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谭乔也没想到,会走到今天

0
分享至

谭乔是谁?

老成都人想必都看过他主持的《谭谈交通》。

年轻人嘛,知道他是B站上的新晋网红。

2018年后的短暂抑郁,让谭乔感到内心一度有些分裂。

但如果回头去看他主持的这档长达13年的交通普法节目,

你其实会发现,

谭乔自从渐渐走红后,他就一直有着三重身份了。

第一重身份自然是“谭警官”。

谭乔是成都交警,如假包换。

可他因为几乎每天都出镜,面对的事情又跟同事们完全不一样。

有一次,谭乔像往常一样,带着摄影师等节目工作人员上街。

眼前一辆帕萨特拼了命似地闯过了红灯。

等谭乔赶上前去把车截下来,

发现司机不但没系安全带,嘴里还正在喷云吐雾。

司机一眼也认出了是谭乔,赶紧把烟掐灭下了车。

一边说着对不起,一边说自己因为有急事才闯的红灯。

“你这烟倒是抽的快啊,眨眼就没。还有安全带,这怎么还在插槽里?”

司机继续求饶,请求谭乔节目播出时把他的脸和车牌号遮挡一下。

谭乔哭笑不得,把司机批评教育了一通。

临了,他送司机一个绰号,

真是个“蒙牛”司机,又会蒙人,又会吹牛。

司机听了,只能尴尬的继续道歉。

这就是交警谭乔在以前做节目的时候,经常遇到的情况。

节目要亲民、要好玩、要有市井气,

寓教于乐中,把交通普法的理念传播出去。

2005年节目筹拍前后,制片人周东就一直坚持这个理念。

当年,由电视台和市里的交管局,联合打造这档节目。

由于是交通普法,主持人是交管局选拔提供的。

可周东当时见了一茬又一茬的候选者都不满意。

因为交警执法有一套标准的程式,

要是在节目中呈现出来后,就像是工厂流水线一般枯燥。

谭乔就不一样了,在没有上节目前,

他在工作中就是一个“异类”,也可以说是“不听话”。

其他同事在工作的时候,都是按照流程来操作。

只有谭乔,每次上街处理交通问题,总想着跟大家多聊两句。

谭乔觉得,交警上街处理的就是人和人之间的矛盾,

如果不多了解多开导,对于处理问题其实是无益的。

也正是他的这种不一样的特质,最终让制片人周东看中了。

先是试录了一期,周东明显感觉要比之前的好。

确定下来后,又专门量身打造了“谭谈交通”这个栏目名。

但毕竟众口难调,节目刚推出的时候,明显呈现出两极分化。

有人觉得主持人油腔滑调,不像个交警。

也有人觉得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很好玩。

好在后一种情绪慢慢占了上风,

于是谭乔在节目中,便愈加强化了这种特质。

每天,谭乔、编导和摄影师三个人,一大早就得出门。

拍摄地既不能选太热闹的地方,容易影响交通。

也不能选择车流量少的街道,毕竟不是拍城市纪录片。

每天都有挑战,因为无法预测街上会碰到什么。

谭乔每次上街,都会争取寻找两段素材。

如果一个不行,另一个就能做备用的。

到了下午三点左右,他们必须得赶回去。

片子需要剪辑播出,多年来的时间点都掐得死死的。

节目最初,谭乔有新鲜感,观众也爱看。

每次在镜头前,为了调动起当事人的情绪,

谭乔的表情动作以及语言,都尽可能的很夸张。

但实际的效果永远是未知的。

毕竟每个人的个性不一样。

有的人喜欢在摄像机面前侃侃而谈。

有的人看到摄像机就变成了哑巴。

至于谭乔自己,几乎每天出镜,给人的感觉是他不像个交警。

他在逐渐走红后也曾坦言,

当交警只是谋个差事为生活,小时候的理想是科学家。

童年时代的发明,莫过于将炉火盖子自动掀开。

谭乔小时候,人们做饭都用蜂窝煤球。

不做饭的时候,炉灶里的火处于半燃半灭状态。

做饭的时候,再掀开上面的盖子,炉火就燃烧开了。

谭乔想法多,

他用一根麻绳,将炉灶盖和闹钟的发条系在一起。

然后再调好做饭时间,

当闹钟到点响起来,发条动力就能把炉灶盖子掀开。

这样一来,即便家里没人,到点了也能先开火。

谭乔的父亲在邮政局修车,母亲在供销社上班。

普普通通的市民,普普通通的生活。

小时候除了这些天马行空的“发明”,

