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4年10月中旬,曹某揣着踏实干活的心思,入职上海一家公司做会计,双方没签书面劳动合同,只口头约定月薪8000块,他想着先好好干,等后续补签合同也不迟,入职后每天按时到岗,10月15号到31号足足出勤13天,做账、核对数据没出半点差错,从没偷懒耍滑。
11月4号早上8点58分,曹某攥着提前准备好的请假说明找领导,语气都透着忐忑,反复解释妻子已经怀孕37周,肚子大得行动不便,随时可能生产,实在没人照料,想按上海的规定申请10天陪产假,期间也会尽量处理紧急工作,不耽误公司事。没等他说完,领导当场拒绝,更离谱的是,刚过8分钟,9点06分公司就甩来解约通知,理由竟是曹某11月1号旷工,这让曹某彻底懵了。
11月1号他明明正常到岗,上午10点多只是暂离半小时办点私事,中午就赶了回来,全程有出勤记录,怎么就成旷工了?
11月5号,曹某不甘心,特意补交了书面假条,可公司根本不看,冷冰冰说已经解约,没商量余地。被逼无奈的他只能走法律途径维权,12月申请劳动仲裁,可仲裁只判公司补付10月和11月1号的工资,驳回了赔偿诉求,曹某不服,转头诉至法院。
一审法院查清事实,曹某旷工说法不成立,公司辞退依据的规章制度没公示也没走民主程序,认定违法解除,判公司赔8000块。
公司不服上诉,还扯出曹某借陪产白嫖工资和教唆员工留证以及双休上班是常态的荒唐理由,结果二审法院直接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案件受理费也让公司承担,这场闹剧才以曹某维权成功收尾。
![]()
站企业这边的网友满是共情,觉得公司没做错,吐槽曹某就是白嫖。
刚入职10多天,没给公司创造多少价值,上来就请10天陪产假,相当于白拿大半个月工资,不是白嫖是什么?
还有人说企业运营也难,小公司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会计岗没人顶岗,账目堆着没人处理,影响业务运转谁负责,企业也要赚钱养人,总不能光保护劳动者,不管企业?
更有人觉得法律有漏洞,没明确规定入职满多久才能请陪产假,刚上班就享福利,对企业太不公平,这波就该站企业。
另一边站曹某的网友气得直骂,觉得公司没人性还无视法律,
陪产假是上海明文规定的法定权利,只要符合生育条件就能请,跟入职多久有啥关系?
凭啥说人家白嫖?
有人戳破公司的小心思,说白了就是不想批假,故意拿旷工当借口,8分钟就辞退,分明是早就想找茬,陪产假只是个由头,还有网友爆出自家经历,网友之前请陪产假,公司没明着拒,但扣了我全勤奖和年终奖,还有朋友休完假直接被调去打杂岗,企业就是欺负打工人不敢维权,更有人怒怼公司双休上班是常态的说法。
双休是法定休息日,强迫上班还不给加班费,本身就违法,还好意思拿出来当理由。
![]()
然而更多网友怒斥企业,孕妇9个月随时可能生产,丈夫陪护是基本人权!
有人翻出《劳动合同法》第四条,企业制度必须经民主程序制定,而此公司连流程都违法。
类似案件近年频发,北京一企业高管王某休陪产假后被指旷工辞退。
苏州某科技公司以项目紧急拒绝批假,这些案例揭示同一问题,陪产假仍困在“制度有规定、企业不执行”的泥潭中。
究其根源,法律刚性不足与企业成本转嫁是主因。当前陪产假规定散见于各地计生条例,缺乏全国统一标准,且违法成本低。
例如,企业拒批假最高罚则轻微,而员工维权需经历仲裁、诉讼,耗时耗力。
更关键是工资支付机制不合理,产假工资由生育基金承担,陪产假却由企业自掏腰包,导致老板能拒就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