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见著洞察趋势客观行文理性参考
太原楼评☞| 业内视角
458篇/文2699字/阅读12分
导读
政策那得清如许,叠加持续!
消费分级托不举,分化衍生!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独步天下!见字如面,大家好,我是太原楼评君!
过去,现在,未来,购房者其实没有那么理性。尤其是前十年房地产的消费诉求,在被金融投资属性的裹挟下,有了“郁金香”的味道。好在经济高速发展和房价的涨幅间仍有强关联性,即便有些风险也是整体可控。
只不过伴随长江后浪推前浪,房地产的消费主力人群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九零、零零后的群体,他们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感悟追求,和在物质匮乏时期的七零、八零后有了很大的区别,他们对于地域的固定性情感降低,对当下的生活品质更在意,住房需求有了新的趋势!
楼评君初步归纳为三个方向:
一、交付不满情绪增重,行业客诉升级。
二、投资观两极分化,国资和运营齐飞。
三、消费观中产会重塑,财富心理缩减。
楼市供需关系重大变化!
2023年7月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通俗的理解,中国国民内部住房需求已经“吃饱了”,可能存在局部“撑着的”和“没吃饱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风险的着重化解,没风险的也要注意了。
风险的表现形式“保交楼”,其实交房只是理所应当的事,交付并不是行业的根本风险。
行业风险,人性化的理解就像是你玩击鼓传花的游戏,鼓点停止,而那朵小花刚好就在你手里……
那怎么排解情绪呢,在明显感觉“吃亏”情况下,不少业主纷纷表示,命如此,顺之……
少数业主会有博弈心理,一定要找补回来,于是近几年房企违约被起诉的数量和比例明显增加,即便我们剔除了停工延期类项目,按期交付类项目的投诉或起诉量也明显增多……
通常的情况,如果房子是首套,即便有些瑕疵,首次面对验房和交付,啥啥啥的都不知道,雇个验房师要一个月的饭钱了,只要不是大问题,赶紧收了房。
可随着时间推移,从宏观楼市看,首套房的购房者比重在下降,尤其是改善类项目,业主大都是有多次购房经验,尤其是通讯如此发达的当下,每个业主群都有一些“大神”人物,指导革房企命里的七寸……
故而,未来消费心理趋势中,一定会有行业客诉升高趋势,至于调降则需要房企超标兑现,现房推进,消费者坦然面对行业新形势,心理落差逐步消平……
投资两极化,国资崛起运营变重
投资是一个心理行为,或者说,我们投资其实投的心理预期。越是价格波动的产品,越容易被投资市场青睐,在不同视角判断之下,通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房地产的投资,隐形中影响着购房消费的心理。如果因为行业的价格波动,房企大量出险,整个行业没有后继的投资者,那么必然会出现“脱轨”事件。
然而,房地产的投资上,国央企是相信未来的,不少民企则表示:我旁观一会再说。究其原因,是眼光长短的问题,国央企对待房地产是产业链视角,不仅仅只是看从土地到商品房这一段的利益得失,更多的是看长期性,而且有运营思维模式看房地产价值……
普通民企,尤其是以房地产为主业的民企,在“生产”商品房的加工环节中,看不到了利润,往往就是撤资心态,或者再谋一条新赛道,此处不赚钱咱就闪,啥时候赚钱了再回来喝点汤也不迟……
另一方面,房地产本身只是物理空间,关键看这空间里做什么产生价值。房地产运营开始变重,毕竟饱和的只是居住需求,而产业,商业,文旅,会务会展,康养……
各类运营仍有广阔的发展提升空间,只不过这些并不是建造完了卖掉的买卖逻辑,而需眼光放长远……
消费心理重塑,中产最难!
我们隔壁日本、韩国,瞅一眼他们房地产的市场情况。日本短期内连续降息,大量的资金进入楼市,房地产和土地信贷杠杆过高,楼市泡沫导致金融危机。
日本楼市崩盘后,进入到了失去的二十年。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度降低,失业率增高,消费长期低迷……
另一个是韩国楼市,比较出名就是全租房模式。金融杠杆下,租户通过贷款支付高额押金(房价七八成),享受免费入住权利,低利率下支付的利息低于租金水平。
房主拿到大额租房押金后,通常又进入到楼市投资中,通过这种杠杆作用,可以实现大量房屋的囤积,资产负债率极高,一旦遭遇危机,房主房产被抵押债权人收回,租赁者高额押金无法退还,人间悲剧时有发生……
回到国内,我们经济增速趋于稳定,产业结构丰富,内外市场发展均衡,抗风险能力绝非小国可比。
但是,我们当下也在经历低利率,高杠杆的时期,楼评君长期主张首付比例应该提升,控购房者债务风险;房企应提倡现房发售,控交付风险。
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楼市的消费心理趋势,其实是在资产“ 心理”缩水下采取的紧缩防御。我们的存款余额增速明显高于房地产贷款规模增速,尤其是中产在持有房产价值缩水2-3成时,遭遇的可是家庭破产,譬如在深圳,因房价下跌资产缩水三五百万的中产家庭。
于是部分中产家庭选择卖掉中心城区的优质房产,去了郊区选择普通房产,实属无奈消费趋势……
另一个消费趋势则是年轻人宁可选择在主城区,享受高端社区的优质资源,承担月光的代价,也不想将就凑合在郊区的普通小区里,安稳的坐个“房奴”……
他们相信自己未来不会止步于此,家庭的宠爱支援让他们有资格,有经济实力享受这样的消费水平,所以我们身边通常有拿者五千的月薪,却租住在月租过万的社区,他们没有强烈的买房需求,但有超强的消费习惯。
太原楼市消费趋势会如何?
太原,本身就是供过于求的市场,高峰时期主城区四百万人一年能消费八百多万平商品房,人均高达2平。
这几年逐步回落到一年四百万平的水平,从分类结构中,豪宅类市场份额属于恒定不变,不受市场波动,所以太原楼市掉了一半,豪宅份额却涨了一倍……
第二个现象就是刚需市场,购房者八成是非太原人,尤其是环线项目上更明显,主力吕梁、忻州等地市。
第三个现象,商业类地产份额越来越低,公寓市场惨不忍睹,写字楼市场也是长年下跌,商铺类型底商甚至有卖出过比住宅都便宜的现象……
楼评君总结现象,预判未来趋势有三个方面!
一,豪宅份额不减,单价或有波动可能!
二,刚需份额徐增,单价基本实现筑底!
三,改善份额尴尬,单价仍有被挤空间!
趋势背后是三类人群的心理,高净值人群无视市场价格波动,稳定释放需求。中产阶级数量较大,创业收入和就业收入影响较大,消费欲求降低,难以刺激。刚需群体被教育或其他因素,被迫接受现实,抗不过周期。
文中意见和内容仅供交流使用
主业:城市进入/土地推荐/可行性分析
产品定位/开发咨询/企业培训
© Copyright
作者:张明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原创作品未经同意或授权不得商用
□ 更多太原楼评原创热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