谭乔也喜欢听收音机。

单田芳的评书,侯宝林的相声,给他带来了很多欢笑。

那时候他想不到,这些东西在多年后能让他运用到电视节目中。

童年的科学家梦没有变成现实。

后来职高毕业,由于没有分配到工作,他只能打临工。

帮厨、摆摊、工地上做小工,

17岁那年,谭乔走马观花一般的品味过多种底层工作。

好在一年后,他体检通过顺利入伍,成为了一名武警战士。

接下来就是三年波澜不惊的当兵生涯。

退伍后赶上了下海大潮,

谭乔也做过一段时间的小买卖,倒腾过电话。

后来又跑到贵阳给人安装电缆。

眼看这样漂泊不定的生活似乎要一直持续下去,

转机在谭乔23岁那年悄然降临。

那年夏天,父亲给他写信,市里在招交警。

谭乔果断赶回家报名应试。

就这样在1995年的冬天,

成都的街头出现了一位身着制服的年轻人。

虽然谭乔的脸上还带着青涩,

但每天哪怕在街头站上五六个小时,

他依旧精神抖擞。

这样的街头执勤,从23岁持续到33岁,整整10年。

他自始至终都喜欢在工作中多说几句。

为的是让违反交通规则的人,接受处罚时心里好受一点。

想来从一开始,他就是同事眼里的那个异类。

从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

谭乔亲眼见证了成都市区的马路越来越宽,

街上汽车越来越多,交通也越来越拥堵。

为此,每到早晚高峰,

站在街头的谭乔,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提高通行效率减少拥堵。

有一个时期,他执勤的路口要修高架桥,每天都非常拥堵。

高峰时期,他和七八个同事轮流执勤,累到手抬不起来。

即便如此,下班后的谭乔还在制作规划图。

但他的建议和规划上交后,没有任何回应。

直到有一天,他自作主张,

在执勤的拥堵路口用水泥墩围成了一个隔离栏。

这样一来,只需一名交警执勤就行了。

后来,谭乔还获得了两百块钱的设计奖励。

斗转星移,当年与自己一起考进来的同事,很多都晋升了。

只有他自己,每天仍旧站在街头。

时间一久,谭乔的内心也充斥了怀疑。

难道自己真的就要一辈子站在街头吗?

也就是那时候,制片人周东找到了他。

从此,谭乔的交警身份便有了一层新的含义。

他每天继续上街,只是不再是执勤,

而是通过节目的形式普及交通法规。

当初节目刚播出三个月,再次走到街上,

谭乔就被大家给认出来了。

那种被认同的感觉,让他激动了好几天。

为此,他开始像以前执勤一样,对节目的质量也更加用心。

为了让自己在镜头前更亲民更有趣,

谭乔开始疯狂的学习各种知识。

从社会热点到娱乐流行,从天文地理到街头巷议,

这样一来,不管在街头遇到什么人,

他都能从容应对,从容的跟对方在镜头前侃侃而谈。

最重要的是,每一期节目都会爆出一两段金句,让节目本身变得更好玩。

于是,节目的时长,也从最初的一刻钟延展到半小时,

最后又延长到了一个多小时。

播出的频率此前是一周五天,后来变成了每天都播。

就这样,谭乔成为成都乃至全国家喻户晓的红人。

不过,走红随之带来的又是全新的未知。

有外国姑娘想跟他谈恋爱,有人想跟他一起吃饭。

还有人千方百计违反交通规则,

为的就是在街头被谭乔逮住一次好跟他同时出镜。

红了之后,邀约自然也多。

各种电视节目,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交通宣讲活动,

都想请他出席。

有的节目知道谭乔没时间,还专程赶到成都去录制。

于是乎,大家能从影视剧里,突然看到谭乔的身影。

也能看到央视活宝撒贝宁,和他同台出现。

除了这些,最好的当然是各种机会。

有电视台出月薪3万挖他,就有电视台立刻涨到6万,

而且提前说好还分房子。

面对这一桩桩好事,谭乔还是觉得在家乡做个交警“巴适”。

当然除了好事,红人也有是非。

有一次,他开车在路上,看到前面的一辆车随意变道非常危险。

谭乔职业病骤起,超过去就问对方,

你会不会开车,是不是傻?

谁知司机一看是谭乔,立刻来了句:

谭警官啊,你怎么还骂人呢?

