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玉米挺有意思,刚跌马上又涨了,原因是4个字:上量骤降。
所以可见山东玉米还是逃不出上量的魔咒。
不过当前玉米的重心仍然是东北市场。
继昨天东北出现首跌以后,前段时间连续上涨的日子也算是告一段落了,于是东北玉米开始进入到震荡行情之中。
但是现在种种迹象来看,今年的玉米很难再大跌了,或者说市场之前期盼的所谓二次触底,大概率是渺茫了。
为什么呢?
第一,东北产需双增。
很多人都注意到东北玉米增产了,但是却没注意到需求也增加了。
由于华北玉米质量受损,早在东北玉米一上市的时候,就有华北贸易商以及企业跑到东北去收粮去了,下手这叫一快。
![]()
即便是没去的,从东北玉米的外流情况也能看出来了。
现在东北玉米是因为运力的问题,外流减慢,但是外流的势头并没有改变。
第二,市场看涨情绪上升。
要说之前还存在反复,但是自玉米连续上涨以及小麦大涨以后,玉米的看涨基调也算是奠定了。
现在玉米虽然回调了,只是受制于对卖压的担忧,提价促粮的脚步有所放缓,以及随着玉米上涨,基层的惜售情绪有所松动。
从玉米拍卖情况来看,采购多数流拍,而销售则成交走高,甚至是溢价成交,足以说明市场心态。
而玉米想要达到二次触底,是有条件的:
一是持粮主体恐慌卖粮。
从今年玉米的销售情况来看,预计恐慌卖粮的可能性不大。
虽然说现在进度只有两三成,但今年市场对玉米没那么悲观,而且以当前玉米价格来看,已经有利润了,只有对玉米看跌,且越看越跌时才会出现恐慌卖粮。
再加上天气越来越冷,存粮的难度也大幅下降了,所以也更没有必要恐慌卖粮。
![]()
二是收粮主体合伙压价。
之前我们分析,收粮主体虽然都是低库存,但都不着急建库,都想抄底。但是随着事态的发展,发生了一些变化。
贸易主体现在还在犹豫,也是因为卖粮还在,所以也担心前脚刚收完后脚玉米就降价了,这样手里的粮就又成了高价粮了。
而饲料企业呢,也是不着急。因为传了近一个月的托市小麦预计快开拍了,再加上陈稻谷,再不济也还有现货小麦呢,这么多替代呢。
而且猪价现在是一直阴跌,跌得迷迷糊糊的,对饲料需求也不旺,所以饲料企业也就更不急于补货。
但是深加工不一样。
深加工有2个劣势:
一是和饲料企业不一样,深加工需求没有替代。
玉米涨价,饲料企业可以转身去买小麦等替代来减少玉米的使用量,但深加工没这个条件,深加工的需求只有玉米。
![]()
现在玉米看涨情绪很高,退一步说,即便玉米涨不了那么高,但当前是玉米供应高峰阶段,理论上也应该是玉米价格相对最低的时候,这时候不收购还等着后期涨价再收吗?
而且现在深加工基本都是有利润的,当然收购的动力也就越强。
二是东北玉米不断外流,本地粮只会越来越少。
基层再怎么惜售,最终玉米还是要卖出去的,东北玉米只能是越卖越少。而后期深加工再想买玉米就只能和贸易主体博弈了,这难度显然是增加了。
所以和饲料企业不一样,深加工等不起。
而且根据各机构对样本数据调查来看,饲料企业的玉米库存仍处于低位,而深加工的玉米库存确实有所提升。
所以供应端不恐慌卖粮,而需求端又难以联合压价,那么玉米也就很难再次大跌。
不过目前受卖压压制也很难有重要突破,所以接下来玉米大概率开始反复震荡,等待新的突破机会。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