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卸载短视频APP,只看纸书1个月,会和社会脱节吗?

0
分享至

这是一个挺有争议的“危险话题”。虽然是纸书编辑,但在号召“编辑就是要跟上时代、要熟悉互联网热点、营销为王”的大环境下,展开试验“卸掉所有短视频app,只看纸书1个月”,可能会有诟病——会不会和时代脱节?

那我只能亲身试一把。

最初决定把手机里短视频app们全部卸掉的原因,是因为我发现短视频、音频和网文的知识密度太低,当习惯了这样的“低知识密度”,自己越来越看不进去知识密度大的深度纸书了。

(注:这真的是有科学依据的。短视频的“爽”在于短时间刺激大脑分泌大量多巴胺。然而大脑会对高多巴胺产生耐受性,再次刷更多才能获得,人不刷就无精打采,而且很难做得动那些分泌多巴胺少的事情了。一旦习惯了高水平多巴胺的“爽”,人就没有动力去做困难的事了。

加上“队友”由于屏幕看太多伤眼,有了极轻度“飞蚊症”,这对一个靠专业性吃饭的人,基本是晴天霹雳。再加上《短视频耗神、“伤肾气”》等一系列的理论一忽悠,于是我果断觉得,卸了卸了,短视频一个不留。

X音、X手、X红书、B站……古德拜。(注:偶尔需要查资料,我会用B站,集中看完。然后立刻卸掉)

记录一下自己“无短视频APP”的每天24小时。

早晨5:50,起床洗漱、做早餐、吃早餐。古书抄补、练字静心。

如果你真的开始静心写字,会发现自己连早饭习惯都改了。心安静的时候,胃也自然会爱上“清淡”饮食习惯(会自然变瘦)——白水煮鸡蛋、不放糖油的蒸食、无糖纯牛奶或者无糖的美式咖啡,你自然就会觉得挺好吃的。油腻的垃圾食品根本不想碰。

早晨8:30,打坐半个小时。歇一歇眼睛,养一养神。有朋友可能说“我坐不住啊!坐5分钟就受不了了。”那可能是长期心神都在外边散着,收不回来。

我的解决方法有两个,第一还是先调胃。人的“心”和“胃”是同频共振的。胃里吃了一堆“燥热”、耗津液的高油、高盐、高糖、变态辣的食物和“快乐水”,怎么可能气能沉下来,怎么可能看得进去书——肯定想刷“同频”浮躁的短视频。宇宙同频吸引,恶性循环。

第二就是:……硬坐着。真正难受也就那么几分钟。呼吸,什么都不想。有非常多关于“静坐”方法的书,八万四千法门,总有一个方法适合你。

通勤大概需要40分钟。基本上,等地铁的“碎片时间”,人肯定会把必要的消息都处理一遍。如果已经“无新消息”情况下,会看纸书。

怕地铁看书太吵的话,一个降噪耳机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剩下的那点声音,当抗干扰练习了。

如果你的工作是个人专注性(比如创意、码字等),而非沟通性工作的时候,可以把手机设成“专注模式”。很多手机系统都带这个功能,你可以根据需求自己设定。

我的“专注模式”基本是允许微信、电话、短信这三个APP通知,保持基本的工作联系、让别人能找得到自己。有的“大厂”有专门的工作APP、钉钉等等,根据需求挂上。

其他的APP,只要它不跳出弹窗打扰自己就可以了。

基本等到下班后,人的眼睛盯了一天屏幕已经很累了。之前还在地铁里看书,后来发现受不了。干脆心一横选择骑共享单车回家——需要50分钟左右。既低碳出行锻炼了身体,又不费眼睛,还不耽误回家时间。

如果白天工作认真,其实8小时脑力劳动真的很饱和了。大脑基本是懵的。兜兜风,哪怕是北京土大的空气,也觉得户外真的挺好。

人一定要有犒劳机制,要允许自己辛苦一天放肆一下。往往“剁手党”都是压抑太久。

如果想要“专注的快乐”,我的解决方式是不限制电子产品or屏幕、但只能一个晚上只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儿,比如:

