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战胜叶文洁的拖拉机!

0
分享至

作者 —— 咖加用户:PRND21

她摸过这拖拉机,我也摸过这拖拉机,四舍五入我也是和三体星人对话过的。

我是一个看剧很慢的人,以至于电视剧版《三体》(严格说是1.地球往事)已经播完很久了,有声小说中二向箔已经第三次出现了,我的电视宇宙中年轻的叶文洁才刚刚看到雷达峰。

这是部中间节奏有点松,但原著爱好者会很喜欢的电视剧。我正沉浸在和小说如出一辙的场景中,作为车迷,脑子却不由得开始跑偏了……

哎有个奇怪的履带车!三体星人哪儿有履带好玩儿…

这款拖着木头爬来爬去、破烂得就像贫民窟违建、载着改变地球人命运的叶文洁驶向她未知命运的履带车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以至于我们未来的地球三体组织统帅,恐怕要明天才能上雷达峰。

在记忆中搜索片刻后,我突然意识到这款车我甚至还见过实物!只不过当时满身的锈迹、粗糙的工艺让我以为是村头小李车行在后院焊出来的“杰作”,也就没有深究。

(驾驶室有那么一点老式卡车味儿,但多杆式操纵机构显然是拖拉机技术)

既然在怀柔的荒院子和三体电视剧里都现身了,那这款从设计层面就裹着厚厚的时代包浆、破破烂烂的履带车,大概率就是批量制造的产品,也就一定有迹可循。

在各种关键词排列组合之后,我终于找到了这家伙的正式名称——集材-50拖拉机,也叫J-50拖拉机,松江拖拉机制造厂出品。“集材”是一个伐木业的专有名词——很显然,和一些多功能的农用通用型拖拉机不太一样,J-50的诞生就是为了木材运输。

和当年许多机械一样,传奇的J-50的技术基于苏联产品。二战刚结束时,为完成建设计划,苏联需要砍伐大量树木,然而问题来了:车不行。

我们都知道有一款很著名的、老少皆(不)宜的、非常适合消磨时光的越野游戏叫旋转轮胎,后来也叫泥泞奔驰(Mud Runner)。游戏的核心就是……你开着六七八十年代的经典苏联巨兽们,弄得满身都是泥巴,却还是拉不出来几趟木头,也不知道这木头得卖多少钱……

40年代情况还要更糟糕:这些6x6、8x8的怪物连图纸都还不存在,主力卡车还是欧美老卡车的劣质山寨版,马拉、人扛效率低得连慈父都接受不了。总不能真的靠俄罗斯大妈吧?

因此,履带式拖拉机牵引原木就成了最现实的选择——成果就是著名的KT-12集材拖拉机。这是一款目标明确、简单粗暴的苏式机械,人+有效+拉木头就可以了,其他免谈,所以你会发现它的车窗似乎是一些硬塞上去的通用件,盲区大得吓人——考虑到嘎斯66的档把在驾驶员斜后方,这种反人机设计好像也不奇怪。有更多问题就去问人民事务委员会吧,他们半夜会来答复你……

之后的KT-12A和TDT-40集材拖拉机都是KT-12的改进型,拖木头更有劲儿,故障率更低,盲区的事则完全没解决。

60年代早期投产的集材-50拖拉机,就是基于40年代的KT-12拖拉机技术,不过根据前期使用苏联原版的经验,进行了一定技术改进,并搭载了更强的柴油机——这也是“50”的由来:柴油机功率达到50年代改进型同水平的50马力。

在生产工艺仍然简单的前提下,驾驶室也比以前通透了许多,视野不再那么糟糕了,虽然驾驶室依然狭小和嘈杂——这东西可没什么Cab over设计,死沉的50马力柴油机就戳在驾驶室中,在两个座位间建起一座山。

好消息是这款拖拉机的主战场是东北等寒冷地带,“同桌的发动机”能让四面漏风的驾驶室多一丝温暖。

令人惊讶的是集材-50拖拉机(和其衍生品)的寿命。作为一款60年代投产的40年代技术拖拉机,J-50刚刚诞生时其实就已经落后了——当然,那时我国的机械生产还处于解决“有没有”问题的时期,老是老一点,但造得出来能干活,就比空白要好得多。

集材拖拉机这个市场容量不算很大,但当时同类产品也比较少,各地农机维修水平有限。因此J-50和其衍生车型J-50A虽然落后,但凭借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在许多林场都颇受欢迎——当地农机站鼓捣鼓捣,就能很顺利地继续工作。

