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鸿章,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我们接受到的历史教育中,李鸿章是卖国贼,是晚清政府屈辱求和的代表,毕竟许多著名的不平等条约都是以李鸿章为代表签订的,如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与八国联军签订的《辛丑条约》等等,这两大条约的签订大大加重了中国社会危机,使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些相信大家都烂记于心。但是历史上的李鸿章真如我们今天所认为的这样吗?
近年来,许多专家纷纷呼吁重新认识评价历史人物,其中就包括李鸿章。而至于李鸿章究竟是卖国贼还是能人,在许多年前梁启超就用一句话道明了真相,他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从这段话来看,梁启超对李的评价是十分的高,对于李的才华是敬佩之心,对于他的才华是惋惜之情,对于他的遭遇是同情怜悯之心。
真正让李鸿章走进历史教材的事件是洋务运动。在这之前,李鸿章应随曾国藩评定太平天国运动,建立淮军,一步步的巩固自己的地位(可以说,李鸿章的成功不仅仅靠自己的才能,也有曾国藩的伯乐赏识与重用)。在洋务运动中,他创建了北洋舰队,北洋舰队在当时算是亚洲最大的,并且在与日本交战过程中尽显实力,至于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是因为李鸿章下命令退至威海卫港,失去了黄海制海权,而李鸿章接到的避战命令来自于慈禧太后,此时的慈禧为了喜迎60大寿,打算以和平的方式结束战争,当然后来我们也看到了,日本并不打算就此罢手,才有了后来的《马关条约》。
在签订《马关条约》之时,由于是要到日本本土去签订,中方的代表也成了一个疑问。派谁去好呢?李鸿章当然知道代表中方去签定条约的后果,但他却对自己部下谈到:我年过半百,入土未久矣,就由我来承担这千古骂名吧!
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不能说明他的态度,只能说明他作为晚清能臣中所承担的责任,但也不可否认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对中华民族带来的严重危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