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丨乐做患者的健康守护者)
“好好休息,再观察两天就可以出院了。”初冬早晨,景色宜人。在阳朔县人民医院病房,普外科副主任许张涛对一名因车祸受伤的病人进行术后检查,温柔的话语让患者瞬间放下顾虑,倍感安心。
许张涛对一名车祸受伤的病人进行术后检查。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陶昌顺 摄
“从2017年到桂林读大学后,我就爱上了这里的山水。”1992年出生的浙江小伙许张涛说,2020年7月,他和妻子通过人才引进政策来到阳朔县人民医院。如今,两人在阳朔安了家,也即将迎来爱情的结晶。
上小学时的一场大病,让许张涛立志从医。“当时我感冒咳嗽,在镇诊所打针没好,反而烧得更重。”许张涛说,他的爸妈连夜送他去镇医院,镇医院的医生看了后,建议送去市医院。后来,他被市医院的医生确诊为病毒性脑膜炎。这场病让他在心里埋下了种子:“为什么镇上的医生看不出我的病?长大后我想当医生。”此后,他用功读书,毕业后如愿成为一名医生。
2022年9月的一个夜班,令许张涛印象深刻。从深夜到次日凌晨,5个小时里他接连抢救5个休克病人——有腹部大出血的,有肿瘤晚期的,还有术后循环衰竭的。“病人一个接一个送来,我都在忙着做手术、翻病历、下医嘱,还帮护士配药、插管。”许张涛说,那晚让他动容的是有一位肿瘤患者家属,一开始认为县医院的技术水平不行,想要放弃。“结果病人救回来后,拉着我的手一直说感谢。”
许张涛对病人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肿物微波消融术。受访者供图
扎根基层诊疗一线,许张涛总能与患者感同身受,真切体谅他们的需求与难处。“能靠查体判断的就不做检查,手术方案我列出两三种,讲清优劣和费用,让患者自己选。”许张涛说,如今不少老病号认准他,家里人有外科病,也都找许医生。
“我遇到过一位乳腺癌晚期患者,情况特别不好。”许张涛说,这位患者已经离异,经济条件也不好,婆家把她送到医院后就不管了,娘家那边连电话都打不通。当时因为肿瘤压迫淋巴管,她整个手臂肿得比腿还粗,生命进入倒计时。“有天下午我路过她病房,随口问了句‘你吃饭了吗’,才知道她早饭、午饭都没吃。我给她打了饭并喂她,她一边吃一边哭,情绪太激动,食物还总是掉在床铺上。”没过两天,她就在医院去世了。“她还很年轻,不到50岁。在基层工作,这种情况总是令我很难过。”言语间,许张涛眼眶湿润。
“普外科工作很锻炼人,基本上从脖子到盆腔的病我都看,能快速成长为多面手。”许张涛说,为了提升医疗技术,他定期读医疗文献、参加学术会议,还去广东省中医院进修肿瘤治疗,掌握了输液港植入、腹腔化疗等技术。
“虽然日常工作很繁忙,但每次看到病人被救回来时,就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许张涛说,未来他想推动医院建立外科微创中心,不断提升技术,守护当地百姓的健康。“只要患者需要,我就一直扎根在这里,因为阳朔已是我的第二故乡。”
《广西日报》11月17日4版版面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