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关于食物中毒的那些事儿,每个人都需要知道!

0
分享至

夏天是食物中毒最高发的季节。有时候不知道吃了什么东西,就开始拉肚子了..原因是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适合各种细菌生长繁殖,一旦食物储存或加工不当,容易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另外,夏季又是各种果蔬、菌类的采食期和大量水产品上市的季节,容易因误食或加工不当引起食物中毒。

在知乎中我也找到了有很多的网友也曾经历过食物中毒的“摧残”,其中还不乏有位小姐姐讲述了自己一个月食物中毒两次的经历。一个月内食物中毒了两次,并且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第一次是长沙出差,吃小龙虾。第三天中午还在家楼下的茶餐厅炒米粉和鲜虾粥。

傍晚,胃开始间歇性的疼痛,持续了大概3个小时,开始呕吐。不停的吐。之后就开始拉肚子。到最后没有什么可以吐和拉,就开始胃绞痛,感觉就好像胃蜷缩成一团,突然伸展开。这样折腾到天亮。第二天上午开始烧心,整个食管都有灼热感,特别是靠近心脏的部分,关键词是:呕吐,拉肚子,胃绞痛,食管灼热。

第二次是前天晚上,下午的时候已经开始觉得有点发烧,意识到自己开始发烧了,那个时候是37度8。然后开始浑身疼痛。然后就赶紧喝了杯热水上床睡觉,醒来的时候12点,是被疼醒的,再量温度计已经38度9。感觉身上每一寸肌肤都很疼,连去喝水的力气都没有。觉得非常非常的冷,找到不管什么先盖在身上。

广州30多度的气温还冻的发抖。之后时断时续的睡了一会儿终于熬到7点,然后吐了一次,不是主动吐的,是抠舌吐的,因为实在太恶心又吐不出。之后赶紧叫了辆Uber,出门的时候还拿了个塑料袋,怕吐在车上。一路上看到所有的餐厅招牌都想吐,觉得世界一点都不美好。到了医院,先量了体温38度5(量体要10分钟,就痛到不行的坐在冰冰凉的椅子,后来干脆蹲在地上)就要求去了发热门诊。然后医生询问之后就去验血。关键词:发烧,浑身疼痛,恶心,浑身乏力。

两次虽然都是食物中毒,但类型不同,治疗方式也同。第一种是肠胃性食物中毒,通常因为肠胃的免疫力,加上呕吐,拉肚子,12个小时之后慢慢就会康复,之后需要注意饮食。第二种是细菌型食物中毒,这个时候要看个体免疫力,通常免疫力强的人,甚至不用经过发烧这个过程,自己的肠胃就代谢出去。当然也取决于细菌的威力。细菌强大就需要抗生素。此外,正常的食物中毒,不会有如此强烈的不适感,在第一次中毒后,按照医生要求做了胃镜。发现已经是慢性胃炎,所以才会在吐完之后胃绞痛,反酸导致食管灼热。

那么面对食物中毒,我们需要做什么?

面对食物中毒,如果是1~2个小时内,首先要做的就是催吐。食物中毒以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常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相对比较严重的食物中毒会出现发烧、便血、吞咽困难、失语,更严重的会有抽搐、休克、肌肉麻痹、昏迷等表现。

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化学性食物中毒(老鼠药、农药、亚硝酸盐等)、有毒动植物中毒(毒蘑菇、河豚等)、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葡萄球菌、肉毒杆菌等)。无论是那种食物中毒,赶紧催吐,如果本身就伴有呕吐症状,那也是吐吐吐!这比打120更重要,因为急性的食物中毒,在进食后数分钟内就可以出现症状,而催吐的意义就是可以尽可能地排除胃里面残留的食物,防止毒素进一步被吸收,避免更严重症状的出现。

催吐的方法常见的就两种:一种是直接灌水催吐,另一种用手指(或者筷子)伸进喉咙,刺激咽弓及咽后壁,引起呕吐。要注意了,催吐也是有前提的,最好是由食物中毒者自己催吐,如果食物中毒者已经昏迷,这个时候就不宜催吐了,因为这时催吐可能会让呕吐物堵住食道或者气管,引起窒息。

如果是比较轻微的食物中毒,而且已经超过两个小时,精神状况还可以的话,可以服用一点导泻药,这可以促进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内。当然,老人和小孩就不要轻易尝试这个方法了,因为他们的体质相对差一些,导泻药把握不好会引起脱水。

最后,总结如下:

1.细菌的潜伏期是1~3天,所以食物中毒可能不是你刚刚吃了什么,而是你一、两天前吃了什么。

2.有的人和别人一起吃同一份食物也有出现自己中毒而别人没事的情况,大多是自身肠胃免疫较弱的原因,所以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要权衡自己。

3.细菌和病毒不一样。医生确认你是细菌感染之后才会给你用抗生素,验血之后的指标是很有力的证明。比如淋巴细胞的比例低于正常值10倍,白细胞增加很多,超敏C反应蛋白是正常值的很多倍。

4.还有如果你脸色特别差,除了贫血,还有可能是感染细菌了(吐舌头)