  • 写稿砸。(啊,我真的是天选码字人)

  • 看电影。

  • 跟队友一起看书。

  • 被动地被队友拉过去看书。

  • 被动地被队友拉过去夸书。(如:“哇靠,真牛BB啊,哥们你这买的太值了。啧啧啧有眼光”等一系列只要不花我的钱就随便夸的话。)

  • 被动地被队友拉过去听他“讲书”。(比如队友一喝多了,就开始讲《文心雕龙》或诗词理论,不听不行。不听今儿晚上过不去了。)

  • 骂骂咧咧地帮队友打包快递、收拾书。

真正睡觉关机的都是“狠人”,我显然做不到,总是担心这担心那。但可以把手机改成“睡眠模式”——很多系统的睡眠模式,都可以只能过滤APP推送通知等等。可以设置“允许打扰”的白名单——比如父母、重要联系人等等,有备无患。

手写日记这事儿,很助眠。基本上写写就困了,可以直接“躺平”。

这么做,会不会跟社会脱节呢?

我的经验是,可能会慢2-4小时,但不会脱节、不会错过热点。总体来说,利远远远大于弊。

弊端1:是否会错过热点?

卸载短视频APP们最大的争议,就是自己不能第一时间刷到短视频平台的“新热点”。卸载后,我偶尔会刷下微信朋友圈,得知消息基本是“二次发酵”后的传播,要慢2-4小时左右。比如前一阵爆热的《二舅……精神内耗》视频,当然第一消息是在B站。第二阶段传播是朋友圈零星的截图、分享或讨论,第三阶段才是有完整内容的、被各类大号“再次深挖”的深入探讨。

当然,这和工作性质有关。如果不是做新闻采编类必须24小时跟热点,我个人觉得真的没必要。只要自己保持在同龄人的生活节奏,新闻最快知道和最慢知道,差不过6小时。——队友的反应更慢,他的朋友圈都是书友,到了晚上才开始关注。差这半天吗?感觉生命没丢啥。先知道半小时又如何?

那些根本禁不住“二次传播”的热点,大部分也没什么价值。烟花一样瞬间即灭——就像是“带着狗去做核酸、狗吓得腿抖”都能上热搜,请问这图啥?

弊端2:错过新知识吸收渠道?

再说卸载短视频APP们的第二个“争议”。可能很多人担心,短视频平台上也有很多知识性内容啊!比如各种讲解课程等等,都讲的很好,而且往往只有抖音号,不在其他平台讲。

我的想法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看自己需不需要这些“讲解课程”。大部分在短视频平台讲课的,都是一些知识密度很低的“基础课”,或者是“兑水搬运工”——把书上知识密度比较高的内容,兑点水、加点料,做成短视频平台的课程。

它们的“平替”产品很多——除了纸书,如果非要音视频的话,可能我更会选择“喜马”这样已经经过编辑加工、筛过一轮的音频(还省眼睛),或者有出品人和团队、评分较高的系列视频节目。至少它们经过专业团队的审核加工,并且逻辑是“有底线”的——我之前注册了抖音,然后卸掉了。发现我永远刷不到底、永远有下一条。像是赌场永远没有提醒时间的钟表。

短视频的课,就像是吃别人嚼过的馍——省事好消化,但有点内个味儿。如果牙口还好的话,自己动手啃纸书吧。

还是《红楼梦》薛姨妈的话好,吃螃蟹要自己剥,“我自己剥着吃,香甜。”

好处1:时间多了,效率突然提升100%

卸了短视频APP的第一个好处,就是发现时间一下子多起来。没了“时间杀手”,如果你是工作时间比较自由(需要独立完成某项工作)的职业,比如设计师、编辑、策划……那效率提高100%是没问题的。码个字,日码3000字不眨眼。而且主要是不累。

