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粟裕两次动用“特权”,将长子送往最前线,如今儿子被授中将军衔

0
分享至

粟裕

公私分明的粟裕,为何却为自己的儿子破了例,两次动用“特权”?作为新中国著名的开国大将,粟裕一生坚毅,公私分明,最痛恨的便是以权谋私之事。

然而令人们意外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粟裕却为了自己的儿子动用了两次特权。粟裕目的何在?

铁面无私

1955年,粟裕被授予大将军衔。在很多人看来,粟裕一生战功赫赫,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汗马功劳。中国革命能有胜利之日,离不开粟裕的付出。

也正因如此,众人认为中央授予他的大将军衔职位太低。按照粟裕的战功,评定为元帅军衔也不为过。

听到人们的质疑,粟裕只是笑着说道:“评我大将,就是够高的了,要什么元帅呢?我只嫌高,不嫌低。”

这便是粟裕,一生为国、淡泊名利、两袖清风的粟裕。粟裕在军中占有一席之地之后,求他办事的亲戚、朋友众多。

面对这些特殊请求,粟裕全部义正言辞地拒绝,粟裕身边之人,从未接受过他的恩惠。

新中国成立之后,粟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央前前后后为他配备了10多个秘书,其中鞠开陪伴粟裕长达五年,是跟随在粟裕身边最久的下属。

有人曾经问鞠开:“你跟随粟裕首长这么多年,也没有沾过什么光嘛。”
鞠开严肃地说道:“首长曾经多次同我谈起,你们在我身边工作,不要指望我给你什么。你们离开我的时候,我可以替你们写一个你们在我这里的工作表现。但是不要指望我去替你们说情,为你们做什么。”

在粟裕的心中,原则二字永远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粟裕对自己的下属说:“你们是有组织的人,我不好说你们能干什么。如果我说了你们能干什么,那我可就破坏原则了。”

担任中央首长多年,粟裕始终将工作和生活分得清清楚楚。1951年年底,粟裕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为其分配了一个四合院作为住所。

彼时新中国刚刚建立,国家经济百废待兴,物资紧缺。粟裕分配到的四合院年久失修,院落厢房破烂不堪,漏风漏雨。

粟裕毫不犹豫地将四合院的正房让给其他的同志居住,自己住进了破烂的厢房。

厢房的地板因为年代古老向上鼓起,人们走在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每到夜里,老鼠就会从地板的缝隙中钻出来,在厢房中四处乱窜,搅得人不得安宁。

下属见到如此恶劣的居住环境皱起了眉头,他建议粟裕将老房子推倒,在原来的位置修建几座新房子。

粟裕听完之后急忙拒绝,说道:“补一补就能继续住。”手下万般无奈,只能带领工作人员前来修缮房子。

粟裕坚持在一旁审查、监督,修缮工作全部按照最低的花销标准进行,不允许多浪费国家的一分钱。

住房如此,出行也如此。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曾经为粟裕配备了一辆普通的军车。不久之后,粟裕出任参谋长,有人提议,既然粟裕升迁,车必然也要更换,如此才能显示参谋长的排面。

粟裕问道:“为什么要换?官做大了就应该坐更好的车子吗?这是什么思想?”

提建议之人听完惭愧不已,低下了头。

粟裕虽然身在高位,却有意参与普通人的生活。为了体察人民群众真正的需求,粟裕经常深入基层,乘坐公共汽车和三轮车前往喧嚣的农贸市场,同市民们谈话,了解他们的生活。

工作人员知道之后十分害怕,他们提醒粟裕道:“首长,这样太不安全了。”
粟裕只是呵呵一笑:“那有什么关系?人家外国总理夹起公文包坐公共汽车上班。怎么我们就不行,难道我们的身体就比人家宝贵?”

严于律己,大公无私,廉洁奉公,这便是中国的开国大将粟裕。

严格与宽容

粟裕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家人同样没有放松标准。粟裕不希望自己的儿女们在安逸的环境下长大,因此他常常提醒孩子们:“年轻人不要贪恋小家庭,只想着坐机关。”

为了锻炼孩子们,粟裕经常将他们送到艰苦的基层,哪里危险、哪里困难,粟裕的孩子们就出现在哪里。

粟裕全家福

粟裕的大儿子名叫粟戎生,他就是在粟裕的挫折教育之下成长起来的。

粟戎生小时候,父亲带着他到河边游泳。

粟裕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竹筒,塞到粟戎生的手中,严厉地说道:“抱紧了,跳下去!”

