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盲实验是当下最科学的一种验证药品或者治疗方法是否有效的工具,但是在这个新时代,还有很多中医粉在否定双盲实验,说它无法检验中医,甚至说什么是西医发明的标准。
我就好奇这些人的脑子是咋长的?
双盲实验是建立在当下科学思维基础上产生的检测标准,这跟东西方有啥关系?咋,东西方的科学标准不一样?西方的水是100度烧开,你东方的不是?
一边享受着基于这种科学思维产生的科技成果,一边骂着这种科学思维,这群人脑子到底是咋想的?
然后还有的中医粉承认双盲实验的科学性,但却总说中医因为‘一人一方’,所以无法进行双盲实验。
这听起来好像是那么回事,确实中医强调治疗是一人一方,这与双盲实验的标准化好像矛盾,你总不能给所有的病人吃一样的中药吧?这不就与中医理念不符了?
但事实上,这个问题没法解决吗,中医就真的无法进行双盲实验吗?完全是扯淡,我这种门外汉都可以给出两种可以进行双盲实验的方法。
两种检测方法
方法一:直接用一人一方进行双盲实验
你不是说中医是一人一方,所以无法进行双盲实验吗?
我们可以找2组病人,两组病人都让中医看病,都开出一人一方来,但是最终吃药的时候,一组用安慰剂治疗,而另一组则用真的一人一方的药剂,最终两组对比治疗结果,看哪一组的治疗率更高。
这是不是双盲实验?与你中医一人一方的治疗理论矛盾吗?而它是不是就可以检测出中医是不是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如果经过对比,中医组的治疗效果确实更好,那说明中医不是瞎扯淡,当下的科学理论可能确实无法解释中医,整个科学理论体系可能都要受到重大冲击。
我也跟deep seek讨论了这个方法,它认为这个方法是可行的。
![]()
方法二:对中医的主药进行双盲实验
所谓的一人一方并不是随意组方,随意搭配,而是遵循着“君臣佐使”配伍原则。
学过中医的,应该理解什么是“君臣佐使”,就是有一味或者几味是主药,称为“君”,其余是辅助药,称为“臣”。
我一开始是不懂这些的,是在我把思路提供给deep seek之后,它告诉我的。
我原本的思路是对于某一个病症,肯定是有主要的治疗药物的,而不是随意搭配的,即使是中药也应该是如此,我们需要测试的就是这种主要的效果,而这就是中医的“君臣佐使”治疗思想。
简单的说,对于同一种病症,其治疗大法和核心药物(“君药”和“臣药”,构成“主方”)是相对固定的。所谓的“一人一方”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佐药”和“使药”的加减,以应对患者的次要症状(兼症)和体质差异。
因此,科学验证的方法不应是某个中医师开出的、千变万化的“绝对个体化处方”,而应是中医理论中相对稳定的 “证-方对应”关系。
我们只要验证主药对于病症是否有效就行了,这是稳定的,就不是一人一方了,也就可以进行双盲实验了。
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安慰剂,另一组用这种主药进行治疗,最终观看治疗效果。
虽然没有辅药,但是药方主要就是依靠主药发挥效果,因此如果药方真的没有问题,最终也应该是可以看到治疗效果的,只不过可能最终的治疗效果没有那么理想罢了。
这是不是也同样既不违背中医一人一方的治疗思想,也同时满足了双盲实验的标准?
![]()
总结
所以中医是真的无法进行双盲实验吗?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我就不信全国这么多搞中医的,想不出这2个方法来检测。
咋滴?学中医的都是傻子,还没我这个门外汉聪明吗?
只有一种解释,就是搞中医的人自己都不自信,生怕检测的结果是失败的。
一旦结果是失败的,那可丢人丢大发了,整个中医理论、民族自豪啥的可都全崩溃了,整个中医药行业都要玩完了。
没人敢承担这样的结果。
尤其是搞中医的,如果经过他验证中医真的没效果,那他学了这么多年中医不就是一个笑话吗?他以后还靠什么吃饭?所以即使他做了这样的验证,有这样的数据,他也不敢发出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