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网评】进博会展现中国大市场大机遇)
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张德勇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行。在“十四五”即将圆满收官和开启“十五五”新征程之际,本届进博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成就,也传递出未来中国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强烈信号。
本届进博会参展规模再创新高。共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共组建43个交易团、700多个交易分团到会洽谈采购,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专业观众注册达到44.95万人。琳琅满目、各具特色的展品夺目吸睛。各国展商着眼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纷纷拿出上品好货,紧跟国内消费提质扩容的大趋势,盯准消费者的新偏好,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本届进博会成果丰硕,实现预期目标。在参展企业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0家,180家企业成为第八届进博会“常客”。本届进博会共发布461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其中,全球首发201项、亚洲首展65项、中国首秀195项,涵盖生物医药、绿色低碳、技术装备等行业,代表着行业发展新趋势。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魅力让各国企业深信,抢占中国市场,把中国市场作为走向全球市场的“起手式”和“练兵场”,在中国大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才能有在全球市场中驰骋搏击的实力。本届进博会上,贸易投资对接会吸引超过5000家企业和园区,达成合作意向超300项,集中签约活动达成合作意向近600项,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额达834.9亿美元,比上届增长4.4%,创历史新高。
本届进博会“朋友圈”进一步扩大。参加本届进博会的展商中,不仅有多年常来常往的老朋友,更有加入进博会“大家庭”的新朋友。尼日利亚、瑞典、哥伦比亚首次担任主宾国,吉尔吉斯斯坦首次参展;本届进博会首次为最不发达国家产品设立专区,进一步扩容升级原有非洲产品专区,为37个国家提供免费展位,推动53个非洲建交国产品享受100%税目零关税待遇;首次推出国际友城联展和“魅力友城”展示专区。透过进博会这一平台,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的新机遇持续溢出,为各国企业发展提供新商机,为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中国力量。
进博会是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中国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2018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郑重承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八年来,进博会的参展规模持续扩大,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在本届进博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参展商、丰富多彩的展品、丰硕的洽谈签约成果,让世界感受到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见证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成就,增强了投资中国、深耕中国、扎根中国的愿景。
尽管当前中国的发展环境正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但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十五五”规划擘画了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新蓝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十五五”时期,中国高质量发展蕴含着极具吸引力的商机。进博会不仅是观察中国经济大势的一扇重要窗口,更是“中国新动能,世界大机遇”的合作平台。本届进博会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注脚,更是世界各国持续看好中国经济的具体体现。(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编审:高霈宁 蒋新宇 张艳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