年龄尚小的粟戎生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大哭,站在岸上的粟裕却恍若未闻。借助竹筒,粟戎生能够勉强浮在水面上。

粟裕的妻子在一旁心痛不已,责怪道:就不怕淹死他吗?粟裕回答道:“要让他进水里,否则总是学不会,你看,不也没有淹着吗?”

少年的粟戎生也曾经产生过诸多的不理解,直到成年后,他才意识到:父亲的“不管”,实际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管”。然而这种管束,更多的是锻炼意志、提高能力。

5岁那一年,粟戎生得到了一份来自粟裕的特殊的礼物:一把从地主家缴获来的手枪。这个手枪射程很远,但是杀伤力不大,粟裕认为很适合儿子,便赠送给了他。

粟戎生看到手枪后十分激动,一把属于自己的手枪,他视若珍宝。自此,粟裕开始教儿子练习枪法和如何擦拭保养手枪。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手枪成了粟裕和粟戎生父子的共同爱好。

彼时粟裕用枪如神,在粟裕的亲自教导下,小小年纪的粟戎生的枪法已经有模有样。

为了进一步训练儿子的枪法,粟裕甚至亲自用树枝顶着乒乓球作为靶子,作为粟戎生辅助训练的工具。

彼时粟戎生在粟裕的教导之下逐渐成长,他并不知道的是,从父亲赠送他手枪、陪他训练枪法的那一刻开始,就在心里许下了要培养他成为国家栋梁的心愿。

对于粟戎生来说,父亲的教育更多的是言传身教和实践。在粟裕看来,想让子女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做成什么样就可以了。

随着粟戎生慢慢长大,他渐渐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从少年时候开始,粟戎生就将父亲作为一生的学习榜样。

14岁的那一年,粟裕成为副国级领导人,粟戎生立下远大志向:同父亲粟裕一样,成为保家卫国的将军。

1961年,粟戎生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进入哈尔滨军事学院读书,那是中国最好的军校。在与父亲商量之后,粟戎生选择了导弹专业。

从那个时候开始,原本对儿子要求严格的粟裕更是提高了自己的标准。毕业之后,粟戎生没有进入国家机关,而是参军报国,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做起。

他扎根祖国边境多年,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吃尽了苦头。

粟裕二儿子粟寒生进入军队,成为一名海军,却始终在条件艰苦的海军潜艇上工作,因为长期从事海上活动,粟寒生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每逢阴天、下雨天便痛不欲生。

面对儿子经受的苦难,粟裕从未多说一字,在他看来,好男儿应当报效国家,一些小小的困难并不算什么。

粟裕对儿子十分严格,对女儿粟惠宁也是一视同仁。粟惠宁跟随父亲的脚步,来到军营参军。

军队生活3年,她曾经通过值机员、展览会讲解员、宣传队员、炊事兵等多种工作,却始终没有升迁。

与粟惠宁一同参军的其他高级干部的子女们陆续被调往条件好的机关单位工作,粟惠宁却依旧默默无闻。

看着同龄人飞黄腾达,粟惠宁心生羡慕,便给粟裕写信,表达自己想要调换单位的愿望。

粟裕收到信后回复道:“高尔基不曾是一个洗碗筷、烧锅炉的吗?但由于他自己勤奋,成了世界闻名的革命文学家。所以决定的关键还在于自己。”

显而易见,粟裕不愿意女儿在自己的庇护下长大。在粟裕看来,生活环境对人有一定的影响,然而这终究只是外在因素。

真正能够影响人们进步的,其实是人们的内心。粟裕说,粟惠宁的成长之路太过顺利,是在甜水里长大的。如今遭遇的种种困难,其实是一种机遇,可以锻炼她吃苦耐劳的精神。

粟惠宁与父母合影

粟惠宁知道了父亲的用心良好,便再也没有主动提及调换工作的事情。就这样,粟惠宁在基层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获得了上级的认可。

那时候粟惠宁意识到,没有父亲的保护,自己依旧可以闯出一番天地,比依靠家庭背景获得成功的人还要优秀。

两次特权

令人们意外的是,如此严于律己的粟裕,也曾经为儿子动用过两次特权。第一次特权,为粟戎生的职位。

粟戎生在哈尔滨军事学院学习导弹专业,从军校毕业之后,他被分配到了机关之中,从事导弹的研究工作。

粟裕听闻之后十分不满,在他看来,粟戎生刚刚毕业,应该到军队中锻炼,而不是在机关之中享受生活。

粟裕询问粟戎生:“你学习导弹,是希望在机关工作一辈子吗?”
粟戎生坚定地回答道:“不愿意。”

