一个大风口,很多人请教我,都要我说一下,你为啥能看准趋势,抓住这些风口赚到钱?

想知道答案的朋友,可以先关注我公号秋叶大叔,我准备单独写一篇文章,毫无保留说说我是怎样判断趋势,抓住趋势的。

但我认为,抓住风口,没抓住风口,都不是我们秋叶能生存十年的根本原因。

最根本的是德鲁克说的那句话:


一个企业满足的社会价值越大,这个企业的价值就越大。

从创业一开始,我就非常认同这句话,并在公司文化墙上专门做了一页图。

从个人角度,创业当然想赚钱,成就个人梦想。

但赚钱也好,追求个人梦想也好,都不是办企业的根本目的。

做一家长久的企业,根本动力一定是追求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不是只考虑赚钱。

从2013年到2023年,秋叶为社会创造的最大价值是什么?

真的教会百万年轻人学会管用的职场技能。

一开始是PPT,然后是OFFICE,后来是手机摄影,短视频,直播,新媒体,这些技能都变成了职场基础技能。

我的很多读者都读过大学,我们都清楚大学里学的专业知识,大都一毕业就还给老师了,很多人上班才发现,会做PPT,比自己大学读的专业课还管用。

PPT这样的职场技能,大学没有教,企业不愿教,正好留给了我们一个市场。

一门网课只卖99元,还送20元的优惠券,还送一本纸质书,这就是我们在2014年的起点。

大公司看不上这个PPT网课市场,的确是太小了,不如做英语四六级、考研考公考证市场大,人家导流课都能卖好几百块,比我们价格高多了。

虽然卖PPT网课不可能做得很大,但这件事其实对社会价值很大。

我们做这件事做对了,所以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得到各种意外的助力,秋叶的品牌影响力上升很快,总的来说,我们发展很顺利。

今天,年轻人是不是一样需要新的职场技能?是不是这些新的职场技能依然是大学没有教,企业不愿教?

是的,这个业务逻辑并没有变。

那么在未来十年,坚持我们的初心——教年轻人学职场技能,秋叶的发展依然不会有大问题。

只不过,我们过去是从PPT出发,未来十年,我们要教年轻人学会的是AI。

AI+职场技能教育赛道,就是秋叶集团未来十年的主旋律。

未来最大的风口是AI。

而且未来不仅仅是教育,和教育直接相关的各种服务,也是我们业务的一部分。

过去别人觉得我们PPT做得好,邀请我们去做PPT培训,是不是很正常?我们培训做得好,遇到PPT需要高端美化的场合,又请我们派设计师设计,是不是很正常?

未来别人觉得我们AI用得好,邀请我们去做AI培训,是不是很正常?我们培训做得好,遇到工作需要高质量提示词的场合,又请我们派人工智能训练师调试,是不是很正常?

是的,非常正常,所以把过去做过的事情,再复制一遍就好。

关于AI,我可以先下三个预言。

预言一:未来十年,全世界的产业都会用AI技术完成一轮升级,这是未来的战略引领性产业,中美竞争的一个新阵地。

预言二:2024年两会后,国家会推出“AI+产业互联网”战略,一如2015年两会上正式推出“互联网+产业”的战略,掀起各行各业升级浪潮。

预言三:AI办公应用,十年内会和今天的OFFICE软件、投影仪一样普及,存在巨大的新硬件和教育市场。

对秋叶来说,过去抓住了PPT,未来要抓住AI,未来十年的发展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只不过PPT的时代是拥抱微软,未来的AI大概率是要拥抱国产化,当然也不排斥国外的先进生产力工具。

那么在AI教育领域,我们是否拿到了门票呢?

