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39军军长吴信泉开闸放水,一枪不放淹死美军

0
分享至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古有关羽水淹七军,今有吴信泉水淹美军。”这是朝鲜战场第四次战役后,志愿军内部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

吴信泉在朝鲜战争第四次战役中巧用地形,借汉江水攻破以机械化著称的美第10军,创造了志愿军入朝以来战损比的最低记录。

此次战斗不仅极大地保证了入朝部队的有生力量,还拖延了美军的反攻步伐,为大后方志愿军兵团赶赴前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那么,当年在朝鲜战场上,吴信泉究竟是怎样巧施水攻的呢?

水淹美军第10军

时间来到1951年4月9日的朝鲜华川郡战场,美军第10军先头部队陆战一师,在4天时间里已向志愿军驻守的288.4高地发动了不下十余次冲锋,但无一不被志愿军打退了回来。

随着第10军大部队的陆续到来,在此地酣战四天四夜的陆战一师决定不再继续与志愿军缠斗,想快速渡过位于华川大坝下游的汉江,赶赴北方战场。

当日凌晨,陆战一师一边为后续部队搭建起过江浮桥,一边向汉江两岸的志愿军发起进攻,掩护大部队过江。

在美军密集炮火和空军力量的支援下,驻守在汉江两岸的志愿军第39军苦苦支撑。

可39军军长吴信泉心里非常清楚,他们即将迎来一次反攻。

就着这时,一直紧盯江面的哨兵传来消息:“美军浮桥搭建完毕,装甲部队已开始上桥过江!”

吴信泉听完,立刻发电驻守在华川大坝的侦查科科长蔡愚。

“现在大坝情况如何?”

“报告军长!大坝积蓄了8天的水量,已经到达极限!大坝闸门全部由我军控制,随时可以开闸放水!”

忙活这么多天,终于等到了这个战机,吴信泉一边听取从前线不断传回来的战报,一边计算着洪水到达下游的时间。

终于到了凌晨两点钟,吴信泉向蔡愚发出命令:“开闸!”

蔡愚听到后,立马带人将所有水闸破坏殆尽。这一刻,水库中积蓄了近10天的水喷涌而出,向着下游的汉江呼啸而去。

与此同时,在江两岸顽强抵挡敌军的39军将士不断往山上和高处撤离,给美军第10军“创造”渡江环境。

此时,下游的美军第10军大部队全部抵达汉江,汉江上已有两座浮桥搭建成功。

第一批坦克、机动部队正缓缓地驶上桥梁向北岸开去,更多的大部队则是暂时先于南岸休整。

多日的急行军使得美军战士身心疲惫,此刻他们正在江边悠闲地欣赏着风景。

可这些美国大兵怎么也不会想到,一场灭顶之灾即将降临在他们头顶。

随着上游水库超大体量的洪水倾泻而下,不到一个小时,汉江下游整体水位就急剧上涨了1米多。

此刻岸边的美军才逐渐意识到情况的不对劲,可当他们反应过来时为时已晚。

一泻千里的江流直接将美军架设在江上的浮桥冲垮,正在桥上向着对岸驶去的装甲车和坦克,像玩具一样被冲进汉江,在江里随波荡漾着向远方飘去。

很快,江水没过堤岸,朝着岸边的美军席卷而去。

因为江边的视野比较开阔,第10军的炮兵阵地便紧靠江边布置。

他们刚刚将阵地架设好,面对汹涌而来的洪水,一时间根本不知道要逃往何方,整个炮兵阵地瞬间被洪水吞没。

此时,岸边还有不少仍在帐篷里休息的美国士兵。

听到洪水来临的那一刻,他们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就已经被江水连同帐篷一起裹挟着冲进了江中。

