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
网易财经12月15日讯 2016年网易经济学家年会12月14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大国图新 重启增长”,经济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经济改革,网易财经全程直播。
在“圆桌对话:超级牛市终结?”论坛上,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表示,从明年经济建设的情况来看,最乐观的情况,估计在2016年年底可能会有所谓降幅趋缓,阶段性见底的可能性出现。
以下为论坛实录:
关于经济见底我之前在几个场合也讲过,我觉得这次判断经济是否见底确实有点儿困难,刚才滕总讲了他的观点,先讲为什么困难,因为这次我们面临的情况确实和过去十几年,过去二三十年不太一样,它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全球性的老龄化,人口红利的消退,刚刚我们有个研究,从2012年开始,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开始,整个全球步入了人口红利消退的阶段,这个阶段其它经济体所谓人口红利还无法弥补中国人口红利消退造成的影响。因此对于全球和中国来讲,人口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经济减速比较长时间的影响,这是一个中长期的判断。第二,从短期的周期性因素来讲,确实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我们可以看三架马车,也可以看四大要素,三架马车中最重要的投资,这里面我们看到,房地产因为人口结构的变化,它的拐点已经到了,制造业PPI的同比负增长已经经历了45个月,大大超过朱镕基时期PPI同比负增长31个月的周期,从基础设施建设这块,应该说现在是唯一被赋予所谓“托底对冲”经济下滑重任的领域,所以总体感觉这一轮判断见底确实比以往要困难得多,也心里没有底,滕总刚才讲了他的观点,他觉得基本上见底了,我觉得是需要观察几个指标的。
一个是主要的重化工业,我们讲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这些行业的产能去化,我想这个结论直接决定了我们这一轮经济是不是见底。
二是我们称之为四大攻坚战的化解过剩产能,它的新的方式我们在90年代末期用的是砸地压地的方式,而这次所谓解决僵尸企业的主要手段是兼并重组,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部委层面的会议都看到这样一个信号,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像厉以宁老师之前在一个场合讲的,是希望避免刚才水总讲的这个,谁付出代价?不希望大面积的人群为所谓经济转型付出代价,当然对重化工业来讲,它的失业群体相对于原来纺织工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总体就业面相对比较窄,代价也是比较小的,所以至少从明年经济建设的情况来看,最乐观的情况,我估计在2016年年底可能会有所谓降幅趋缓,阶段性见底的可能性出现,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层面,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去看我们的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