可以告诉大家的是,秋叶100%是拿到了这张门票。

还是先送数据说话吧。

一、秋叶AI系列在线训练营产品

已经滚动招生超过4000+人,重点是我们不依赖一个老师交付,是团队交付,而且口碑非常好,学员都夸我们真的良心。

我们的新媒体矩阵开始全面转型AI,“秋叶PPT、秋叶AI知识星球、秋叶AI设计”等账号发布的AI技巧越来越多,为我们的产品招生提供了持续的流量支撑。

二、秋叶AI系列图书

已经出版了《秒懂AI写作》、《秒懂AI提问》、《秒懂AI设计》三件套,还有图书在编写中。

重点是《秒懂AI》三件套,上市三个月,实打实发行量超过了5万+,已经是小爆款,年底冲刺10万+发行量,我们有信心。

现在好多朋友去线下书店,都会看到我们这套书,而且位置非常醒目。

三、秋叶AI内训系列版权课程

我们已经完成了“AI+”系列版权内训课程研发(包括AI+办公、AI+教育、AI+短视频、AI+融媒体、AI+电商),申报了AI企业加速器版权课,注册了“职场加速器”版权课商标。

重点是我们已经培养出了好几位全职讲师,他们在全国知名企业和高校已经开展了大量线下课程交付,已经超过了50+场,覆盖了20+所高校,口碑是非常非常好。

因为我们不是讲标准化的内容,我们已经可以针对企业需求,定制个性化的AI提示词,就好像我们当年去企业培训PPT,定制PPT模板一样。

想约秋叶团队的老师的AI内训,大家可以扫码咨询啊。

四、秋叶集团也受邀到处分享AI使用经验

我们去了深圳大学AI+教育创新论坛, 我们去了培伴杂志的华南深圳线下大会,我们去了华工科技园、武大科技园分享,我们还受邀去芥末堆的GET年度教育论坛分享实操经验......

此外秋叶和各大主流大模型厂家已经都完成对接,有的已经开始深度合作,比如360的AI线上培训课,就是我们秋叶家老师主讲。

以后会有更多的合作消息出来,我们先慢慢走,不着急,毕竟国产大模型也需要一点点时间。

另外在武汉的秋叶总部,也越来越多朋友来参观交流AI应用经验,大家都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AI真的强。

看起来我们是拿到了一张AI教育的门票,但是万里长征才刚刚开始,就是拿到这张门票,背后也是和时间惊心动魄的奔跑。

2022年11月底,GPT横空出世,震惊全球,我就意识到这一次AI离应用落地很近了。

虽然我自己判断,AI真正形成大势还得是2025年,这个判断我没有变,但是必须在风口真正来临之前,做好准备。

风口来了,不是猪就能上天,机会永远只留给提前为机遇做了准备的人。

12月份,我就注意到有人做知识星球,有的圈子一年收费199元,承诺每天分享GPT信息和相关文章,玩裂变分销,一下子就裂变了几千人,甚至破万人。

我当然可以跟上,抓一波快钱,但是我马上意识到这个模式是个坑。

因为我过去见过太多类似的技术风口,大家一开始对未来预期太高,然后没有看到如何变现,预期破灭,又对未来太过悲观。

说白了,普通人只能赚看得见的钱,没有办法赚需要先投入守阵地,再守株待兔的钱。

搞几千、几万人到知识星球,让大家天天看所谓干货,我看顶多三个月就失去了新鲜感和激情,除非你能持续让别人保持注意力,天天去知识星球看干货,这个太难了。

最后你写的内容没有什么人看,但是呢,你还不得不按承诺写内容,自己也没劲,但不按承诺输出,就会损失信用,等于把9个月的时间套在并没有什么产出的事情上,真的不划算。

如果自己不做,交给一个助理去做,当然可以。

但这样大家会看出内容越来越水,还是损耗了你的长期个人品牌。

想明白这一点,我就不考虑做知识星球,我认为2023年初大家最需要的AI产品,一定是访问GPT的工具。

但是这个事情,你们懂的,我不能做。

那么当时就只剩下一个可能了,对了解到AI,认识到AI的人,提供线上训练营。

训练营单价高一点,比如一期28天,1999元定价,想学AI的人,大家都能接受,而且人都是希望在短期内搞定AI技能,马上去用,谁希望花一年时间慢慢跟踪最新信息啊?