而旁边公路上等待着过桥的机械化部队也没有幸免于难,不少连队连人带车直接被大水冲走。

先头部队陆战一师,这才明白为何志愿军会死守288.4高地,因为那里正是前往华川水坝的必经之路。

美军第10军损失惨重,大半装甲部队要么直接被江水冲走,要么因为电路短路烧毁而出现故障,大量美国士兵被大水冲走,吴信泉的水淹美军计划大获成功。

天亮之后,剩余的美军队伍开始组织对志愿军的反攻,他们一边向驻守在汉江两岸的39军大部队发起进攻,另一边则是派遣士兵继续夺取华川大坝的控制权。

彼时,正面战场上的美军士兵刚刚经历过一场洪水的洗礼,早已溃不成军。

面对39军的严阵以待,美军第10军完全丧失了进攻的欲望,被打得丢盔弃甲,完全忘记了自己是进攻方的身份。

再到后来,正面战场的美军部队甚至放弃了进攻,将希望寄托于华川大坝的夺取成功,从而借助机械化部队的优势开赴汉江以北的战场。

然而,288.4高地志愿军铁桶一般的防守还是击溃了美军最后一点希望,迫使他们只能在原地等候。

几天后,华川大坝泄水完毕,39军也随之撤至江北。

第10军虽然还保留着半数力量,可在路面泥泞难行的情况下,以机械化著称的第10军深陷泥沼寸步难行,足足花了7天时间才走完原先预定的半天路程。

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几分钟的差别可能就会影响一场战争的走向,何况是一周时间。最终,第10军因贻误战机被迫放弃了进攻。

在吴信泉的指挥下,39军以极小的代价重创了美军第10军,不仅给后续大部队的集结争取到了充裕的时间,更是最大限度的保存了朝鲜战场有生力量。

那么,这样一种绝妙的战术安排,到底是怎样想出来的呢?时间还要回到第四次战役前夕。

制定水淹美军计划

朝鲜战争第三次战役过后,志愿军已经接连取得三场大胜,联合国军也被逼退至北纬37度线附近。

彼时,志愿军战士们由于连续作战十分疲惫,后勤补给也跟不上。于是彭老总命令部队暂缓进攻步伐,转入休整状态。

而美军上将李奇微在接任联合国军总司令位置后,开始着手对志愿军发起反攻。

至此,双方攻防角色互换。

1951年1月25日,李奇微吹响了对志愿军的反攻号角,并发明了一种磁性战术。

企图利用其机械化军队的速度优势,对志愿军实现快速包围、分割。彭老总命令部队进行防御作战,利用纵深节节抵抗。

面对来势汹汹的联合国军,志愿军且战且退,利用纵深进行机动防御。

4月1日,吴信泉接到彭老总命令,带领39军前往华川郡一带,阻击即将跨越汉江、到达北部战场的美军第10军,将其阻挡在华川郡。

接到命令的第一时间,吴信泉便把华川郡地形图拿了过来。

这位出身红军的老兵,深知面对武器装备之精良远超我军的美军,暂时不能与之在正面战场直接交锋。

更何况39军目前正面临着缺粮少弹、极度疲惫的情况,一味的防御根本支撑不了太久。要想完成指挥部下达的命令,必须利用华川郡的地形做些文章。

吴信泉看着眼前的地图陷入了沉思,究竟从哪里寻找突破口呢?

就在这时,华川与春川之间的一处大坝映入了吴信泉眼帘,吴信泉顿时计上心头,即刻命令侦查科科长蔡愚前往大坝考察情况。

蔡愚回来后,将此大坝的情况一一汇报给了吴信泉。

此大坝名为华川大坝,正好位于汉江的上流,现在虽不是雨季,可随着天气逐渐回暖,上游冰川开始消融,大坝已经开始蓄水。

吴信泉听完一拍桌子喊道:“好!”

旁边的蔡愚不知道军长是何用意,问道:“军长,好什么?”

“古有关羽水淹七军,今天我就来个水淹美军。”

蔡愚听完,顿时明白了吴信泉的用意,随即奉命前去控制大坝,关闭大坝阀门,开始蓄水。

当时,115师师长王良太正在指挥部汇报军情。听到吴信泉的计划后,王良太建议道。

“军长,到时候不如把大坝直接炸了!目前形势尚不明朗,华川大坝现在掌控在我军手中,可日后未必就不能为美军所用,倘若他们以后也用相同的方法来对付我军,我们也很难招架。”

吴信泉听完摆了摆手,

“如蔡愚所说,这是座民用大坝,是当地老百姓发电用的,如果直接炸毁影响不好,还是尽量少损坏一些吧,到时候让蔡愚把闸口破坏掉就是。”