因此,当时有不少相关文献,都是研究J-50/J-50A拖拉机“本土改进”的,比如在有设计缺陷的桥壳处加焊钢板抑制开裂、在强度不足的横梁处加焊钢管抑制弯曲变形等等。这些缺陷对于高速行驶的乘用车可能是致命到需要回购、销毁的严重问题,但对于这么一款最高时速远不到20公里的老式生产工具来说,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80年代的J-50A型集材拖拉机,进行了一定的技术改进,但外观和60年代没有明显区别,包括那个极具时代感的车头眼神,也依然没有雨刷)

因为负重大、越野爬坡能力强,集材50常被叫做“爬山虎”,在许多之前以伐木为重要业务的地区,它甚至是一个时代的纪念,会被像图腾般保留起来——虽然往往也破破烂烂的,因为几十年森林中的磕磕碰碰下,很少有J-50的驾驶室还能像刚生产出来时那么笔直,工人们也愿意把这些坑洼当作记忆的一部分。

(松江林场纪念用的J-50拖拉机)

内蒙古莫尔道嘎森林公园保存的“功臣号”集材拖拉机,这辆J-50A拖拉机生产于80年代中期,一直工作到2015年林场全面停止砍伐、转变为森林公园。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纪念碑,它享受了一定的翻新——不过更新的图片显示,这辆摆在那儿风吹日晒的拖拉机,很快就变得和翻新前差不多斑驳了。也许就像房子吧,它一直在使用,反而不容易老。

值得一提的是,《三体》小说中林场、红岸基地都位于大兴安岭地区,而现实中的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也正在这一大片林海中。在那个科幻宇宙里,这辆拖拉机(如果它也存在的话)的工友们,其中至少有一辆,载过改变地球命运的叶文洁。

更神奇的是,它虽然极速只有十几公里,但在另一个维度上,它走得更远——根据小说设定,叶文洁于2007年去世,直到8年后,这辆拖拉机才退役——甚至还不是报废。

更更神奇的是,这个故事甚至到这里还没有讲完,叶文洁去世了,她年轻时的拖拉机却还欢实得很……

树林砍伐停止、转变为景区后,一部分J-50(或者其衍生产品入50A、65等等)集材拖拉机被翻新、改造成了颇具特色的观光车!这观光绝对够Old School,因为拖着你…哦不是,载着你的,真的是当年的老牌“专业团队”,车轴上的油泥,有些论岁数我们还要叫声大哥……

(多雪地区的版本使用了宽履带,并遮盖了散热器)

更魔幻的在于,21世纪参数图片)的第二个十年,这款40年代技术衍生的神车,竟然还 有 新 车!

这次J-50…我们姑且用这个最早的名称吧,实际上它不止50马力…终于不用再拉木头,而用来喷水了!这款湖北江特改装的履带式消防车很显然基于当年叶文洁同款的集材拖拉机,但把后部拖原木的平台改为了消防器械仓,并配备的水炮和铲子。

来自一拖的新型柴油机有65马力,但考虑到功能和体重,极速只有12.45公里/时……

似乎没有安装尾灯,但这种车出现的地方,尾巴上有没有红灯,似乎也不重要了。目前这款车是否在产不详,但至少2016年,它还是一款“新产品”。

更神奇的是,这款车近几年似乎仍然在生产甚至更新……

松江拖拉机厂早已改组,经营似乎有些异常,官方网站也处于截瘫状态,但从官网的一些图片来看,它甚至还推出了进一步魔改版的集材-50 Pro Max……当然如今它到底有多少马力是个谜。

加强筋、等了半个世纪终于上岗的雨刷、模块化的组合式头灯、大大拓展功能性的前铲明明是很稀松平常的老设计,但出现在这款60年代诞生的超长待机拖拉机上,却突然有了一些赛博朋克感,可能因为时间过于撕裂了吧……

毕竟这是一款技术源于二战时期的拖拉机,叶文洁乘坐它时,还只是一个被迫害的小姑娘,而章北海在宇宙里发射陨石子弹(据推算应该是2019年左右)的时候,这货不仅没完全消失,甚至还没停产。

苏联没胜过它,叶文洁没胜过它,连英国女王也没胜过它。

比它更永恒的,也许就是死亡和税了吧……

战胜叶文洁的拖拉机!

