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潮已来,如何温暖过冬?小兵为您划重点!
重点一:如何选购一件暖和的羽绒服?
一看吊牌,充绒量低于50克的轻薄款只适合初冬,寒冬至少要100克以上;
二查标签,认准“绒子含量”而非“含绒量”,这才是保暖关键,填充物的绒子含量超过50%,才能称之为羽绒服,在充绒量相同的条件下,绒子含量越高越好、蓬松度越高越好;
三摸手感,好羽绒要蓬松柔软,不会摸到硬梗。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祝炜估算,一件羽绒服,假设填充绒子含量90%的白鸭绒、填充量150克,羽绒原料成本约63元至83元,加上面辅材料和人工,核心成本在126元至248元之间,再算上其他成本,一件羽绒服的合理售价不太可能低于300元。如果充绒量更多,或者填充鹅绒,价格会更高。
当然,选购羽绒服不能只靠消费者眼看手摸,监管也得跟上!
重点二:“暖气不热就放水”,是误区!
很多人一摸暖气片不热,立马拧开放水阀,看着水哗哗流就觉得“马上要热了”。殊不知供暖系统是封闭循环的,放水会让系统压力骤降,供热站只能继续补进水,对温度影响不大。
正确操作其实很简单,打开暖气片顶端的排气阀,呲呲放气,等有稳定水流出来就关阀,几分钟就能解决问题。有些老楼,靠水压把热水打到最高层,再往下分户,俗称单管串全楼,这种不能分户单独调节温度的老楼比较容易出现高层巨热,底层或者循环末端冷的状况,这就没法靠咱居民自己调节了,赶紧拨打小区里供暖管家的电话,让专业人士来解决。
不少人还把“暖气片烫不烫”当成唯一标准,觉得不烫手就是供暖不行。其实,室温高低更看重建筑物的保温,比如,墙体有没有外保温层,窗户漏风不漏风,否则再烫的暖气片也留不住热量;还有就是装修,有些家庭在装修时为了美观,喜欢把暖气片包上,这也是非常影响室内温度的。要是觉得屋里不够暖和,咱先拿纸条测测门窗是不是漏风,贴个密封条、挂个厚窗帘,再把暖气片露出来,屋子就热起来了!
还有一个危险的行为是打暖气水的主意。有人觉得用温热的暖气水拖地、洗菜,既省水又省事,却不知道水里加了防止管道结垢的化学药剂,长期接触会伤皮肤;还有人把湿衣服堆在暖气片上,看似省了烘干费,实则让灰尘和霉菌跟着水汽沾到衣服上,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供暖是为了暖身,别因不当操作伤了身又添了堵。遇到室温不达标、管道漏水等问题,直接找供热管家或打监督电话,比自己瞎琢磨靠谱!
这个冬天,让暖气好好发热,咱们安心取暖,才是最舒服的打开方式。
来源:BRTV新闻(评论员:李小兵)
编辑:陈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