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光之所向(弘扬科学家精神 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

0
分享至

(原标题:光之所向(弘扬科学家精神 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

  徐红星(右)在指导学生搭建实验光路。 受访者供图

  河南省科学院已成为河南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之一。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


  徐红星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河南省科学院院长。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物理学会饶毓泰物理奖,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第七届中国侨界贡献奖,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致力于等离激元光子学、分子光谱和纳米光学的研究。主要包括:单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单分子操控及器件的研究;表面增强光谱;复杂金属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体学等。

  □本报记者 师喆 梁莹莹

  他的世界,没有边界。

  小,可探微观粒子之秘;大,能筑一域创新之基。

  他是追光者,在方寸纳米间,解析光的经纬;他是深耕者,在原始创新里,播撒科创的春天。

  他是徐红星,河南省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位在国际纳米光学领域刻下姓名的科学家,如今正将理想与热忱,坚定地投向中原大地。

  光有来意——坚守,意味着什么?

  千禧年,瑞典哥德堡的冬夜,漫长而寂静。大学实验室的灯光,常常是这片寂静里唯一的亮色。

  窗外雪花纷飞。窗内,青年徐红星俯身于仪器前,屏幕的冷光映照着一张专注的脸。

  他探索的,是单分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机理——每个分子都拥有独特的光谱,如同人的指纹。他的工作,就是破译这些“微观密码”。

  然而,研究之路并非坦途。他曾一度陷入迷雾——假说林立,却无路可循。他回忆:“实验检测的信号来得快,去得也快,有时一觉醒来,就已消失无踪。”

  于是,研究不再有昼夜之分,实验室成了他坚守的阵地。

  无数次实验在黑暗中碰壁,直到某次样品制备之后,信号在屏幕上逐渐清晰,一个决定性的光谱跃然眼前——在两个金属纳米颗粒构成的极小间隙中,拉曼信号呈现出惊人的增强。

  “一旦通过实验验证,就会发现每个产生增强拉曼光谱的地方都有两个颗粒。”徐红星描述那个关键时刻。

  顷刻间,迷雾尽散。光谱仪采集到的证据确凿无疑:纳米颗粒之间的耦合效应,正是引发巨大电磁场增强的关键。

  自此,他在这一方微观宇宙中,铸下了开创的印记。

  而这条探索之路,早在童年就埋下伏笔。

  儿时,身为外科医生的父亲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乡村医疗,徐红星兄弟姐妹7人随父母一同从连云港市回到苏北农村。上山爬树,下水摸鱼,他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广袤自然间肆意生长。

  书架上一排排泛黄的《飞碟探索》,点燃了他对未知世界的向往。“那些关于外星文明与宇宙奥秘的猜想,让我心驰神往。”多年后,他这样回忆。

  中学时代,物理是他眼中解开世界奥秘的一把钥匙,他就此成为物理老师办公室的常客。为了弄懂交流电的运行原理,他刨根问底,和老师拿着粉笔在水泥地上写写画画,能在操场上讨论到天黑。“那时连饭都忘了吃,思维的乐趣,就是最好的精神滋养。”

  这份执着,让他在高考志愿表上坚定写下“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从此,一条追光之路自燕园启程,延伸至瑞典的实验室——在那里,他继续探索微观世界的无穷可能。

  异国的科研条件优越,生活安稳,他的心却始终系于故土。“我一直关注国内的科技发展,那里有最迫切的问题,也有最广阔的舞台。”

  回国,于他而言,是情感的归宿,更是时代的召唤。

  2005年年初,自瑞典回国,他入职中国科学院,任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12年秋,他走进武汉大学,建立起纳米科学的灯塔。2017年,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荣誉接踵而至。

  在等离激元光子学与纳米光学的疆域里,他的脚步始终扎实,如光行于大地,无声,却有力。

  秉光引路——心,可曾动摇?

  2022年12月,一纸聘书落下,徐红星从专注学术的科学家,成为河南省科学院的掌舵人。

  上任伊始,三大难题横亘眼前:无成熟团队、无现成平台、无完善机构。

  在这片土地上,能绘出怎样的科技图景?没有迟疑,他直插一线,寻找破局之道。

  在智能制造的车间里,他手持零件,直面核心:“这项精度难题,如果我们联合攻坚,能否突破?”

  在高校实验室,他面对年轻研究者发问:“若给予足够的空间与支持,你们敢不敢挑战真正具有影响力的课题?”