为此,粟裕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将粟戎生被分配到了云南抗美援越前线的导弹部队。而这支部队,是当时军队中作战环境最为困难的导弹部队。

粟裕对粟戎生说:“一定要从战士做起,逐级取得经验,半路出家,基础是不扎实的。”

粟戎生听从父亲的劝告,在军队里做了一名普通的士兵。

粟戎生

就这样,粟戎生所在的部队前往一线,驻扎在荒郊野岭。彼时边境战争形势严峻,敌人有所动作的时候,军队一天之内拉响四次战斗警报。

警报一响,战士们需要用最快的速度跑到自己的位置上,也正因如此,战士们一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同其他士兵一样,粟戎生也每天感受着这样的惊心动魄。

因为优异的表现,他从普通士兵成为班长、技师,随后节节高升,最终成为了排长。

4年来,军队拉响了上千次战斗警报,经历了十几次部队转移。一千多天的风餐露宿,粟戎生的精神紧绷,却始终严阵以待。

进入军队的第二年,粟戎生所在的部队在某次实战中击落了敌人的飞机,粟戎生因此荣获了战功一次。

粟戎生(左)

从机关工作单位到一线部队,粟戎生吃尽了苦头,却从未产生一丝抱怨。他是开国大将粟裕的儿子,应该继承父亲的豪情,为维护国家做贡献。

珍珠岛事件之后,大量的士兵被调往前线,粟戎生满怀一腔报国之志,想要前往一线战斗,便找到了粟裕。

看到儿子的拳拳爱国之心,粟裕不忍心扫兴。与此同时,为了继续磨练粟戎生,粟裕第二次动用了特权。

他托关系将粟戎生送到了前线,希望他能有所成长。粟裕知道中苏之间随时可能开战,粟戎前往一线,必将面临着众多危机。

对此,粟裕说道:“男儿就是为国流血的。”
粟裕有一个理念:苦难是最好的学校。
也正因如此,他一生都坚持:哪里最苦,就送儿子去哪儿。

粟裕和夫人楚青

就这样,粟戎生带着粟裕的希望,踏上了战场。遗憾的是,粟戎生去了北线,没有参与与苏联的直接斗争,而是从事后勤工作。

然而在作业的过程中,粟戎生也经历了九死一生的危急时刻。粟戎生所在的连队负责开凿坑道,他们工作的地区地质复杂,塌方时常发生。

某次塌方高达9米,一块巨大的石头卡在中间,已经摇摇欲坠。

身为连长的粟戎生为了保证战士们的安全要求他们先行离开,自己爬到梯子上面排险。此时石块突然滚落下来,直直地向着粟戎生俯冲过来。

幸运的是,巨石与他擦肩而过,砸在了粟戎生的脚边。石头砸断了梯子,粟戎生从梯子上摔下去,第一个念头却是:幸亏没让战士们排险。

粟戎生

自此,每次遇到危险的事故,粟戎生总会命令战士们等候在一旁,确定没有任何威胁之后才让他们上前。

在粟戎生的领导之下,连队进行了3年的排险任务,没有发生一起伤亡事件。事实证明,粟戎生没有让粟裕失望。

在部队期间,粟戎生结合部队建设和作战训练实际,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与此同时,他成为了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晋升为中将军衔。

开国大将,一生两次为儿子动用特权,却将他送往最危险的前线

粟裕两次特权的使用无一为自己谋取私利,国家利益在其心中依旧位于最高位置。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粟裕更值得我们钦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以色列大获成功,在拉法摧毁四个哈马斯营

以色列大获成功,在拉法摧毁四个哈马斯营

亡海中的彼岸花
2024-06-21 02:20:02
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沪指失守3000点

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沪指失守3000点

财联社
2024-06-21 09:28:20
清华发话了!参加数学竞赛需经过批准,丘成桐下达死命令

清华发话了!参加数学竞赛需经过批准,丘成桐下达死命令

妮子说美食
2024-06-20 17:18:40
贵州省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原副厅长级干部陈代文一审被控受贿1674万余元

贵州省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原副厅长级干部陈代文一审被控受贿1674万余元

界面新闻
2024-06-20 14:23:16
朱芳雨透漏实情,周琦这小子去意已决?关系再铁也没用

朱芳雨透漏实情,周琦这小子去意已决?关系再铁也没用

体坛狗哥
2024-06-20 22:15:47
太突然!无锡塘南招商城 即将有变!