事情的性质立刻就变了。

谭乔这才意识到,成了公众人物,再也不能像过去那般随意。

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

哪怕是在网上,发的一些内容稍有不慎,

就会引来一些网友的阴阳怪气。

身边的应酬也多了起来。

从这场宴席赶到那场,酒是一轮轮的喝,

各种酒话也是一茬茬的听。

光是那句“没有我,就没有《谭谈交通》这句话”,

谭乔就从不同人的口中听到过好多回。

面对着光怪陆离,谭乔又一次出现了困惑与怀疑。

节目新意不再,压力越来越大。

关键是认识他的人越来越多,

而节目在制作的过程中,也失去了此前的光芒。

到了2018年,一切问题似乎突然爆发。

家里有人生病,自己也被抑郁困扰,

一度想要从二十多层的阳台上“飞出去”。

谭乔此前幻想过无数种节目结束的方式。

但或许从没想到,会是以自己得抑郁症的方式结束。

谭乔终结了节目,重新回到了办公室。

有同事却对他出言不逊,让他滚回去做名人。

谭乔没忍住,拳头差一点戳在对方的鼻梁上。

他想不通,为之奋斗了13年的节目,给众多人带去了欢乐,

未曾想最后却是这样的结局。

毕竟,身边的人都获得了成就,自己还是当年的交警。

谭乔曾提过离职,但没有被批准。

或许正是这种卡在半空,上下都够不着的感觉,

让谭乔看不清自己,究竟是观众眼里的名人谭警官,

还是从前那位普通的谭交警。

病情最严重的时候,谭乔能连续失眠一周。

之后突然又能昏睡好长时间。

如此循环往复,精神的折磨让谭乔苦不堪言。

从节目中消失的第二年,他被医生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谭乔不信,换了家医院后,

诊断结果变成了抑郁症外加中度焦虑。

他只能不情愿的接受药物治疗。

正是在这患病期间,他逐渐回归了自我,变成了谭乔。

节目停播那年,谭乔开始了第二段婚姻。

妻子是90后,比他小了21岁。

刚开始,这段爱情和婚姻承受了太多非议。

好在妻子佳佳,自始至终欣赏谭乔的年轻心态,

自己也能从他的身上感受更多的精神鼓励与开导。

2020年开始,谭乔的焦虑症状加重,他开始休病假。

家人的陪伴多了,尤其是女儿在前一年的出生,

让他的心态一点点发生了变化,谭乔也没想到,会走到今天。

此时的节目停播几年,

但一些网络主播将他此前的很多节目片段放到了网上。

没想到视频爆红,颇受网友好评。

于是,谭乔开始发布以前的节目片段,

如今他在B站上的粉丝量已高达427万。

他或许根本没想到,已到知天命之年,

会以另一种形式重回大众视野。

与此同时,他跟别的城市交通节目的交警联系发现,

很多同行跟他有着同样的症状。

当发现自己并非个体和异类后,谭乔便开始试着跟自己和解。

于是,渐渐走出阴影的谭乔,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福贵大爷。

福贵大爷是谭乔十多年前在节目中遇到的一位老人。

当年的节目中,他遇到了一位蹬着三轮车拉木材的老人。

老人平静的告诉他,自己无父无母,妻子也没了。

只剩残障的弟弟和一条黄狗相依为命。

这经历,有些像《活着》中的福贵。

即便如此,当年老人还是乐观的告诉谭乔,生活要往前看。

所以,十多年后寻找福贵大爷,

也算是谭乔与自己的和解。

2021年,谭乔在一个山村找到了老人。

这么多年来,老人又结了婚,而且也有了女儿。

生活虽然仍旧不宽裕,但希望已经在家庭扎根。

这次探寻,是谭乔自我治愈的起点。

他已经渐渐放下,

不再纠结别人是喊他谭警官,

还是同事中早已高升的人喊他小谭。

在川渝的话语体系中,“谭”和“乔”,本身就有傻的意思。

有人也曾不客气的喊过他为“谭绷子”。

这些都不再重要。

不管是哪重身份,

谭乔、谭警官、谭网红,哪怕是谭绷子,

都是不同时段里的自己。

文|711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江苏一居民楼发生爆炸 知情人:房东屋里有两人受伤 沿街理发店受波及

江苏一居民楼发生爆炸 知情人:房东屋里有两人受伤 沿街理发店受波及

极目新闻
2024-06-13 14:14:35
杠上了?菲海军发言人:无论中国做什么,仁爱礁军舰必须维修!

杠上了?菲海军发言人:无论中国做什么,仁爱礁军舰必须维修!

