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一粒盐的逆袭:从盐湖到万家餐桌的旅程

0
分享至

(原标题: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一粒盐的逆袭:从盐湖到万家餐桌的旅程)

央广网西宁11月12日消息(记者汪晓青)当晨光穿透柴达木盆地的薄雾,茶卡盐湖湖面如镜,映照着双刀轮采盐船的剪影。这座被誉为“天空之镜”的盐湖,不仅是热门打卡地,更是承载着千年盐文化与现代智慧产业的宝库。

近日,记者循着盐的足迹,走进茶卡盐湖,解码茶卡湖盐如何从高原盐湖走向全球餐桌。

千年盐史的“活化石”

下午2点的茶卡盐文化展览馆内,阳光洒进玻璃展柜,讲解员杨燕正向围拢的游客还原百年前的采盐场景。“过去,茶卡盐场的采盐工就是靠这‘四大件’讨生活——铁钻用来凿开坚硬的盐岩层,铁耙把碎盐聚拢挖出来,铁漏勺滤掉多余卤水,最后用铁锨装进麻布口袋。”她指着展柜里磨损的工具,语气里满是敬意,“那时候没有机械,全靠人工和牲畜把盐一袋一袋从湖里驼出来。”

茶卡盐文化展览馆(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茶卡盐文化展览馆以茶卡盐湖3000多年的开采历史为背景,通过图文影像、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讲述了盐湖形成的过程、盐卤水成分、盐晶形成的原因等知识,呈现了盐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景,采盐工艺在历史长河中的改进升级,以及盐产品在文旅赛道上的新形态。

杨燕向游客介绍馆内的盐晶(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在茶卡盐文化展览馆中庭,被誉为“镇馆之宝”的千年盐晶静静矗立,这块一米多高的天然盐结晶,泛着珍珠般的光泽,表面纹理层层叠叠。“它形成于数百年前的盐层深处,是茶卡盐湖纯净品质的最佳见证。”杨燕介绍道。从古代盐票、盐商账本到现代盐雕文创、调味盐礼盒,完整勾勒出茶卡湖盐从“贡品”到“网红商品”的变迁。

二维码里的“透明追溯”

茶卡盐湖景区的盐产品销售店里,货架上摆满了不同规格的盐产品:有适合日常烹饪的精制湖盐,有针对健康需求的低钠盐,有净白牙膏等日化产品,还有造型别致的盐雕摆件。

游客选购盐产品(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来自上海的游客王女士正拿着手机扫描一袋“茶卡3100藏青盐”包装上的二维码,屏幕瞬间弹出产品信息:“普通食用盐,未加碘,粉碎洗涤工艺,生产日期2025年9月28日,产品标准编号……”

游客扫码追溯茶卡湖盐的生产信息(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我们建立食用盐质量安全电子追溯系统,相当于给每袋盐发了‘数字身份证’。”青海盐业安全生产质量室质量管控员杨灵芝拿起一袋盐解释道,系统涵盖从盐湖开采到终端销售的多个环节,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这袋盐完整的“成长轨迹”。“现在大家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这个系统就是要让大家买得放心、用得安心。”数据显示,2025年前9个月,茶卡盐电商销售收入达1.2亿元,较2024年全年增长0.44亿元。

纯物理工艺的“品质坚守”

走进茶卡湖盐的生产车间,首先感受到的是洁净有序的生产环境。工人们穿着无菌防护服在操作台前忙碌,机械手精准地将不同规格的包装袋分批次装箱。

茶卡湖盐生产车间(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茶卡湖盐最大的特色就是纯物理加工,整个过程没有任何添加。”青海省盐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孔会民介绍,原盐要经过“三破三洗”的严苛流程:第一次破碎后去除大块杂质,第一次清洗洗掉表面卤水;第二次破碎细化颗粒,第二次清洗分离细小杂质;第三次破碎控制颗粒大小,第三次清洗确保纯净度。

检验员对盐样进行纯度检测(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在车间旁的实验室里,检验员正在对盐样进行纯度检测。“食用盐为了保持茶卡湖盐的天然风味,整个过程中严格进行质量把控,原料进厂要检测,生产过程中要抽检,出厂前还要全检,检测合格的产品才会流向餐桌。”孔会民告诉记者,车间按照食药级标准建设,接触盐品的设备和包装材料全部采用食品级钢材和环保材料。目前,车间生产的多款盐产品已进入全国多个省市的商超。截至2025年9月,食用盐产量达5.8万吨,销量6.02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食用盐产销量分别增长2.07万吨和2.13万吨,实现产销两旺。

盐湖上的“生态守护者”

暮色降临,茶卡盐湖湖面泛起金色的波光,双刀轮采盐船正以电力驱动缓慢行驶。“这艘采盐船每天产能达5500吨到6000吨,我们始终坚持‘最小干预’的开采原则。”青海省盐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楠介绍,每年开采前,公司都会对盐湖周边的水质、土壤、植被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开采活动不影响生态环境。“目前我们的开采深度严格控制在4~4.5米,这个深度既能保证产量,又不会破坏湖底的原生盐层和生态系统。”王楠说。

采盐船上摊铺的刚采挖的盐粒(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作为2009年获批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茶卡湖盐凭借天然纯净的品质,已出口到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我们就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要把青藏高原的这份纯净带给全世界。”青海省盐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龚昶表示,今后,青海盐业将继续丰富产品线,陆续推出天然低钠盐、弱碱性盐等特色产品,同时加强国际合作,让更多人了解这片来自青藏高原的珍贵湖盐。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智库:俄军实控波城46%,八国发表联合声明支持乌克兰

美智库:俄军实控波城46%,八国发表联合声明支持乌克兰

史政先锋
2025-11-14 17:58:49
古二再锤秦雯洗稿,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打脸李亚玲!

