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郑庭笈被活捉,通过广播劝妻子“别去台湾”,此后全家命运如何?

0
分享至

1948年10月28日清晨,国民党第49军军长郑庭笈,在辽沈战役中被活捉。这一年,他43岁。

晚年,郑庭笈曾撰文回忆他这一天的心情,他称:

此时,我完全陷于绝望的阴雨凄风里。打败仗是军人的耻辱,而这一耻辱的最大内涵是:我半生的戎马生涯以失败告终了!将来会怎么样,我不知道……

是的,这位曾经无限风光的国军中将此时是绝望的。

以至当我军干部一片好心地让他换下单薄的国军军服,穿上暖和的棉大衣时,郑庭笈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他说:“只待一死,冷又何妨!”

在当时的郑庭笈看来:反正都是要死的人了,就穿着国军军服吧,也算是为他们那所谓的“党国”尽忠到底了!

十几天后,郑庭笈跟其他战俘一起,被送到了哈尔滨,进入了东北解放军官团。这里,关押着很多早前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军官。

与郑庭笈早前想象得不太一样,这里不像监狱,虽有围墙但院子里空地很大。他走进大门时,看见战俘们有的在院子里散步,有的在闲聊。

见到昔日的同仁,郑庭笈不知道该说什么。也就只有到这时,这些当年曾为了在老蒋面前邀功而互相算计的将领们,才不会一见面就吵。就这样,心情复杂的郑庭笈开始了他的战俘生涯。

对待这些国军军官们,我军的政策很明确:希望他们能通过写信及对外广播等方式,劝前线的国民党投诚,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

他们如果愿意配合,我军欢迎;他们若是不愿意,我军也绝对不逼迫。

郑庭笈进去的第3天,团里的何政委就找他谈话了,问他:你是否愿意给你那位在94军当军长的族兄郑挺锋写封信,劝他别再抵抗?

郑庭笈没有马上答应,也没有马上拒绝,他陷入了挣扎和犹豫中。

就在一个多月前,他还和郑挺锋一起吃过饭、喝过酒,如今自己已成了战俘。郑庭笈知道:就算自己不劝郑挺锋投降,他也离战败也不远了。毕竟,解放军有多厉害,他自己已经见识到了。

思考了许久后,郑庭笈还是决定动笔写信。

可能有朋友读到这儿会觉得很奇怪,这郑庭笈不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吗?刚被抓时,他不是连国军军服都不肯脱吗?

本期,笔者要跟大家说的,就是发生在一代名将郑庭笈身上的这些事:他为何会突然有所转变,不但劝兄弟别抵抗,还通过广播告诉妻子“别去台湾”?妻子是否听了他的话?此后,他们全家的命运如何?

一:他为何会转变?

如果说郑庭笈的转变是因为胆小,显然是说不通的。

毕竟,郑庭笈在抗日战场上有多不怕死,日本人清楚,他的老上级戴安澜将军也清楚得很。而这,也是他被俘虏后,我军会处处善待他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点,只需要用3件战事来说明:

第一战,1937年10月,忻口喋血之战。

当时,郑庭笈还只是个少校营长,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人,他一步不退,最后身中数弹,命悬一线。捡回一条命后,郑庭笈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重生。这一年,他32岁。

第二战,1939年,血战昆仑关。

当时,日本人出动了所谓的“钢”军,郑庭笈带伤不下一线,率部击毙日军名将中村正雄,震惊日本朝野,郑庭笈一战扬名。这一年,他34岁。

第三战,1942年远征缅甸。

当时,戴安澜曾在沙场上立下遗言:

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

5月中旬,戴安澜身受重伤。副师长郑庭笈一面率部突围,一面照顾戴安澜。戴安澜临终前,把郑庭笈叫到身边,要求他:一定要把兄弟们带回国。此后,临危受命的郑庭笈终于在血战数日后,冲破日军最后一道防线,带着戴安澜的棺椁回国。这一年,郑庭笈37岁。

就凭这3战,谁能说郑庭笈是贪生怕死之辈?

