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市场星报)
星报讯 “一共是25.75斤,这是工钱您拿好!”11月15日,宿州埇桥区桃园镇浍光村的菊花种植基地里,金黄、洁白的菊花竞相绽放,空气中弥漫着清甜香气。村民们拎着编织袋穿梭于花丛中,指尖翻飞间,一朵朵饱满的菊花被采摘入袋,在地头结算点钱,此起彼伏的算账声、欢笑声,共同勾勒出一幅丰收的喜人画卷。
“现在在家门口干活,既能照顾老人孩子,还能挣钱,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正在采摘菊花的村民谢霞脸上笑开了花。她告诉记者,自己利用农闲时间来烘干厂房务工,每小时7元,采摘菊花按每斤4毛钱计酬,无论做哪一样,都能挣到钱。像谢霞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为了让更多村民灵活就业、稳定增收,基地实行差异化计酬方式:菊花的种植培育、日常田间管理等长期岗位,按天计算薪酬,每人每天60元;采摘环节则按重量计酬,多劳多得。这样的模式既保障长期务工村民的稳定收入,也让农闲村民通过多采摘增加收入。据统计,采摘旺季平均每天有100多人务工,峰值时可达300人,平均每天要支付工资1万余元,村民人均日收入能达到100元左右。
浍光村菊花亩产近300斤鲜花,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加工,每年能为周边村民创收约50万元。“如今,这片菊花田不仅成了村民的‘钱袋子’,更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种植模板。”市住建局驻村选调生荣先亮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