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的凌晨,在万众瞩目中,载人航天工程第33次飞行任务正式执行——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点火起飞,托举着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
其上的3名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和王浩泽也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之后,顺利进驻了中国空间站。
为满足世人的好奇心,更为了宣传航天精神和航天事业,许多媒体对3名航天员的身份和生平进行了大肆报道。
![]()
其中,王浩泽作为继刘洋、王亚平之后我国第三位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女性,更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火箭发动机设计师到航天飞行工程师,从造火箭到坐火箭,王浩泽身上有一股“人生不设限”的精神,这是她多次获得成功的秘诀之一。
然而,当她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公众对她的关注却远不止于太空舱内的精准操作。
那些关于她个人生活的好奇始终环绕不散。她的婚姻状况为何成为公众焦点?
![]()
父母的托举和自我的信念
在以“90后航天员”、“中国目前唯一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继刘洋、王亚平之后我国第三位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女性”等身份亮相之前,王浩泽还是滦平小镇的“学霸”,是田径冠军,是火箭设计师。
她一路飞扬的精彩人生,起源于母亲的一句话,那就是“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只要你敢于迎接新挑战,就能发掘出自身潜力”。
![]()
王浩泽的母亲是滦平县第二中学的一名教师。1990年生下王浩泽之后,她很是重视对王浩泽的教育和引导,并时常向王浩泽讲述自己艰难的求学经历,希望能对女儿有所鼓舞。
![]()
原来,王浩泽的母亲并不是一开始就出生在“罗马”。她出生在贫苦的农民家庭,曾因家贫被迫辍学。
与她有过类似遭遇的女学生不知凡几,她们无不留在乡下干着繁重的农活,被困死在一成不变且看不到希望的日子里。她却因不甘心就此沉沦成为了少数的例外。
![]()
王浩泽的母亲不信命,也想改命,硬是顶着非议,向已经升学的朋友借来了书本,在干农活之余挤出时间坚持自学。
她坚持了一年、两年、三年……最终考上了师范学校,并在毕业后经由学校分配,成为了滦平县第二中学的教师,完全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轨迹。
![]()
母亲的经历给了王浩泽极大的启发和鼓舞。成名后,王浩泽接受记者采访,就重点讲到了母亲对她的影响。
在母亲的教导下,她懂得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拥有了“敢于挑战自我”的宝贵精神,她肯钻研、善思考,学会了不服输,不给自己设限,在后来果然走出了一条精彩的人生路。
王浩泽看中努力更甚天赋。在她的求生生涯里,许多同学给她冠上了“学霸”之名,她却知道这是她在学习上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结果。
![]()
王浩泽有一个“绝技”,那就是左右手都能写字。读书期间,她常常是右手写累了就换左手写,而且速度飞快。
这种执着于学习、不找借口偷懒的状态,让她始终保有优异的成绩,高考后更是顺利被东南大学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录取,并常年霸榜年级第一。
王浩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审慎地选择了这一专业。
![]()
原来,王浩泽擅长理科更甚于文科。用曾教授过她初中物理的一位老师的话来说,那就是王浩泽的“理科思维之缜密简直到了惊人的地步,尤其是在物理和化学上更是表现出了一种与生俱来的悟性”。
对此,王浩泽本人也有所察觉。比起文科,她学习起理科来更轻松,也更有深入研究下去的兴趣和乐趣。
因此,她的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是选择了理科专业,分别还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工程热物理专业。
![]()
王浩泽常年霸榜年级第一,故而很是受到学校和师长的重视。王浩泽的研究生导师在评价她时曾特别指出,王浩泽很聪明,但更可贵的是,她很努力,也有进取心。
其实,保送研究生之后,王浩泽曾因“以后不打算从事学术研究这条路”,对导师安排她完成她不感兴趣又极具挑战性的课题——等离子体爆震研究感到不解,并在尝试了一段时间也没有取得进展时产生了放弃的念头,试图说服导师对她另作安排。
![]()
这位可敬的导师对她有很深的了解,仅用了一句话就激起了她的进取心,实现了对她的成功开导。