2023年2月1号,春节上班第二天,我就和研发负责人说快速结束其它课程研发任务,专注AI产品的研发。

才过三天,每天刷到各种AI新闻的我,就坐不住了,4号我直接召集研发团队开会:别拖了,直接干,能用的老师全部上,打一仗,好好做课,确保内容是最新的,案例是最实用的,争取3月中旬推向市场。

这事我怕大家不重视,还反复让负责人强调。

我们运气很好,课程研发期间,微软在3月16号晚上发布消息,推出Microsoft 365 Copilot,宣布集成AI大模型。

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波流量红利,因为秋叶PPT的品牌知名度是非常高的,微软在OFFICE里集成AI大模型,了解我们的人,天然就会问对我们有啥影响。

你问我有啥影响?——直接发出我们的AI训练营招生海报就好。

果然大家从好奇我们怎么应对,马上变成佩服反应速度,然后报名跟上。

3月17号,秋叶AI训练营预招生,3月18号正式推出,大纲完善,海报精美,师资强大,马上招爆了。

嚯,本来是一个大家关心我们未来的负面冲击,被我变成一次完美的流量红利了。

我马上思考一个问题,训练营其实很容易复制的,知识付费圈都会跟上,最多三个月这个市场就会从蓝海变成红海,后来果然如此。

大家都在做AI产品,那如何才能让别人从记住秋叶不只是PPT很厉害,AI也很厉害?

答案也很简单,当年秋叶PPT是靠写系列图书《和秋叶一起学PPT》卖爆后起家的,未来我们恐怕也要靠系列图书打造自己的秋叶AI品牌。

自媒体再怎么爆款,也不如一本书卖到10万+,更容易打造企业品牌影响力。

口碑好的图书影响力,在知识圈才是无敌的。

我觉得应该写一套《秒懂AI》系列,第一本教大家写作,第二本教大家提问,第三本教大家设计。

构思的雏形有了,谁来写却成了问题。

按说我们的研发老师写书最合适,过去秋叶PPT时代,也是老师又做课又写书,这背后的逻辑是专业主义

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人来做,很对。

但AI软件几乎每天都在迭代,我们训练营招生又很好,老师答疑都忙不过来,人手严重不足,根本无力分心写书。

我只好说,那你们就给《和秋叶一起学OFFICE》系列图书完成增加一个AI应用小册子的工作吧,4月23号前必须完成。

结果这套书升级完成后,一上市,最受欢迎不是书,是“AI+OFFICE应用”小册子。

看来AI需求很刚啊,但真的缺人做事啊!

从外面现招并不现实,第一人不好招,第二人不可控。

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过去的软件,是谁更专业,谁操作技巧更熟练,谁更会用,但今天AI软件,还是这个逻辑吗?

不对啊,逻辑变了。

今天AI软件操作几乎没有门槛,操作是个人都是一看就会,差距是谁会提问啊,谁才用得更好啊。

既然这样,干嘛非要纠结我们老师有没有时间写呢,他们不也是现学现教吗?

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我们的新媒体团队,她们早在我逼迫之下天天在用AI写文章,有实操经验,文笔还不错。

如果让她们去写AI的书,不但能圆写书梦,还能积累写书经验,以后做秋叶写书私房课的助教资历也有了啊。

这个想法太完美了!

3月22号,AI训练营招生轻松突破500人,我马上布置继续冲1000人招生目标,会一开完我就找编辑部主管小新,说:写AI图书,干不干?

干!

