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到绝境是重生,“中芯国际”未来能浴火重生吗?

0
分享至

中芯国际的大名应该是流传很广的。

作为我国唯一一家有希望突破高端芯片生产技术的公司,真的是“全村人的希望”。

半导体公司千千万,做芯片的企业也数不清,但是都只能生产低端芯片,或者某些特殊芯片。

所有电子产品内部的核心都是那一块电路板,复杂一点的叫集成电路,也就是芯片。

这块电路板的技术跨度空间很大,主要集中在5纳米到几百纳米再到微米之间,而能做到5纳米这个程度的,全世界只有台积电。

由于美国的制裁和封锁,中芯国际如今被迫来到十字路口,前途茫茫,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一、公司

中芯国际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2000年,张汝京博士和王阳元院士,在国家的帮助下,带着四百多位台湾和国外技术人才成立。

起点可以说已经不低,尤其是张汝京,是我国半导体行业教父级人物,非常厉害。

1977年从台湾大学毕业之后,就进入“德州仪器”,工作了二十年,后来看到我国半导体行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于是回到台湾创立“世大半导体”,专门研发芯片的生产。

随着公司越来越成熟,张汝京准备到大陆投资建厂,但是被台积电给阻挡。

财大气粗的台积电花了50亿美元,买下世大,断了张汝京的念想。

2000年,已经52岁的张汝京带着旧部,在上海创立“中芯国际”,为了融资,公司注册在开曼,工厂建在上海。

我是很敬佩张汝京的,在他的客厅里有这么一副对联:

“中兴华夏半导体,芯系全球高科技”

就凭这14个字,就值得我们点赞。

短短四年时间,中芯国际就成为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并且在香港和美国上市。

但是由于发展太快,台积电眼红了。

由于中芯国际是张汝京带着台湾的技术人才创立的,所以从2003年开始,台积电就开始起诉中芯国际,说窃取台积电的技术。

随后的6年时间,中芯国际一直尝试渡过这个难关。

但是2009年,美国宣布中芯国际败诉,代价主要有三个:

1、张汝京离开中芯国际,并且三年内,不能呆在芯片行业;

2、中芯国际赔款2亿美元;

3、中芯国际给出10%的股权。

这一年张汝京62岁,不得不辞职,不过也没去养老,转行在做LED,做得还挺好。

三年期限一过,就立马回到半导体行业,创立《上海新昇半导体公司》,主要做300mm的大硅片,这可是我国第一家做大硅片的公司。

不过到2017年,这位神奇的老人,再次离开自己的公司,理由是这样的:

“做新昇是因为我们内地没有完整的芯片产业,现在有了,就可以走了。”

又过了两年,头发花白的张汝京来到青岛,再次成立“青岛芯恩”,做共享式的IDM,也就是CIDM。

我们都知道半导体模式现在主要是三种,分别是Fabless模式、Foundry模式和IDM模式。

Fabless模式是只设计,不生产,很多芯片设计公司就是这种。

Foundry模式就是芯片代工,台积电和中芯国际就是这种。

IDM模式是从设计、制造、封装到销售全都都自己来,三星和德州仪器就是这种。

IDM模式无疑是最全面,但是投资也是最高的,张汝京的CIDM模式,就是想在这个框架下降低投资规模。

相信大家一眼就看懂了,逻辑就是把设计、制造、原材料、封装和终端客户整合起来,大家分工合作,各自干各自专业的事情,一起为某个客户提供服务,然后分钱。

为什么这个事情跟中芯国际没关系,我还要说?