紧接着他又说道,

“我们不能学蒋介石,当年他为了打胜仗,不顾百姓死活,炸开了花园口大坝,导致80万老百姓流离失所。我们当时可是恨得不行,现在我们不能让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朝鲜的百姓身上。”

可39军的动向引起了美第10军先头部队陆战一师的注意。虽然不知道志愿军在谋划什么,但出于谨慎考虑,美军还是向华川大坝发起了进攻。

美陆战一师三团一营向大坝接连发动了两次冲锋,但都被早已在288.4高地严阵以待的115师344团1连击退。

美国士兵久攻不下,陆战一师师长开始调派空军支援,一时间288.4高地被数不清的燃烧弹、凝固汽油弹炸成了一片火海。

不过,面对美军空军队伍的重拳出击,一连的战士们却鲜有伤亡,因为早在数日之前他们就接到了死守水坝的命令。

料想到美军一贯的作战特点,一连的战士们在后面的时间里只干了一件事,就是修建防御工事。

每天超过14个小时的工程作业,一连的战士们在这片高地修筑了1800公尺的堑壕、400公尺的暗壕,专门应对美军的空中轰炸。

250多处射击工事、11处地堡、一条800公尺长专门应对坦克的坑沟。

此外,战士们还破坏了通往水坝的200多公尺道路,靠近华川湖的几处可登陆区域也被尽数摧毁。

战士们的掩体、沟壕周围,全部用粗壮的圆木和厚重的积土覆盖,各作战单位之间均有暗道相连,288.4高地被构建成了一处极具稳固支撑的环形坚固防御阵地。

当陆战一师的士兵冲上山时,一连的战士们利用隐蔽的地形,轻易便将敌军击退。而当美军的飞机和炮火落在阵地上时,战士们只要稍加隐蔽,便可躲过致命的连天炮火。

长时间久攻不下,让一众美军将领愁坏了,后来一名作战参谋提出一条计策。

让士兵搭乘水陆两用交通工具,从志愿军驻守高地北侧的华川湖偷渡到后方的436.1高地,从而对驻守大坝的志愿军形成包围之势。

彼时,华川湖的几处登陆点均遭到了破坏,美国士兵便直接弃船游上了岸,并悄悄地躲过了288.4高地哨兵的视线,成功占领436.1高地。

344团团长徐鹏见状,立刻派遣两个连的兵力对高地发起猛攻,最终436.1高地又被志愿军夺了回来,华川水坝的后顾之忧也得以解决。

美军无计可施,只能对288.4高地发起强攻。后面四天四夜的战斗中,1连士兵击退了陆战一师十几次疯狂的进攻,击毙美军482人,己方的伤亡却微乎其微。

直到吴信泉下达撤退命令之前,高地一直牢牢地掌握在志愿军的手中。

眼看高地久攻不下,而另一边美军第10军大部队也接连抵达汉江边,索性陆战一师也就不再与志愿军纠缠,转而开始搭桥过江。

埋伏在江边高地的39军将士看到这一幕,心里激动万分,军长的计划奏效了,他们即将迎来一次反攻,于是便有了“水淹美军”的那一幕。

华川大坝阻击战大获成功

美第10军的遭遇传到了李奇微的耳中,让他感到十分不可思议。这不难理解,毕竟美国并没有“水淹七军”的典故,也没有以水破敌的先例。

在他制定作战计划时,不是没有留意过这座大坝,可当时还是二月份冰冻期,一座干涸的水库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李奇微根本没有深思,可也正是这次疏忽,给了吴信泉一个绝好的机会。

吴信泉在华川地区水淹美军第10军的行动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挫败了敌军第四次战役的进攻势头,也为第五次战役的打响制造了有利条件。

