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评线】太阳鸟时评:伟大胜利彪炳史册 踔厉奋发奔赴未来)
历史的声音久久回响,光荣的征途步履铿锵。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深知只有传承好精神火种、坚守好文化根脉、矢志拼搏奋斗,方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更好的走向未来,就是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之际,在抗日战争中铸就的民族精神。源自于英雄先辈伟大牺牲中血与火的淬炼,东北抗联杨靖宇在冰天雪地中,发出“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的绝唱,四行仓库“八百壮士”以血肉之躯诠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他们激活沉睡的基因,觉醒民族的精神,让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时代的青年以英雄为镜,锤炼过硬本领,锻造刚毅品格,做到困难面前不言败、阻碍前面不低头,以小我平凡奉献,汇聚大我复兴洪流,在奋斗中续写时代荣光。
更好的走向未来,就是要坚持民族文化自信。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自信是复兴的源动力。从《黄河大合唱》的雄浑旋律唤醒民族斗志,到无数文人以笔为枪写下“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呐喊,文化在抗战中成为凝聚人心的坚盾。新时代的青年当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深入一线倾听抗战老兵的讲述,走下去体验抗日斗争的艰辛,讲好红色故事、研究红色史料、深挖红色富矿,让激昂旋律穿透时空,通过一件文物、一个故事,让文化记忆扎根心灵。更要以创新姿态活化传统,用数字技术复原抗战时期的文化遗址,在短视频平台演绎战火中的文化坚守故事,让文化自信既扎根历史土壤,又生长出时代新枝。
更好的走向未来,就是要坚定奋斗信心决心。奋斗是跨越山海的舟楫,决心是穿透迷雾的灯塔。从“两弹一星”元勋隐姓埋名的钻研,到当代航天人逐梦星辰的跋涉,奋斗的接力棒在一代代人手中传递。新时代的青年当以实干为笔,书写青春答卷。在实验室里,像黄旭华般沉心钻研,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在乡村田野,如黄文秀般扎根基层,用智慧汗水浇灌脱贫之花。立下奋斗之志突破自我,在攻坚克难、顽强拼搏中将“不可能”变为“一定能”。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平凡岗位上积蓄力量,让奋斗的脚步踏响复兴之路的铿锵节拍。
80载岁月流转,抗战历历在目;80年沧桑巨变,复兴路在脚下。新一代青年当不负时代众望,把抗战精神化为勇气、文化自信化为底气、奋斗决心化为锐气,必将在民族复兴接力赛中,跑出精彩一棒。正如那烈烈的红色旗帜,历经风雨仍迎风高扬,指引者新时代的奋斗者砥砺前行,推进中国式现代的新征程上,中华民族必将更昂扬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秦九鸿
(编辑:田莉 责编:文骥 校对:崔凤娇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