  问题尖锐,却点燃了火花,更指明了方向。

  破局,当先从吸引人才开始。

  平台建设星夜疾驰。他带领省科学院牵头构建高能级创新矩阵:墨子实验室、黄淮实验室、中豫具身智能实验室等8家省实验室相继揭牌;人工智能、超硬材料等3家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拔地而起,构筑起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

  筑好了巢,他奔走四方,以诚引才。

  面对犹豫的顶尖人才,他单刀直入:“这里或许给不了最优渥的待遇,但你能在这里,亲手定义一片区域的未来。这样的机遇,是否值得一试?”

  真诚自有回响。一批有识之士,开始向中原汇聚。“他把他乡作故乡,将心血融入了中原热土。”这样的评价,不胫而走。

  截至目前,河南省科学院共引进高层次人才120名,其中国家级人才45名,新引进青年博士498名,科研人员总规模超3000人。人才体量、质量跃居全国省属科研机构第一方阵,走向全面发展“挂果期”。

  “科研的根,必须扎进产业需求的土壤里,才能长出参天大树。”他推动院地深度合作,中原美谷、中原药谷、沁阳科创园等“家门口的科学院”如春笋破土,将创新资源辐射至全省,“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从蓝图走向现实。

  然而他始终清醒:科研的突破,源于持续的内功修炼与战略布局。

  “极端光场制造科学与工程”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正是这样一场硬仗。团队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航空发动机制造中气膜孔精密加工这一“卡脖子”难题,已潜心攻关多年。

  前路,并非坦途:如何实现纳米尺度下的能量精准调控?如何在高温、高应力环境下保持加工稳定性?一道道难关如险峰矗立。

  徐红星带领团队,迎难而上。他们致力于发展超快激光加工新技术,目标是形成完全自主可控的气膜孔激光加工工艺与装备,并将这项尖端技术拓展至河南的优势产业,赋能整体产业升级。

  他要做的,不仅是攻克一项技术,更是要将这把尖端科技的“火种”,播撒至河南广阔的产业原野。

  一路走来,初心如磐。挑战仍在,而引路之光,正愈发明亮。

  此光同辉——光环之下,他是谁?

  徐红星办公室的书柜中,精心存放着一份学生们赠送的生日礼物。

  薄薄的晶圆板上,用激光刻下“逐光中原,精雕细琢”几个字,蕴含着他们在老师带领下,在光芯片及激光高精密制造领域树立河南旗帜的期待。

  引人才,带团队,教学生。曾经独自在深夜的实验室里“追光”的青年,正源源不断将光投射给更多后来者。

  “一个人可以走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更远。”徐红星始终相信,科学之光,唯有在传递中才能愈发璀璨。

  他是严师,也是同行者。在实验室,他的要求以“微米”计。“这里不够精细,我们再试一次。”一句简短的督促,是团队在科研竞速中快人一步的基石。

  他笃信,科研之途,唯细方能快——细,是治学的严谨;快,是时代的催征。

  当学生因实验反复失败而气馁时,他从不空谈坚持。“智慧的科学家,要懂得从废墟里淘金”,一句话,唤醒迷思,更传递出科学探索最珍贵的韧性。

  他更坚信,科学不应困于象牙塔。于是,他步入社区、走进学校,将高深的物理学拆解为可知可感的故事,让科学成为照亮大众的一束光。

  《遇见科学:讲给青少年的物理公开课》科普读物、“遇见科学”系列研学、科普秀“我与空气做游戏”、为河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新生上“开学第一课”……正是他践行这一使命的生动足迹。

  如今,他的目光早已超越基础研究,投向融合与突破的前沿。人工智能与省科学院的深度融合,成为他新的战略关切——

  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上,由中豫具身智能实验室与企业联合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行者二号”,在复杂地形挑战中一举夺冠。它稳健通过斜坡、楼梯、沙地等五类障碍,展现了卓越的环境感知与自主决策能力。

  在医疗AI领域,他带领的团队同样实现了关键突破。面对阿尔茨海默病这项全球老龄化进程中的重大健康挑战,他和团队研发的“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标志物早期诊断平台”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有效解决现有平台灵敏度不足、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结果稳定性差等问题。该项目以其高度的实用性与创新性斩获全国大奖,为重大疾病早期干预开辟出新路径。

  心中有光,何惧路长。从纳米间隙的微光,到中原大地的创新星火,再到人本关怀的智能未来——徐红星始终相信,真正的光芒,从不独行。当科学家的理想深深扎根于大地,光,便有了方向。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keep fighting!!!”贝爷点赞张家界荒野求生挑战赛:唤起了我野外探险的回忆