战域笔墨
2024-06-14 00:54:10
东风公司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数字化部原部长占东星接受监察调查

东风公司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数字化部原部长占东星接受监察调查

封面新闻
2024-06-13 08:49:13
72名台胞走进浙江大陈岛: 寻访长辈记忆,感受海岛发展

72名台胞走进浙江大陈岛: 寻访长辈记忆,感受海岛发展

环球网资讯
2024-06-12 11:03:24
1951年,小战士送炮弹见军长眼熟,意外发现是他“牺牲”19年的父亲

1951年,小战士送炮弹见军长眼熟,意外发现是他“牺牲”19年的父亲

古今档案
2024-06-01 23:29:16
笑死!线上2万人 看汪小菲带马筱梅40度天气爬长城,筱梅兴奋狂奔

笑死!线上2万人 看汪小菲带马筱梅40度天气爬长城,筱梅兴奋狂奔

郑丁嘉话
2024-06-13 16:44:44
CCTV5直播欧洲杯揭幕战:德国vs苏格兰 2大亿欧先生&哈弗茨冲锋

CCTV5直播欧洲杯揭幕战:德国vs苏格兰 2大亿欧先生&哈弗茨冲锋

智道足球
2024-06-13 14:42:49
银行取钱要派出所同意?相关方自己都知不合理了,还有人帮着吹?

银行取钱要派出所同意?相关方自己都知不合理了,还有人帮着吹?

走读新生
2024-06-13 10:32:30
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俄乌战争最起码给中国又争取了五年时间

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俄乌战争最起码给中国又争取了五年时间

曾经年少
2024-03-05 11:38:53
缺席最后4分钟!美媒:若东契奇没被罚掉 独行侠这场能赢吗?

缺席最后4分钟!美媒:若东契奇没被罚掉 独行侠这场能赢吗?

直播吧
2024-06-13 11:13:21
俄杜马制定“普京法”,无论战胜或战败,俄罗斯人将永远记住普京

俄杜马制定“普京法”,无论战胜或战败,俄罗斯人将永远记住普京

特特农村生活
2024-06-13 15:57:49
炸裂!那些震碎你三观的八卦!网友:真的是太劲爆了

炸裂!那些震碎你三观的八卦!网友:真的是太劲爆了

王二哥老搞笑
2024-05-30 12:26:57
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4-06-12 22:37:04
铁头敢去海参崴插上五星红旗吗?评论区一名大哥要出2万赞助铁头

铁头敢去海参崴插上五星红旗吗?评论区一名大哥要出2万赞助铁头

鬼谷子思维
2024-06-13 13:43:14
上海女子结婚,新郎全程搂着一脸深情,网友:鼻子高科技含量十足

上海女子结婚,新郎全程搂着一脸深情,网友:鼻子高科技含量十足

雅清故事汇
2024-06-13 18:08:43
俄罗斯莫斯科交易所指数一度跌破3100点

俄罗斯莫斯科交易所指数一度跌破3100点

界面新闻
2024-06-13 17:18:35
定了!海淀这个片区整体腾退!多地最新规划明确→

定了!海淀这个片区整体腾退!多地最新规划明确→

北京安置房大全
2024-06-12 20:47:17
许家印最大的保护伞,也得喊人一声“爷”

许家印最大的保护伞,也得喊人一声“爷”

老斯基财经
2024-06-13 18:58:28
新加坡门将发文呼吁中国粉丝停止网络转账,请大家理性支持,门店二维码已遮挡处理

新加坡门将发文呼吁中国粉丝停止网络转账,请大家理性支持,门店二维码已遮挡处理

极目新闻
2024-06-14 00:03:15
飞天茅台下跌后大量酒商面临亏损,不敢再继续回收茅台

飞天茅台下跌后大量酒商面临亏损,不敢再继续回收茅台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13 17:46:11
2024-06-14 06:16:49
满级大笑子
满级大笑子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15文章数 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森林北报案,称和汪峰的感情遭受压力

头条要闻

上海楼市新政后有业主熬夜卖房:比之前最低价高360万

头条要闻

上海楼市新政后有业主熬夜卖房:比之前最低价高360万

体育要闻

乔丹最想单挑的男人走了

财经要闻

私募大佬孙强:中国为什么缺少耐心资本

科技要闻

小红书员工仅1/5工龄满2年 32岁就不让进了

汽车要闻

升级8155芯片 新款卡罗拉锐放售12.98-18.48万

态度原创

健康
艺术
手机
旅游
数码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手机要闻

定价4999元,荣耀Magic V Flip要成为搅动折叠屏市场的鲶鱼

旅游要闻

山西文旅厅厅长与董宇辉拉家常:中午回家吃了饭

数码要闻

三星 Galaxy Watch 首款 FE 产品正式发布,199 美元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