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窗外飞线这团乱麻如何理?

0
分享至

一根电线从窗户飘出,扯着插排在风中摇摆。

近在咫尺的楼下堆着杂物,混着纸壳、泡沫板、旧衣物、鞋子等易燃物。

电线一端的插排或捆绑在一楼居民家窗户的护栏上、或放在杂物堆上、或吊在楼前摇摆不定,充电时也无人看管。

近来,我市多雨,一旦这些交织在楼上楼下的“飞线”有一处发生“漏电”或者插排在充电时短路,后果不堪设想。

电线从头顶飘过

8月2日21时许,天已经黑透了,张先生给住在惠民苑小区的父母送东西,走到单元门口,正巧手机响了,看手机时一不留神撞到了一辆电瓶车,疼得他差点儿将手机扔了。

因为是靠近单元门,光线有些暗,张先生凑上前,发现这辆电瓶车正在充电,另一边还有一辆电瓶车也在充电,两辆车把单元门夹在中间,挡了单元门,让他“中了招”。

“没人看管就这样充电,还很可能是一充就一整夜,万一充电过程中发生短路等意外情况,电瓶车旁堆的就是杂物,会有啥后果?”张先生担心地说。

张先生来到住在三楼的父母家,进门就直奔阳台查看。

果然看到有两根电线贴着阳台“飞”到了楼下,都系在一楼居民家窗户的防护栏上。

近来都是连雨天,张先生担心电线“漏电”,叮嘱父母小心,又要去跟楼上邻居沟通,父母却劝他不要多事,不要得罪人。

“从楼上扯出的电线,中间经过那么多家的窗户,楼下还有杂物堆,万一漏电了,不管是碰到窗户铁护栏还是易燃的杂物,后果都不堪设想。小区里这种情况很多,到处都能看到电瓶车在这样充电。”张先生对记者说。

楼前“电线网”交织

8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惠民苑小区对此事进行实地调查时,看到确实有很多“飞线”充电的情况。

各种“飞线”在楼外飘着,一头从某一家的窗户爬出,有的打着捆系在窗户护栏上,有的系在楼下燃气管线上,还有的就那么垂着,在风中摇摆。

有些插排装在塑料桶里,有的用杂物、鱼缸或者沙发来遮挡,有个别插排直接放在杂物堆上。

记者仔细看了看,杂物堆中有纸壳、饮料瓶、泡沫、旧衣服、鞋子等,很多都是易燃物。

在22号楼前,一根黑色和一根黄色的电线分别从楼上扯下后,纠缠着延伸至一楼,被固定在窗户防护栏下,两根电线的末端有一个插头,都悬在护栏下,两个插头的下面就是棉被、旧衣等杂物。

同一侧阳台三楼也“飞”出了一根电线,经过窗外置物筐,直接爬到一楼窗户下,插排固定在一楼窗户防护栏下方,这里停着一辆电瓶车,但此时没有充电。

在17号楼前,一根黄色的电线从楼上“飞”到一楼,搭在护栏上,末端接了一段黑色的线连着插头。旁边房间窗户护栏下边也有一条黑色电线,阳台前停着一辆电瓶车,此时没有充电。

在20号楼5层一户居民家也扯出一根电线,应该是担心电线乱“飞”,有多处被固定住了。

在19号楼有一根从四楼扯出的黄色电线,扯到一楼后,打着捆系在一楼窗户护栏上,护栏里堆放着纸壳等易燃物;该楼另一单元门前,有一根从二楼扯出来的电线正在给一辆电瓶车充电;在该楼02号楼前,从三楼、四楼分别扯出的电线在给两辆电瓶车充电。

这团“乱麻”如何理

在12号楼前,一根从三楼扯出的电线,放在楼下杂物堆上,杂物堆里混着纸壳、编织袋、塑料袋等易燃物。

在10号楼前,一辆电瓶车的车把上套着半个塑料桶,桶内装着插排正在给电瓶车充电;另一单元门前,一根黄色电线从三楼窗户扯出后,斜着跨过单元门上方拉到一楼,用一块砖头压住,在给一辆电瓶车充电……

记者记录下来的这些仅是小区一部分“飞线”,除了这些“空降”电线暗藏隐患外,楼前、阳台、楼道堆放杂物的情况也十分普遍。

就如张先生所担心的那样,如此杂乱的“飞线”,如果经受不住风吹日晒的“烤”验,又有这些易燃物,极有可能引发火灾等安全故事。

在楼前乘凉的几位居民对记者表示,大家都知道“飞线”充电有安全隐患,但是,如果不这么充电还能怎么办?至于堆放的杂物,居民们不以为意。

他们说,那些杂物都是暂时堆放的,攒够了就去卖掉。

然而,谁能保证这些杂物在“攒”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情况呢?

这些从窗户爬出的电线,可能因为长期搭靠墙体、门窗、楼道及日晒等,电线外皮经过长时间摩擦、拉拽很容易老化破损,造成充电过程中发生短路或者漏电等而引发火灾。

如果人们在充电后忘记或未及时拔掉电源,不慎伤到老人或孩子,后果难以想象。

这些悬在窗外的充电“设备”,很少安装“过充”保护装置,万一整夜充电发生了电瓶起火或者爆炸,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另外,如果给电瓶车充电的居民较多,能否导致整栋楼或者小区用电超负荷?

这一团“乱麻”该如何理?