导师对她说,如果她现在因为不喜欢就不认真去做,以后遇到喜欢的事情时她也许已经没有认真做事的习惯了。
![]()
导师的这句话精准地抓到了王浩泽的“痛点”。
她开始反思自己前一阵子的状态,不再做“作秀”式努力,真正沉下心来学习和实验,终于完成了这个她本来认为自己不能完成的研究课题。
在她毕业时,导师兴高采烈又依依不舍地送走了她,对她说:“你是学院的骄傲”。
![]()
跨界从业,永不设限
2015年,研究生毕业的王浩泽来到了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北京11所,承担起了发动机总体设计的任务。
初来乍到,王浩泽就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她意识到,书本上的理论和研制中的实践存在地与天的距离,复杂的方程式、迷一样的参数、天书般的运算逻辑,对于当时的王浩泽来说极具挑战。
![]()
好在,她已经习惯了“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尽管很有压力,她还是开始了跨学科的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她打破砂锅也要问到底,常在车间和试验区奔波,坚持“凡事都要搞清楚”。
这种“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让她迅速得到了成长。
![]()
入职不久后,她的第一个作品——她独立编写的一套高效紧凑式微通道换热器的设计程序就惊艳出炉,获得了一位知名专家的认可和赞赏。她的事业也就此步入了正轨。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比起造火箭,王浩泽更想坐火箭。2018年,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启动时,王浩泽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她的事业和人生也在她通过选拔之后“拐了弯”。
![]()
王浩泽其实有一个“做梦都想去天上的空间站看一看”的愿望。
2003年,王浩泽还只是个初中生,却因为看到杨利伟一飞冲天,心里也燃起了一股飞天的小火苗。
她并非航天员“科班”出身,与其他飞行员相比,想要通过航天员选拔的重重考验无疑存在许多劣势。但她其实早有准备,且丝毫不愿退缩。
![]()
早在读书期间,王浩泽就展现出了多方面的才能,尤其是擅长跑步。
她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了省级运动会,大学期间更是获得江苏省大运会中长跑项目3块金牌。
这为她后来成为一名航天员打下了坚实的身体基础,也培养了她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王浩泽也果然通过了初选、复选、定选3个阶段选拔,成为了符合条件的18名预备航天员之一。
![]()
王浩泽能从万千航天人里选拔出来成为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能成为中国首位女航天飞行工程师,负责空间实验项目、物资管理和站务管理工作,离不开她一次次安全、顺利、无差错、零失误的训练。
这期间,她过往的“造火箭”经历,她深厚的发动机研制经验也让她多了一项技能加持。能拥有为国出征的无上荣光,是她的一种幸运,更是她多年努力的结果。
王浩泽在为国出征之后,知名度不断提高,公众对她的关注也从职业成就逐渐扩展到了个人生活领域。
![]()
她的婚姻状况和生育情况成为了许多人好奇的焦点。
与同为女航天员的刘扬和王亚平不同,王浩泽更是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密,从未公开过个人生活信息。
也因此,公众或许知晓刘扬2004年结婚,2014年生育一女,2016生育一子,以及王亚平2006年结婚,2016年生育一女的讯息,却很难知晓王浩泽是否婚育。
![]()
不过,一些媒体曾报道过王浩泽的恋情,称其曾在研究生阶段交往过一名男性,后者对她的学业和事业十分支持,王浩泽也特意在毕业论文的致谢中感谢了男友的支持。
只是,这些信息并未得到王浩泽本人的证实。
![]()
显然,王浩泽希望公是公,私是私,不愿透露个人隐私。她也的确有权利保护自己的隐私。
值得提到的是,当媒体和公众依然对她个人生活抱有浓厚兴趣时,王浩泽用行动证明,女性的价值不应仅仅通过婚姻和生育来衡量。
![]()
2025年4月,神舟十九号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王浩泽身穿天蓝色舱内工作服安全顺利出舱,自述“有十足的底气向祖国和人民汇报”,“有信心也有能力完成好更多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国家也的确认可了她的能力和成就,授予了她“英雄航天员”称号和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参考文献:
王浩泽:首个坐上火箭的火箭设计师
长城网 蔡旭哲、王浩泽回地球第一顿吃驴肉火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