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香港冲破「金融遗址」抹黑论,浴火重生。独角兽公司破纪录,IPO重夺全球第一,在金融科技领域占了大湾区近半,在贸易自由、金融、人才、创新、大学等多项排名均位列前茅。香港背靠大湾区科研高地,驱动国际金融枢纽的升级,成为创新金融中心,背后秘密是健全的知识产权与监管框架,发挥中国内地没有的数据开放优势,税率低,吸引更多家族办公室,以更国际化的力量逆袭,突破美国限制。”
![]()
▲ 香港「泳后」何诗蓓:全运会上夺得两金两铜
原文标题:香港浴火重生的秘密 独角兽破纪录·申办大湾区奥运
作者:姚石
全中国沸腾的全运会上,香港的中国与爱尔兰混血「泳后」何诗蓓先获两面金牌,后又获两面铜牌,香港「女车神」李思颖摘下港队第17面奖牌,打破历史纪录。李思颖豪揽三金,成为香港史上最多全运会金牌的运动员,田径选手陈俊浩400米、金智武1500米,均刷新香港纪录,泳将何甄陶男子50米夺金并创香港纪录。
港队的优秀表现,也是为香港与大湾区城市群共同申办2036年奥运的最强吶喊。
这是香港浴火重生的最新体现。过去数年,香港被「金融遗址论」、「香港玩完论」不断抹黑,如今香港展现出凤凰涅槃再生的魅力,在创新科技与金融发展上大大突破,向世界展示「香港回来了」的风采。
其实香港不仅回来了,还更上层楼,攀上更高的高峰。今年香港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突破2000亿港元(约 1826.8 亿人民币),重夺全球第一。香港独角兽公司数量去年已突破纪录,并在金融科技领域占了大湾区近半。在《世界经济自由报告》中,香港排第一,国际贸易自由第一。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香港排第三,营商环境、基建、声誉全球第一。
![]()
在《全球创新指数》中,「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全球第一。在《QS亚洲大学排名》中,香港大学隔15年重返第一,在前十还有第六名的香港科技大学,并列第七的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城市大学以及第十的香港理工大学,即是香港的大学在前十中占了5名。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是全球唯一拥有5所百大高校、3所五十大高校的城市。
在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首两个百分点顶尖科学家」,香港1821人上榜,增287人。在《全球超高净值人士报告》中,香港拥有3000万美元以上富豪增23%,突破1.7万人,增幅是十大财富市场中最大。在《世界人才排名》中,香港全球第四、亚洲第一。在《世界竞争力年报》中,香港全球第三,增幅第一。在最新的《世界数字竞争力排名》中,香港排名全球第四,上升三位。
1
科创发力
科创方面,香港数码港一年增10家上市公司,有两间独角兽企业进驻,近日又发布了港产「塞拉利昂」芯片(芯片)、全球最长的量子光纤网络传输,在创新科技与金融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香港「南金融,北创科」(港岛金融、新界创科)的经济双引擎初步成型。
香港成功的秘密,不仅源自于「一国两制」赋予的高度开放,更因为背靠大湾区的科研高地,驱动国际金融枢纽的升级,成为创新金融中心。
香港拥有健全的知识产权与监管框架,还有中国内地没有的数据开放优势,面对美国收紧人才流动及限制贸易自由,香港以更国际化的身影逆袭,吸引更多的精英,造就一个更自由、更安全、更有活力的城市。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近日在网志上发表文章,指香港多个经济环节向好,首10个月游客上升12%至4100万人次,私人消费开支增速轻微增加至2.1%,年初楼价亦由跌转升1.1%。目前香港失业率虽然仍处于上升轨道,恶化至3年新高的3.9%,但他认为香港经济数据持续转向,失业率会渐渐趋向稳定。
香港已浴火重生,并要与大湾区合作乘着全运会的东风,考虑申办2036年的奥运。
位于香港岛南的数码港以及香港科学园是香港创新科技的两大引擎,由香港第一任特首董建华规划至今终开花结果。历年来说孵化出不少「独角兽」(估值逾10亿美元的未上市企业),较知名例子包括香港科技园诞生的人脸识别龙头商汤科技以及数码港孵化的GOGOX,两者目前都已上市。财政司长陈茂波也指香港培育和支持了22家上市公司和20家独角兽企业,旗下初创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超过700个。
![]()
▲ 香港科学园:香港第一任特首董建华规划至今终开花结果
香港本地研发总开支在2023年接近330亿港元,按年上升10%。本地初创企业数目去年底增至约4700家新高,反映香港的创科投入越来越大。
