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介盒子网站,支付几十至上千元不等的费用,可以选择各类网站发布软文,接单的网站中,包含一部分国家级国有新闻网站。
媒介盒子软文发稿平台的市场主体武汉媒介盒子网络科技公司,每天通过平台完成成百上千条软文稿件发布交易,收入流水暂无法知晓,但该公司公开信息显示,已被认定为科技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并获得上千万元的A轮融资。媒介盒子公司法人李霞芳,成立于2018年;关联公司武汉全能兄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刘纯。
据了解,国家级国有新闻网站对稿件选题、采写、审核、发布有严格流程,但是,在媒介盒子等软文发稿平台,任意普通人向平台支付费用后,再提交自己的软文稿件,部分稿件可能被拒发,但有部分稿件可以在几小时至一两天后通过网站公开发布出来。
业内人士据此提出4大疑问:
一、软文平台跟国有新闻单位究竟是什么关系?
通过软文发稿平台,任何人都有可能在国家级国有新闻网站发出稿子,而且价格、发稿时间等规则清晰,流程流畅,已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商业合作链条。平台和网站一定有成熟对接机制,究竟是何种对接合作机制?媒介盒子及业内同类软文平台目前均无明示。
软文平台上公然列出多家国家级知名国有新闻网站名称,标价售卖发稿服务,是否有得到这些网站的官方授权?媒介盒子及业内同类软文平台目前也无明示。
二、软文平台收的发稿费最终进了谁的账户?
大量的软文发布费用,通过软文发稿平台支付了出去,钱,是给了这些国家级新闻网站的单位账户、关联公司账户,还是流入了网站编辑或管理人员的私人腰包?(即使是新闻网站的业务代理公司,在网站发布新闻稿件也有严格的权限限制)。
三、稿件来源不明,是否存在巨大的信息风险?
如果是商业自媒体,在平台接单,明码标价自由交易无可厚非,但是,国有新闻单位,通过软文平台接到的不明来源稿件,作者身份不明,信息真伪风险如何控制?内容观点风险如何控制?原本严肃的新闻采编管理流程,正在受到威胁和挑战。
四、软文平台是否拉低了国有新闻单位品牌价值?
国有新闻单位本是权威的象征,且新闻单位也有对外从事经营的团队,但是,在软文平台类似“跳蚤市场”的主页上,多家权威新闻网站名字赫然在列:几百块钱就能在权威新闻网发出稿件。这不仅拉低了国有新闻单位的品牌价值,而且大量费用未直接进入新闻单位,被身份不明的多个中间环节分走。
综上:软文平台是否在挖新闻事业的墙脚?
以媒介盒子为代表的、正在蓬勃发展、且受到资本青睐的软文发稿平台,是否在挖国有新闻单位品牌的“墙脚”、经济收入的“墙脚”、管理制度的“墙脚”?建立在新闻采编法规对立面的“灰产发稿”行业及商业模式,是否该被主管部门严格调查、管理、肃清?
结语:受信息制约,若事实及观点有偏差,恳请批评指正;但以上4点具体疑问,望媒介盒子给予明确回应,以解疑惑。(时评作者:共鸣财经;转载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否则追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