由于第10军在华川郡遭到阻击,联合国军整个东线都无法向前推进,原定与西线形成的掎角之势也就荡然无存。

此时,志愿军后方预备兵团已尽数抵达前线战场,这一动向被美军侦察机察觉,为防止志愿军发起反扑,李奇微不得已吹响了撤退的号角。

吴信泉和39军超出预期的完成了志愿军司令部下达的阻击任务。

在当时志愿军武器装备远逊色于敌军的战场上,而吴信泉的这次战术打破了历史,不放一枪却重创了美国军队。

第四次战役过后,吴信泉水淹美军的佳话便在志愿军内部,甚至整个朝鲜战场广泛流传开来。

后来板门店谈判时,美军提起了这次让他们终身难忘的战斗。

面对美军连番追问,39军代表在征得志愿军司令部的同意下,向美国军方讲述了此次战斗的计划和部署。

听完之后,即使是骄傲的美国人也无不对吴信泉的战术感到钦佩。

只不过,在提到344团1连奉命坚守288.4高地这一段时,39军代表表示当时志愿军只有344团一个连的兵力把守,可美国军方对此深表怀疑。

他们不相信仅凭一个连的兵力,能够在美军炮火连天的攻势下坚守四天四夜。在美军看来,志愿军至少在288.4高地投入了一个加强营的兵力。

不管志愿军怎么解释,美国军方就是不肯相信。

最后实在没办法,志愿军代表便把当时驻守高地的344团1连连长赵立志找来,亲口向美军描述志愿军的作战经过。

面对对方的质疑,赵立志径直走向一张作战地图,用手指向288.4高地说。

“288.4高地,位于鹰峰山以北约两公里的位置,北面是华川大坝,南面是华川通往春川的公路,东临华川湖,西靠北汉江。这座高地地形狭窄,而且险要、崎岖,整片高地面积加起来不足500平米。我军又在此处布置了数不清的防御工事,试想,在如此拥挤的一座高地上,怎么可能容得下一个营的兵力,更别说什么加强营。”

紧接着,赵立志又说道,

“当时我率领的一连驻守288.4高地,后来你方部队穿插至我军后方,占领了436.1高地,团长这才派遣了另外两个连的兵力前往争夺。”

“将高地夺回后,我团2连驻守436.1高地,三连则是位于更靠近后方的位置。至于在前面抵抗你方部队进攻的,从始至终只有我1连,这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事情,谁也否认不了。”

赵立志的一番慷慨发言说的美军军方哑口无言,随行前来的美国记者还专门写了文章对赵立志进行报道,称赞他为“东方直布罗陀战斗的胜利者”。

1951年7月10日开始,中国志愿军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开始了谈判,最终于7月27日签订停战协议,朝鲜战争落下帷幕。

李奇微由于欧洲局势问题,没有在朝鲜战场坚持到最后一刻,但是这场“水淹美军”的战斗给他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

回到美国后,他不仅将美军第10军在华川地区的遭遇详细的写进了战争回忆录,还把这次战斗列入了西点军校的军事战争范例。

可见,吴信泉此次“水淹美军”战术之高超、影响之深远。

结语

面对号称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军队,吴信泉审时度势、巧用地形,充分发挥了一名战略指挥家的战术素养,同时也将中国人的智慧用到了极致。

在战争面前,吴信泉没有不可为而为之,而是吸取了中华民族先辈们的智慧与计谋。

有许多人把华川阻击战中的吴信泉比作关羽,历史上“水淹七军”的场面我们没有见过,可吴信泉“水淹美军”的壮举我们却有幸见证。

所以,美军第10军既是输给了吴信泉的战术,也输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明与智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穆帅谈接手各队:国米51年无欧冠、罗马无欧战、切尔西50年无英超

