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要引导错峰出行和线上消费,优化和错峰安排学校寒假放假、春季开学的时间,倡导在工作地过年,尽可能减少人员流动,严控交通客流,提高人员通行的效率,对会议活动、景区参观旅游等各种公共场所都要严格遵守各地的相关规定以及对人员控制的要求。
春节将至,新冠肺炎疫情却又卷土重来。自进入2021年以来,河北省累计发现本土确诊病例超过了200例,现有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将近200例。在这特殊时期,国家卫健委、各地政府相继发出呼吁,倡导务工人员在工作地过年,不少地方更是提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头“就地过年”,显然是精准防控疫情的必要手段。因为2020年我国成功防控疫情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减少人员聚集,阻断人员流动,彻底斩断疫情传播途径,是打赢疫情防控战的科学手段。从这个角度说,在外务工人员响应号召,选择“就地过年”,既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社会和国家负责任。
但是,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一家人团圆团聚的节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理。仅仅是倡导和呼吁在外务工人员“就地过年”,效果可能不太理想,仍然挡不住外出务工人员回家的脚步。毕竟阔别家乡一年之久,思乡之情、想念家人之情非常强烈。
倡导在外务工人员“就地过年”,让在外务工人员乐于、愿意“就地过年”,后续的公共服务必须跟上,要通过后续的公共服务让务工人员在工作地找到在家过年的感觉,抚慰他们的思乡之情。
一方面,政府要承诺保证务工人员的年假,让务工人员在疫情结束之后可以利用年假回家探亲,与家人团聚。这需要人社部门强化监管,严格督促企业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同时,对选择“就地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可以发放牛年探亲补贴。
另一方面,政府要与社区、企业合作联动,为“就地过年”的务工人员送去“春节大礼包”,让他们在春节期间生活丰富多彩。这既包括大年三十的团圆,像集体年夜饭、集体与家人视频,也包括春节假期期间的休闲娱乐活动。大年三十,不能让务工人员冷冷清清、一个人过大年,这太心酸。春节七天长假期间,不能让务工人员无所事事,不能让务工人员整天在宿舍、出租屋与手机为伴,这会憋出病。
总之,只有后续的公共服务跟上了,广大务工人员才会、才能、才愿意留下来,选择“就地过年”。否则,倡导务工人员“就地过年”只能沦为一句空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