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
漳平封侯慈济宫记
文 /林鸿东
今年四月初,笔者启动漳平永福人文之旅,期间,最大的收获是封侯慈济宫的发现。封侯慈济宫是一座供奉保生大帝的道教庙宇。漳平民间习惯称保生大帝为“宣封大帝”,故此庙亦可称为宣封大帝庙。庙宇虽传肇建于明弘治年间,殿内却保存着十余根宋代风格的梭形石柱,且每根柱身皆镌刻着尚清晰可辨的古代铭文。这些穿越时空的文字密码,鲜活地勾勒出九龙江北溪上游的民间信仰图景。
1.
庙门对面的告示栏记载此庙始建于明弘治初年,建成于弘治己未年,这一表述与门口的抱鼓石铭文刚好吻合。
慈济宫大门左侧抱鼓石铭文,经辨识约略可见"勸缘 永福里下浙安福(此福字待证)堂---信女捨门石壹对---"等残存字迹;右侧抱鼓石则镌刻"弘治己未年三月吉日题"十二字。考永福里建制,《大明漳州府志》载其"统图七,在县南三十里"。下浙今属官田乡,明清时为漳平至华安陆运节点,今渡口尚存"霞浙渡"碑刻。
![]()
2.
古庙外嵌在墙中与单独支撑的石柱约有十根,因右侧加盖附属建筑,部分石柱不可见,只见到八根。其中有六根文字已辨识清楚,一根字迹模糊,一根似无文字。庙门左侧第一根石柱刻有:“亡考崔(此字待证)万十八郎妣陈十乙娘同昇天界者”与落款“上元癸卯立”;庙门右侧第一石柱石刻:“信士许真福为在堂母傅十八娘祈丐平安”;庙门左侧最后一根石柱石刻:“信女宫十六娘捨柱祈求合宅平安者”;庙门右侧最后一根石柱石刻:“万(或方)安信女刘亥姐为在堂母易十四娘平安者”。左外墙中柱石刻:“捨石柱一条于本宫祈保平安子孙冒盛者”。左外墙后侧方石柱石刻:“信士吕荣贵为亡考吕二郎早超天界”。后圆柱字迹模糊,暂无法辨识。此外,庙前右廊的地面,有一方石刻,暂无法辨识。
![]()
![]()
庙门左侧第一石柱石刻:“亡考崔万十八郎妣陈十乙娘同昇天界者”与落款“上元癸卯立”。
![]()
庙门右侧第一石柱石刻:“信士许真福为在堂母傅十八娘祈丐平安”。
![]()
庙门左侧最后一根石柱石刻:“信女宫十六娘捨柱祈求合宅平安者!”
![]()
庙门右侧最后一根石柱石刻:“万安信女刘亥姐为在堂母易十四娘平安者!”
![]()
左外墙中柱石刻:“捨石柱一条,于本宫祈保平安子孙冒盛者”。
![]()
左外墙后方柱柱石刻:“信士吕荣贵为亡考吕二郎早超天界”。后圆柱字迹模糊,暂无法辨识。
![]()
庙前右廊的地面,有一方石刻,泥土较多,暂无法辨识。
3.
庙内刻字石柱共有六根,其中,左侧厅柱石刻铭文依序为:“龙溪进士陆智锡捨柱祈前程远大”、“信士许通辰捨柱祈求男嗣”,“信女尤三十娘求寿山永固”,右侧厅柱石刻铭文依序为:“龙溪信士洪廷杰捨柱祈保平安”、“许圣升奉捨柱一双祈求男嗣”、“信女留小六娘捨花竹下早禾乾田贰段䢑修口士主女保琮主界”、“仁里进士郭景祈捨愿早入仕”。
在辨识“信女留小六娘捨花笔子下早禾乾田贰段䢑修口士主女保琮主界”此条时,个别字眼有幸获得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刘永华教授指点,特此鸣谢!
![]()
庙中左侧第一根厅柱石刻:“龙溪进士陆智锡捨柱祈前程远大”。
![]()
庙中左侧第二根厅柱石刻:“信士许通辰捨柱祈求男嗣。”
![]()
庙中左侧第三根厅柱石刻:“信女尤三十娘求寿山永固。“
![]()
庙中右侧第一根厅柱石刻:“龙溪信士洪廷杰捨柱祈保平安”。
![]()
庙中右侧第二根厅柱石刻有两处,其一:“许圣升奉捨柱一双祈求男嗣”。
![]()
庙中右侧第二根厅柱石刻有两处,其二:“信女留小六娘捨花竹下早禾乾田贰段䢑修口士主女保琮主界”。
![]()
庙中右侧第三根厅柱石刻:“仁里进士郭景祈捨愿早入仕。”
4.
慈济宫绝大多数的石柱铭文已 辨识出来。这些镌刻在石构件上的文字,不仅是建筑年代的佐证,更是一部镌刻在岩石上的社会史档案。
根据抱鼓石铭文,此庙确为五百余年前的明代遗存。然而,其建筑形制与构件特征却暗藏玄机:其一,主体结构为宋代《营造法式》中记载的“副阶周匝”形制,即主殿外环绕一圈回廊;其二,寺庙石梭柱形制古朴,带有宋元遗风;其三,石柱上镌刻的捐柱人名如“崔万十八郎”“尤三十娘”,其命名方式与字体特征多见于宋代石刻;其四,门口左侧梭柱刻有“上元癸卯立”五字。
起初,我误以为“上元”指向唐代年号(注:唐高宗曾用“上元”年号,674-676年),但结合闽南民间“三元九运”的纪年传统可知,此处“上元癸卯”应属三元周期与干支结合的表述。据三元九运法推算,宋代“上元癸卯年”对应公元1003年(北宋真宗时期)与1183年(南宋孝宗时期)。
慈济宫石刻最引人注目的,是女性信徒在乡村信仰实践中的主体性呈现。在已辨识的23条题刻中,明确记载女性捐施者达9条,占比近40%。信女群体不仅独立完成“捨门石”、“捨柱”等物质捐赠,更突破“为夫祈嗣”的传统叙事框架,发展出多元的信仰诉求:尤三十娘“求寿山永固”展现对自身生命长度的关注,刘亥姐“为在堂母易十四娘平安者”建构起基于亲情的信仰纽带,而留小六娘捐赠“早禾乾田贰段”则凸显出女性对土地权益的实质掌控。
题刻中,“龙溪进士陆智锡”与“仁里进士郭景”等士绅阶层的出现,其等祈求“前程远大”与“早入仕”的表述,体现出了科举文化与信仰体系之间彼此的渗透——士子将儒学功名诉求投射于神学空间。陆智锡为龙溪人,陆智锡的捐献,证明该庙的信仰辐射范围已突破县域边界,形成以水陆通道为纽带的跨区域信仰网络。
无论如何,慈济宫密集的梭形石柱及其同样密集的石刻铭文,是闽地鲜见的宗教文化遗存,值得关注与研究。
漳平封侯慈济宫从笔者无意间发现到入选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仅仅时隔七个月,堪称神速,值得庆贺!!!
LOOKERS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撰写论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