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蓝媒热评丨140元与星辰大海)
随着福建舰光荣入列,一段关于1999年小朋友陈虞文捐款140元支持建造航母的往事又被网友们提起,这则尘封二十多年的佳话,如同这个冬天的一抹暖阳,照进了无数人的心田。
(图:南国早报)
140元,对于一艘航母而言,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在那个年代,这笔来自孩童的“巨款”,其意义已远非本身货币价值所能衡量。
那是一颗真正的赤子之心,一份与国家共进退的纯粹情感。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还给他回了信,退回了捐款,却没有退回那份心意,既表扬了善举,又呵护了幼苗的成长。
(图:南国早报)
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陆游的“家祭无忘告乃翁”,爱国情怀早已融入我们的文化基因。陈虞文小朋友的举动,正是这种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虽年少力薄,却心系家国。
(图:央视新闻)
回望来路,从刘华清将军当年踮脚参观美国航母的酸楚,到如今国产三航母劈波斩浪的自豪,中国航母之路见证了国家的崛起。
在这条路上,有着无数如陈虞文一样的普通人,以各自的方式贡献力量。他们或许是默默无闻的科研人员,或许是节衣缩食的纳税人,或许是心怀梦想的孩童。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力量,汇聚成推动国家前进的磅礴江河。
今天,当我们重温这段往事,不只是为了怀旧,更是为了传承。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这种纯真的爱国情感依然珍贵。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爱国表达,但内核始终如一,那就是个人与国家血脉相连,休戚与共。
140元与航母,孩童与国家,形成了一个充满张力的象征。这意味着,国家的强大,不仅体现在硬实力的提升,更蕴含于软实力的温情。既有“星辰大海”的雄心,也有“呵护幼苗”的细腻,这样的国家,其行必远,其道必宽。
当年的小朋友如今已过而立,但那颗被温柔以待的种子,想必早已在他心中生根发芽,长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栋梁。而这,或许就是这则故事最美好的续篇。
终审:孙 宇 王霁月
责编:王欣怡
编辑:程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