好处2:眼睛和颈椎,得到了“嗨皮”

其实我觉得长时间看纸书没有那么费眼,甚至如果保持端正坐姿的话,固定的办公电脑屏幕也没有特别费眼(因为屏幕滚动慢)。真正特别费眼和颈椎的,是屏幕跳动很快、划来划去飞快滚动的手机短视频。

短视频刷太多,眼睛“飞蚊症”真的容易找上你的。走过路过,可以了解一下。队友的眼睛之前因为地铁刷抖音太多,出现了轻微飞蚊症。戒了一段短视频,缓解了。

好处3:气力足,作品质量才好

我觉得卸载短视频,最大的好处在于“精力足、心气沉”——尤其对于需要脑力劳动的人群。人过30岁,最宝贵的是“精力”。按照中医观点,刷手机短视频太耗“肾精”了。少看点,多打坐,养养神。只有“神”养足了,脑力工作才能有精力去想、质量才高。

如果是需要“匠人精神”的文化行业——比如文物修复、艺术品创作、甚至包括编辑深入看稿子……一个沉稳的心境,几乎是致命性重要的。

好处4:保持安静,创意灵感才能源源不断

像编辑这样的集策划、脑力和心力的工作,什么最重要呢?当然,跟随热点是重要的,但肯定不是第一重要的(不然去做专业营销岗好了)。一个编辑身体最宝贵的财富,是脑子里的才思。当你有一天写不出东西、才思枯竭,基本上比死了还痛苦。

但是,久思伤神。而打了各种肾上腺素、刺激性的浓缩短视频,看多了特别耗神。会让编辑本来就易疲劳的神,加倍伤下去。可能自己没啥感觉,但你会突然有一天发现:脑子不想动,写东西不如以前了。

队友说,之前晚上能熬夜写文章,多晚都能整完。后来由于上下班地铁上刷2个小时短视频过于入迷,晚上脑子只想“躺平”。写两笔,也是把word被迫打开营业,撑两下洗洗睡了。只能趁着早晨精神足的时候把很困难的考证文章写完。

活在人声鼎沸中的人,可以是非常优秀的读者。

但只有在“一步以外”的观察者,才适合做编辑。

一颗冷静的大脑和安静的心,才是编辑最好的朋友。靠它吃饭、靠它欢喜伤悲。

好好珍惜你的“朋友”。

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陈松伶瘦出新高度!减重30斤,面部线条棱角分明,53岁状态极好

陈松伶瘦出新高度!减重30斤,面部线条棱角分明,53岁状态极好

听栀子说
2024-06-20 21:44:44
台湾新任陆委会主管邱垂正:我们的祖先来自对岸,但我们只是华人

台湾新任陆委会主管邱垂正:我们的祖先来自对岸,但我们只是华人

小新历史
2024-04-29 17:28:45
济南一女子被读大学的儿子杀死,整整15分钟,她没有任何求救

济南一女子被读大学的儿子杀死,整整15分钟,她没有任何求救

纸鸢奇谭
2024-06-19 08:41:53
泰国未翻盘!日本女排半决赛胜巴西重返亚洲第一,中国还领先7分

泰国未翻盘!日本女排半决赛胜巴西重返亚洲第一,中国还领先7分

排球黄金眼
2024-06-21 03:13:29
广东落马厅官刘正让:边腐边升,后期却升不上去

广东落马厅官刘正让:边腐边升,后期却升不上去

大师兄爱写作
2024-06-20 00:38:06
国家第四次动员,买房你敢不敢跟?

国家第四次动员,买房你敢不敢跟?

