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吉林网)
转自:中国吉林网
近日,国家疾控局、国家卫生健康委等7部门联合发布的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新政,已于2025年11月10日正式实施。长春市已全面落地该政策,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年满13周岁的女孩,均可免费接种2剂次双价HPV疫苗。这一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针对家长关心的接种流程、疫苗效力等核心问题,11月18日,记者采访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谭文溪。
![]()
HPV:高发易染,高危型需重点防范
“这是我国宫颈癌防控从‘个人防护为主’向‘全民保障推进’的关键一步。”谭文溪首先对HPV病毒进行了科普,“它的中文全称是人乳头瘤病毒,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并非罕见病毒。大约80%有性生活的男性和女性,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感染HPV,绝大多数HPV感染是一次性的,能被人体免疫系统在1-2年内自行清除,如同一次病毒的“过客”,不会引起症状或疾病。”
“但必须警惕的是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谭文溪强调,目前已知的HPV型别超过200种,其中约40种可侵袭人体生殖器区域。“这些型别分为高危和低危两类,16型、18型等高危型HPV如果长期持续感染,就是导致宫颈癌、肛门癌、阴道癌等恶性肿瘤的主要元凶;而6型、11型等低危型HPV,主要会引起生殖器疣这类良性病变。”也正因此,HPV疫苗是预防相关疾病的“免疫防火墙”。
她介绍,疫苗的核心目的是预防由HPV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尤其是宫颈癌。以最早问世的二价疫苗为例,“二价”意味着它专门针对两种最高危的HPV亚型——16型和18型。“这道‘防火墙’建得越早,保护效果越好。”
![]()
聚焦青春期:接种HPV疫苗的“黄金防护期”
此次新政将满13周岁女孩列为重点接种人群,背后有着严谨的免疫学依据。谭文溪解释,青春期是人体免疫应答的“黄金窗口期”,此时接种疫苗能激发更强、更持久的免疫保护;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女孩大多尚未进入HPV病毒暴露的“风险期”,可提前建立有效防护屏障。从公共卫生效益来看,13周岁接种仅需2剂次,15岁以上则需3剂次,此举能以更低成本实现更广泛的防护效果。
疫苗不是“终点”:定期筛查筑牢健康双防线
对于“已经接种过HPV疫苗,是否还需要再次接种”的疑问,谭文溪表示,目前认为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在完成标准剂次接种后,不需要再次接种。
但她特别提醒公众:“疫苗不能100%预防所有宫颈癌。”她解释说,目前上市的疫苗尚未完全覆盖所有高危型HPV型别。因此,即使接种了疫苗,定期的宫颈癌筛查依然必不可少。“疫苗的接种与定期的筛查,两者结合才是预防宫颈癌的‘双重保险’,能为女性健康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
此外,她同时强调了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接种需避开月经期;若孩子处于感冒发烧、哮喘发作等急性病症期,应暂缓接种,避免混淆症状原因;接种后24小时内,接种部位不宜淋浴,其他具体注意事项可咨询接种点社区医生。
“希望广大家长高度重视这次免费接种机会,尽早带符合条件的孩子完成全程接种。”谭文溪呼吁,公众应正确认识HPV疫苗的预防作用,结合健康生活方式与定期筛查,共同守护女性健康。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范思思 文/图
初审: 王韬
复审: 侯薇
终审: 朱宝明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