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自贸潮涌起 开放海天阔——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式启动全岛封关倒计时30天)
牢记嘱托 担当作为
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南海之滨,风起潮涌;琼州大地,生机勃发。
11月18日,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进入30天倒计时。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海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决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奋进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各项工作,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
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国强 摄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战略目标,就是要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十四五”期间,海南推动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从“顺利开局”,进入成型起势、即将全岛封关运作的新阶段。5年来,海南自贸港建设在对外开放、科技创新、重点改革、绿色低碳4个领域取得显著突破,在产业体系、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民生福祉、统筹发展和安全等5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繁忙的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茂 摄
奋进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
看项目聚势,封关硬件设施设备全面建成,“二线口岸”试运行已启动,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加紧推进;看产业升级,境外飞机“排队”维修,海南离岛免税新政惠及更多消费者,文昌国际航天城“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三链架构初步形成;看绿意奔涌,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增长到7群42只,海上“风车”巨大叶片迎风转动,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辆穿梭于城市和乡村道路;看民生图景,街头巷尾的就业驿站为求职者点亮一盏引路之灯,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群众看病就医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向“新”而行,未来可期。今天,海南日报推出“自贸港影像志”特别报道,聚焦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点滴故事,方寸间镜观自贸港发展。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聆听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铿锵足音。
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工作人员对一架越南籍客机进行维修。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的学生在上课。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外国顾客在三亚国际免税城选购商品。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三亚市第一幼儿园小朋友们在操场上玩耍。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上安乡什陇村,医护人员上门为村民检查身体。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在白沙黎族自治县细水乡坡生村,海南就业驿站(细水乡站)的工作人员为村民介绍工作。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栖息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的海南长臂猿。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儋州湾附近的一处湿地,黑脸琵鹭在觅食。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才 摄
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昌江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位于临高西北海域的华能临高CZ1海上风电项目。这是海南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封烁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