米筐投资
2024-06-20 07:10:24
周深获奖风波升级,张杰亲下场发文内涵,官方解释搬石头砸自己脚

周深获奖风波升级,张杰亲下场发文内涵,官方解释搬石头砸自己脚

叶二娱评
2024-06-18 16:53:26
山东省公安厅原厅长孟庆丰逝世,享年91岁

山东省公安厅原厅长孟庆丰逝世,享年91岁

澎湃新闻
2024-06-20 18:34:26
中国女排完败日本,惠若琪指出输球原因,张常宁领衔二队铩羽而归

中国女排完败日本,惠若琪指出输球原因,张常宁领衔二队铩羽而归

海宝爱体育
2024-06-20 19:35:40
10年前神秘失踪的马航MH370发出了信号!失踪 事件之谜有望揭开

10年前神秘失踪的马航MH370发出了信号!失踪 事件之谜有望揭开

王二哥老搞笑
2024-06-20 21:43:15
赴陆参会后,连胜文回台报告,发现不对劲,赖清德突然成立委员会

赴陆参会后,连胜文回台报告,发现不对劲,赖清德突然成立委员会

小影的娱乐
2024-06-20 10:41:16
2024年高龄补贴开始发放,70周岁以上就能领取吗?每月有多少钱?

2024年高龄补贴开始发放,70周岁以上就能领取吗?每月有多少钱?

社保小达人
2024-04-30 09:35:33
上港迎来久违的6大强援助阵,本轮足协杯亮相首发,多条大鱼领衔

上港迎来久违的6大强援助阵,本轮足协杯亮相首发,多条大鱼领衔

罗掌柜体育
2024-06-20 20:22:59
6月19日俄乌:吕特将成北约新秘书长,海王星导弹致俄油库损巨大

6月19日俄乌:吕特将成北约新秘书长,海王星导弹致俄油库损巨大

山河路口
2024-06-19 16:57:15
乌克兰太凶残了!俄军空降师师长汽车被炸瞬间画面曝光

乌克兰太凶残了!俄军空降师师长汽车被炸瞬间画面曝光

亡海中的彼岸花
2024-06-19 10:15:22
知青往事:一件白的确良衬衫,是他一辈子对对父亲的亏欠

知青往事:一件白的确良衬衫,是他一辈子对对父亲的亏欠

草根情感故事茶社
2024-06-20 08:44:32
豪横!童瑶继子王政源购27万单车,穿骑行裤女性特征明显惹争议!

豪横!童瑶继子王政源购27万单车,穿骑行裤女性特征明显惹争议!

小咪侃娱圈
2024-06-19 11:43:42
【李霁野】鲁迅晚年幻灭,对中共说:你们来到,先杀的恐怕是我?

【李霁野】鲁迅晚年幻灭,对中共说:你们来到,先杀的恐怕是我?

年之父
2024-05-04 06:10:03
变态,但能恢复视力的 5 个小技巧

变态,但能恢复视力的 5 个小技巧

今日养生之道
2024-06-18 10:16:48
中央5台直播美洲杯时间表:CCTV直播阿根廷揭幕战吗?CCTV5节目表

中央5台直播美洲杯时间表:CCTV直播阿根廷揭幕战吗?CCTV5节目表

刺头体育
2024-06-21 03:33:02
2024-06-21 10:16:49
做書
做書
有关书籍出版的十万个内什么
1220文章数 177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美媒:苹果正与百度阿里百川等谈AI合作

头条要闻

媒体:中国外交部刚批评美国 五角大楼就送来"神助攻"

头条要闻

媒体:中国外交部刚批评美国 五角大楼就送来"神助攻"

体育要闻

1-0"吊打"意大利 西班牙这就叫冠军相?

娱乐要闻

叶舒华参加柯震东生日聚会,五毒俱全

财经要闻

普华永道,引火烧身

汽车要闻

售价11.79-14.39万元 新一代哈弗H6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房产
游戏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2024·合肥印象|用崭新视角对话城市发展

手机要闻

曝小米14T系列影像将迎来重大突破 给友商上压力?

房产要闻

海棠湾!一所重量级国际学校真的来了!

《超越善恶 20周年纪念版》6.25发售 登陆全平台

军事要闻

以军发言人公开表示"哈马斯无法被消灭" 以政府反驳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