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写双城记,这次想要对比一下上海书城和新疆书城,发现同样是书城,味道变得大不一样。
眼看天气开始转凉,新疆已下过大雪,上海还在阳光灿烂。
这时对比两地,似乎氛围差异就更大。
这次我想对比一下,网络时代,两座城市的书城,有什么不同?
![]()
1 夏天里去了新疆的书城,久违的书主角
很久没有去新疆的书城,这次夏天回家,特地去了友好商场对面的新华国际书城,感到非常亲切。
很多年前就知道这里有书城,却很少有机会来。
反而这次回老家,才过来看看。
发现这里是久违的,书店里,书依然是主角。
书城,有文字里的新疆主题专柜。
专柜里,有经典的西域系列文集,来自国外探险家斯坦因作品等。有《乌鲁木齐传》。
首届天山奖文学奖作品维吾尔作家阿舍的《阿娜河畔》,还有更多获奖作品。
另外也有曾获鲁迅文学奖的新疆作家刘亮程,李娟等。
除了有新疆历史文化和新疆背景的作家作品,还有收复新疆的左宗棠系列历史作品。
乌鲁木齐的新华书城,很多书架藏着维吾尔,蒙古文等作品。
可以看出,乌鲁木齐的新华书城,非常注重本地文化书籍。
![]()
![]()
再看看书架上的其他内容吧。书架没有常见的文学,历史,科技等分类,反而以人为本分类。
除了前面介绍的新疆作家,还有各地名家小说,散文,甚至青春期男孩书架等。把经典作家作品集中起来。比如余华专柜,张爱玲专柜等。
书店最吸引人的就是他的选书,是否给爱书人便利。
另外一个惊喜就是,在网购盛行的时代,新疆的新华书城虽然也有咖啡,文创等,主打却还是推荐书籍。
同时,还有专门自习和坐下来读书的地方。
久违了,书和人为主角的书城,很喜欢很亲切。
难得逛新疆书店,很有收获,最后买了新疆的地图和地方历史书。
![]()
2 上海书城,咖啡文创设计成了主角
上海书城新开张时,特地去逛,简直找不到过去一点点影子。
曾经的上海书城就像现在的新疆书城,书是绝对主角,逛一天也不腻歪。
一楼是畅销书,本地文化书,二楼是文学文化书,三楼是计算机,四楼五楼艺术书。
如数家珍。
不知什么时候,书店成了网红打卡点,大家都去拍摄漂亮的挑高空间,高耸的书架,仿佛这就是我们向往的书房。
在上海书城,建筑比以前更华丽,不仅书架高大阔气,更有大量的品牌文创用品咖啡进驻。
似乎这里成了名叫上海书城的一个文创商厦,书只是其中一个装饰文化博学的客厅展品。
再看看别的书店吧,最近常去逛商场里的书店,比如最多见的西西弗书店常规配有咖啡店,幸好咖啡店在里面。和书店并行存在,互不影响。
有一家很久没去的新华书店,门口就是咖啡馆,用咖啡香吸引更多的客人进入书店。
![]()
上海的书店,难道真的都需要咖啡文创设计来吸引人打卡吗?
庆幸,在上海,至少图书馆,书还是绝对的主角吧。
在上海,有市图书馆,还有各区,社区都有图书馆。
有的区图书馆同样是网红打卡点,但毕竟更多还是有丰富的图书,甚至社区图书馆的馆藏量也很丰富,同时在不同的街道,有小型的城市书房,足够满足大家的读书需求。
有人说,书店毕竟要考虑商业,注重咖啡文创吸引人流也是常态。
这话没错, 但就算如此,为何要喝咖啡累了,去逛逛书店呢?而不是反过来,逛好书店去咖啡,终究是本末倒置。
书店,终究吸引的是打卡游客,还是会长久去的爱书人呢?
尽管上海的书店越来越商业化吸引人流,幸好,还有更多图书馆可供选择。
![]()
3 新疆书城和上海书城,你怎么选
上海和乌鲁木齐那么远,逛书城怎么选择?
也许是身在本地的我们,对比过后吐槽时会想,还可以换个角度去看去尝试。
比如上海书城,你不喜欢商业,可以有更多书店和图书馆的选择。
新疆书城,也许书店选择不多,但书城中书的丰富和自由看书氛围,值得珍惜。
走过不一样的城市,会更珍惜自己的生活。
![]()
写在后面
写过对比上海和乌鲁木齐两地医院,网购,还对比过两地博物馆。网友有点赞也有吐槽。尤其是吐槽对比两地医院没必要,上海医院全国名列前茅,新疆医疗根本排不上号。
我想,对比两地。重要的不是对比谁更优秀,而是珍惜自己的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风格底蕴,重要的如何去感受去欣赏,为我所享所用。
本文原创,图片为网络精选,侵删!
@怡小城,探秘生命,写作双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