由2024年10月至今年9月,数码港成功筹集34亿港元,使其累计融资总额上升至460亿港元,完成大额融资的企业包括客路、保泰人寿(Bowtie)、KPay、鲲(KUN)等。在过去一年,数码港就有10家企业成功上市,包括明略科技、云迹科技及讯飞医疗等。另一方面又引进了分别为估值13亿美元的强脑科技及估值25亿美元的浪潮云。
香港科技园亦有超过1600家科技企业及园区公司,培养了7家本地独角兽,包括Airwallex(空中云汇)和EcoFlow(正浩)等等,另外又吸引了6家海外独角兽企业进驻。
近日亦有两间香港独角兽预备赴美申请上市,位于数码港的旅游服务平台客路(Klook)已正式向美国证交会提交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申请,股票代号为「KLK」,位于胡润独角兽榜排693位。另一家港产独角兽、区块链企业安拟集团(AnimocaBrands)近日亦公布拟透过反向收购赴美上市
在2021年,创科香港基金会(Hong Kong X Foundation)发表首张「香港独角兽榜单」,以「香港基因」为评选重点,包括在港创立或早期孵化、总部设于香港,或创办人为香港居民,如此算来,香港当年合计有18间「独角兽」,估值超过百亿美元级的超级独角兽更包括大疆创新、商汤科技和货拉拉。
港府也把引进「独角兽」作为政策重点。去年,普渡科技宣布即将在香港成立全球研发中心与国际营运总部,成为香港特区政府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的旗舰项目。普渡科技于2016年在深圳成立,早期以研发餐饮配送机器人起步,目前业务包括括配送机器人、楼宇机器人、清洁机器人、消毒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和立式智能洗地机,产品出货量在去年就突破8万台,是全球出货量最高的服务机器人之一。
![]()
▲ 香港数码港:孵化出不少「独角兽」
2024年胡润研究院又发布「全球猎豹企业榜」,「猎豹企业」意指5年内最有可能达到独角兽级10亿美金估值的高成长性企业,香港就有两家企业入围,分别是生物科技领域的和其瑞医药和金融科技企业桥彼道。
近日香港的独角兽半导体企业赛昉科技,旗下首款基于RISC-V(精简指令集第五代)架构的数据中心管理芯片「塞拉利昂芯」已接获客户订单,将会正式走进中国的数据中心,在11月14日就正式发布及交付,准备量产,成为全球首个大规模应用于数据中心的RISC-V管理芯片。
赛昉科技也同时获得「港版淡马锡」的香港投资管理公司以及恒基地产联席主席李家杰家族办公室「赋生资本」投资,李家杰更指出「塞拉利昂芯」可助力国家在半导体领域实现自主。
香港理工大学日前也在量子通讯取得突破,成功以量子芯片为平台的全球最长光纤量子通讯网络安全测试,可协助香港应对量子计算器崛起带来的风险。量子计算器可瞬间破解现时加密技术,或对金融交易验证、数据跨境私隐保护、物联网设备通讯等多方面构成安全威胁,而香港全球杰出创科学人刘爱群教授团队研发了量子通讯芯片,理论上几乎无法破解,足以守护着香港未来数字金融的安全,捍卫着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投资管理公司雄心
![]()
港投行政总裁陈家齐:长期主义投资
港府成立香港投资管理公司,推动创新科技,被喻为「港版淡马锡」。
创新科技是近年香港政府的发展重点,为了提高利用财政储备的效率,促进产业和经济发展,港府就成立了「香港投资管理公司」,管理港府原有「未来基金」旗下的「香港增长组合」、「大湾区投资基金」、「策略性创科基金」以及新成立的「共同投资基金」,这四个基金的规模分别为二百二十亿港元、五十亿港元、五十亿港元及三百亿港元,以促进更多企业在香港发展,并推动香港公司「走出去」。
港投的第一任行政总裁是陈家齐,她曾担任过政府政务主任、金管局高层以及外汇基金首席投资官,亦是高等法院认许的大律师,负责管理总值六百二十亿港元的资产,董事会成员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担任主席,其他董事会成员包括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金管局总裁余伟文等人,还包括商人冯国经、经济学家刘遵义等等。
港投被不少媒体称为「港版淡马锡」,与新加坡的国有投资公司相提并论,但淡马锡资产管理规模达二点二万亿港元,港投仅及其零头。港投的定位是「耐心资本」(Patient capital),不以追求短期收益为首要目标,专注于长期的项目或投资活动,专注于投资长远为香港创造社会经济价值的企业。三年以来,港投就投资了超过一百三十个项目,亦有两间公司已经上市,还有十间准备上市,更在去年年底已经开始盈利。在管理上,港投并非全由自家团队投资,也会和外部机构合作,「香港成长组合」基金于二零二二年底邀约了八家外部机构作为普通合伙人,包括阿里巴巴旗下的创业基金戈壁投资、隐山资本和高瓴资本、Mindworks等,有机结合政府与民间资本。
(姚石)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2