事实上,真正让郑庭笈发生转变的,无非两个原因:

其一,解放军以绝对的诚意,来对待这些抗过日的国军战俘。

刚被俘时,郑庭笈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毕竟当初他们“围剿”我军将士时的政策是: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个。

但郑庭笈被俘后,不管是吃的、住的,我军都从不亏待他。对比之下,郑庭笈当然明白两军的区别在哪。

其二,被俘后的郑庭笈想清楚了一件事:为什么明明兵力和武器都占优的国军,会输得这么惨?

到了解放区后,郑庭笈眼见着老百姓是如何热情对待解放军的,他一下子就明白了:蒋介石号称有800万兵力根本没用,共产党麾下是亿万普通老百姓,这样的仗怎么可能会赢?郑庭笈是黄埔军校5期的高材生,这个道理他不会不明白。

搞清楚了这一点,郑庭笈彻底服气了。20多年戎马,他恨自己现在才看清这一点。于是,在给兄长的劝降信里,他这样写道:

弟现在确已大彻大悟,吾哥勿谓弟自丧立场,替共产党说话。实则这些话,过去不是我不想说,不敢说,而是我不懂得说,现在我懂了,因此 也就敢想和敢说了……

信写完后,郑庭笈坦然了。11月16日,我军工作人员带着郑庭笈前往哈尔滨的广播站,念出了全文。

第二天,这件事就上了《东北日报》的头版。虽然最后其兄郑挺锋并没听他的,但这件事在当时起到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极大地瓦解了敌军军心。

二:告诉妻儿“别去台湾”

就在郑庭笈的广播引起全国关注时,在距离哈尔滨近4000公里外的海口,有一位名叫冯莉娟的妇人也在欣喜不已。

她,是郑庭笈的妻子。

10月份,郑庭笈在东北被俘后,机智的冯莉娟便带着5个孩子和年迈的婆婆,在海口低调地生活下来。此后,她一直在打听丈夫到底是生是死。

听到丈夫的广播时,冯莉娟已经拿到了前往中国台湾的船票。这些船票都是她托亲朋好友好不容易弄来的,对当时的国军亲属来说非常“宝贵”。

正当冯莉娟犹豫不决时,她又听到了郑庭笈在哈尔滨向全国发出的第二次广播。原来,郑庭笈在发表完第一次广播后,我军领导特意批准他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和家人取得联系。

在广播里,郑庭笈让妻子一定要保重,并告诉她:不要去台湾。同时,我军领导还叮嘱他向妻子承诺:他将来一定能再与家人团聚。

听到这则广播,冯莉娟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去中国台湾的想法,带着孩子们留在大陆,等待团聚的一天。

在没有见到丈夫的情况下,冯莉娟能做出如此明智的选择,是令人钦佩的。事实上,冯莉娟在国军将领的太太们里,一直是很有勇气及胆识的一位。

1941年,刚满17岁的冯莉娟在老家,遇到了时任营长的郑庭笈。当时郑庭笈已经36岁了,他喜欢她的大气,而她则喜欢他的勇猛善战,两人很快便在一起了。

婚后,两人一向相敬如宾,十分恩爱。1942年,郑庭笈远征缅甸,冯莉娟在老家苦苦等待。4月份,她收到了一份政府发来的“阵亡通知书”。

当时,所有人都以为郑庭笈死在了异国他乡,只有冯莉娟不信。她对旁人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一旦找不到他的遗骸,我坚决不去领抚恤金。

为了找到丈夫,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从南京出发,一路辗转,千里寻夫。等她都快到边境线时,才见到丈夫的部队。她冲到指挥车前问警卫:“郑庭笈在哪儿?”警卫惊讶得很,赶紧告诉她:在师部。