穆帅谈接手各队:国米51年无欧冠、罗马无欧战、切尔西50年无英超

直播吧
2024-06-17 18:26:14
首签,来了!AC米兰正式签下皇马新星!“打包”签约蓝军两大射手

首签,来了!AC米兰正式签下皇马新星!“打包”签约蓝军两大射手

头狼追球
2024-06-17 15:37:13
回应韦世豪?伊万宣布国足点球手 队长最佳人选不是王大雷

回应韦世豪?伊万宣布国足点球手 队长最佳人选不是王大雷

球事百科吖
2024-06-17 11:22:42
意外!费南多拒绝18强赛为韦世豪让出国足首发,伊万已表态支持

意外!费南多拒绝18强赛为韦世豪让出国足首发,伊万已表态支持

罗掌柜体育
2024-06-17 12:46:53
关于性的科学常识,了解一下更懂自己

关于性的科学常识,了解一下更懂自己

陈舟医生
2023-03-03 16:22:30
阿森西奥宣布与妻子离婚,两人去年7月刚完成婚礼

阿森西奥宣布与妻子离婚,两人去年7月刚完成婚礼

文明娱乐探索
2024-06-12 09:29:39
反击号角已经吹响!中国宣布断供盾构机,这次轮到欧美被卡脖子

反击号角已经吹响!中国宣布断供盾构机,这次轮到欧美被卡脖子

嘿哥哥科技
2024-06-17 21:09:08
杭州官方通报博主曝西湖龙井产区乱象

杭州官方通报博主曝西湖龙井产区乱象

极目新闻
2024-06-17 18:37:31
妻子和网友睡3次,被网友转走5万多,2021年妻子:寂寞才找男人的

妻子和网友睡3次,被网友转走5万多,2021年妻子:寂寞才找男人的

汉史趣闻
2024-06-15 10:48:04
滕哈格解说欧洲杯,自曝尚未同意与曼联续约!暗批拉爵接洽图赫尔

滕哈格解说欧洲杯,自曝尚未同意与曼联续约!暗批拉爵接洽图赫尔

罗米的曼联博客
2024-06-17 07:55:06
“友情炮”,现在的人真会玩

“友情炮”,现在的人真会玩

星辰故事屋
2024-06-06 11:40:43
国足是怎么把中锋角色弄丢的?14年前埋下的根,现在仍在付出代价

国足是怎么把中锋角色弄丢的?14年前埋下的根,现在仍在付出代价

篮球侍郎
2024-06-17 22:06:49
海航未来将放弃波音,首架A320将马上加入!

海航未来将放弃波音,首架A320将马上加入!

民航观点汇
2024-06-17 20:31:29
0比3惨败无缘决赛!16岁张本美和毫无还手之力,网友:别说大话

0比3惨败无缘决赛!16岁张本美和毫无还手之力,网友:别说大话

体坛知识分子
2024-06-17 08:56:43
卢宁又失误了?马林远射从卢宁双手底下蹿入网窝

卢宁又失误了?马林远射从卢宁双手底下蹿入网窝

直播吧
2024-06-17 22:21:21
反抗有罪,投降有理?我们为何要大力支持徐辉批判乌克兰的言论?(一)

反抗有罪,投降有理?我们为何要大力支持徐辉批判乌克兰的言论?(一)

静夜史君
2024-06-15 03:06:19
今天是6月17日夜晚,刚得知一个重大消息,或将引发一轮大动作吗

今天是6月17日夜晚,刚得知一个重大消息,或将引发一轮大动作吗

股市皆大事
2024-06-17 19:36:12
凯特曾递纸条向魔术大师求助!王妃的处境很微妙

凯特曾递纸条向魔术大师求助!王妃的处境很微妙

金牌娱乐
2024-06-03 13:06:27
我国要与韩国建交,金正日得知后大怒:那我也和台湾打交道

我国要与韩国建交,金正日得知后大怒:那我也和台湾打交道

老黄有话
2023-12-20 15:10:03
4大惊人暗示浮现!39岁C罗逆袭?或包揽欧洲杯冠军+金球奖

4大惊人暗示浮现!39岁C罗逆袭?或包揽欧洲杯冠军+金球奖

念洲
2024-06-14 22:32:15
2024-06-18 03:12:49
通政司知事
通政司知事
读史以明鉴,查古以知今
995文章数 327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欧洲杯-卢卡库屡失良机两进球被吹 比利时0-1斯洛伐克

头条要闻

欧洲杯-卢卡库屡失良机两进球被吹 比利时0-1斯洛伐克

体育要闻

飞翔的斗牛士 如今也迎来最后一舞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人均养老金上调3% 怎么年轻人吵翻了?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房产
时尚
健康

家居要闻

研己实景 古典与现代的交融

教育要闻

时间越来越少了,还有一道压轴题目,没做完的小朋友手心都出汗了

房产要闻

强!全国第三!海口房价正在止跌!

永不过时的高级感,这个风格已经美了20年了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