古二再锤秦雯洗稿,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打脸李亚玲!

萌神木木
2025-11-14 11:42:08
震惊硅谷!37岁华裔理工男靠“喂数据”身家1200亿,成最年轻富豪

震惊硅谷!37岁华裔理工男靠“喂数据”身家1200亿,成最年轻富豪

青眼财经
2025-11-12 14:42:01
南宁地铁站大便后续:眼镜男身份被扒,已社死,车企无辜遭牵连

南宁地铁站大便后续:眼镜男身份被扒,已社死,车企无辜遭牵连

鋭娱之乐
2025-11-14 12:41:34
纵览热点|山西忻州一小学要求家长填写“可提供的社会资源”引发争议,当地教育局展开调查

纵览热点|山西忻州一小学要求家长填写“可提供的社会资源”引发争议,当地教育局展开调查

纵览新闻
2025-11-14 19:15:05
奥运冠军李晓霞,退役当大学教授,结婚生俩娃,年入百万很幸福

奥运冠军李晓霞,退役当大学教授,结婚生俩娃,年入百万很幸福

篮球国度
2025-11-14 10:06:34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原院长王愚被“双开”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原院长王愚被“双开”

界面新闻
2025-11-14 21:06:24
最低0℃!湖南要下雪了!

最低0℃!湖南要下雪了!

鲁中晨报
2025-11-14 16:15:05
29岁女子要嫁给亲姐夫,丈母娘力挺:肥水不流外人田,不想换女婿

29岁女子要嫁给亲姐夫,丈母娘力挺:肥水不流外人田,不想换女婿

辣媒专栏记录
2025-10-27 08:54:46
医生被护士骂的理由能有离谱?网友:我一直以为护士是医生的佣人

医生被护士骂的理由能有离谱?网友:我一直以为护士是医生的佣人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3 00:15:03
信仰已经崩塌,大多数人只是活着

信仰已经崩塌,大多数人只是活着

经济学教授V
2025-11-14 18:51:06
日本十大最好看女优排行榜,有你认识的吗?

日本十大最好看女优排行榜,有你认识的吗?

素然追光
2025-11-15 01:30:04
6-2!斯诺克首席决赛名额诞生:世界第1连赢6局,赵心童被逆转!

6-2!斯诺克首席决赛名额诞生:世界第1连赢6局,赵心童被逆转!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15 05:55:41
走路出现这7种迹象,寿命可能长不了!第5个尤其凶险

走路出现这7种迹象,寿命可能长不了!第5个尤其凶险

资说
2025-11-14 10:47:02
曾主任的运动照被扒出!笑容灿烂很有韵味,网友:挺阳光的人

曾主任的运动照被扒出!笑容灿烂很有韵味,网友:挺阳光的人

鋭娱之乐
2025-11-13 00:45:03
祝贺!袁励岑/王艺迪大战7局4-3拿下辽宁队友,摘得全运混双铜牌

祝贺!袁励岑/王艺迪大战7局4-3拿下辽宁队友,摘得全运混双铜牌

乒谈
2025-11-14 22:15:01
央视改称郭晶晶了,三字微变暗藏强烈信号,霍震霆果然全说对啦

央视改称郭晶晶了,三字微变暗藏强烈信号,霍震霆果然全说对啦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5 03:12:12
辛柏青李乃文密赴大孤山!两度同行疑点重重,知情人曝目的不简单

辛柏青李乃文密赴大孤山!两度同行疑点重重,知情人曝目的不简单

张发林
2025-11-14 13:35:04
央视对全红婵的称呼变了!两字之差看出差距,陈芋汐的话有人信了

央视对全红婵的称呼变了!两字之差看出差距,陈芋汐的话有人信了

泠泠说史
2025-11-12 17:24:02
新甲午战争?这次中国要摧毁日本的军国意志,要击沉日本岛,要雪百年之耻!

新甲午战争?这次中国要摧毁日本的军国意志,要击沉日本岛,要雪百年之耻!

李光满说
2025-11-13 20:24:13
2025-11-15 08:00:49

头条要闻

环球:中方召见日本大使用词罕见 警告可谓前所未有

头条要闻

环球:中方召见日本大使用词罕见 警告可谓前所未有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教育
健康
亲子
旅游
艺术

教育要闻

二次函数字母系数结论大判断,一个视频学完!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亲子要闻

细思极恐!全球1.14亿孩子患高血压,3大原因你娃可能都有!

旅游要闻

天津海河游船将于11月17日停航

艺术要闻

中国唯一建在温泉上的城市,常年22℃,银杏美了千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