太突然!无锡塘南招商城 即将有变!

无锡eTV全媒体
2024-06-21 07:44:20
又一名画!奥布拉克被绝平后叉腰沮丧,一旁是看台球迷扔下的烟火

又一名画!奥布拉克被绝平后叉腰沮丧,一旁是看台球迷扔下的烟火

直播吧
2024-06-20 23:36:27
“三伏热不热,就看夏至”,今日夏至,今年三伏天会很热吗?看农谚咋说

“三伏热不热,就看夏至”,今日夏至,今年三伏天会很热吗?看农谚咋说

阿龙美食记
2024-06-21 00:20:28
副教授谈南医大事件:治病和教学是平等的。外行评内行,一塌糊涂

副教授谈南医大事件:治病和教学是平等的。外行评内行,一塌糊涂

今日养生之道
2024-06-20 21:14:03
这工资打败了全国50%的人!

这工资打败了全国50%的人!

人情皆文史
2024-06-17 17:20:43
打脸了!北大网友怀疑姜萍考试作弊,中科院博士说她写的比我还快

打脸了!北大网友怀疑姜萍考试作弊,中科院博士说她写的比我还快

云舟史策
2024-06-18 18:42:31
这届618,抖音颓了,天猫笑了

这届618,抖音颓了,天猫笑了

钛媒体APP
2024-06-20 18:58:32
中国国新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思伟会见北京市东城区委书记孙新军

中国国新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思伟会见北京市东城区委书记孙新军

人民产经观察
2024-06-21 08:47:16
中医泰斗李辅仁:105岁仍在出诊,他的养生秘诀不花钱,人人可学

中医泰斗李辅仁:105岁仍在出诊,他的养生秘诀不花钱,人人可学

老程健康谈
2024-05-10 16:44:10
黄一鸣“杀疯了”!女儿一岁生日视频,评论区“王健林”留言刷屏

黄一鸣“杀疯了”!女儿一岁生日视频,评论区“王健林”留言刷屏

皖声微言
2024-06-20 09:46:37
太炸裂了!一个院士到底能撬动多大的资源?网友分享让我大开眼界

太炸裂了!一个院士到底能撬动多大的资源?网友分享让我大开眼界

奇特短尾矮袋鼠
2024-06-14 10:57:28
稳了!衡水孙老师透露唐尚珺估分:639!清华没戏,985稳稳的!

稳了!衡水孙老师透露唐尚珺估分:639!清华没戏,985稳稳的!

户外钓鱼哥阿勇
2024-06-20 20:16:35
作为儿科医生我女儿也用了生长激素,严格来说她并不符合用药标准

作为儿科医生我女儿也用了生长激素,严格来说她并不符合用药标准

今日养生之道
2024-06-21 07:55:02
博主中890万体彩,并发布自己去领奖的全过程,结果却遭到质疑

博主中890万体彩,并发布自己去领奖的全过程,结果却遭到质疑

风起云间
2024-06-20 21:55:09
“使馆车事件”,最大的疑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

“使馆车事件”,最大的疑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

花小萌和你聊情感
2024-06-20 19:52:38
2024-06-21 11:32:49
锵锵文史局
锵锵文史局
欲穷千里目,锵锵文史局
5827文章数 709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环球:欧盟若对华抡起贸易大棒 中国不会被动挨打

头条要闻

环球:欧盟若对华抡起贸易大棒 中国不会被动挨打

体育要闻

1-0"吊打"意大利 西班牙这就叫冠军相?

娱乐要闻

陈晓惹争议!被曝婚变离家出走冷暴力

财经要闻

普华永道,引火烧身

科技要闻

美媒:苹果正与百度阿里百川等谈AI合作

汽车要闻

售价11.79-14.39万元 新一代哈弗H6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房产
亲子
本地
数码
艺术

房产要闻

海棠湾!一所重量级国际学校真的来了!

亲子要闻

鸡娃狂潮下的悲剧:北京每年有两万名儿童,走进安定医院

本地新闻

2024·合肥印象|用崭新视角对话城市发展

数码要闻

全球VR头显市场表现疲软 苹果Vision Pro都带不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