第一周,我们搜集了70个常用的写作场景,18个编辑,一个人4个场景,不管用什么方法,务必让AI写出不错的答案。

这个方法我叫群体进化,用数量提升概率,训练人工智能。

一个人问AI,会带上自己的提问习惯,也是一种路径依赖。

18个人去问,反而会激发出一些我们想不到的提问方式,大家一看对方的提问思路,都会很受启发,等于是一次互相学习的过程。

第二周,我们把书稿样章给出版社,确认这样写没问题,开始优化内容,要精简一切不必要的信息,保留对读者最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并结构化知识点。

这个阶段,我们只留了4个编辑参与,其它人该干啥干啥,不耽误日常工作。

有了初稿,不用从0到1去写,其实工作量完全可控,等于一个人每天加班赶出一篇好推文的工作量。

第三周,出版社快速反馈每一章节意见,快速修改,快速定稿,进入三审流程。

4月13号,第一本书《秒懂AI写作》截稿,5月15号,第一本《秒懂AI写作》出版了,这时离我3月22号立项,不到2个月。

在出版圈,这绝对是一个奇迹!

兵贵神速,5月15号,市场上的AI图书不到30种,竞争压力还不大,我们一个月就顺利把图书排名拉到前面。

如果我们晚出一个月,市场上的AI图书品种已经超过60种了,好几本书都跑出影响力了,再想挤到前面,成本就要翻十倍不止了。

《秒懂AI写作》初稿交给出版社后,我一分钟都没有让小伙伴闲着。

4月13号,小伙伴刚刚提交完《秒懂AI写作》的初稿,我问是不是趁热打铁把《秒懂AI提问》写了,大纲我都有思路了。

正好我看了一篇OpenAI大神的论文,太启发我了,按这篇论文写一本书,绝对牛,绝对要爆!

这篇论文最终我在2月底就看到了,当时看不太懂,毕竟当时对AI理解不够,现在一本书写完,小伙伴对AI认识深刻太多了,都想挑战一下。

4月13号提交完《秒懂AI写作》初稿,我们就开了《秒懂AI提问》立项会,顺便还讨论了大纲,开干!

给大家看看,当时我记录的一周内工作进度,够紧张吧?

  • 4月18号,新媒体团队提交《秒懂AI提问》大纲和样章

  • 4月18号,《秒懂AI写作》提交编辑审核反馈稿

  • 4月19号,《秒懂AI提问》稿子内部写作思路沟通

  • 4月18号,秋叶大叔直播间直播(AI小爆单)

  • 4月19号,AI训练营第二期开营

  • 4月21号,给《秒懂AI提问》稿子修改意见

  • 4月21号,提出要启动研发企业AI内训课

  • 4月23号,给出版社反馈《秒懂AI提问》样章

这一次我真的体会到培养出团队的幸福,小伙伴写的书稿质量非常好,不比我亲自写差,而且速度快,年轻人就是能打。

这本书写完,新媒体团队只休整了一周,6月16号又启动《秒懂AI设计》大纲,启动第三本秒懂的写作。

9月25号,三本书都上架销售了,半年写完三本书,还全部出版,也是创造了一个出版小奇迹,感谢团队!

在构思《秒懂AI》系列图书的时候,我意识到很快AI训练营招生会遇到无数竞争对手,招生会越来越难。

那么AI风口中相对好赚的钱会是在哪里呢?

我的答案是企业端。

第一波学AI的人,肯定是喜欢新鲜事物的个人,企业总是后知后觉,起码半年以上。

现在我们老师在办训练营,新媒体小伙伴在写书,没有人研发企业的AI内训课,这个事情必须马上启动。

因为我预判,过了半年总结会,很多企业会规划用AI提升业务,会有很多AI培训需求冒出来。

B端企业的AI学习需求,和个人用户不一样,个人用户是为了学AI赚钱,找工作,但企业只会思考如何用AI提升业务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产出。

所以给企业的AI课程,必须结合业务场景去设计,而不是简单复制C端的通用技能课程。

4月21号,我第一次和小伙伴谈AI内训课的思路。

5月7号,看小伙伴迟迟拿不出思路,我干脆直接自己写出一版企业AI课程内训大纲,有了一个初稿,才能给大家去PK,去迭代,去进化。

有时候,业务卡点在于谁去起一个头,没有人起头,这事就卡住了。

我是头,这个责任必然是我去干。

5月12号,我一边安排团队小伙伴内部分享AI成功应用经验,一边思考这些经验如何才能复制到别的企业去讲。

5月13号,我开会召集培训师,讨论AI内训课开发,不要管有没有市场,必须做,马上做,给我快点做!

