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飞鸟翔集演绎生态美景 大美湿地变身“候鸟天堂”)
央视网消息:在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保护区工作人员在近期监测中发现,上万只冬候鸟已经抵达湖区,主要以大雁、野鸭、白琵鹭及鸻鹬类候鸟为主。

从9月底到10月初,上万只候鸟就陆续聚集到湿地中心地带,它们时而游弋觅食于碧波之上,时而振翅齐飞掠过水面。

为了迎接这批远道而来的“客人”,保护区管理部门与当地政府紧密合作,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他们通过监测和调控水位,为候鸟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并加大了执法力度,打击各种破坏湿地生态的违法行为,确保候鸟能够安全越冬。

据了解,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线路上的重要节点,是白鹤、东方白鹳等众多濒危候鸟的重要越冬地。
云南昆明:红嘴鸥飞抵滇池 吸引游客打卡
金秋十月是候鸟迁徙的高峰期。这几天,在云南省昆明市的滇池海埂公园,数百只红嘴鸥盘旋飞舞,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每年10月上旬,红嘴鸥的先头部队就会陆续抵达昆明,这也预示着观鸥季的到来。近年来,昆明市出台了相应的观鸥规定,引导游客文明观鸟。


安徽合肥:猛禽集群过境 出现“鹰柱”奇观
眼下正值猛禽迁徙的重要时期,前两天,在安徽合肥四顶山上空,300多只猛禽过境,它们借助上升气流持续盘旋形成了“鹰柱”现象。一些观鸟爱好者用镜头记录下了这罕见的现象。

通过这几天在四顶山的拍摄,张忠东估算,过境猛禽群体规模超过300只。那么,为什么在秋末会形成“鹰柱”现象呢?

专家表示,在迁徙的高峰期是在9月中下旬一直到10月的上旬,这时如果北方有较强的冷空气的时候,北方的猛禽就会集群往南边飞。鹰柱的形成是猛禽飞行时遇到上升气流,会在一起集群,乘着上升气流往高空飞,呈圆形形状,吸引更多周边的猛禽加入鹰柱行列。它们乘着上升气流越飞越高,直到飞到最高的地方,再一起向南边迁徙。
据了解,这次形成鹰柱现象的猛禽主要为黑鸢与凤头蜂鹰,以及少量的燕隼和红脚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