她摸过这拖拉机,我也摸过这拖拉机,四舍五入我也是和三体星人对话过的。

我是一个看剧很慢的人,以至于电视剧版《三体》(严格说是1.地球往事)已经播完很久了,有声小说中二向箔已经第三次出现了,我的电视宇宙中年轻的叶文洁才刚刚看到雷达峰。

这是部中间节奏有点松,但原著爱好者会很喜欢的电视剧。我正沉浸在和小说如出一辙的场景中,作为车迷,脑子却不由得开始跑偏了……

哎有个奇怪的履带车!三体星人哪儿有履带好玩儿…

这款拖着木头爬来爬去、破烂得就像贫民窟违建、载着改变地球人命运的叶文洁驶向她未知命运的履带车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以至于我们未来的地球三体组织统帅,恐怕要明天才能上雷达峰。

在记忆中搜索片刻后,我突然意识到这款车我甚至还见过实物!只不过当时满身的锈迹、粗糙的工艺让我以为是村头小李车行在后院焊出来的“杰作”,也就没有深究。

(驾驶室有那么一点老式卡车味儿,但多杆式操纵机构显然是拖拉机技术)

既然在怀柔的荒院子和三体电视剧里都现身了,那这款从设计层面就裹着厚厚的时代包浆、破破烂烂的履带车,大概率就是批量制造的产品,也就一定有迹可循。

在各种关键词排列组合之后,我终于找到了这家伙的正式名称——集材-50拖拉机,也叫J-50拖拉机,松江拖拉机制造厂出品。“集材”是一个伐木业的专有名词——很显然,和一些多功能的农用通用型拖拉机不太一样,J-50的诞生就是为了木材运输。

和当年许多机械一样,传奇的J-50的技术基于苏联产品。二战刚结束时,为完成建设计划,苏联需要砍伐大量树木,然而问题来了:车不行。

我们都知道有一款很著名的、老少皆(不)宜的、非常适合消磨时光的越野游戏叫旋转轮胎,后来也叫泥泞奔驰(Mud Runner)。游戏的核心就是……你开着六七八十年代的经典苏联巨兽们,弄得满身都是泥巴,却还是拉不出来几趟木头,也不知道这木头得卖多少钱……

40年代情况还要更糟糕:这些6x6、8x8的怪物连图纸都还不存在,主力卡车还是欧美老卡车的劣质山寨版,马拉、人扛效率低得连慈父都接受不了。总不能真的靠俄罗斯大妈吧?

因此,履带式拖拉机牵引原木就成了最现实的选择——成果就是著名的KT-12集材拖拉机。这是一款目标明确、简单粗暴的苏式机械,人+有效+拉木头就可以了,其他免谈,所以你会发现它的车窗似乎是一些硬塞上去的通用件,盲区大得吓人——考虑到嘎斯66的档把在驾驶员斜后方,这种反人机设计好像也不奇怪。有更多问题就去问人民事务委员会吧,他们半夜会来答复你……

之后的KT-12A和TDT-40集材拖拉机都是KT-12的改进型,拖木头更有劲儿,故障率更低,盲区的事则完全没解决。

60年代早期投产的集材-50拖拉机,就是基于40年代的KT-12拖拉机技术,不过根据前期使用苏联原版的经验,进行了一定技术改进,并搭载了更强的柴油机——这也是“50”的由来:柴油机功率达到50年代改进型同水平的50马力。

在生产工艺仍然简单的前提下,驾驶室也比以前通透了许多,视野不再那么糟糕了,虽然驾驶室依然狭小和嘈杂——这东西可没什么Cab over设计,死沉的50马力柴油机就戳在驾驶室中,在两个座位间建起一座山。

好消息是这款拖拉机的主战场是东北等寒冷地带,“同桌的发动机”能让四面漏风的驾驶室多一丝温暖。

令人惊讶的是集材-50拖拉机(和其衍生品)的寿命。作为一款60年代投产的40年代技术拖拉机,J-50刚刚诞生时其实就已经落后了——当然,那时我国的机械生产还处于解决“有没有”问题的时期,老是老一点,但造得出来能干活,就比空白要好得多。

集材拖拉机这个市场容量不算很大,但当时同类产品也比较少,各地农机维修水平有限。因此J-50和其衍生车型J-50A虽然落后,但凭借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在许多林场都颇受欢迎——当地农机站鼓捣鼓捣,就能很顺利地继续工作。