记者调查结束时,一直在想,这个问题需要各方一起行动和努力,给出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什么苏州地铁利用率不高?全国倒数第三,网友评论引起万千共鸣

为什么苏州地铁利用率不高?全国倒数第三,网友评论引起万千共鸣

乡野小珥
2024-06-13 15:51:56
谁最适合担任国民党主席?一人获压倒性支持,朱立伦宣布两件大事

谁最适合担任国民党主席?一人获压倒性支持,朱立伦宣布两件大事

DS北风
2024-06-12 19:26:09
不要低看18强赛,对于国足,这是我们的世界杯

不要低看18强赛,对于国足,这是我们的世界杯

柳十四
2024-06-12 13:39:04
黄一鸣孩子有继承权吗?王思聪前女友豆得儿破防,状态令人担心

黄一鸣孩子有继承权吗?王思聪前女友豆得儿破防,状态令人担心

素素娱乐
2024-06-13 08:27:35
笑不活了!清华学霸爷爷送孙女高考接受采访,我却笑死在了评论区

笑不活了!清华学霸爷爷送孙女高考接受采访,我却笑死在了评论区

天气观察站
2024-06-12 15:03:28
6月13日周四《新闻联播》要闻26条

6月13日周四《新闻联播》要闻26条

财联社
2024-06-13 20:14:07
孙卓已高考结束,山东王老师评论区被刷屏,万千萤火感谢王妈妈

孙卓已高考结束,山东王老师评论区被刷屏,万千萤火感谢王妈妈

小柠娱计
2024-06-13 17:30:32
勇士管理层拒绝优先考虑续约克莱汤普森,爱走不走,大合同就不给

勇士管理层拒绝优先考虑续约克莱汤普森,爱走不走,大合同就不给

阿雄侃篮球
2024-06-13 16:55:19
河南考生的悲哀!全省前1%,没有考上985,父母吵了5天说孩子毁了

河南考生的悲哀!全省前1%,没有考上985,父母吵了5天说孩子毁了

好个霜天
2024-06-13 13:56:58
我和老公体质健全却生下智障儿子,偷偷做了亲子鉴定后,我心凉了

我和老公体质健全却生下智障儿子,偷偷做了亲子鉴定后,我心凉了

星辰故事屋
2024-06-02 17:14:18
人类终将灭亡?科学家计算出人类灭绝日期,我们真的毫无办法吗?

人类终将灭亡?科学家计算出人类灭绝日期,我们真的毫无办法吗?

答案在这儿
2024-06-13 12:18:11
阶级斗争熄灭论实现了,胡汉三回来了

阶级斗争熄灭论实现了,胡汉三回来了

雪中风车
2024-06-10 18:09:17
乌军114个营增援哈尔科夫,出现重大防御漏洞,俄军拿下4个要塞

乌军114个营增援哈尔科夫,出现重大防御漏洞,俄军拿下4个要塞

龙炎校尉
2024-06-12 11:12:21
100倍欲揽5亿巨奖,双色球24067期合集:人生有很多事经不起等待

100倍欲揽5亿巨奖,双色球24067期合集:人生有很多事经不起等待

王晓爱体彩
2024-06-13 19:06:00
北京在租房源迅猛增长

北京在租房源迅猛增长

石辰搞笑日常
2024-06-13 18:24:45
飞天茅台下跌后大量酒商面临亏损,不敢再继续回收茅台

飞天茅台下跌后大量酒商面临亏损,不敢再继续回收茅台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13 17:46:11
请两亿股民做好准备,A股明天方向提前出炉,重要变盘信号出现!

请两亿股民做好准备,A股明天方向提前出炉,重要变盘信号出现!

静守时光落日
2024-06-13 12:12:56
卖惨?黄一鸣遭王思聪无视,给娃穿旧衣喝200元奶粉,王健林心疼

卖惨?黄一鸣遭王思聪无视,给娃穿旧衣喝200元奶粉,王健林心疼

综艺拼盘汇
2024-06-13 21:47:36
菲破船不用拖了,中方在清场!中方只用一招就让马科斯沦为笑柄!

菲破船不用拖了,中方在清场!中方只用一招就让马科斯沦为笑柄!

小lu侃侃而谈
2024-06-12 20:57:38
美国终于坦白了!即使将台海变为“地狱”,也绝不能让中国统一

美国终于坦白了!即使将台海变为“地狱”,也绝不能让中国统一

王子看台海
2024-06-11 13:55:53
2024-06-13 22:28:49
绝对现场
绝对现场
大庆广播电视台《绝对现场》栏目官方账号!优质本地资讯领域创作者。坚持报道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
13103文章数 108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联储连续七次不降息 专家:或在大选前2个月降息

头条要闻

美联储连续七次不降息 专家:或在大选前2个月降息

体育要闻

乔丹最想单挑的男人走了

娱乐要闻

森林北报案,称和汪峰的感情遭受压力

财经要闻

私募大佬孙强:中国为什么缺少耐心资本

科技要闻

小红书员工仅1/5工龄满2年 32岁就不让进了

汽车要闻

升级8155芯片 新款卡罗拉锐放售12.98-18.48万

态度原创

健康
亲子
旅游
本地
公开课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亲子要闻

生活的三边拉扯:孩子、工作与足球的纠结

旅游要闻

山西文旅厅厅长与董宇辉拉家常:中午回家吃了饭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