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东台
来源 | 赛柏蓝器械
骨科变革仍在继续。
01
威高骨科高管变动
11月20日,威高骨科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11月19日收到公司董事、总经理卢均强先生递交的书面辞职申请。
![]()
据披露,因工作调整原因,卢均强先生不再担任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总经理职务,由副总经理李进取先生代行总经理职责,直至董事会选聘新任总经理。卢均强先生将继续在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内任职。
截至上述公告披露日,卢均强先生通过威海弘阳瑞信息技术中心(有限合伙)持有公司0.10%的股份。
卢均强于2000年10月入职威高股份,先后任大区经理、华东销售公司经理、医用制品公司本部副总经理。2018年加入威高骨科,任职销售副总经理,2019年9月接替弓剑波担任威高骨科总经理。
企业财报显示,2024年卢均强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70.15万元,在披露的高管税前报酬中居于第二位。
代行总经理职责的李进取历任威高骨科脊柱北区销售总监、华北区销售总监、威高集团有限公司战略与品牌中心总监。2023年10月起担任威高骨科副总经理。
02
推进销售模式转型
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
集采的到来改变了骨科市场野蛮掘金的时代,经历了数年调整期后,骨科市场终于重新回到了增长轨道上。作为国产骨科领域的头部企业,威高骨科的业绩走势正是骨科市场变革的缩影。
企业财报显示,威高骨科2025年前三季度主营收入11.06亿元,同比增加2.12%;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加26.24%,高于营收增速。
其中,第三季度主营收入3.65亿元,同比增加9.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6544.87万元,同比下降8.03%,后者的减少主要受2025年股权激励产生的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归母净利润为7689万元,同比增长8.1%。
其中,关节产线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27,322万元,同比减少9%,销量增长15%;脊柱微创产线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销量增长13%;组织修复产线,前三季度PRP产品实现销售收入约16,369万元,同比增长24%,销量增长23%。
业绩增长的背后是企业做出了一系列变革。
今年8月的业绩说明会上,威高骨科曾表示,未来公司将聚焦三条战略主线,一是“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二是“精益管理,降本增效”、三是“全球化布局”。
威高骨科还积极推进销售模式的转型。据披露,该公司以专业科室为核心维度进行事业部划分,推动营销架构优化升级,实现产线聚焦,提高了销售团队的专业性和灵活性,大幅提升了对临床的专业服务水平,带来产线收入和销量的持续增长。
03
骨科赛道继续回暖
集采数年后,器械市场正逐步走出调整期。
国信证券研报指出,耗材在过去三年曾受到行业合规整顿和大范围集采的负面影响,目前正在触底回升阶段,骨科、冠脉介入、神经介入等集采覆盖板块陆续走出集采拐点;电生理、神外等板块维持高景气度,加速进口替代进程;微创外科、人工关节、隐形正畸等领域加速出海。
骨科市场整体表现进一步回暖。今年三季报中,大博医疗、威高骨科、春立医疗、三友医疗等骨科企业均实现正增长。
2025年前三季度,大博医疗主营收入18.76亿元(+22.69%),归母净利润4.25亿元(+77.03%)。2025Q3主营收入6.66亿元(+17.82%);归母净利润1.8亿元(+77.49%)。
春立医疗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7.56亿元(+48.75%),归母净利润为1.92亿元(+增长213.21%)。2025Q3营收为2.68亿元,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状态。
三友医疗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3.91亿元(+17.7%),归母净利润为6198万元(+623.2%)。2025Q3营收1.42亿元(+17.4%),归母净利润为2538万元(+268.1%)。
在稳定主线的基础上,各家企业纷纷通过出海、跨界、开辟新业务的方式寻找增量点,同时也在强化管理、降本增效,用更有韧性的方式应对行业变革,继续向前。
内容沟通:微信 nrzx032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