当一向不苟言笑的郑庭笈,在师部看见风尘仆仆的妻子时,久未展颜的他露出了笑容。听妻子诉说一路的艰辛,郑庭笈感慨万千。

得妻如此,是郑庭笈之幸。经此事后,郑庭笈对妻子更加疼爱。到他被俘时,夫妻俩共育有3女2子。

三:等待中的酸甜苦辣

等待是一件煎熬的事。

从1948年被俘,到1959年作为第一批特赦人员获得自由,郑庭笈经历了11年的改造岁月,冯莉娟和孩子们也苦苦等了11年。

在这11年里,郑庭笈自认过得很有意义。平时,他积极参加劳动。有空时,他便跟老战友说说以前做过的错事。因为表现良好,1953年夏天,工作人员还特意允许冯莉娟带着孩子来看他。

冯莉娟高兴极了,带着儿子又是坐轮船、又是坐火车,从海口赶到北京,只为见丈夫一面。

那天,在会客厅里,郑庭笈看着眼睛红红的妻子,心疼不已。他知道妻子肯定是哭过了,便赶紧安慰:“你受苦了!”几乎是同一时间,冯莉娟也说出了同样的话:“你受苦了”!

一句话,把两人都说哭了。站在一旁的儿子很懂事,叫了声“爸爸!”郑庭笈赶紧抱起孩子,亲了又亲。冯莉娟见了,破涕为笑地对丈夫说:也不刮刮胡子!看把孩子扎的。

这次见面后,夫妻俩对未来都更有信心了。冯莉娟索性把家搬到了北京,投靠了在北京当工程师的孩子他叔一家。

一开始,冯莉娟还以为在北京的生活会过得很艰难,没想到却遇到了两位丈夫的老友。一位名叫黄翔,另一位是郑洞国,这二位都是投诚了的国军将领。新中国成立后,他们都受到了重用。

有了他们二位的照顾,郑家在北京有了自己的住处,孩子们都在北京上了学。郑庭笈原以为,只要再等几年一家就能团聚了,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妻子却在1958年提出了离婚。

至于离婚的原因,郑庭笈很清楚:老百姓对反动派恨之入骨,冯莉娟出去找工作,人家听说她是战俘的妻子都不愿意用她。

在这种情况下,冯莉娟虽然一百个不愿意,也只能出此下策。毕竟还有好几个孩子需要养活,年迈的婆婆身体也越来越不好,她总不能事事都靠别人照顾,她得自己谋生。

郑庭笈本就心生内疚,二话不说便同意了离婚。

1959年12月,郑庭笈终于迎来了特赦。晚年的他,仍对特赦大会那天的情形历历在目:

他和其他战犯们一起,坐在台下等待着最终的人员名单。由于太紧张,郑庭笈一开始还没注意到长女郑心楠那天也来了,就站在礼堂的另一侧。郑心楠是接到通知,作为特赦人员家属代表前来的。

法官开始念名字了,第一个念的是杜聿明,接着是王耀武,郑庭笈听得很清楚:一共有10个人,里面有自己的名字。

此后,郑庭笈便只顾着抹眼泪了。等到女儿上台说话时,他才恍过神来,确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四:周总理助他一家团圆

被特赦后,郑庭笈和儿女们,以及在北京工作的弟弟一家都见了面,生活也安顿了下来。

一天,一位工作人员很神秘地通知他:明天有首长接见,请不要出去,到时有车来接。

对方没说要见什么人,也没说去哪里,当天晚上郑庭笈一晚上都没睡踏实。第二天下午,果然来了一辆黑色轿车到家里来接他。车子缓缓开进西花厅,郑庭笈才知道是周总理要见他们这些第一批被特赦的人员。