因为这种模式是目前我国半导体行业最需要的,我国没有能力和实力在高端技术上超越发达国家,只能用这种抱团取暖的方式,大家一起慢慢往前面爬。

但是并不是谁都有这个能力整合这个行业。

小龙女能当上门武林盟主,那可是身怀玉女心经、九阴真经、左右互搏等绝世武功。

小龙女这个武林盟主当得有点儿戏,但是张汝京引领我国半导体行业,真可谓是兢兢业业了一辈子。

这样一位古稀老人,让我国半导体在制裁之下,依然有立足之地,让全世界都不敢让我们继续发展下去,因为他们都怕了。

我觉得可以点个赞一起表达一下敬意。

至于中芯国际这家公司,是真复杂,股权之争、人才之争、技术之争、市场之争等等,非常多精彩故事。

这些故事以后再慢慢讲,总归一点,中芯国际是一家伟大的名族企业,是我们全国人的希望。

但是面临的困境也是非常严峻的。

中芯国际目前也只能做到14nm的量产,这也是2020年才突破的。

芯片的核心是设计和生产,设计主要靠软件,生产主要靠设备,当然软件也很重要。

而目前我国在设计方面肯定是没问题的,华为进步神速,但是由于被制裁,设备成为了致命的短板。

没有先进的设备,就没办法生产出高端芯片,中芯国际只能转型。

梁孟松辞职,蒋尚义掌舵,中芯国际把重点放在扩大成熟制程工艺,既然目前突破新技术看不到希望,就把已有的成熟工艺做大做强。

毕竟现在用到高端芯片的,也只有高端CPU、GPU和手机SOC需要14nm以下的芯片,14nm以上的芯片市场需求还是占多数。

中芯国际的市场占有率并不高,才几个点,抢占成熟工艺市场也是必须要走的一步,只是何时才能进入半导体第一梯队,就要看我国什么时候能自己研发出高端光刻机等设备。

二、业务

中芯国际业务很简单,就是代工生产各种型号的芯片。

整个生产过程,主要有晶圆清洗、沉积、光刻、刻蚀、离子注入、薄膜生长、抛光、金属化等流程。

其中光刻环节是核心,光刻机是一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设备,目前最顶级的光刻机,只有荷兰一家公司能生产。

由于这类设备的限制,中芯国际业务产品主要集中在14nm到0.35微米之间。

2022年的年报没有公布按技术节点划分的具体情况,截图一个2021年的。

从上图可以看出以0.15/0.18微米、55/65纳米、40/45纳米和FinFET/28 纳米为主。

当然14纳米扩产后,也会占据不小的比例。

主要使用场景是消费电子和智能家居。

上图是2022年分应用场景的收入情况。

智能手机一直都是占了大头,不过2022年收入占比只有27%,相比2021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

主要是因为2022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了11%,大家都不买新手机了吗?

再解释一下关于晶圆尺寸和芯片之间的关系。

晶圆尺寸从以前的2英寸发展到现在的20英寸,也就是每块晶圆的面积越来越大。

芯片就是从晶圆上切割成的,那么晶圆的面积越大,能够切割出的芯片数量就越多,效率自然就越高,成本也会降低。

但是晶圆尺寸越大,对制程精度的要求就越高,因为同样大小的面积内,集成的晶体管和电路越多。

现在常用的尺寸有4英寸、5英寸、6英寸、8英寸和12英寸,其中又以8英寸和12英寸为主。

现在的中高端芯片一般采用12英寸,中低端芯片采用8英寸。

12英寸的晶圆面积大概是70万平方毫米,根据芯片面积的不同,能够裁切出的芯片数量也不同。

比如华为的麒麟990芯片,面积是113平方毫米,那么一块12寸的晶圆,是不是就可以加工出625颗麒麟芯片呢?

当然不是,因为晶圆是圆形的,12寸是直径,还会有边角料被浪费。

上图就表达得很形象,芯片是方形的,晶圆是圆形的,当然会有浪费。

可能有朋友会有疑惑,为什么晶圆不干脆做成方形的,这样就不会浪费了,然后改名叫晶方。

这个是加工硅棒时候的工艺所决定的,我之前在分析“晶盛机电”的时候详细讲过这个工艺。

晶体在生长过程中,主要采用“提拉法”,也就是旋转着慢慢往上提,然后生产出来的晶体棒就是圆形的。

当然这是单晶的工艺,多晶硅的生产工艺比较多,是可以生产出方形硅片的,太阳能电池就是用的方形硅片。

那为什么芯片不能用这种多晶硅生产出来的方形硅片?

