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评线】太阳鸟时评:激扬全运力量,建设体育强国)
以“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为主题口号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全运会”)于11月9日至21日在广东、香港、澳门举行。
珠江潮涌处,盛会启新程。这场体育盛会不仅是竞技风采的展示舞台,更是体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刻印证了“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的真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运会正以竞技体育的拼搏之力、全民体育的参与之势、区域协同的融合之效,为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注入磅礴动能。
竞技体育的拼搏底色,铸就体育强国的精神内核。体育赛场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国家力量的生动彰显。从广东跳水运动员陈艾森第五次征战全运赛场,感言“综合国力提升为拼搏注入动力”,到江苏武术选手杨亚霖牢记“人生能有几回搏”的教诲,将全运金牌作为新起点,运动员们的坚守与突破,正是中华体育精神的鲜活诠释。中国女子曲棍球队队长欧紫霞深知“国家提供的坚实保障让运动员心无旁骛”,澳门女排教练张嘉俊决心传承女排精神,这些赛场内外的心声,印证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始终与国运兴衰同频共振。正如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所言,要把对运动的热爱转化为“为国争光的汗水”,在世界舞台展现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这正是体育强国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要以全运会为纽带,进一步完善运动员培养与保障体系,让更多“陈艾森”“孙颖莎”式的健儿能心无旁骛追梦,让中华体育精神在代代传承中愈发闪亮。
全民体育的蓬勃发展,夯实健康中国的群众根基。体育不仅是赛场的荣耀,更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十五运会将“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理念深植实践,让体育融入寻常百姓生活。盐城工学院教师范娟娟作为群众比赛保龄球冠军,立志成为“点燃身边人运动热情的火种”,恰是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的缩影。暨南大学志愿者谢烨在服务中践行奉献精神,将体育带来的协作意识融入日常;湖南大学研究生刘军廷受开幕式感召,决心普及科学健身方法,这些身影彰显着体育从赛场走向生活的深刻变革。从赛事门票的惠民定价到场馆改造的人文关怀,广州赛区执委会的筹备细节,更让“体育为民”的理念落地生根,为健康中国建设筑牢群众基础。要以全运会为契机,推动赛事资源向群众开放共享,鼓励更多体育爱好者成为健身推广者,让体育惠民的种子在基层结出更多硕果。
区域协同的创新实践,拓展体育发展的融合维度。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十五运会,既是办赛模式的突破,更是“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生动探索。香港特区代表团派出史上最大规模的600余人代表团,团长罗淑佩坦言赛事“为香港体育注入强劲动力”,见证着港澳从“旁观者”到“主办者”的角色转变。广东省体育局局长崔剑提出借助赛事“加强三地互联互通”,与开幕式总导演郎昆所言“展现文化强国、体育强国步履”形成呼应。从三地同步的火炬传递到跨境举办的公路自行车赛,这场盛会奏响了粤港澳“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的乐章,不仅为大湾区发展注入体育力量,更以体育为纽带画好“一国两制”最大同心圆。期待以此为起点,深化粤港澳体育资源共享机制,将赛事协同转化为常态化发展动力,让体育成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圣火熊熊照征程,体育强国正当时。第十五届全运会的举办,既是对过往体育发展成就的检阅,更是迈向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目标的新起点。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当竞技体育的拼搏精神、全民体育的群众基础、区域协同的融合优势形成合力,体育必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让我们以全运为媒,燃运动激情,聚奋进力量,在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征途上书写更加昂扬的时代篇章!
作者:黄宗跃
(编辑:田莉 责编:崔凤娇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