因此,当时有不少相关文献,都是研究J-50/J-50A拖拉机“本土改进”的,比如在有设计缺陷的桥壳处加焊钢板抑制开裂、在强度不足的横梁处加焊钢管抑制弯曲变形等等。这些缺陷对于高速行驶的乘用车可能是致命到需要回购、销毁的严重问题,但对于这么一款最高时速远不到20公里的老式生产工具来说,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80年代的J-50A型集材拖拉机,进行了一定的技术改进,但外观和60年代没有明显区别,包括那个极具时代感的车头眼神,也依然没有雨刷)

因为负重大、越野爬坡能力强,集材50常被叫做“爬山虎”,在许多之前以伐木为重要业务的地区,它甚至是一个时代的纪念,会被像图腾般保留起来——虽然往往也破破烂烂的,因为几十年森林中的磕磕碰碰下,很少有J-50的驾驶室还能像刚生产出来时那么笔直,工人们也愿意把这些坑洼当作记忆的一部分。

(松江林场纪念用的J-50拖拉机)

内蒙古莫尔道嘎森林公园保存的“功臣号”集材拖拉机,这辆J-50A拖拉机生产于80年代中期,一直工作到2015年林场全面停止砍伐、转变为森林公园。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纪念碑,它享受了一定的翻新——不过更新的图片显示,这辆摆在那儿风吹日晒的拖拉机,很快就变得和翻新前差不多斑驳了。也许就像房子吧,它一直在使用,反而不容易老。

值得一提的是,《三体》小说中林场、红岸基地都位于大兴安岭地区,而现实中的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也正在这一大片林海中。在那个科幻宇宙里,这辆拖拉机(如果它也存在的话)的工友们,其中至少有一辆,载过改变地球命运的叶文洁。

更神奇的是,它虽然极速只有十几公里,但在另一个维度上,它走得更远——根据小说设定,叶文洁于2007年去世,直到8年后,这辆拖拉机才退役——甚至还不是报废。

更更神奇的是,这个故事甚至到这里还没有讲完,叶文洁去世了,她年轻时的拖拉机却还欢实得很……

树林砍伐停止、转变为景区后,一部分J-50(或者其衍生产品入50A、65等等)集材拖拉机被翻新、改造成了颇具特色的观光车!这观光绝对够Old School,因为拖着你…哦不是,载着你的,真的是当年的老牌“专业团队”,车轴上的油泥,有些论岁数我们还要叫声大哥……

(多雪地区的版本使用了宽履带,并遮盖了散热器)

更魔幻的在于,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这款40年代技术衍生的神车,竟然还 有 新 车!

这次J-50…我们姑且用这个最早的名称吧,实际上它不止50马力…终于不用再拉木头,而用来喷水了!这款湖北江特改装的履带式消防车很显然基于当年叶文洁同款的集材拖拉机,但把后部拖原木的平台改为了消防器械仓,并配备的水炮和铲子。

来自一拖的新型柴油机有65马力,但考虑到功能和体重,极速只有12.45公里/时……

似乎没有安装尾灯,但这种车出现的地方,尾巴上有没有红灯,似乎也不重要了。目前这款车是否在产不详,但至少2016年,它还是一款“新产品”。

更神奇的是,这款车近几年似乎仍然在生产甚至更新……

松江拖拉机厂早已改组,经营似乎有些异常,官方网站也处于截瘫状态,但从官网的一些图片来看,它甚至还推出了进一步魔改版的集材-50 Pro Max……当然如今它到底有多少马力是个谜。

加强筋、等了半个世纪终于上岗的雨刷、模块化的组合式头灯、大大拓展功能性的前铲明明是很稀松平常的老设计,但出现在这款60年代诞生的超长待机拖拉机上,却突然有了一些赛博朋克感,可能因为时间过于撕裂了吧……

毕竟这是一款技术源于二战时期的拖拉机,叶文洁乘坐它时,还只是一个被迫害的小姑娘,而章北海在宇宙里发射陨石子弹(据推算应该是2019年左右)的时候,这货不仅没完全消失,甚至还没停产。

苏联没胜过它,叶文洁没胜过它,连英国女王也没胜过它。

比它更永恒的,也许就是死亡和税了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主板IPO丨浙能燃气等待注册生效,毛利率低于同行,现金流充裕募资必要性存疑

主板IPO丨浙能燃气等待注册生效,毛利率低于同行,现金流充裕募资必要性存疑

时代商学院
2024-06-16 17:03:17
王思聪彻底栽了!黄一鸣孩子有“法定继承权”,万达迎来真公主?