“keep fighting!!!”贝爷点赞张家界荒野求生挑战赛:唤起了我野外探险的回忆

极目新闻
2025-11-10 17:56:36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在举办奥运会了?事情坏就坏在国际奥委会自身。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在举办奥运会了?事情坏就坏在国际奥委会自身。

百态人间
2025-10-18 11:53:06
56岁沪上大妈未婚未育,苦寻33年前海军初恋,见到他后傻眼了

56岁沪上大妈未婚未育,苦寻33年前海军初恋,见到他后傻眼了

清茶浅谈
2025-08-18 20:25:12
美国开始慌了!把对中国的关税降下来后,却发现中国的客人没回来

美国开始慌了!把对中国的关税降下来后,却发现中国的客人没回来

我心纵横天地间
2025-11-09 22:41:53
女子与男友睡公园,衣衫不整成焦点,网友直呼辣眼睛。

女子与男友睡公园,衣衫不整成焦点,网友直呼辣眼睛。

夜深爱杂谈
2025-11-09 21:29:16
李连杰最近逆生长,容颜从老到年轻给普通人哪些启示,放松很重要

李连杰最近逆生长,容颜从老到年轻给普通人哪些启示,放松很重要

呼吸科大夫胡洋
2025-11-09 13:10:15
若有十亿中国人要求把毛泽东思想提升为“毛泽东主义”,这事就成

若有十亿中国人要求把毛泽东思想提升为“毛泽东主义”,这事就成

芳芳历史烩
2025-11-10 17:06:28
31岁章泽天素颜现身日本!路人偶遇直呼:瘦到发光像大学生

31岁章泽天素颜现身日本!路人偶遇直呼:瘦到发光像大学生

日不西沉
2025-11-10 16:58:13
卫健委通报医院回应,当事人报警,涉事副院长与女医生将被问责

卫健委通报医院回应,当事人报警,涉事副院长与女医生将被问责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08 05:57:56
三星杯杨鼎新等四人率先进八强,党毅飞连笑同遭大逆转

三星杯杨鼎新等四人率先进八强,党毅飞连笑同遭大逆转

野狐围棋
2025-11-10 21:07:50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8 15:09:21
最近5年,撤离中国大陆的日企数量高居榜首

最近5年,撤离中国大陆的日企数量高居榜首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11-10 16:50:08
切忌“刻舟求剑”,接受乌克兰以主权国家存在,但领土不完整

切忌“刻舟求剑”,接受乌克兰以主权国家存在,但领土不完整

山河路口
2025-11-09 19:31:52
3岁幼童误拿泡泡糖母亲赔偿60元,超市称孩子还偷了数千元商品?“好想来”回应:已成立工作组核查

3岁幼童误拿泡泡糖母亲赔偿60元,超市称孩子还偷了数千元商品?“好想来”回应:已成立工作组核查

极目新闻
2025-11-10 15:43:47
李连杰从一身病态到健步如飞,倪萍也是如此,难道真有医学奇迹?

李连杰从一身病态到健步如飞,倪萍也是如此,难道真有医学奇迹?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10 19:27:33
人还没到北京,下马威先来了,德国副总理访华前,德方喊报复中国

人还没到北京,下马威先来了,德国副总理访华前,德方喊报复中国

历史有些冷
2025-11-09 20:55:03
潘展乐收获全运首金!4×100自由泳接力:浙江队微弱优势夺冠

潘展乐收获全运首金!4×100自由泳接力:浙江队微弱优势夺冠

全景体育V
2025-11-10 20:44:59
率重庆冲超!66岁韩国名帅庆典磕头跪谢球员,名记质疑:大可不必

率重庆冲超!66岁韩国名帅庆典磕头跪谢球员,名记质疑:大可不必

我爱英超
2025-11-10 21:20:54
突然,涨价50%!芯片,重大突发!

突然,涨价50%!芯片,重大突发!

证券时报
2025-11-10 08:11:14
湘江惨败后,毛主席在担架上幡然醒悟,一个'世界巨人'从此苏醒

湘江惨败后,毛主席在担架上幡然醒悟,一个'世界巨人'从此苏醒

何氽简史
2025-11-10 12:31:58
2025-11-10 22:52:49

头条要闻

25岁东北女孩参加海岛求生赛35天瘦28斤:吃了50只老鼠

头条要闻

25岁东北女孩参加海岛求生赛35天瘦28斤:吃了50只老鼠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游客在南京欢乐谷坐过山车突然倒退,欢乐谷回应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