因为纯度不够。

你知道吗,麒麟这样一颗芯片上,镶嵌了103“亿”个晶体管,这对硅片的性能要求是很高的,只能用纯度极高的单晶硅。

2022 年,中芯国际销售晶圆的数量为709.8万片约当8英寸晶圆,晶圆月产能为 71.4 万片约当8英寸晶圆。

为了方便统计,都是折合成8英寸的尺寸来计算的。

销量有所增长,但是并不多,2020年销量是570万片,2021年是675万片,同比增长18.4%。

去年只增加了35万片,同比增长5%。

不过产能提高还是比较多的,2021年晶圆月产能为62.1万片,月产能提高了9.3万片。

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又没有高端芯片产品,还能保持这个业务量,是不错的。

主要因为汽车电子、绿色能源、工业控制等领域需求依然保持稳健增长。

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如此大规模的扩产,抵消掉手机业务下滑带来的影响。

2022 年销售额情况排名,中芯国际位居全球第四位,在中国肯定就是排名第一。

别看这个排名看起来不错,全球一大块蛋糕都被台积电切走了,还有三星、联电和格芯又拿走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中芯国际其实占比并不高。

一般不把三星纳入排名统计,因为三星内供的占比很高,也就是自己给自己代工。

三、业绩

中芯国际2022年的业绩表现看起来还不错。

营收495亿,同比增长39%,净利润146.5亿,同比增长27.3%,归母净利润121.3亿,同比增长13%,扣非净利润97.6亿,同比增长83.4%。

营收和利润的增长,去年行情好,单价高,再加上销量也有小幅度上涨。

这几年公司的毛利率增长是很快的。

如上图所示,毛利率从2019年的20.8%,一路增长到2022年的38.3%,提高了17.5个百分点。

这是产品高端化的必然结果,我们可以从往年的年报发现中芯国际28纳米的业务占比越来越高,虽然这个级别在全球只能算是二梯队,但是也可以算是中端产品。

再加上14纳米的投产,更是提高了产品的档次。

但是成熟制程工艺,就意味着竞争不过先进制程公司,中芯国际的毛利率未来可能会面临大幅度下滑。

芯片市场的前景肯定是巨大的,国产替代都还有很大的空间,从这些年的营收表现也能看出增长有多快。

两年前,营收还只有两百多个亿,自从突破14纳米技术后,营收已经近500亿。

虽然目前没办法去研发7纳米,但是把14纳米以上的市场需求拿下来,那么把本该用来投入研发7纳米技术的资金,用来扩产14纳米生产线,长远来看肯定是不好的,但是没办法啊。

而且未来还会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

地球还在转,饭每餐都要吃,能赚的钱就先赚。

怎么总感觉有点辛酸!

这几年公司扣非净利润表现更好。

2019年还是亏损的,2020年就就从亏损5.22亿变成盈利17亿,同比增长425%。

2021年扣非净利润53.25亿,同比增长214%,2022年97.64亿,同比增长83%。

这个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成熟制程业务稳定之后,毛利也就不会再有增长。

从费用情况来看,营销费用和研发费用相对比较稳定。

销售费用是真低,这么庞大的营收,才两个亿的销售费用,作为全国人民的希望,招牌还是挺值钱的,不需要打广告做促销搞接待。

管理费用往年都是十几个亿,2022年翻了一倍达到30.42亿。

大力扩产,开新厂肯定是会造成管理费用大幅度上升。

研发费用还算比较稳定,每年都是四十几个亿,2022年高一点,49.5亿。

其实对于芯片企业来说,这点研发费用只够塞牙缝,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张。

技术越到后面,难度和代价都是指数级上升的,比如台积电不是之前发布公告,声称未来三年投入1000亿美元吗。

单从烧钱的角度来说,任何一家芯片企业看到都绝望了。

不过希望也还是有的,比如三星,到2005年才开始做晶圆代工,比中芯国际还晚了5年,但是现在也做到了全球第二,而且除了台积电拥有7纳米技术之外,就只有三星也具备这个能力,没有第三家。

既然三星能够后来居上,我们是不是也要对中芯国际有点信心?

但是中芯国际自己在业绩会上,显得比较悲观,2023年业绩会下滑,毛利率也会下降到20%左右。

会不会有这么夸张倒不一定,但是自从去年四季度缺芯问题缓解之后,业绩就下滑得比较厉害。

毛利率已经从年初的41%,下降到四季度只有33%,营收也是在前面三个季度一直增长之后,四季度下滑了11%。

尤其是产能利用率,有点夸张,之前是满负荷生产,到第四季度,产能利用率已经不到80%。

同时中芯国际扩产的步伐并没有停下来。

上图这个在建工程,从之前de的一两百亿,飙升到2022年的458亿,总资产这五年也翻了三倍。

这里面就有一个矛盾点,一边是产能利用率大幅度下降,另一边是想要提升行业地位,就必须要在行业低谷时反其道而行进行扩产。

在行业低迷时,这是一对无法调和的冤家,但是一旦行业上行,就会具有规模效应,形成竞争壁垒。

中芯国际显然选择的是后者,所以四条12英寸新厂进展很顺利,其中:中芯深圳已经投产,中芯京城已经试产,中芯临港已经建好,中芯西青已经动工。

那么这么大的产能扩下来,会不会有存货风险?

