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Panda
刚刚,才离开 Meta 不久的 Soumith Chintala 发布了一条推文,盛赞 Thinking Machines Lab(以下简称 TML)的人很了不起(incredible)。
![]()
与此同时,这位 PyTorch 之父也更新了自己的个人介绍,正式官宣加入 TML,并表示正在这家估值已达 500 亿美元的创业公司「创造新东西(Building new things)」 。
![]()
其领英页面上目前更新的头衔仅仅是「技术人员」,所以我们目前还无从得知这个「新东西」会是什么。
![]()
根据 Chintala 离职 Meta 前的推文,他是在 11 月 17 日才正式离职。如今才刚过去一天(考虑到时区),这种无缝衔接的节奏,似乎印证了他此前所说的「不想再搞 PyTorch」的愿望确实非常迫切 。
![]()
推文一发布,翁荔(Lilian Weng)等多位 TML 研究者/工作人员就留言表示了欢迎。
![]()
![]()
也有人第一时间用扎克伯格的苦瓜脸制作了迷因图:
![]()
![]()
总之,恭喜恭喜!
![]()
「我想做一些未知的小事」
这次火速入职其实早有端倪。在几天前发布的告别信中,Chintala 就曾深情地写道:「我不想一辈子都做 PyTorch。」他不想像 Python 之父或 Linux 之父那样,几十年被绑在同一个项目上。
对于下一站,他当时给出的线索是:「我想重新开始,做一些小而未知的事。我不想背负那种『如果从未尝试 Meta 之外的事情,会不会后悔的』假设性遗憾。」
现在看来,TML 正是他眼中那个值得从头开始的「未知之地」。而在他离职消息刚公布时,包括 Yann LeCun、Andrej Karpathy 在内的一众 AI 大佬都送上了祝福,Karpathy 更是祝愿他在下一个领域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
从「被拒三次」到「顶级抢手」
Soumith Chintala 的职业生涯堪称一部「逆袭史」。这位来自印度、自称「数学很差」的工程师,早年求职之路充满坎坷。
据他在早前披露的故事中提到,他当年申请美国硕士时曾被 12 所大学拒绝,后来找工作时又接连碰壁 。更有趣的是,他曾三次向 DeepMind(包括 Google)投递简历,却全部被拒之门外 。
谁能想到,当年那个只能在亚马逊做测试工程师、甚至因为签证问题差点被迫离开美国的年轻人,在抓住 Yann LeCun 抛出的橄榄枝加入 FAIR 后,竟然带领团队从无到有打造出了 PyTorch 。
如今,他一手缔造的 PyTorch 已经在 AI 领域拥有超过 90% 的使用率,支持着百亿亿次级的训练,成为几乎所有主流 AI 公司的基础设施,是真正的「The Open Language of AI」。
![]()
带着这样的光环,他从 Meta 副总裁的高位离职加入 TML,不仅是职业生涯的又一次冒险,也证明了他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需要苦苦证明自己的「门外汉」。
PyTorch 的未来:没有「父」的日子
Chintala 的离开也让社区担心 PyTorch 的未来。对此,他在离职前做了周密的安排。
他表示,早在去年 11 月女儿出生时,他就开始规划离开。目前的 PyTorch 团队已经具备了真正的韧性,核心成员如 Greg、Alban、Ed 等人都已进入决策层,项目不再依赖他个人来解决棘手问题 。
「这个项目已经不再需要我了,」他在告别信中自信地说道,「它驱动着正在重新定义智能的基础模型。」
如今,卸下「PyTorch 之父」重担的 Chintala,将在 TML 开启怎样的新旅程?正如他 X 简介说的那样:AI 只有在易用和开源时才是美味的(AI is delicious when it is accessible and open-source)。
期待他在 TML 烹饪出下一道「美味」。
https://x.com/soumithchintala/status/19908613807405916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