作为黄埔第5批学员,郑庭笈当然知道周总理,只是一直没机会和他近距离接触。后来在功德林,他又没少听黄埔一期的杜聿明等人说起周总理,更是心生敬佩。

当日,周总理和大家一一握手,并亲切交谈。走到郑庭笈身边时,总理问他家里人是否一切都安好。郑庭笈没想到总理会问这个,他回答:已经离婚了。

谁知,总理继续追问离婚原因,郑庭笈如实相告。总理一下子就明白,这对夫妻其实仍有情,便转身对大伙儿说:“你们要动员他们复婚呐!”一句话,说得郑庭笈感动不已。

总理发了话,大家自然都乐于当他们夫妻俩的“红娘”。

冯莉娟和郑庭笈离婚,本就是无奈之举。在旁人看来,既然现在丈夫已经出来了,总理还特意安排他进了文史馆工作,她现在应该早日回到丈夫身边。但冯莉娟却始终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她觉得自己当时提出离婚,是很对不起丈夫的。

看着二人这么别扭,身边人都替他们着急。后来,政协的领导索性把在外当工人的冯莉娟,招到单位当了个打字员。

正好郑庭笈在文史馆工作,平时经常需要送材料去给打字员,这样一来两人便经常有机会见面了。

有一回,郑庭笈去送材料,冯莉娟坐下来赶紧打字。为了找话题,郑庭笈便对她说:“领导说这些材料不急,叫你慢慢打!”冯莉娟听他这样一说,就想不通了,她问:别人的材料都是急着要,怎么你送来的领导都说不急呢?

这话说出口,两人其实都心照不宣了:这是领导们都在撮合他们。于是,郑庭笈赶紧把心里话都说了出来,称:他们都希望咱们重新在一起……

郑庭笈说的“他们”,不只是身边的同事们,还包括他们那几个懂事的孩子们。就这样,1961年春天,郑庭笈和冯莉娟正式复婚了。

办喜事前,夫妻俩没忘记自己的大恩人:周总理。他们特意托人带了封信给周总理,让他放心。当天,杜聿明、王耀武等人,都前来道贺。

郑庭笈一家在烽火岁月里分离,但正如他1948年在广播里告诉妻子的那样:他们一家最终团聚了。

不久,政府给他们家在灯市口分了房子。年过半百的郑庭笈,此后边在文史馆工作,边陪伴着家人。

与此同时,郑家孩子中也不乏人才,比如其长子郑心校就在1988年被任命为北京友谊医院院长。

虽然孩子们曾一度与父亲有隔阂,不太愿意正视他的过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慢慢理解了他。提及父亲的晚年,长子郑心校在2013年当着记者的面说过这样一句话:

那时候,父亲学着用瓷钵子蒸饭,一人一份儿;还会生蜂窝炉子……

而提到母亲,郑心校则说:在我心里,母亲是一位非常坚强和乐观的女性。

郑庭笈将军半生戎马,虽曾走错过路,但抗日有功,最终回到了人民当中。他能在关键时候,做出明智的选择,劝妻子“别去台湾”;而其贤妻能听丈夫的良言,选择留在祖国大陆。这两个选择,再加上周总理等人的助力,是他们全家能最终团聚在一起的根本原因。

1996年6月9日,郑庭笈在北京病逝,没有留下遗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广汽本田裁员赔偿金太过丰厚,导致员工排队抢裁员名额

广汽本田裁员赔偿金太过丰厚,导致员工排队抢裁员名额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15 00:48:00
回顾上海华山医生杀妻细节曝光,疑与出轨有关,妻子执意打掉二胎

回顾上海华山医生杀妻细节曝光,疑与出轨有关,妻子执意打掉二胎

琪琪故事记
2024-06-16 07:17:04
江苏新增号牌“苏X”?

江苏新增号牌“苏X”?

常州大喇叭
2024-06-16 16:05:55
《玫瑰的故事》:一场饭局两任男友,方协文与庄国栋差距太明显!

《玫瑰的故事》:一场饭局两任男友,方协文与庄国栋差距太明显!

烟花五月下苏州
2024-06-16 23:53:35
广州城中村简直是炼狱

广州城中村简直是炼狱

悠闲葡萄
2024-06-16 14:12:31
新一轮“降息”要来了?6月17日,周末的三大消息正式出炉!

新一轮“降息”要来了?6月17日,周末的三大消息正式出炉!