力争国际人才
香港科创的成功离不开香港的「抢人才」战略成功,在史丹福大学的「全球首两个百分点顶尖科学家」榜单中,全港共有1821人入选,较去年大增287人,更有13人打入所属学科领域的全球十大,当中以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的排名最高,于全科临床医学领域中位列全球第三,较去年前进一名。若以综合分数排名计算,香港科学家中以香港城市大学胡晓明讲座教授(纳米材料)张华排名最高,位列全球225位,他同时于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领域排名全球第八。
![]()
▲ 香港大学:在《QS亚洲大学排名》中重返第一
另外,香港今年亦迎来了诺贝尔奖教授——物理学奖得主Ferenc Krausz出任港大物理学系讲座教授,他是阿秒物理学领域的顶尖先驱之一,开创了一门致力于捕捉电子在极短时间尺度上的动态行为的革命性学科。
长年在美国知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工作的中国问题专家李成也加入香港大学,担任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教授。李成坦言,美国知华派专家被排挤、被边缘化。香港在美国收紧人才流动政策下,反而成为了各路英雄的理想落户地点。
3
IPO压倒美国市场
截至11月,香港今年的新股集资「IPO」总额突破2000亿港元,是全球之冠,压倒美国市场。今年上市的新股宁德时代、泡泡玛特均表现亮眼。德勤于9月发布了《2025年前三季中国和香港新股市场回顾与展望》,包括宁德时代、紫金黄金国际在内的6支超大型新股上市,以集资额总计计算,港交所保持全球新股集资排名第一的地位。
![]()
▲ 国际金融中心:香港IPO突破二百五十亿美元,重夺全球第一
德勤预计今年全年,香港总计将有超过80支新股上市,累计集资额将达到2500亿至2800亿港元之间,相较于6月所预测的2000亿,上调了25%-40%。
恒指重返26000点的高位,港交所的成交额上升,更反映股市的交投畅旺,衍生的印花税收入更直接有助于解决财赤,香港联交所2025年上半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额2402亿港元(涵盖香港交易所历年十大成交交易日半数),较去年同期的1104亿港元增长118%,反映香港已重回世界最重要的股票平台之一。
香港除了在各个评比当中名列前茅,家族办公室亦是香港金融的另一大发展重点。目前为止香港投资推广署成功协助超过200个家族办公室在香港设立或扩展业务,目标是在2026年至2028年间再吸引220个家族办公室来港。目前新加坡有约2000间家族办公室,而香港根据投资推广署与德勤在去年发表的报告则有2700间家族办公室,资产规模达1亿美元以上的多达885间,反映香港向着世界财富管理中心的目标迈进,截至2023年底,香港资产管理规模就达到31万亿港元。
4
特殊税制成理想地
香港不设遗产税及资本增值税,是资产管理的理想地点。外资银行普遍认为香港有望取代瑞士,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财富管理中心,瑞银总裁安斯杰就指,香港财管业务以每年7.6%速度增长,有望2027年取代瑞士成为全球顶尖的财富管理中心,汇控行政总裁艾桥智也认为预计2028年香港资产管理规模将增至3.2万亿美元,将成全球最大的离岸中心,领先瑞士的约3.1万亿美元。
香港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同时亦在上升,总部设于香港的国际调解院10月20日正式开业,将为国际法治领域提供一个新平台,对于解决争端、维系关系和促进合作至关重要。国际调解院的成立,为国际法治领域提供一个新平台,并提倡平等协商、合作共赢,在美国关税战在全球牵起「丛林规则」之下,致力推动实践多边主义,成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领域的重要支柱。
11月16日,香港举办了第六届中美论坛,以「共筑和平之环」为主题,出席的嘉宾除了来自中美,还有德国、印度、新加坡等,嘉宾齐聚一堂探讨多项全球议题,涵盖AI科技、地缘政治、文化软实力、社交媒体及青年领袖影响力等,在中美竞争之下成为了双方有效的对话渠道。
香港经济在2025年已走出阴影,在创新科技与重振金融中心雄风上均有发展,未来更有望展示独特魅力,通过合办全运会等盛事展示香港风华,在体育经济及旅游经济上突围,冲破香港过去「泛政治化」毛病,全力拼经济,在与大湾区的融合上获益,成为亚洲的金融中心、创科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本文刊载于亚洲周刊2025年第47期
文章与杂志内容相比有删节
策划:邱立本
编辑:李晓彤
审核:宋阳标
出品:香港 亚洲周刊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