这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已经有了。

中芯国际2022年的存货已经高达133亿,相比2021年将近翻倍。

跌价准备就成了必然。

别看上图好像几个亿不多,从2.7亿增加到7.5亿,增幅可是高达170%。

不过不止是中芯国际,这是行业普遍现象,其他公司也没好哪去。

毕竟智能手机和电脑是芯片消耗大户,这两块营养不良,上游就只能干瞪眼。

中芯国际自己也在业绩会上说了:“面板类芯片库存超过三个季度,有些达到整年的库存,还有很多通用类的产品,库存都超过半年。”

什么意思?

也就是芯片公司可以至少半年不用生产。

显而易见,芯片行业已经从两年前的缺芯,快速转为寒冬。

现在只有高端芯片表现正常,中低端芯片通通不但产能过剩,库存也过剩。

不要觉得中芯国际逆势而行,在这种情况下扩产是不明智的。

即便是他不扩产,台积电也是肯定要扩产的,2023年又投入40亿美元,声称2025年成熟制程产能提高50%。

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中芯国际在先进制程领域目前看不到希望,如果在成熟制程还不往前走一大步,基本上就没有未来。

所以无论如何,也要抢占中低端芯片市场,甚至可以不惜代价,无非就是打价格战。

只要还在牌桌上,就还有希望,一旦离场,就真没了。

这也是中芯国际自己预测毛利率会大幅度下滑的原因,京东方能用面板把全球中低端面板行业给踩在脚下,凭的就是低价。

中芯国际很可能在突破新技术之前,也是走这条路。

四、总结

今年1月份,美国拉着日本和荷兰,继续管制自己的先进科技,坚决不卖给我们中国。

可惜的是我们自己的光刻机离荷兰最先进的差了5代,这是非常大的距离,不是短时间内能追上的。

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

直接的后果当然是我国整个芯片产业都会很难,也就是网上都说的“卡脖子”。

是真被卡住了。

能怎么办?

中芯国际选择了曲线救国,短时间内新技术没办法有进展,那就在自己能做的领域,抢夺你们的市场,不计代价的抢。

总有一天,我国一定会做出最先进的设备,像华为这类优秀的企业会把设计做到极致,那么中芯国际这样的生产企业,目前只能潜伏壮大自己的同时,然后等待机会。

人到绝境是重生!

我国在各领域,只要突破任意一个尖端技术,就一定会诞生一批世界级巨头

中芯国际,未来的路虽然还很远,也很难走。

但是!

希望!

一直在!

我做了下面这张表,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的表格,里面精选了上百家优质的龙头公司,并附数万字的分析方法。

以后所有分析过的公司都会在上面这个表里更新数据,另外以后每周的周末,会把本周分析过的公司一起做一个深度总结,周总结也会和表格放在一起。

每次分析公司后,会在后面加一些更深度的观点或者计算方法,也会放到一起方便阅读,都记得去看。

专注于上市公司财报和基本面深度分析。

点赞关注持续更新内容,能为你规避很多风险。

一起探索企业基本面的研究,收获必然巨大。

小拇指,发财手点个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冯提莫健身直播走光!直播间当场被封禁,网友嘲讽:“垫大欺客”

冯提莫健身直播走光!直播间当场被封禁,网友嘲讽:“垫大欺客”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4-06-12 16:33:27
3000万抗旱资金去哪了?河南财政拨3000万抗旱,结果老百姓不买账

3000万抗旱资金去哪了?河南财政拨3000万抗旱,结果老百姓不买账

三月柳
2024-06-18 16:06:45
58岁刘嘉玲户外跑步遇大雨!全素颜无偶像包袱,网友直呼不敢认

58岁刘嘉玲户外跑步遇大雨!全素颜无偶像包袱,网友直呼不敢认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4-06-18 15:42:28
社评:《我的阿勒泰》为什么让西方媒体破防?