王思聪彻底栽了!黄一鸣孩子有“法定继承权”,万达迎来真公主?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4-06-14 14:01:41
嫦娥六号即将返回地球,欧空局发声明终止合作:不会参与嫦六嫦七

嫦娥六号即将返回地球,欧空局发声明终止合作:不会参与嫦六嫦七

科学黑洞v
2024-06-14 18:50:32
阿里数赛全球第1名,被大家忽略的徐啸宇,到底有多优秀?

阿里数赛全球第1名,被大家忽略的徐啸宇,到底有多优秀?

冒泡泡的鱼儿
2024-06-15 10:35:02
下馆子点菜,这5种“脏菜”最好少点,厨师长:我自己从来不会吃

下馆子点菜,这5种“脏菜”最好少点,厨师长:我自己从来不会吃

阿龙美食记
2024-06-13 23:18:18
涉195名员工! 理想汽车派“大礼包”

涉195名员工! 理想汽车派“大礼包”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6 19:37:10
中老年男人,夏天少穿这4种“假时髦、真土气”衣服,显老又油腻

中老年男人,夏天少穿这4种“假时髦、真土气”衣服,显老又油腻

潮人志Fashion
2024-06-16 18:27:11
张本兄妹全军覆没!张本智和2-3不敌小勒布伦,日本男单被团灭

张本兄妹全军覆没!张本智和2-3不敌小勒布伦,日本男单被团灭

全言作品
2024-06-16 20:17:47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的五大反人性设计 除了猪 人类干不出这缺德事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的五大反人性设计 除了猪 人类干不出这缺德事

文雅笔墨
2024-06-14 17:52:50
《黑神话:悟空》被政治正确团队勒索 700 万美元“指导费”?

《黑神话:悟空》被政治正确团队勒索 700 万美元“指导费”?

IT之家
2024-06-16 12:02:23
江苏男子整理母亲遗物发现600万存单,银行:假的需要销毁

江苏男子整理母亲遗物发现600万存单,银行:假的需要销毁

丹宝说文史
2023-07-08 20:21:44
很严重了,我劝大家极限存钱吧,从现在开始!

很严重了,我劝大家极限存钱吧,从现在开始!

大忘路
2024-06-12 07:32:37
中国女排3-0波兰!涨大分甩远日本,锁定亚洲第1,还夺世联赛第4

中国女排3-0波兰!涨大分甩远日本,锁定亚洲第1,还夺世联赛第4

侃球熊弟
2024-06-16 21:52:04
她曾是安徽省省长,后出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如今70岁仍在奋斗!

她曾是安徽省省长,后出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如今70岁仍在奋斗!

历史龙元阁
2024-06-16 15:35:31
齐达内重回皇马!姆巴佩面子太大!超8万人见证,待遇令C罗羡慕了

齐达内重回皇马!姆巴佩面子太大!超8万人见证,待遇令C罗羡慕了

阿泰希特
2024-06-16 10:45:31
《玫瑰的故事》那么明显的穿帮镜头,竟没有剪掉,看着真是一脸懵

《玫瑰的故事》那么明显的穿帮镜头,竟没有剪掉,看着真是一脸懵

娱乐圈笔娱君
2024-06-14 17:55:48
英国首相苏纳克和他的鞋,英国民众盯着他的脚不放了

英国首相苏纳克和他的鞋,英国民众盯着他的脚不放了

好笑娱乐君每一天
2024-06-16 08:51:39
外媒:以色列面对真主党左右为难

外媒:以色列面对真主党左右为难

参考消息
2024-06-16 09:57:07
拿下NBL大合同!孙铭徽,牛啊!中国第一控卫真有能耐……

拿下NBL大合同!孙铭徽,牛啊!中国第一控卫真有能耐……

篮球实战宝典
2024-06-16 00:03:59
中纪委周末再打“虎”:正部级吴英杰被查

中纪委周末再打“虎”:正部级吴英杰被查

澎湃新闻
2024-06-16 11:26:26
2024-06-16 22:40:49
咖加车评
咖加车评
让我们携手成为车评大咖
759文章数 36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理想车友聚会多车连环追尾 组织者:突遭大雨 车距较近

头条要闻

理想车友聚会多车连环追尾 组织者:突遭大雨 车距较近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售17.68万-21.68万元 极狐阿尔法S5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游戏
房产
教育
艺术
本地

68天!最后的《喷射1》玩家已断开服务器连接

房产要闻

万华对面!海口今年首宗超百亩宅地,重磅挂出!

教育要闻

高考志愿怎么报?人民日报发布填报技巧→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