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10月26日至11月8日,滨州市迎来“汉语桥”法国青少年文化交流团。来自法国阿尔萨斯孔子学院的20名青年学生及带队教师,围绕“相约孙子故里,邂逅非遗滨州”主题,开展了为期14天的汉语学习与文化交流活动。该项目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立项支持,滨州市外办指导,山东航空学院连续第二年成功举办的“汉语桥”来华团组项目。在黄河之滨,法国师生以青春视角感知中华文明,以友好交流共筑中欧未来。
10月27日,交流团开营仪式在山东航空学院举行。仪式上,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山东航空学院共同为交流团授旗,标志着此次中欧青年文化交流的序幕正式拉开。
![]()
在滨期间,交流团通过“课堂+实景”“传统+现代”的多维方式,全面感受滨州的文化底蕴与发展活力。在山东航空学院的汉语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语言+文化点滴”融合教学模式,学习了茶艺、书画、武术、古琴等中华才艺;走出校园,他们走进中国孙子兵法城,与“兵圣”孙武跨越时空对话,领悟东方智慧的魅力;在滨州市博物馆、非遗馆和黄河楼,他们系统了解了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与滨州非遗的丰富多彩。
![]()
作为本次项目的重点内容,交流团深入县区开展非遗体验与参访。在无棣古城,学生们参访海瓷企业,感受沿海民俗的独特韵味;在沾化渔鼓戏剧团,他们近距离聆听并尝试表演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其淳朴的唱腔和生动的演绎深深吸引;在愉悦家纺居家世博馆,他们了解了“草木染”技艺的现代转化与品牌创新。
![]()
活动期间,法国青年还走进北镇中学紫林书画馆、滨城·同心园,体验绘画、书法、剪纸等中国传统文化项目,并与本地学生结对交流,在互动中结下深厚友谊。一名法国学生表示:“这次旅程完全改变了我们对中国的印象。滨州不仅文化深厚,科技和产业也如此发达。我们希望成为法中友好的桥梁,把真实、立体的中国讲给更多人听。”
值此中欧建立正式外交关系5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青年交流成为推动中欧民间往来与文明互鉴的关键力量。滨州市以此活动为契机,持续打造“青春友城·点亮未来”品牌,加强与法国萨维尔纳等城市的交流合作,以“滨企创世界”行动为重要抓手,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下一步,滨州将继续拓展对欧对法多领域合作,以青春之力助推城市国际化进程,为中欧友好注入持久而鲜活的“滨州能量”。
记者 张贵英 通讯员 韩璐 周文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