5.发烧身上痛的时候,你的白细胞正在那里跟细菌做斗争,所以一定要给它们提供一个好的战场,那就是睡觉。6.发烧在39度以下的时候尽可能不吃退烧药,医生说适当发烧是一种身体抵抗力的培养,所以能坚持的尽可能坚持一下。7.注意饮食,是只能吃白粥(可以加一点盐)或者清水煮面(加一点盐)。

希望大家可以收藏一下这篇文章或者转发,到真正危急的时刻便真正可以派的上用场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2岁凯特王妃灿烂笑容重现!瘦成“纸片人”,比9岁夏洛特还要薄

42岁凯特王妃灿烂笑容重现!瘦成“纸片人”,比9岁夏洛特还要薄

译言
2024-06-15 18:51:40
姜萍圆梦大学不止职教高考,江苏教育主管部门回应

姜萍圆梦大学不止职教高考,江苏教育主管部门回应

齐鲁壹点
2024-06-16 14:58:15
王思聪21岁新女友出手了,晒两人甜蜜合影,发声力挺王思聪!

王思聪21岁新女友出手了,晒两人甜蜜合影,发声力挺王思聪!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4-06-16 18:11:18
5位厅干(拟)履新,他已任州委副书记

5位厅干(拟)履新,他已任州委副书记

鲁中晨报
2024-06-16 19:47:08
理想汽车车友汕头活动多车追尾 组织者:突遭大雨,车距较近,致5车追尾

理想汽车车友汕头活动多车追尾 组织者:突遭大雨,车距较近,致5车追尾

红星新闻
2024-06-16 19:16:10
再次爆料!美国媒体:3名中国游泳选手呈阳性,2人是东京奥运冠军

再次爆料!美国媒体:3名中国游泳选手呈阳性,2人是东京奥运冠军

体坛知识分子
2024-06-16 06:20:02
建议中年男人:包包尽量别背“LV、Gucci”,换成另外3种更有格调

建议中年男人:包包尽量别背“LV、Gucci”,换成另外3种更有格调

潮人志Fashion
2024-06-16 08:27:10
医大教师因抢救患儿迟到被罚后续:举报者身份被扒,校方二次回应

医大教师因抢救患儿迟到被罚后续:举报者身份被扒,校方二次回应

洛洛女巫
2024-06-16 13:41:45
是追缴还是赶尽杀绝?

是追缴还是赶尽杀绝?

叮当当科技
2024-06-16 00:25:33
上上签分组,中国队可以出线

上上签分组,中国队可以出线

林子说事
2024-06-16 00:01:25
汪小菲飞台北和孩子过父亲节,一家四口到河边抓鱼,评论区笑喷了

汪小菲飞台北和孩子过父亲节,一家四口到河边抓鱼,评论区笑喷了

娱记掌门
2024-06-16 19:54:25
奥运女排分档出炉!中国女排仅第三档,总决赛对手出炉:再战日本

奥运女排分档出炉!中国女排仅第三档,总决赛对手出炉:再战日本

黑色柳丁
2024-06-16 22:11:03
男子在军民合用机场发现外国乘客手机偷拍,怀疑是间谍,机场回应

男子在军民合用机场发现外国乘客手机偷拍,怀疑是间谍,机场回应

看晓天下事
2024-06-16 14:56:16
印度首富之子大婚在即,婚前派对只有一个字:壕!

印度首富之子大婚在即,婚前派对只有一个字:壕!

新民周刊
2024-06-16 15:44:36
A股:做好准备吧,1100家转融通做空,连跌4周就不奇怪了!

A股:做好准备吧,1100家转融通做空,连跌4周就不奇怪了!

惜别的海岸
2024-06-16 19:29:51
漫天狂嘘!欧洲杯第1场催眠大战:2-1领先不攻了,球迷愤怒

漫天狂嘘!欧洲杯第1场催眠大战:2-1领先不攻了,球迷愤怒

叶青足球世界
2024-06-16 04:58:35
银行女职员表白领导,后续来了:多方介入,网传不实,没利益关联

银行女职员表白领导,后续来了:多方介入,网传不实,没利益关联

眼光很亮
2024-06-16 09:00:09
越闹越大!南方医科大无法自圆其说,举报学生身份被扒出

越闹越大!南方医科大无法自圆其说,举报学生身份被扒出

看晓天下事
2024-06-16 13:10:53
积分榜全乱了:中国女排3-0升第4,日本0-3美国掉第5,波兰跌第3

积分榜全乱了:中国女排3-0升第4,日本0-3美国掉第5,波兰跌第3

侃球熊弟
2024-06-16 21:56:43
全总机关报关注“教师因救人迟到受处分”事件:律师称南医大或涉滥用处罚权

全总机关报关注“教师因救人迟到受处分”事件:律师称南医大或涉滥用处罚权

澎湃新闻
2024-06-16 16:30:27
2024-06-16 23:38:44
你是哪块儿小饼干
你是哪块儿小饼干
请收下我的小饼干
20文章数 37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欧洲猪肉业界:中国若限制进口将是梦魇

头条要闻

欧洲猪肉业界:中国若限制进口将是梦魇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售17.68万-21.68万元 极狐阿尔法S5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亲子
艺术
数码
房产
公开课

亲子要闻

玩这个游戏的都是勇士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数码要闻

酷似首饰盒,三星 Galaxy Ring 智能指环充电盒曝光

房产要闻

万华对面!海口今年首宗超百亩宅地,重磅挂出!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