社评:《我的阿勒泰》为什么让西方媒体破防?

环球时报国际
2024-06-20 00:00:24
凯特最新行程曝光!和威廉一起接孩子,坐飞机去美国治疗

凯特最新行程曝光!和威廉一起接孩子,坐飞机去美国治疗

金牌娱乐
2024-06-19 12:00:18
商务部打响“反西”第一枪,4国开始求和,美:不要轻举妄动!

商务部打响“反西”第一枪,4国开始求和,美:不要轻举妄动!

前沿天地
2024-06-20 08:18:06
反抗有罪,投降有理?我们为何要大力支持徐辉批判乌克兰的言论?(二)

反抗有罪,投降有理?我们为何要大力支持徐辉批判乌克兰的言论?(二)

静夜史君
2024-06-15 03:06:13
男人一天最多做几次?连续发射的危害你知道吗?

男人一天最多做几次?连续发射的危害你知道吗?

桃小夭
2024-06-17 08:56:59
明日夏至,无论贫富,别忘了吃“夏至七宝”,应季而食顺利入伏

明日夏至,无论贫富,别忘了吃“夏至七宝”,应季而食顺利入伏

今日养生之道
2024-06-20 09:47:16
大瓜!大连外国语大学一男生猥亵男同学衣服一年多,自拍导致露馅

大瓜!大连外国语大学一男生猥亵男同学衣服一年多,自拍导致露馅

火山诗话
2024-06-20 07:13:05
桂林遇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商户用船接送周边居民,镇上新娘坐消防车出嫁

桂林遇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商户用船接送周边居民,镇上新娘坐消防车出嫁

极目新闻
2024-06-20 00:40:17
打脸了!北大网友怀疑姜萍考试作弊,中科院博士说她写的比我还快

打脸了!北大网友怀疑姜萍考试作弊,中科院博士说她写的比我还快

云舟史策
2024-06-18 18:42:31
南京杀妻案吉星鹏被判处死刑,临刑前他全身抽搐流泪不止

南京杀妻案吉星鹏被判处死刑,临刑前他全身抽搐流泪不止

一度历史观
2024-06-14 12:56:49
流氓当时尚?漏裆裤、蟑螂头、姨妈裙:这些病态审美真长见识了!

流氓当时尚?漏裆裤、蟑螂头、姨妈裙:这些病态审美真长见识了!

史小纪
2024-06-20 15:40:49
以军批准对黎巴嫩真主党发动进攻的作战计划,会全面开战么?专家:以军兵力有限

以军批准对黎巴嫩真主党发动进攻的作战计划,会全面开战么?专家:以军兵力有限

红星新闻
2024-06-19 21:10:27
沪指险守3000点,悬着的心还在悬着

沪指险守3000点,悬着的心还在悬着

每经牛眼
2024-06-20 15:49:04
我和三上悠亚结婚了

我和三上悠亚结婚了

听风听你
2024-06-19 21:02:42
丁丁尺寸如口红,女生拒绝“床上嬉戏”?

丁丁尺寸如口红,女生拒绝“床上嬉戏”?

烟熙
2024-06-20 13:01:32
华为参与!全球首次,试验成功

华为参与!全球首次,试验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9 08:01:06
泄露举报者电话,令人不寒而栗

泄露举报者电话,令人不寒而栗

中工网
2024-06-19 08:04:05
2024-06-20 16:18:44
木禾投研
木禾投研
专注于上市公司深度分析
276文章数 18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小米SU7流量泼天,富贵却被蔚来接住了

头条要闻

占用房屋拒不腾退 日籍女子仗着外国人身份威胁要跳楼

头条要闻

占用房屋拒不腾退 日籍女子仗着外国人身份威胁要跳楼

体育要闻

绿军的真老大,开始备战下赛季了

娱乐要闻

叶舒华参加柯震东生日聚会,五毒俱全

财经要闻

日本银行巨头突然爆雷!

汽车要闻

售价11.79-14.39万元 新一代哈弗H6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数码
健康
房产
本地
艺术

数码要闻

华硕无畏 Pro15 2024 高能 AI 超轻薄本图赏:纤薄有型,简约时尚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房产要闻

海棠湾!一所重量级国际学校真的来了!

本地新闻

2024·合肥印象|用崭新视角对话城市发展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