我其实有一段时间变成了项目经理,天天监工。

5月20号,我直接落实两天AI内训课研发分工,然后和温州的叶超莹总合作,开温州AI总裁线下课,时间就定在6月19号到20号两天。

我的思路简单粗暴,用合同倒逼项目进度,这是最简单的方法。

团队顺利完成温州线下交付后,6月25号全体研发老师一起复盘线下课,总结经验教训,马上安排迭代改进。

但不管怎么说,过了6月25号这一天,企业AI内训课程第一版是经过实践验证搞出来了。

一个问题解决了,一个新问题来了。

产品迭代是无止境的,问题是怎么推广?

别忘了,我们有书啊!

书就是最好的导流品!

《秒懂AI写作》这本书立功的方式很简单。

一个字,送!

但必须送企业客户!送高校老师!

6月28号,我明确了B端赠书换客户打法,只要合作伙伴能邀请企业客户线下讲座,我们都可以赠书,可以去做读书会分享。

我们有足够的底气让别人听完分享,就想约我们的AI线下课,别说,还真的是这样。

这书一送啊,市场反馈那个火热啊,各种需求就来了。

7月11号,我们完成AI+办公大纲,顺便开始规划AI+教育,AI+融媒体,AI+线下签售会课程研发。

8月10号,和上海老朋友杜平老师达成合作,撬开了上海AI培训市场。

整整两个月,秋叶团队一直在配合杜平老师交付上海市场的AI内训课程,客户口碑很好,我们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课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120M增加到了600M,从120+页增加到了400+页。

其实整个2023年,企业AI培训都是热身赛,正式比赛还没有开打呢。

我意识到我们不能依赖个别老师交付AI培训,要培养出一个讲师团。

8月15号,我要求2个月内,必须培养出不少于6个人可以去现场内训的老师。

今天可以汇报一下,一个半月过去,目前秋叶团队已经有6个独家签约老师可以交付AI课程,提前完成了任务。

我们团队小伙伴其实真的不错,能扛压力,能打的。

我要求严格按版权课设计,要经过培训,人人都能讲,人人还都能讲好,能在企业完成交付,谁上都放心。

9月份,我们把AI版权课提交了版权注册申请,先把知识产权保护起来,等明年三月两会后,企业培训市场大爆发,我们就用版权课去抢市场。

我在2023年做的调整,其实还有很多细节,都是繁琐但不得不去推进的工作,包括人员培养,流程优化,产品迭代,市场拓展,流量运营,没完没了去做。

特别是在抓AI的新媒体流量这一块,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提前做好准备,所以今年我头发又白了不少,操心啊。

如果明年AI市场真的爆发,我想我们大概率在未来的AI教育里面能占据一席之地。

很多人说我们能抓趋势,其实看到趋势的人很多,真正在趋势到来前愿意做准备的人很少。

我们愿意做准备,我们愿意为未来下注,我们秋叶一定要赢。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能启发到你,欢迎你分享给所有思考在AI风口来临时,应该怎么做的朋友,好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新冠疫苗之父”杨晓明落马!打过3针的网友瑟瑟发抖?

“新冠疫苗之父”杨晓明落马!打过3针的网友瑟瑟发抖?

天津生活通
2024-06-19 16:14:23
美记:如果价格合适 绿军愿意留下替补中锋科内特、蒂尔曼和科塔

美记:如果价格合适 绿军愿意留下替补中锋科内特、蒂尔曼和科塔

直播吧
2024-06-21 09:12:22
“使馆车事件”,最大的疑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