风口招财猪
2024-06-17 01:11:04
笑疯!玫瑰的故事:林更新问为何让我演渣男,导演:他们骂不赢你

笑疯!玫瑰的故事:林更新问为何让我演渣男,导演:他们骂不赢你

娱记掌门
2024-06-16 14:37:13
5-2到2-0!法国队太狠:11战仅输掉1场,姆巴佩4场0球+冲金靴

5-2到2-0!法国队太狠:11战仅输掉1场,姆巴佩4场0球+冲金靴

叁炮体育
2024-06-17 09:47:20
浓眉:当文班亚马强壮起来后 他会是联盟的大麻烦

浓眉:当文班亚马强壮起来后 他会是联盟的大麻烦

直播吧
2024-06-16 23:36:09
微博之夜邓超被保安拖走,网友:超哥终于被强制下线了!

微博之夜邓超被保安拖走,网友:超哥终于被强制下线了!

娱记掌门
2024-06-16 23:30:46
国足归化热门首次身披国足战袍亮相,效率堪比金靴,入籍时间敲定

国足归化热门首次身披国足战袍亮相,效率堪比金靴,入籍时间敲定

评球论事
2024-06-16 20:49:31
比亚迪历史首次在插混车上用柴油机!油耗降30%,省钱还提升动力

比亚迪历史首次在插混车上用柴油机!油耗降30%,省钱还提升动力

户外小阿隋
2024-06-16 03:29:23
你无意间看到过什么不该看的东西?网友毫无保留说出来,炸裂吃瓜

你无意间看到过什么不该看的东西?网友毫无保留说出来,炸裂吃瓜

趣味萌宠的日常
2024-06-16 17:20:15
欧洲杯2-1!莱万全场未登场阴沉着脸,替补席意外瞬间无法直视

欧洲杯2-1!莱万全场未登场阴沉着脸,替补席意外瞬间无法直视

bwb足球算个球
2024-06-17 01:04:59
温州六中46名学生出游溺亡,头七集体回教室上课,到底是咋回事?

温州六中46名学生出游溺亡,头七集体回教室上课,到底是咋回事?

阿胡
2024-06-06 12:38:23
六月份过后,三样东西要大降价,没买的一定要买

六月份过后,三样东西要大降价,没买的一定要买

最潮家居评
2024-06-16 18:16:13
真甜!北京理工大学举行2024年研究生毕业集体婚礼

真甜!北京理工大学举行2024年研究生毕业集体婚礼

一口娱乐
2024-06-17 02:52:15
1射0球!大英帝星化身哈兰德 英格兰一堆跑车零件被拼成拖拉机

1射0球!大英帝星化身哈兰德 英格兰一堆跑车零件被拼成拖拉机

雪狼侃体育
2024-06-17 09:48:28
和平峰会俄西隔空互动,普京停火条件引争议,战争将如何收场?

和平峰会俄西隔空互动,普京停火条件引争议,战争将如何收场?

邱震海
2024-06-17 09:40:38
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局长「杨鹏飞」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局长「杨鹏飞」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云头条
2024-06-16 23:19:40
2024-06-17 10:18:44
暴龙历史记
暴龙历史记
用心解读历史的厚重与庄严
4397文章数 210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乌和平峰会结束后 泽连斯基谈及中国改口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乌和平峰会结束后 泽连斯基谈及中国改口了

体育要闻

欧洲杯15亿豪阵险翻车:半场梦游 王牌打废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枝江酒业的补税单,张道红的下马威

科技要闻

OpenAI可能会迎来重大变化

汽车要闻

售17.68万-21.68万元 极狐阿尔法S5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手机
房产
亲子
健康
数码

手机要闻

博主:iPhone 16系列新增按键 苹果想培养用户使用习惯

房产要闻

万华对面!海口今年首宗超百亩宅地,重磅挂出!

亲子要闻

幼儿园被"隐形霸凌"过的孩子,有这些特点!老师不说,家长要知道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数码要闻

苹果 Apple Watch 摔倒监测功能“捣乱”,斯皮尔伯格演讲被打断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