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SP总裁高炜:从客户到伙伴 深入服务打造科技新城
董莉(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现在我们进入外包年会的专业论坛部分,今天全球经济面临着冲击,软件和服务外包市场也受到了影响,增长速度下滑,企业面临着强烈的挑战,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众多的业内专家人士在这里发表演讲,就是要探讨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希望能带给大家有利的启示和帮助。大连软件园是中国目前软件发展最为成功的。从2008年开始DRSP在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领域拥有很高的影响力。
从客户到伙伴 深入服务打造科技新城
高炜: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今天也是看到很多的老朋友来参加这次的年会,大连的软交会也已经举办了7届,服务外包年会也已经举办了7届,其中,我们有大连软件园DSP承办了六届,今年已经是连续第五年开始承办这样的年会。通过这样的年会结实了很多伙伴,加深了我们跟客户之间共同探讨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平台和舞台。
今天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或者说,从一个软件园服务提供商来阐述我们的观点,这个行业有众多的角色,参与到其中,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软件大规模形成服务外包的概念,以IT技术和IT服务为标志,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之下,这个产业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最开始是由跨国公司和大的IT公司来带动的,从产业的形成逐渐的有相应的结构和研究机构的关注,也引起了政府和相关产业链其他的部门,比如说高校的关注,在这样的链条中,在10年有新的模式,通过专区和服务商在市场、政府和众多资源条件下,整合了这样的资源形成的这样的服务提供商。而且我们也看到,中国经济也处在这样的转型过程中,我们最近观察到,很多的城市,也都在寻求经济的转型,产业结构的提升,很多城市也面临后工业化,很多地方也在寻求发展。
我们看到,关注于我们客户的发展,同时也关注于政府的宏观经济的发展,形成一个新型的科技新城或者是IT新城的发展思路,有可能会走向环保发展的道路。我首先介绍一下大连软件园在1998年开始投资建设,到现在经理了11年的发展过程,保证了年均平均11%的发展速度,带领着大连软件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的代表。在这个过程中,从中国的各级政府来讲,也给予了非常大的关注。从这次会议可以感觉到,感受到了中国中央政府的支持,最初,在上个世纪,末是由中国的科技部来推动产业的发展,当时软件还是把它看作是一个非常神秘,高科技带有纯粹研发性质的行业,同时在发展这个产业的过程中,也给予了神秘这样的光环。
发改委作为国家产业政策的确定,看到这个产业的轨迹,更多的根我们经济生活和国家经济转型相关,从中国来讲,就是从有形的贸易向无形贸易和非资源型的贸易转型,都体现了国家政策引导的变化,也是透过11恩年发展的历程,11年产生的一个奇迹,或者说这样的园区,现在大连软件园内我们发现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产业的高集聚,到现在出现的这种离岸的远程技术的全球支持中心,全球后台处理中心,以及亚太区的客户支持中心,我们一批跨国公司走道了船也调整的前列,大连软件园正好迎接了这个产业发展的转型的契机。
是什么导致了在这个产业转型过程中,除了印度之外,在大连、在中国有这样的园区出现,这里有一些资源配置的要素,或者说一种新型服务体系的建立,而没有出现在其他地方。为什么会是这样?在这样高度的产业化,以IT技术、软件技术和强调快速为客户服务的特征,以及产品的研发更新速度非常快的行业,实际上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而且这样的企业需要一个更高效和专业化的服务体系,通常来讲,在制造业的时期,和生产加工时期,很多开发区和政府也很好的适应了这样的发展,通过有利资源和鼓励出口的政策,顺应了这样的发展,但是今天,我们这个行业,更加强调技术的更替,服务的专业化,以及大量的组合和重组资源的时代,我们会发现,单纯依靠政府的提供资源型的政策已经不能够完成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加希望能够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应该有一个专业化的服务体系,所以在大连,很早的时期,关注民办的服务体系,很好的积聚了这样的资源,把政府想要做的事情和政府的发展,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体系,使得这个产业能够快速的发展。
这个产业高度依赖于人,这个产业要跟教育、以及人的培养,以人为本相结合,大连在这个方面,创新性的走出的自己的道路。通过民办的大学的教育,谁在方面我觉得大连都走出了很多创新之路,比如说大连理工大学的软件学院,建立在开发区,从很多理工大学的教授中,比如中软国际跟大连软件园合作,使得学生和教育体系有一个新的平台。大连外国语学院,也是在五年之前,在语言专业中嫁接了软件这样的专业,软件开发日语强化,嫁接了韩语。纯粹的软件开放的过程中,已经被专业化和信息化了,IT技术本身的开发,是的从业人员不一定完全需要大量这样的功课背景。深层次的我们看到,由于在园区中大学的高校结合,使得我们园区更有生命力,强调大学城的延伸,使得园区就更加有生命力。
所以我们来总结一下,在建设这样一个循环发展过程中,不仅仅是产业中最关键的因素,不仅仅是是一个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要挖掘产业中深层次的要素,比如说教育。我们觉得,在从事这个工作中,不仅仅是在作一个简单的园区,而这个园区应该是一个新型的社区,通过这样的社区的发展,才能有持续的生命力。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关注,很好的适合产业发展的环境,有很好对接市场的空间,也有很好的比较有时。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软件园的专业提供商,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来进行可持续和持久的发展,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希望面临未来,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将会面临新的转型,构建更多的科技小城和科技新城,形成在科技新城中有更好的生态链,更加环保更加绿色。能够实现这样的产业结构的转型。大连软件园过去的10年在大连遵循这样发展的轨迹,应该说通过探索走向了成功的模型。或者说初步的模型,了解大连软件园旧址的人可能都知道,那时候没有交通,也没有这么多年轻的人,通过这个区域整体的改造,人口的结构提高,10年之后,在这个地方,这种高就业对城市的GDP的贡献,完成了产业的转型,在这个道路过程中,通过跟我们的客户,从2000—2008年他们进到这个园区,他们的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成长,看到了共赢的局面,我们必须把这种模式不仅仅是是在大连软件园的二期,我们希望把这样的模式,在中国其他的区域中,跟我们客户,共同构成这样的新城,目前我们已经常识武汉、苏州的高新区内进行这样的常识。中国每年有600万大学生,预计将来可能会有700—800万的规模,希望DSP和我们的客户,和各方机构跟政府根教育机构,共同发展打造美好的明天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