“使馆车事件”,最大的疑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

花小萌和你聊情感
2024-06-20 19:52:38
“我没进过全明星,照样将赚2亿美元”,NBA现役6人真能说这句话

“我没进过全明星,照样将赚2亿美元”,NBA现役6人真能说这句话

兵哥篮球故事
2024-06-20 06:50:02
德转更新:成都撤销胡睿宝一线队报名,补报门将冉伟枫

德转更新:成都撤销胡睿宝一线队报名,补报门将冉伟枫

懂球帝
2024-06-21 01:44:14
郑欣宜新形象,已瘦很多,亲情凉薄,曾独自在母亲墓碑前哭泣

郑欣宜新形象,已瘦很多,亲情凉薄,曾独自在母亲墓碑前哭泣

青芳草
2024-06-20 11:12:16
618,青黄不接

618,青黄不接

商业观察家
2024-06-21 00:00:01
刘少奇囚禁开封的最后日子

刘少奇囚禁开封的最后日子

景来律师
2024-05-19 00:03:39
6月19日,这才是今天娱乐圈最离谱的瓜!

6月19日,这才是今天娱乐圈最离谱的瓜!

紫雨说娱乐
2024-06-19 15:00:01
梁靖崑官宣意外决定!刘国梁批准,大头不舍,退役工作曝光

梁靖崑官宣意外决定!刘国梁批准,大头不舍,退役工作曝光

林子说事
2024-06-20 07:50:02
中考物理题第一题,就难住了很多人

中考物理题第一题,就难住了很多人

马蹄烫嘴说美食
2024-06-19 23:36:20
10年前神秘失踪的马航MH370发出了信号!失踪 事件之谜有望揭开

10年前神秘失踪的马航MH370发出了信号!失踪 事件之谜有望揭开

王二哥老搞笑
2024-06-20 21:43:15
你这个狗东西!

你这个狗东西!

一代文嚎
2024-05-17 09:49:22
上海高中生写下断绝父子关系的长信!“他们离婚约定房子给我,爸爸却反悔了...”

上海高中生写下断绝父子关系的长信!“他们离婚约定房子给我,爸爸却反悔了...”

上观新闻
2024-06-10 11:20:59
日本人骂人的“八格牙路”,翻译成中文是什么意思?原来比什么都伤人

日本人骂人的“八格牙路”,翻译成中文是什么意思?原来比什么都伤人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4-06-19 07:30:18
福建3名女警花被两名男子掳走,救回时被折磨得精神失常

福建3名女警花被两名男子掳走,救回时被折磨得精神失常

莉雅细细谈
2024-01-08 20:37:20
第一批小米车主已经开始卖车了:有人不堪月供重负,有人转向华为问界

第一批小米车主已经开始卖车了:有人不堪月供重负,有人转向华为问界

金融界
2024-06-18 22:43:11
“一丝不挂”新舞蹈?惹争议,被摸下体更不害臊,金星质疑是对的

“一丝不挂”新舞蹈?惹争议,被摸下体更不害臊,金星质疑是对的

吃鱼思故渊
2024-05-16 21:48:21
医院滥用ct的现象已经到什么程度了?网友的热评看呆了!

医院滥用ct的现象已经到什么程度了?网友的热评看呆了!

今日养生之道
2024-06-20 15:24:01
湖南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湖南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界面新闻
2024-06-21 08:14:03
2024-06-21 09:26:44
秋叶excel
秋叶excel
宝藏表哥
711文章数 10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美媒:苹果正与百度阿里百川等谈AI合作

头条要闻

越南无视美国警告热情接待普京 在西方引起强烈反应

头条要闻

越南无视美国警告热情接待普京 在西方引起强烈反应

体育要闻

欧洲杯名画:16岁巨星1V3 如同施魔法

娱乐要闻

叶舒华参加柯震东生日聚会,五毒俱全

财经要闻

普华永道,引火烧身

汽车要闻

售价11.79-14.39万元 新一代哈弗H6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游戏
家居
手机
房产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首秀即夺冠!梦幻西游紫禁城子意哥普陀山豪华硬件展示

家居要闻

自然开放 实现灵动可变空间

手机要闻

三星Galaxy Z Fold6/Flip6手机原型机曝光:屏幕有折痕、边框收窄

房产要闻

海棠湾!一所重量级国际学校真的来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